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跃 王成云 芦丙发
早春适合大白菜栽培的温和天气时间很短,因此在栽培上容易出现以下技术问题,第一,种子萌发及苗期易受低温影响,使大白菜过早通过春化而未熟抽薹;第二,结球期受高温和长日照的影响,难以形成较紧实的叶球;第三,从莲座期开始易发生干心病。解决的关键是:利用温室保温育苗解决春化问题;利用大棚栽培使大白菜生育期提前,从而使大白菜的包心期避开高温和长日照;通过叶面喷施钙、锰肥防治大白菜干心病。下面就几个突出的技术问题加以详述。
早春大白菜就要突出一个“早”字。宜选择生育期短、耐低温且低温下生长速度快,结球期耐热、耐抽薹、耐高湿、抗病耐虫,优质丰产、球形好、商品性佳、结球整齐度高的适于早春栽培的优良品种,如春夏王、春黄、阳春、金锋、强势、春晖、四季、高冷地等韩国品种;春大将、良庆、全盛(春秋兼用品种)等日本品种;鲁春白一号、京春王、京春早、京春白、冠春、热抗白45、辽丰、小杂55、小杂56、陕春白1号等国内品种。
大白菜是最容易春化的蔬菜,一旦完成了春化,就由营养生长阶段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即要开花结籽了。虽说大白菜属于种子春化型,以萌动发芽期最敏感,但大白菜在苗期也容易春化。也就是说播种期越早,感受13℃以下低温的时间越长,特别是在遇到寒流多次侵袭时,就越容易促使花芽分化,越容易发生先期抽薹;但是播种期越晚,则大白菜在结球期遇到25℃以上的高温和长日照天气就越多,白菜的叶球就越难以形成,而且病害严重,同样达不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早春大白菜大棚栽培可于4月10日前后定植;大棚有加温条件或有棉被、草帘等覆盖保温设施的,其定植期还可适当提前。若早春大白菜育苗的日历苗龄以30天左右计算,则大棚栽培的播种育苗期应为3月10日前后。
在温室内育苗,并尽可能地保持苗床内温度不低于15℃,就可避免大白菜通过春化。也可利用栽培大白菜的大棚来育苗,但必须提前40天以上扣棚,并在大棚内用塑料膜搭设一个高2 m以上的育苗室,育苗室外有草帘或棉被保温,育苗室内再搭1.5m高的育苗床,床下设火炉加温。还可在大棚内用电热线加温温床育苗。
选择葱蒜茬土或非十字花科蔬菜茬口的大田土4份,腐熟厩肥或草炭土4份,腐熟大粪面1份,细沙1份。过筛后,每1m3营养土加过磷酸钙0.5~1.0 kg,三元复合肥2 kg,再适当掺些细沙和草木灰,还要拌入适量杀菌剂,如多菌灵、绿亨一号等,混匀后闷土,2天后倒土装钵。
先准备好育苗床,然后用8 cm×8 cm的塑料营养钵或纸袋装土,装平即可,装好后整齐地码紧靠实摆放到育苗床中。用开水打透底水,或提前5~7天打冷水后铺地膜增加地温。每钵均匀播干种2~3粒,播后覆土1.0 cm厚左右。由于打完水后钵中土面大约下降1 cm,播种覆土后用木板刮平,然后盖地膜保温保湿。
在育苗期间必须将最低温度控制在13℃以上。播种后白天温度保持在28~30℃,超过30℃适时放风,夜间18~20℃,床土温度15~20℃,3天即可出苗。齐苗后揭去地膜,白天20~25℃,夜间15~17℃,床土温度15~18℃,超过25℃时通风降温。出苗后及时间苗,2~3片真叶时每钵只选留一株生长健壮的苗,并喷1次500倍液的杀菌剂,以防猝倒病的发生。此后视苗色的深浅喷施1~2次叶面肥。干旱时浇小水。定植前7天停止浇水,同时加大通风量,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苗龄25~30天,有4~5片真叶时定植。
在定植前30天,选用无滴防老化棚膜扣大棚。每667m2施入充分腐熟优质有机肥4 000~5 000 kg,三元复合肥20~25 kg;或过磷酸钙15~20 kg、尿素5~7 kg,撒施与沟施相结合。先将60%的有机肥撒匀后,翻耕20 cm深,然后按行距60 cm开沟晒土提高地温。定植前15天将剩余的40%有机肥和全部化肥条施到沟中,然后破垄夹肥,起垄后扣地膜。
在大白菜苗3叶1心至4叶期适时选择“冷风尾、暖风头”的晴天进行定植。先在地膜上按株距30 cm、深10 cm、直径10 cm打孔,定植时剔除无心叶的畸形苗,每穴栽1株壮苗。将苗去钵栽好后浇2遍水,再用比较潮湿的土将孔四周地膜压好,每667m2保苗3 500株左右。
大白菜定植后,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温,夜间尽可能保持温度在13℃以上。定植后的5~7天内尽量不通风,使棚内的温度保持在30~35℃,用提高气温的方法来促进地温的提高。但为防烤苗,超过35℃时适当开通风口放风。缓苗后,大胆放风,特别是天晴温度高或每次灌水后更应加强通风,以降低大棚内的温湿度。白天温度保持在22~25℃,夜间15~18℃,高于25℃即放风降温、排湿。当夜间外界气温不低于15℃,应昼夜通风。
缓苗后至莲座期前,为了提高地温,一般不浇水或少浇水,以促进根系发育。莲座期以后应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每7天左右浇1次水。最好在早晚灌溉,并做到速灌速排,沟内绝不留残水;莲座期至结球期,气温增高,需水量增大,灌水次数也应增多,要小水勤浇,每隔5~7天灌水1次,保持地面见干见湿,但灌水后垄沟内不能有积水。
大白菜较喜肥水,而且生育期短,必须重视追施速效性肥料。定植后7~10天,植株开始长出新根时,每667 m2穴施、沟施或随水撒施尿素10 kg、复合肥10 kg,或用稀薄的人粪尿加0.3%~0.5%的尿素水浇根;莲座期后每667m2随水追施尿素25 kg或碳酸氢铵30~35 kg;结球期每667 m2穴施硫酸钾或磷酸二氢钾20~25 kg,尿素或硝酸铵20 kg。
从莲座期开始,每隔5~7天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和0.2%的尿素液、0.3%的硝酸钙(或氯化钙)液、0.3%硫酸锰液、0.3%宝力丰等,在结球前期可喷施白菜包心剂600~800倍液2~3次,以使包心结实。
此病是早春大白菜的常发病害,必须严格控制。
①发病症状 多发生于大白菜莲座期至结球期。发病时,心叶顶部边缘呈半透明水浸状,之后病斑扩展,叶缘逐渐变干黄化,向外翻卷、枯萎、皱缩成白色干带,呈干纸状;叶组织呈水浸状,叶脉暗绿色,病处汁液发黏,但无臭味,病部与健部界限清晰,有时出现干腐或湿腐,发病严重时,外叶生长快而内叶生长慢,致使外叶直立,心叶矮小,丧失食用价值。结球期发病叶球的外观正常,但切开后可见心叶边缘焦枯,叶球虽可生长,但包球不紧,发病严重的则空心,有的受腐败性细菌侵染而腐烂,在大白菜贮藏期病部还继续扩展。
②病因 大白菜干心病为生理性病害。过去一直认为干心病是由于生理缺钙引起的,或是由于氮肥施用过多导致大白菜生长过快或环境条件不适宜而导致钙素吸收受阻所致。而现在则认为干心病是土壤中活性锰(水溶态锰、代换态锰及易还原态锰三者的总和)严重缺乏造成的。而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氮素化肥施用过多、天气干旱、土壤盐碱化、灌溉水质不良等是导致大白菜干心病的诱因。
③防治方法 在大白菜莲座期叶面喷施钙、锰、硼肥,每隔5~7天喷1次,连续施用3次。喷施钙肥可用1%过磷酸钙溶液或5‰氯化钙溶液、脐腐速克灵300~400倍液或叶面喷施7‰氯化钙或硝酸钙和萘乙酸50mg/L的混合液;喷施锰肥可用7‰硫酸锰液、70%代森锰锌500~800倍液、58%甲霜·锰锌200倍液;喷施硼肥一般用1‰~2‰的硼砂或硼酸液,但配制硼砂液时先用热水溶解。在大白菜苗期、莲座期、包心期叶面各喷施1次干烧心防治丰,每1 hm2用药6.75 kg;另外,大白菜莲座期叶面喷施1‰钼酸铵、5‰硫酸钾、2‰硼酸、2‰磷酸二氢钾液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软腐病是一种由雨水、灌溉水和昆虫传播的细菌性病害。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软腐病的最有效办法, 定植时使用敌克松液浇穴,在莲座期、包心前和包心期间各喷施农用链霉素1次,切忌大水漫灌。田间发现病株要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原地消毒,再用农用链霉素200mg/L、新植霉素200mg/L、50%DT 700倍液,在傍晚或阴天对叶柄和茎基部喷雾,每隔7天喷1次。也可用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200倍液、丰灵400倍液,每株10mL灌根。
蚜虫是虫害防治的重点。防治蚜虫必须从温室育苗开始,育苗场所应尽量避开虫源,一旦发生蚜虫必须连续用药将蚜虫清除干净。防治蚜虫要“治早、治小”,特别是在秧苗出床前和封垄前要彻底消灭蚜虫。苗床及田间要设立黄板诱蚜;发现蚜虫立即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倍液防治,每隔5~7天交替喷施1次,连续喷2~3次,主要喷叶背和新叶部分。也可用蚜虱净(吡虫啉)或菊酯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或Bt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此外,霜霉病可用64%杀毒矾、乙膦铝、普力克(霜霉威)、甲霜灵等药物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粉剂防治;菜青虫可用Bt乳剂、灭幼脲1号、溴氰菊酯、阿维菌素、抑太保(氟啶脲)、灭扫利(甲氰菊酯)、氯虫苯甲酰胺等药物防治;菜粉蝶及小菜蛾可用灭百可(氯氰菊酯)、菜蛾敌、卡死克(氟虫脲)等防治;苏云金杆菌生产的生物性粉制剂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效果相当突出;小菜蛾也可用阿维菌素和溴氰菊酯类或杀虫单混合防治。收获前10天停止用药。
5月末至6月初,大白菜成熟后,及时挑选结球紧实的植株采收,且越早越好,每667 m2可产大白菜4 000 kg左右。但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也可根据市场要求及植株长势,在叶球包至七成心时,及时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