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南
(秀洲区农业经济局,浙江 嘉兴 314000)
西施送蚕花
黄宗南
(秀洲区农业经济局,浙江 嘉兴 314000)
古话说:“十世修得同船渡,百世修得共枕眠”,而西施通过送蚕花给嘉兴的采桑姑娘,从此和嘉兴人民结下了天长地久的好情缘。真实的历史故事,美妙的民间传说,起源于二千五百多年前的一场历史风云。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大败越军于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越国求和,成为吴国的属国,勾践入吴为俘,三年后放归。为了兴国雪耻,勾践采纳了文种的破吴七术,其中第三术是“遣美女,以惑其心志”。遂派善相之人,遍游国中,半年之内,访得美女二十余人,其中绝色者两人——西施、郑旦。
西施是越国苎萝村人(今诸暨南),她的父亲打樵卖柴,母女“采桑育蚕,浣纱织锦,浴帛于溪”,全家终日勤劳,生活依然艰苦。选美后,勾践命范蠡各以百金聘之。然后,给西施服以绮罗之衣,乘以重帷之车,送至土城别居。使老乐师教西施学习容步,练习歌舞。历时三年,技态尽善,饰以珠幌,坐以宝车,使相国范蠡护送西施前往吴国。
一日来到吴越交界的御儿(今嘉兴附近),时值春末,“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西施因远离父母,又快要别离故国,心里一阵悲凉,低头吟道:“春归河山新,故国草木情”!吟罢,伤心落泪。当地的一群采桑姑娘见了,赶忙上前和她热情交谈,亲切安慰。西施悲喜交集,就把一篮绢花分送给姑娘们,十二位姑娘十二朵花,祝辞说:“蚕花十二分。”西施的真情善意,语出柔和,使姑娘们十分感动。此情此景,口耳相传,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遍了嘉兴城乡各地。从此,嘉兴蚕区人民,在相互祝愿蚕茧丰收时就说:“蚕花十二分”。养蚕妇女也从此在头上簪花,以求养蚕顺利,蚕茧丰收。
在西施的故乡诸暨,有一个地方叫做杨家楼,那里有一座天元塔,曾在塔内发现一张蚕姑像,是蚕花十二分的神灵。过去每逢蚕时,远近蚕妇纷纷登塔,插香点烛,祈求神灵保佑蚕事兴旺。(据《浙江省蚕桑志》)西施途经嘉兴,遇到采桑姑娘,同是农家姐妹、蚕织人家,格外相亲相怜,亲热之情,自然而生。“蚕花十二分”的祝辞,真诚、适时、贴切。
上世纪50年代初,作者在嘉兴县农村做蚕桑技术推广工作,许多蚕户仍沿袭旧法,将大眠眠蚕拾起称量,每匾放4斤,常年产茧8斤,蚕农称为“双斤采”,叫“蚕花八分”。如遇好天气获得好收成,每4斤大眠蚕采到10斤茧,叫“蚕花十分”,蚕户喜气洋洋。“蚕花十分”极其难得;“蚕花十二分”,这是一个祝辞,是蚕乡的一个好口彩。
西施送蚕花的故事,尽管二千五百多年过去了,然而,嘉兴蚕区的人民没有忘记。在上世纪50年代,养蚕期间仍有蚕妇在头上簪花,并将“蚕花姑娘”、“讨蚕花”、“蚕花十二分”等贴在蚕房内、蚕匾中、灶头上。这种簪花的习俗,在清代嘉兴本地人的诗词中屡有描写,举例如下:
家乡田家杂咏
清·冯樽(秀水人)
冬着绵衣夏苎麻,游春几日饰铅华。
吴娃也学翻时样,两鬓添妆茧子花。
田家词
清·郑融(秀水人)
屋角青桑不复遮,村村轧轧响缫车。
织成罗绮侬无份,插鬓惟留茧子花。
蚕月诗
清·张燕昌(海盐人)
高贴红笺蚕月筌,柳丝处处插茅檐。
与郎禁忌休来往,怪煞人家闭户严。
头蚕五月住丝车,织得新罗夺锦霞。
妾欲为郎悬艾虎,郎须为妾插榴花。
武原竹枝词
清·朱恒(海盐人)
小年朝过便焚香,礼拜潮音渡海航。
剪得纸花双鬓插,满头春色压蚕娘。
(正月三日为小年朝,里俗以是日海航至普陀烧香。戴纸花,号蚕花。)
据光绪《梅里志》载,蚕登箔曰上山,采茧曰落山。妇女以同功茧(双宫茧)剪花,极纤细,谓茧子花,缀于鬓鸦。《梅里诗辑》载缪元英诗:
绕屋家家放竹林,富阳桑树过墙阴。
妇功半藉棉纱利,士习争分幕府金。
社鼓迎神南北施,家家五聖立专祠。
两三石外占田谷,十二分余卜茧丝。
(施王神在塘南、塘北两庙最盛,五聖小庙家家建立门前)。
俗话说,人生匆匆见一面,前世多少香火缘。蚕妇戴蚕花,祈求蚕茧丰收,怀念西施。
西施年轻妙龄,远离父母,远离故国,身负重任,以身许国,赢得了人们深深的敬佩和怜惜。
世事风云,变幻莫测。公元前473年,越国兴兵攻灭吴国,吴王夫差自杀身亡。《东周列国志》载:“勾践班师回越,携西施以归。越夫人潜使人引出(西施),负以大石,沉于江中,曰:‘此亡国之物,留之何为?’”
西施死于“女人祸水”论。一些咏西施的诗篇,多把亡吴的根由归之于女色。唐代诗人崔道融,却与众不同,作诗如下:
西施滩
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诗人认为亡吴国者是太宰伯嚭。史书有载,伯嚭私通越国,向吴王屡进谗言,潜杀忠臣伍子胥。误导吴王全力举兵伐齐,越兵乘虚攻灭吴国。把亡吴的责任推到西施头上,连当年西施浣纱滩头的水流声,好像在为她蒙上一层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唐诗鉴赏辞典》)。
无独有偶,晚唐诗人罗隐作诗如下: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诗人认为你们(吴人)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唐诗鉴赏辞典》)。
嘉兴人民怀念西施。嘉兴市政府在1986年重修了西施妆台,内塑西施像,神态宛然,使人可亲。2011年9月,市区两级的农经局、嘉兴蚕种场的部分离退休人员,到范蠡湖边喝茶聊天,并站上九曲桥,与“西施”合影。有几位特意站在“西施”身边,合影留念。周边是绿树、花墙、碧荷,清馨宁静。传说西施死于嘉兴,葬于范蠡湖中,朱彝尊作诗说:“落花三月葬西施,寂寞城隅范蠡词。”
作者自问:从唐太宗李世民到清末爱新觉罗溥仪,大约有71个皇帝(不计五代十国),除了开国皇帝和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外,有几个被记住了呢?而送蚕花的西施,仍活在人们心中。统治者和政治家他们牢记的是吴越战争,如清·乾隆帝在第五次南巡之后,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作诗如下:
槜李城
水村处处重农桑,槜李谁知古战场。
越踬吴颠胥往事,远帆烟雨望茫茫。
先贤沈钧儒先生,1935年11月作诗如下:
读韬奋悼戈公振先生文
浙江古越国,勾践人中杰。
尝胆卧则薪,我是浙江籍。
苏州有胥门,炯炯悬双睛。
怒视敌人入,我是苏州生。
我们一行喝茶聊天人,与“西施”合影后,多了一份纪念,面对范蠡湖,触景生情,引人遥想,追忆西施,尽管蚕桑在“东桑西移”、“蚕桑西进”,嘉兴蚕桑在衰落,但西施送蚕花的故事,还会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