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贞祥,黎芳宇,李军政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并针对性地提出,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信息化道路。这一系列重要举措,反映了在新时期下,我党对信息化建设的高度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只有牢固树立党建工作科学化理念,转换党建工作思路,挖掘党建工作信息素材,重视对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综合化的技术学习与提高;把搭建多元互动型、公众能见度高的信息化高职高专党建网络平台,作为创新党建工作方法、改善学校党员管理教育方式、提升高职高专院校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措施和突破口;切实担负起党建思想宣传阵地、党务工作形象窗口、党建工作文化载体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服务。
党建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当前日益强大的网络信息平台,有效地促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并实现对党建信息资源的整合,对传统党务工作进行改造和提升,实现党组织工作理念和组织结构的更新,全面提高党建工作的水平。
搭建党建信息化工作平台,对目前高校开展党建信息化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是作为促进党员党性提升的必要途径。在高校,教工党员和学生党员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着高度认同感,但认识深度、理解思考和内化较少;将理论研修、党性修养与师德师风历练、学生行为规范相结合的自觉性、践行度不高。有个别的教工和学生党员受功利主义、虚无主义影响,“慎独”的自觉性不高;通过党建工作信息化的实践,有助于巩固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
二是突破基层党建工作执行力和习惯性的矛盾。目前高校内普遍存在党建工作机制缺乏活力和执行力,工作机制、考核机制、激励机制、督查机制之间不够协调;同时党员队伍民主化管理和党内生活的科学化水平还满足不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在实践中开展党建信息化建设,才能最终实现我党建设的科学化,才能最终克服目前党建工作执行力和习惯性的矛盾。这是实现党组织管理与工作流程优化的重要途径。高校党建工作应顺应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以科学手段为途径,在党的建设工作中,实现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有机统一;推动高校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开展,有助于在新形势下更好地发挥党建信息平台对磨练党员党性、增强师生党员主人翁意识的作用,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党员事业发展和教书育人的主旋律。
按照党建工作信息化和科学化的要求,要借助高速发展的网络新媒介,以最快捷、最简便、最经济的方式传播党建工作核心价值理念,塑造师生党员的时代形象,实现高校党建效率化、民主化、参与化管理。在创新党建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有很多好经验、好成果值得借鉴和学习。
高校党建工作必须在实践中突出特色。如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率先创办“先锋网”网站,开设“党的建设”、“支部建设”、“党风廉政”、“网络课堂”、“学校文选”、“形势教育”、“党史上的今天”等多个特色专栏。结合学校骨干示范院校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色,以视频教学、视频课堂、教师学生党员互动交流等方式,对党员进行教育培训。
信息化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党组织的专项工作,以新媒体之力,搭建党务管理系统平台,推进学校党务专项工作效率的提升。例如,针对高校党务工作特点,从入党申请、党员基本信息、党组织建设等环节入手,构建互动信息系统,实现高校党员基本信息的程序化、规范化、现代化管理。搭建“专兼职党务工作者交流平台”、“顶岗实习期学生党员教育考察追踪平台”等特色信息平台,实现党务工作信息化、实效化的目标。
专业化党务网络平台,就是通过网络平台创建和管理技术,制作党建工作专门网页或党建工作专门门户网站。如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就搭建了“先锋网”、“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专网”、“党建网络课堂”等,以实现党建信息传播交流、凝聚党建网络平台人气等功能。
信息化网络平台的搭建,利用网络内部管理容量和其强大的管理功能,真正实现高校党建工作程序简化、流程改善、管理优化等目标。当前,各高校必须牢牢占领这个主阵地,不断推进党建信息化工作的深入。
在传统党建工作认识领域,要实现党建工作信息化建设,就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用信息、重党建”的观念。高校师生有知识、有思想,对社会变化敏感度高。因此,通过信息化的手段、采用师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容易深入人心。
在信息时代的环境下,社会对高校党务工作者的水平提出了更高、更严格、更专业的要求。在网络硬件条件不断发展和优化的同时,也不可忽视对专兼职党务工作者的信息化能力培训。高校要把办好信息化党建网络平台作为党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研究、部署和落实。实现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需要从机构设置、管理人员选派、网络设备添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等方面多给予支持。要着力打造一支既懂党建业务、又精通信息化技术的新型党务干部队伍;从制度、管理、教育等方面着手,培养既熟悉IT技术,又关心党务的政工干部。这是保障党建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党建科学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内在要求。
一要系统整合资源。当前的高校党建网络平台,大多是依附于学校的门户网站,独立性和完整性不足。如何打造全方位、多层次、互动性和功能性强的党建网络系统,是当前高校党建工作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问题。二要加大探索如何在新形势下,用网络载体来提高工作效率的途径。新的时期、新的形势给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增强网络平台的管理功效,突出表彰评比、选拔干部和人才配置的评价功能;分类建立适合于教师和学生自我学习教育的电子题库,供师生自我学习,提升党性修养,拓展网络平台教育功能;搭建民意反馈渠道,突出对民意的采集功能,实现网络平台的民主功效。
为使信息化党建工作平台更好地为高校师生服务,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功能和栏目的创新探索,重点在体现党员先进性和党员互动交流学习较强的栏目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党员电子邮件”。电子邮件作为点对点的交流方式,在处理需要每位党员获悉且私密性较强的信息中,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式;党建网络平台可以为每位师生党员绑定一个专属的电子邮箱,用于发送批量式的学习文件、通知、自学资料等,并设置自动提醒功能。二是建立“党员微博”。微博中包含党员简介、党员日记、党员每日点滴进步、党员承诺、思想汇报等几方面的内容。由特邀党建组织员负责督促教工、学生党员定期更新微博内容,将学习成长的情况公开,自觉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特邀党建组织员也可以通过评论党员微博与党员沟通和交流。这种既庄重严肃又轻松活泼的方式,使师生党员很乐意接受。
高校党建网络平台担负着以先进的理论凝聚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高效的平台培养师生党员先进性和增强正能量的重任。通过网络平台,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增强党建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性。党建工作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多元化的主题党建教育活动,丰富了高校党建内容与工作载体,有力地提升了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袁蓉,徐秋月,郑艳.党建工作信息化、网络化的方法和载体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2,(10).
[3] 顾亚竹,徐敏慧.论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1,(6).
[4] 苏咏喜.近年来党建信息化研究述评[J].学习月刊,2011,(22).
[5] 吴淑游.信息化视野下高校网络党建机制构建研究[J].福建电脑,2012,(4).
[6] 王建华.深入实施“六位一体”信息化工程,全面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J].江海纵横,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