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琳,倪明,仇伟佳
(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2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3重庆市规划局,重庆400020)
重庆市小城镇风貌特色规划的探讨
覃琳1,2,倪明3,仇伟佳3
(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2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3重庆市规划局,重庆400020)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积极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镇化进程的有效途径。而目前的快速发展中,重庆市小城镇传统的、具有差异性的城镇特色正逐渐缺失。该文通过对重庆市小城镇建设整体定位、风貌特色及规划体系建构的讨论,尝试提出较为系统的、具有可操作性的风貌规划策略,对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提供参照。
小城镇;风貌特色;风貌范式;发展模式;规划;过渡性社区;卫星城镇;城镇空间结构
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指出小城镇是“新型的正从乡村的社区变成多种产业并存的向着现代化城市社区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它基本上已脱离了乡村社区的性质,但还没有完成城市化的过程”——其过渡性也必然带来与城市和乡村不同的差异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空间的发展带来城镇风貌的变化。与此同时,传统的、具有差异性的城镇特色正逐渐缺失。属于城市范畴的大量建制镇具有较好区域优势,对周边地区具有一定辐射力,也因此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跳跃式更新。一些盲目开发建设、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小城镇较少结合自身环境、整体形态和历史积淀来维护和塑造城镇形象,“千城一面”现象日益凸显。当前一些较大的经济投入下的风貌整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城镇的建筑环境整体性,但是缺乏对差异化发展的有效推动。对重庆市小城镇整体定位及风貌规划理论体系等问题的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框架,为相关设计及管理控制提供参照。
“风貌”指风格和面貌,针对的是城市外显的形态表达。对于风貌的探讨,有以下几个关键点:城市传统的定位、文化特色的发展需求、风貌范式的可操作性。而这里小城镇的界定,指的是建制镇+集镇,包括县城镇、县城以外的建制镇和集镇[1]。
小城镇风貌的构成要素包括有文化要素及物质要素两个方面。文化要素包含了历史资源、人物、事件、文物古迹、传说、文化形态等历史文化要素,以及城镇职能、组织管理模式、人口、经济发展水平、教育、习惯、节日、活动、民族、宗教等社会文化要素。物质要素包括了地理环境、生态、气候等自然形态要素,以及道路、街区、建筑、广场、竖向控制等人工形态要素[2]。
小城镇风貌规划指系统性的专项规划,通过对小城镇的景观特点、空间结构、历史文化内涵的综合研究,对建筑个体及公共空间的发展进行引导。欧美及日本的小城镇建设常侧重于乡土风貌资源保护和小城镇形象设计方面,注重小城镇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及培育自身的个性。我国对城镇风貌规划与设计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是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中得到启示而发展起来,研究还处于经验借鉴和理论探索的初级阶段。在城镇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从“刷城运动”到“仿古一条街”对片面的建筑载体过度关注,忽略对城镇的整体观察和思考,使跳跃式的城镇风貌发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无所适从,也带来新的均质化风貌问题。加之部分小城镇对建设国际化城市情有独钟、开发建设过度,自然景观资源被破坏,使得城镇建设缺乏特色和人文关怀。
重庆作为山城,具有典型的山地特征。且水域丰富,自然地理环境造就了多元化的地域文化。当前小城镇的快速发展,带来大批小城镇的建成区范围迅速扩大、建筑体量巨大化,导致城镇尺度及空间格局发生根本改变,原有的小城镇风貌在发展中存在较大的断裂,新的城镇特色在商业“仿古”以及对“现代大都市”等的片面追求中变得拼贴而无所适从,地域特色正在弱化。
探讨小城镇的风貌,需要讨论小城镇的内涵和外在表现,结合小城镇的区位与发展模式,探讨和确立彰显个性和谋求差异化的发展目标。
不同类型和性质的城镇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风貌。按照重庆市小城镇的自然要素可以分为山地风貌、丘陵风貌、河谷风貌、平坝风貌等类型;按照其经济职能可将其划分为工业型、农业型、渔业型、牧业型、林业型、工矿型、旅游服务型等;按照其人文特质小城镇风貌可以划分为历史文化风貌型、现代风貌型和新旧融合风貌型等。
2.1 小城镇发展模式的定位
现代城镇的发展,受区位、资源及交通因素影响较大。在发展目标定位上,需要结合现有资源和预期发展,对城镇风貌进行整体定位。住建部仇保兴提出小城镇的十种发展模式为:城郊的卫星城镇、工业主导型、商贸带动型、交通枢纽型、工矿依托型、旅游服务型、区域中心型、边界发展型、移民建镇型、历史文化名镇[3]。区域中心型城镇受城市发展格局的影响,在城市总体发展中起引导性作用,并有一定的发展时效性;移民建镇型在库区有一定的历史成因,在后续的发展中可能逐渐转型;历史文化名镇的发展更多是打“文化牌”,往往依托旅游服务型或者商贸带动型共同发展。具有典型性和可持续特征的重庆小城镇发展模式,与工业、工矿、旅游等基础差异性,以及交通条件、区域中的典型区位特征紧密相关。
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可能是多元的,例如历史文化名镇也可以是旅游服务型的发展模式,卫星城镇同样可以是交通枢纽型和工矿依托型。对于主导发展模式的定位,是所有类型小城镇制定发展目标及策略的前提。重庆地处西南山地,许多小城镇具有发展不同层级旅游的条件;新兴的乡村旅游对于产业、交通的结合,也是当前发展中的一个特点。
2.2 小城镇发展目标的确立
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基于其发展模式的定位,对整体风貌的构成起决定性的引导作用。但发展模式并不完全对应于风貌的外显因素。作为一个小城镇的整体风貌塑造,需要从区域、城镇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出发,研究其功能定位、形象风貌定位和规划目标,将风貌的当前整治与城镇长远发展规划目标相协调。
基于确定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和确立风貌规划目标,应从实际出发,重视可操作性,切实发挥目标的引导作用。在具体实践中需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是风貌定位目标应清晰明确,突出宏观层面的整体性考虑。小城镇风貌规划中,应明确小城镇风貌特色,从发展及保护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定位——既要考虑历史文化积淀的延续,也要着眼于当下的发展,结合现状的城镇空间与景观风貌格局,提出有助于小城镇风貌长效发展的整体空间策略。结合小城镇自然景观、地域文化、风俗民情、公共空间、本土建筑等现状基础,制定小城镇风貌规划的整体目标,以期能够通过规划设计和改造,使小城镇地域风貌特色更加鲜明。
其次,应注重时间和空间上的多层次、多元化引导,使风貌的保护与建设具有可操作性。从时间上,应该结合情况制定近期、中期和远期阶段性的目标;从空间上,应该从宏观、中观、微观各个层面制定目标。进行小城镇风貌的定位不能以偏概全,需要自然要素、经济要素、人文要素的综合考虑——保证研究对象的综合性,也意味着保持风貌元素的生态多样性,多元化本身即是小城镇风貌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基础。
与多层次、多元化的发展目标相对应,需要风貌规划建构完整的体系框架。作为小城镇风貌规划的探讨,可以从宏观格局、中观尺度、微观表现等几个层级着手。宏观-中观层面探讨城镇外显的整体表达,中观-微观层面可以更多关注人文、历史要素的传承与发展。在小城镇风貌规划工作中,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其规划体系建构的重点。
3.1 城镇总体环境
首先是注重小城镇的宏观外部环境格局在风貌上的可识别性;其次是依据地形地貌安排道路交通和城镇的空间格局,具有更丰富的景观层次,突出环境个性化特征。
3.2 城镇空间结构
宏观空间结构包括了城镇总体格局的风貌特征,包括城市总体竖向空间结构、公共节点设计、道路交通系统设计、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结构与重要景观节点的设计。中观空间结构主要是对街道空间、建筑形体、天际线、公共活动空间的设计。如:街道宽度与道路两旁建筑的高度的比例适当可以创造舒适的行走使用环境;建筑形态设计导则有助于对院落空间、建筑的尺度和比例的控制;天际线控制对城镇整体轮廓线的影响和城镇制高点的控制;对视域平面和视域剖面的研究有助于城镇三维空间形态的控制等。
3.3 城镇微观环境设施
微观环境设施是指与建筑直接相关并与之匹配的园林绿化、建筑小品、城市雕塑、街道家俱和一些市政设施等共同构建的城市建筑环境。对微观环境景观的控制应密切结合基地上原有的地形、地貌和地物条件。如:植物的选择应该注重色彩的多样化与层次感;街道的地面也是展现地域化特色的最好载体。
3.4 地域性的表达
地域性的表达是城镇风貌差异化的重要基础。地域性的表达要注重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与发扬。需要在建筑布局、形式、空间和细部构造上采取措施,尽量采用自然采光、通风、低能耗、可持续的建筑技术,通过对传统乡土技术的继承与发扬,来使建筑与当地环境和谐共生。实现建筑的地域性表达,包括对场地地形、地貌的回应;提取传统符号拼贴或重构;使用地域技术与材料;塑造地域文化内涵,创造建筑精神体验等。
3.5 保护与改造
小城镇或多或少都存在风貌保护的问题。风貌保护的对象并不限定于“历史样式”的建筑外观。除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对于小城镇整体空间格局的维护和控制,也属于保护的范畴[4]。风貌的保护分为物质和非物质内容的保护。非物质保护主要是对当地特殊生活习惯的回应以及对特色节日、传统手工艺技术等历史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非物质内容作为城镇空间“容器”的内容,具有文化的延续性,是各历史阶段外化“风貌”重要的形成原因之一。改造、改建或者开发,指有计划地改变现存环境、整治现存物、开拓新空间或增加内容以提高环境质量。应尽量避免大规模的浅表面改造,而是注重整体内外环境品质的长效维护和提升,使改造对象具有当代的空间需求适应性。
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小城镇人口可能从数十万人到几千人不等。而小城镇的规划管理体制却对此巨大的差异性缺乏足够回应。因此,除了发展目标和风貌规划体系的合理建构,也需要务实、客观的管理体制。在管理体制上应讨论和明确职能部门及权限,避免多头管理带来的职权混淆,避免管理实务停滞不前。小城镇风貌保护与建设中,除了自上而下的政府推动模式,也应鼓励自下而上的多元化尝试,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要政策的监管和支持,也需要技术范式的约束。此外,应结合适当、客观的评价体系,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制定长效管理机制需要随着时间、条件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适时的反馈与修正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1]成青.重庆市小城镇规划控制与引导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付晶晶.面向管理的小城镇风貌规划编制内容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仇保兴.小城镇十种发展模式[J].建设科技,2004(19): P8.
[4]覃琳.可操作的小城镇风貌保护与更新——基于渝东南土家族地区的传统风貌研究[C].重庆市规划局课题研究纲要,2010.
责任编辑:孙苏,李红
On Planning of Landscape Features of Small Towns in Chongqing
It's an effective way to balance urban and ruraldevelopment,actively dealwith the so-called"three ruralissues"and promote urbanization by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towns in China.In the process of dynamic development,the diversity and unique features of local towns in Chongqing are disappearing.The complex goals,landscape features and the related planning system ofsmalltowns in Chongqing are discussed so a s to work outa framework for the operable landscape features planning.Itoffers some references forthe developmentand managementofsmalltowns.
small towns;landscape feature;landscape pattern;development pattern;planning;transitional community;satellite town;urban space structure
F299.22
A
1671-9107(2013)05-0001-03
基金论文:该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项目编号51108474)、重庆市科委科技创新服务软科学重点项目和重庆市政协城环委《重庆市现代化小城镇建设相关问题研究》重点课题子课题资助(项目编号ctsc2012cx-rkb30001)项目论文之一。
10.3969/j.issn.1671-9107.2013.05.001
2013-04-15
覃琳(1971-),女,四川南充人,建筑学学士,工学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与建筑技术。
倪明(1971-),男,重庆人,本科,重庆市规划局乡村管理处处长,从事村镇规划管理工作。
仇伟佳(1980-),男,上海人,硕士研究生,重庆市规划局区县规划管理处副处长,从事区县城市规划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