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经济学的发展演化及其现实意义①

2013-04-01 14:28王亚齐
创新与创业管理 2013年0期
关键词:经济学理论制度

王亚齐

(陕西师范大学 国际商学院,西安710062)

1 创新经济学研究的起源: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创立

在经济学范畴,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于1912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创新”的基本概念和思想,形成了最初的创新理论。1939年和1942年,Schumpeter又相继出版了《经济周期》和《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两部专著,对创新理论进行补充完善,逐渐形成了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独特的创新经济学理论体系。Schumpeter认为:创新是指将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这种新组合包括5个方面——生产一种新产品、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市场、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的新的供给来源、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1]。创新不是一种例行的工作,而是企业家对新产品、新市场、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的开拓以及对新的原材料来源的控制。Schumpeter以创新理论为中心,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经济理论体系,他所讨论的范围极其广泛。我们可将Schumpeter创新理论的要点概括如下。

(1)创新和企业家

按照Schumpeter的观点,创新是指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其目的是获取潜在的利润。为获取潜在利润,作为创新者的企业家必须具备3个条件[2]:第一,要有眼光,能看到潜在利润;第二,要有胆量,敢于冒风险;第三,要有组织能力,能动员社会资金来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

(2)创新和经济发展

经济因创新而得以发展,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保证经济持续不断地发展。

(3)创新和毁灭

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毁灭[3],这是Schumpeter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思想。创新在重新组合一些生产要素的同时会淘汰一批企业。所以说,每一次创新既是创造又是毁灭。

(4)创新和经济周期

经济危机是创新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繁荣过后,紧接而来的便是衰退。创新有大、中、小之分,相应地,经济周期有长、中、短之别。

(5)创新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

在Schumpeter看来,社会不断地创新,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生产技术日益复杂、创新的影响日益增大,这必将导致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其次,创新规模日益扩大、生产日益复杂,社会必然走向计划化。

Schumpeter建立了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最初体系,为后人继续研究提供了成熟的理论基础。其追随者将Schumpeter的创新经济学理论发展成为当代西方经济学的两个重要理论分支:以技术变革和技术推广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创新经济学;以制度变革和制度形成为研究对象的制度创新经济学。

2 创新经济学理论分支研究

2.1 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由于西方经济学家认为Schumpeter的学说具有社会主义倾向,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创新经济学理论一直受到西方国家的冷遇,未能引起理论界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以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兴起,许多国家的经济出现了长达近2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期”。这一现象已不能用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的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简单地加以解释。由此,西方经济学理论界重新对Schumpeter的创新经济学理论进行认识,开始对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产生兴趣,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得以发展。西方经济学界对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主要经历了3个阶段。

(1)以技术进步为变量,构建生产函数进行研究

该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将经济学与统计学理论有效结合,以经济部门的历史数据为依托,利用统计学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4]。1956年,Solow提出“技术决定增长模型”,区分了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来源——一是要素数量增加所产生的“增长效应”,二是要素技术水平提高所产生的“水平效应”[5]。在该模型中,技术进步第一次作为一个单独的因素被纳入经济增长理论中被系统研究。该模型的结论是: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可以改变生产函数,使生产函数曲线向上移动,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利用该模型可较完整地描述和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1986年Romer在美国《政治经济学》杂志发表《收益递增与长期经济增长》,认为经济增长源于内生技术进步。他重新阐释了经济增长的源泉,认为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人口增长)的产物,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的产物,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6],由此形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并建立了收益递增增长模型。该模型除了考虑资本和劳动两个生产要素外,还将知识或技术作为内生的、独立的因素纳入模型中,强调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影响。

(2)以技术创新的模仿和推广为对象进行研究

该阶段的研究内容并不是技术进步本身带来的经济增长,研究视角转换到技术进步的扩散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如何实现部门间的技术扩散是该阶段研究的重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Mansfield的技术推广模式。他将“模仿”定义为,某个企业首先采用一项技术后,其他企业相继采用这项技术。其技术推广模式主要解释当一项新技术首次被某家企业采用后,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被该企业所在部门的多数企业采用[7]。因此,Mansfield主要研究的是新技术在同一部门的推广问题。英国经济学家Clive Trebilcock对部门间的技术扩散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一个时代的先进技术集中反映在武器生产技术上,研究部门间的技术扩散,关键在于研究军事工业中最先被采用的先进技术传播到民用工业各部门的过程。这种传播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军事工业中使用过先进技术的熟练工人转入民用工业部门;二是军事工业使用的新生产技术刺激了它所需的某些原料和燃料供应,使民用工业采取新技术时也能得到同类型和同质量的原料和燃料供应[8]。

(3)以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为对象进行研究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市场作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被更多的经济学家所关注。通过研究垄断和竞争两种不同的市场结构下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增长的幅度,经济学家意识到,市场结构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极大地制约了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经济学家Camine和Schwartz等从垄断和竞争的角度研究了技术创新的过程,探讨了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提出了最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类型——介于垄断与完全竞争的“中间程度的竞争”的市场结构[9]。在垄断统治条件下,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的威胁,因此重大的技术创新不容易发生;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保障持久收益的垄断力量的缺乏使得重大技术创新也不容易发生。

2.2 制度创新经济学理论研究综述

制度创新是指对现存制度的变革,其实质是一个社会以新的、更有效率的制度安排取代旧的、缺乏效率的制度安排,包括产权制度、竞争规则、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各种主要的正式规则或非正式规则的变革。

美国的Douglas North等制度经济学家继承了Schumpeter关于“制度”创新对经济发展作用的观点和方法。North和Davis在于1971年出版的《制度变革与美国经济增长》中提出了制度创新理论,将制度变革引入经济增长过程,运用“制度创新”解释美国的经济增长。他们认为,所谓“制度创新”是指经营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的革新,如股份公司、工会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国企的建立等都属于“制度创新”[10]。这种组织和管理上的革新是历史上制度变革的原因,也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制度创新是指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的现存制度的变革,它往往是采用组织形式或经营管理方式上的一种新发明的结果,只有在预期纯收益超过预期成本时制度创新才会成为可能[11]。North也因在制度创新研究方面的贡献而荣获1993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3 创新经济学研究的综合发展——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使得人们更加重视对创新经济学的研究,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在这种背景下被提出并日益受到关注。Schumpeter在其创新经济学理论中曾指出,创新是企业家的职能。然而,英国学者Christoph Freeman通过对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创新活动特征进行实证分析后,认为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功劳,它不是企业的孤立行为,而是由国家创新系统推动的[12]。国家创新系统是参与和影响创新资源的配置及利用效率的行为主体、关系网络和运行机制的综合体系。在这个系统中,企业和其他组织等创新主体通过国家制度的安排及其相互作用来推动知识的创新、引进、扩散和应用,使整个国家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的绩效。国家创新系统理论侧重于分析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发展实绩的关系,强调国家专有因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国家创新体系是政府、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和中介机构等为寻求一系列共同的社会经济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是将创新作为国家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动力的系统[13]。由此,Freeman提出了技术创新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将创新主体的激励机制与外部环境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相继发展了区域创新、产业集群创新等概念和分支理论。

4 创新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1)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西方创新经济学家认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在现代社会中,无数事实已经证明,创新不仅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聚力的纽带,是影响国际竞争成败的主导因素,是决定一国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格局中的命运和前途的关键。因此,我们应重视对创新意识的培养。这种创新意识的培养应是全方位的、多渠道的和多层次的。所谓全方位,是指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培养创新意识;所谓多渠道,是指运用各种传播媒介、采取各类教育方式、利用各种宣传教育场合宣传与培育创新意识;所谓多层次,是指对不同素质、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地位的群体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让创新意识、创新思想深入人心,才能形成在全社会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和创新环境,才能激发全民族的创新思维,才能涌现出更多的创新成果。

(2)抓好教育,大力培养和引进人力资本

在系统地证明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内生性作用、知识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使经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状态后,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其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水平。因此为促进国家经济增长,应抓好教育,大力培养和引进高水平人才。在新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取代了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第一位的生产要素。企业间和国家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将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我们应从两方面考虑:

第一,切实抓好教育。从我国现状来看,我国教育主要存在两个问题:投入低,成本高;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注重经济建设而忽视了对教育的投入,很多学校通过“计划外”招生创收,这就可能产生以牺牲教育质量来通过增加招生数量来提高收入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必须加大对各类教育的投入,同时狠抓教育质量。对于基础教育,应彻底改革传统的“应试教育”,在人才培养和评价方面坚持素质与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并重。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突出创新思想、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采取各种政策和措施,面向全世界引进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认为,人才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核心要素,“要将过去这种依靠投入消耗和低廉劳动力的比较优势,转换成为创新驱动的增长优势,需要科技的进步和大量的创新,需要特别重要的创新人才、高层次的创新人才[14]”。近年来,我国在吸引国外优秀人才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例如:从2008年开始,中央实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千人计划”;深圳的“孔雀计划”、南京的“紫金计划”等掀起了新一轮海外英才回归创新、创业的热潮[15]。北京、上海等10多个城市启动人才特区建设,在签证居留、技术移民、金融支持、财税优惠、股权激励和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当然,这些努力还不够,我们应当竭尽全力,利用各种物质的、精神的手段留住原有人才、吸引新的人才、培养自有人才,造就一支浩浩荡荡的创新人才大军。

(3)注重技术的模仿和推广

Mansfield的技术推广模式和Clive Trebilcock对部门间的技术扩散研究结果都表明,技术进步的扩散对经济增长有推动作用。发达国家处于科学技术知识的前沿,只能通过不断创新科学技术来保持其持续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除了应依靠自身进行科学技术创新外,还可以利用知识溢出的外部正效应,通过模仿发达国家的现有科学技术来实现创新。与通过研发实现科技进步的成本相比,通过模仿或引进实现科技进步的成本相对较低,将科技进步扩散到各部门可更快地推动经济增长。技术扩散是技术创新取得社会效益的源泉,因为一项新技术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于它的扩散,只有将新技术进行大规模地扩散,在社会上大规模地应用,整个社会才能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技术水平才能得到提高。根据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部门间的扩散或通过采用新的原材料和燃料来影响其他部门,或者通过推广新技术设备来影响其他部门,或者通过熟练工人转移工作岗位而将新技术带入其他部门[16]。

(4)创建适合创新的市场结构

经济学家意识到市场环境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极大,于是科学技术进步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成为研究对象。没有竞争的市场是垄断的市场,完全垄断的市场是不可能为创新提供动力的。Camine和Schwartz等认为,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的最佳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型市场——既有竞争,又有一定程度的垄断。因此,政府在政策上不能盲目地反对垄断或竞争,要视具体的产业特征而定[17]。根据学者们的实证研究,为了更好地促进创新,政府在政策上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对于产品差异程度低的产业,最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结构是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此时产业政策应是消除行业壁垒、打破可能的垄断、鼓励竞争;对于产品差异度大的产业,适当的垄断更有利于创新,此时产业政策应是扶植龙头企业,规范产业标准,清理小、乱、差的企业,以避免行业资金的耗散,从而促进创新。

其次,产品创新的收益越高、市场的垄断性越强越有利于创新。行业内有太多的企业会降低单个企业率先实现创新的可能性,也就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激励。因此,对这种行业应适当地限制竞争。

最后,在创新产品对原产品的替代程度低的产业,行业垄断性越强越有利于创新;相反,替代程度高的行业进行创新则需要较高竞争性的市场结构。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创新产品对原产品的替代性来适时地制定相关的产业政策,或鼓励竞争,或扶植大龙头企业。

(5)构建适合创新的制度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是组织者为了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其目标相容、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潜能而执行的一种制度框架。当今,创新已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创新无疑成为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首要目标。为了使企业的行为趋于国家的目标要求,为了使企业员工的行为有助于促进企业创新目标的实现,组织者必须设计一定的机制来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另外,企业技术创新本身也存在动力弱化的现象,必须辅之以相应的动力机制。我们可从企业、市场和政府三个方面来架构技术创新制度激励机制[18-19]。

第一,企业的激励机制。

企业制度激励是指企业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的创新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企业可对文化价值观、规章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及利益分配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以营造一个能够激励员工创新的适宜环境。

第二,市场对企业的激励机制。

对于技术创新而言,市场制度无疑是一种资源配置效率较高的制度。市场机制通过影响价格体系发挥着提供市场信息、激励企业创新等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市场过程也是一个对技术创新进行自我组织的过程: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引导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而企业的技术创新必须获得市场认可才能获得创新收益。因此,市场制度既能有效激励创新者,又能通过形成竞争迫使企业不断创新。

第三,国家对企业的激励机制。

一般认为,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是市场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有效补充。首先,市场无法解决技术创新的外部性问题,即不付创新成本的生产者可以不同程度地利用创新者的成果以获益。这种不劳而获势必会伤害创新者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创新缺乏动力。此时政府进行干预、采取激励措施被认为是合理的。国家的激励措施可以是直接的,如对重大的技术创新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进行政府采购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在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优惠等,还可以通过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法来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其次,市场不能解决创新风险承担问题。创新失败了,受损的是创新者;创新一旦成功,受益的却不仅仅是创新者,这极大挫伤了创新者的积极性。所以,对于风险大、投资大、回收期长、对国家很重要的项目,如计算机产业、军工产业等的项目,国家可通过与私人企业合资和合作、或通过采购私人企业的新产品、或在产业政策上有所倾斜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

(6)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我们应当建立一个以提高全社会的创新能力的、有效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由多元创新主体(诸如国家政策研究机构的政府机关、国家实验室、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研发部门、技术中介服务组织、企业家及各类创新群体等)构成的、高绩效的国家创新体系。目前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存在创新能力弱、创新效率低、系统运行机制不灵、市场化程度不高等问题[20]。

我们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第一,增强创新系统各主体的创新能力。要增强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需要改革现有教育体制,即建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和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新体制,加强素质教育。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需要建立适合创新的市场结构、社会机制及国家政策规范。

第二,注重创新各主体间的合作关系。新经济的出现不仅加快了科技进步的速度,而且使创新越来越困难,许多创新都需要各主体合作才能完成。

第三,政府参与。政府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政府已经全面介入科技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全过程中。

[1]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3-74.

[2]HANUSCH H,PYKA A.Principles of neo-Schumpeterian economics[J].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7,31(2):275-289.

[3]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02.

[4]吕荣胜,原伟.创新经济学理论的演进轨迹与发展趋势研究[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7(7):8-12.

[5]耿雁红.技术创新的经济理论分析[J].科技创业,2008(2):16-17.

[6]赵晓丹,刘志迎.技术创新的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综述[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5,19(5):19-22.

[7]高金德.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6):84-85.

[8]王蕾,曹希敬.熊彼特之创新理论的发展演变[J].科技与产业,2012(6):84-88.

[9]彭靖里,邓艺,李建平.国内外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进展及其发展趋势[J].科技与经济,2006(4):13-16.

[10]黄新华.制度创新的经济学理论[J].理论学刊,2004(1):32-36.

[11]张正玉,姜强.创新经济学理论比较研究[J].当代经济,2007(7):140-141.

[12]李政.试议国家创新体系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相互关系[J].生产力研究,2008(3):11-12.

[13]营正刚.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从熊彼特到现代技术创新经济学[J].经济研究,2002(3):10-11.

[14]陈小玉.应用创新经济学简释中国经济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之谜[J].商场现代化,2006(6):299.

[15]崔荣芳.创新经济学的理论意义与现实启示[J].求索,2011(4):44-45.

[16]厉以宁.技术创新经济学——它的由来和当前研究的问题[J].经济导报,1990(2):3-9.

[17]千慧雄,卜茂亮.异质性条件下产品创新的最优市场结构研究[J].经济评论,2011(3):12-19.

[18]杨迎昕.试论技术创新中的制度激励[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2(5):34-36.

[19]陈琳.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分析——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系统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01(5):47-50.

[20]赵玉林.创新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410-413.

猜你喜欢
经济学理论制度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简明经济学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