刘立华,叶邦局
(安徽省太湖县茶叶站,太湖 246200)
茶叶是太湖传统农产品,是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具有重要地位。全县十五个乡镇,十一个乡镇产茶,涉茶农户近 5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1/3,茶农12万,涉茶从业人员20万。2012年全县茶叶总产1628.14t,茶叶总产值 1.49亿万元。2012年全县共有茶叶加工厂89座,年加工能力2300t。自2010年以来,全县新建、改建清洁化茶叶加工厂 37座,每座年加工能力20t以上,其中寺前清洁化茶叶加工厂年加工能力200t。全县茶叶加工全部实现机械化。通过几年发展形成了北中、寺前两个产茶大镇,其茶园面积分别达1667hm2、1066hm2。北中镇望天村是本县茶叶专业村,全村有 12个组 701户茶园面积206.7hm2,户户种茶。
茶业是太湖资源优势产业,山区民生产业。2012年全县茶园总面积5867 hm2,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1667hm2,占茶园总面积28.4%,较2006年增加 1600hm2,发展成效显著。北中、寺前两镇平均每年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 66.7hm2以上。我县每年春茶开采期间都要发生茶鲜叶抢夺大战,价格一路上升,成品茶更是供不应求;夏秋茶产量不断增加,北中镇夏秋茶产量达710t,大部分通过阜外精制出口。2011年北中镇平均茶园单产170.55kg/667m2,产值3441.0元,纯收入1541.30元/667m2,生产成本1614.7元,其中,采摘工资1098.0元,每667 m2茶园为当地茶农带来了 2600元以上收益,为当地农民增收的贡献较其他农业产业显著。
茶产业是省政府确定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之一。2009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实施了茶产业“241”振兴工程。2012年省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 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皖〔2012〕23号),安庆市政府同时出台了贯彻落实意见。茶产业是“十二五”太湖县政府确定的五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此外,还有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支持,这些都为我县茶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政策保障。
本县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并有充足发展空间,高标准化无性茶园发展有相当规模低山缓坡、山边地、高榜田可利用。茶产业形势稳定,本县茶农发展茶叶生产积极性很高,茶产业发展氛围浓厚。
太湖自然条件优越,茶叶品质优异,是我国最适宜产茶区,被确定为安徽省名特优农业产区——茶叶生产优势区域。太湖是中国禅宗故里,朴老家乡,历史遗存丰富,民风纯朴;太湖是文化之乡,史上有“一门四进士,十里两状元”,今莘莘学子遍布祖国四面八方。
目前全县获无公害认定茶叶生产基地6400hm2,绿色食品茶基地 667hm2及有机茶基地认定 66.7hm2;认证茶叶品种两个:“天华”牌“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天华”茶叶商标已获安徽省著名商标,“天华谷尖”已获安徽省名牌、省名牌农产品和省十大品牌名茶称号,多次参加国内外茶叶评比并摘金夺银,提升了太湖茶品牌形象,为宣传推介太湖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成立县茶业协会,同时有6个乡镇成立了茶业分会,这些年来茶业协会在本县茶业发展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茶叶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已具规模,目前全县成立1个县级和11个村级茶业专业合作社。寺前镇众立茶业专业合作社由五家茶叶生产企业联合成立,采用股份合作制,合作社将五家茶叶企业资产进行评估后,作价入股,名优茶加工机械进行集中加工,同时保留各自厂房及普茶加工机械,以方便茶农代加工。全县茶叶龙头企业 13个,其中市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
继续夯实茶园发展基础,到“十二五”末全县茶园面积达到6667hm2,标准化茶园达1333hm2,无性系良种茶园占全县比重提高到40%以上。茶叶产量达到3000t,茶叶产值2.0亿元,全县茶农年人均茶叶收入达到 2800元以上。提升“天华谷尖”和“二祖禅茶”在省内外的知名度。扶持和培育年销售2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3个,促其做大做强,形成能带动全县茶叶发展的省级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1个,建成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的茶叶专业市场1个。扶持发展壮大茶叶经纪人队伍,新建茶叶专业经济合作组织20个。
(1)新茶园发展坚持规模化、标准化、无性化,实行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兰州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和发展中城市,曾经面临能源结构不合理,大气污染及其严重的典范,能够在非低碳试点城市的情况下,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实现发展与治污的平衡,不仅为中国,也为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一个良好样本,成为中国城市低碳发展经验扩散的成功案例。
以北中、寺前、天华为中心,推进区域茶叶生产基地建设,打造出 5~10个茶叶生产专业村。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000hm2;茶园低改2000hm2,同时淘汰不适宜种茶的老茶园,退茶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鼓励土地流转,培养一批茶叶生产专业大户,辐射带动全县茶产业发展。
加快无性系茶树良种繁育,选用适合太湖茶类生产的无性系良种。建立3~5处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总规模10hm2,每年出圃无性系茶树苗木2000万株以上,保证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种苗供应。
建立4~5个6.67hm2以上的无性系良种茶园示范基地,通过建立优质高产示范园推动全县茶叶生产水平提高。专业技干建立科技示范户、联系户,通过点片示范辐射带动全县茶农茶叶生产科技水平。开展好培训工作,做好技术服务和新品种推广工作。
(2)加速推进清洁化、标准化茶叶加工厂建设。
继续对全县茶叶加工厂进行合理布局,通过现有老加工厂改造升级和新加工厂建设,提高全县茶叶清洁化、标准化生产能力和规模化水平,鼓励现有茶厂重新整合扩大生产规模。县政府实行政策引导、招商引资、鼓励社会投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在重点产茶乡镇建设年生产能力 250t的标准化茶叶加工厂2座,引进名优茶清洁化生产线2条。到“十二五”结束全县茶叶机械加工总能力达 4000t以上。
用好用足国家农机补贴政策和茶产业化建设项目。积极推广茶园机修、机采、机耕,以提高工作效率,加速全县茶叶生产机械化推广工作,节约劳动成本,打破劳动力制约瓶颈。
(1)加速我县公共茶叶品牌建设工作。“天华谷尖”已获安徽省名牌,要进一步树立品牌形象,巩固品牌整合成果,使之成为安庆市域品牌并在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知名度。
(2)加强品牌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企业参评、参展,每年选择1~2个大中城市举办茶叶宣传推介会。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平台进行宣传。聘请专家、学者、名人,利用太湖在各地老乡共同推介太湖茶叶。
(3)加快茶文化建设步伐。太湖茶与禅宗有不尽渊源,太湖又是赵朴初的家乡,要以禅宗为主攻方向,利用好朴老这张名片,宣传好太湖茶,打响“天华谷尖”“二祖禅茶”品牌。利用花亭湖旅游蓬勃兴起,发展茶旅游,把茶文化建设融于花亭湖旅游之中。推进民间茶文化研究会等各种组织建立,进一步促使全县茶文化氛围形成。
(4)推进品牌店建设。鼓励农民经济人、外地工作的太湖籍人员在各大中城市开办茶叶销售窗口,代销、经销太湖茶叶。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和茶园投入品管理力度,严格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重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实现茶产业持续协调发展。产茶乡镇农产品监测站要把茶叶质量安全检测纳入工作重点,对茶叶生产进行源头监控;县有关执法部门要做好市场检查和茶产品抽检工作,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技术部门要细化提升各项茶产品标准和生产加工技术标准,开展制作竞赛、产品评比、技术交流,召开研讨会,制作极品茶,提高茶产品质量。
龙头企业是茶业产业化的保证。“十二五”期间要培育出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的省级、市级茶叶龙头企业。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和优惠措施扶强、扶大、扶优,促使企业做强做大,成为本县茶叶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现有茶叶生产企业联合、兼并、重组。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茶农在茶叶生产、销售中组织化程度。“十二五”全县要发展 20个茶业专业合作社,带领茶农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培养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使之成为茶叶市场竞争中的重要力量。
夏秋茶开发是我县茶叶生产中一个薄弱环节,随新茶园投产,全县将有2500t以上夏秋茶生产潜力。我们要抓好中低档茶生产,满足低端市场消费;开发茶叶新产品,适应各种市场需求。在北中镇建设茶叶精制加工厂1座,年加工能力500t,通过各种途径努力促成太湖茶叶出口。
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完成北中、寺前镇初级茶叶市场建设。在县城区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茶叶交易市场,并把它打造成在皖西南地区有影响力的茶叶专业市场。积极为客商提供优质服务,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维护好社会秩序和茶叶流通秩序,构建一个自由、公平的茶叶交易环境。
充分利用皖江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国家政策,做好我县茶叶资源开发这篇文章。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利用他们的经营理念、管理经验和资金实力,做好做实太湖茶产业。以国家茶叶产业化技术体系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不断提高我县茶叶生产科技水平。
每年县级出台鼓励政策,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茶树良种推广、标准化茶厂建设、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培育等,更好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全面提升茶产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实现产业增效,茶农增收。
县政府成立以分管县长为组长,各相关单位和乡(镇)参加的茶产业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政策措施、协调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县农委作为茶产业振兴工作牵头部门和组织实施单位,县种植业局为技术服务单位,配备专门人员,确立目标责任制,为发展现代茶产业提供组织管理、技术推广保障。
积极推进茶园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持续发展产业体系。有计划地将分散经营的茶园相对集中,按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模式推行茶园承包经营权的流转。鼓励有资金、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组织和能人大户或自由投资人进行茶园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创新茶农合作组织运作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综合服务能力,构建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推动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