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山堰塞湖
——秦岭北麓地震遗迹的经典代表

2013-04-01 04:18
城市与减灾 2013年4期
关键词:堰塞湖遗迹秦岭

翠华山堰塞湖
——秦岭北麓地震遗迹的经典代表

Barrier lake In Cuihua Mountain, Xi'an municipality, Shanxi province

陕西省地震局 王振武

秦岭北麓的地震堰塞湖藏身在哪里,是怎样形成的?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去探秘。

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冰碛物或因地震活动使山体岩石崩塌堵截河流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地球演化历程中曾发生过多次构造运动。大约4亿年前,秦岭从海底隆起褶皱成山,经历了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的造山运动和岩浆、地震、断裂等活动,经受了流水、冰川、风化的侵蚀作用,巍然屹立于我国大陆中部,成为中国地理的南北分界线。秦岭北坡短而陡,水流湍急,多山涧深谷,有“秦岭七十二峪”之称,山下是渭河盆地。发源于秦岭北麓的河流历经亿万年的冲刷,切割了河床下坚硬的岩石,形成了今天颇为壮观的峡谷地貌。秦岭地区断裂发育,可见到断层的三角面和破碎带。

在历史的长河里,因地震引发的山崩地裂时有发生。地质资料显示,翠华山堰塞湖(天池)是秦岭北麓晚近地质时期地震遗迹之一,崩积物堵塞河道积水成湖,崩塌形成洞穴、石海等山崩地质地貌景观。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的8.0级大地震,余波蔓延800多千米到达秦岭,造成周至县田峪河流左岸半壁山体垮塌,阻塞河道50余米,形成了一个新的地震堰塞湖——田峪堰塞湖。翠华山堰塞湖与田峪堰塞湖相距约60千米,已成为秦岭北麓地震遗迹的经典代表。

翠华山堰塞湖已有数千年历史,其中天池湖面长约600米,宽约90~300米,水域面积0.13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米。地震造成的山体崩塌景观,规模之巨大,国内外罕见,素有“中国山崩奇观”和“山崩天然博物馆”之美称。由于地震地质遗迹丰富,堰塞湖景色秀丽,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与旅游观光价值,现已建成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与自然风景名胜区。自中国秦王朝起,2000多年来这里一直备受关注,曾经是历代王朝的皇家上林苑、御花园和避暑消夏行宫。独特的自然景观,丰富的历史渊源,被人们视为三秦旅游胜地。

田峪堰塞湖仅有5年历史,是汶川地震时形成的。田峪位于秦岭北麓周至县楼观台东侧,主峡谷长20余千米,宽几十米至数百米不等。由于峡长谷深,悬崖高耸,有着秦岭大峡谷的美称。这里曾经是一条古道,崖壁上保留有许多栈道遗迹;峡谷两岸植被茂盛,绿郁葱葱,早期开发修路,建有林场和田峪口水电站,现在又建设成为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的核心景区,与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和道教文化景区相邻。西安秦岭国家植物园在园区规划建设时慧眼识珠,对自然景观进行保护性开发,使田峪地震堰塞湖得以永久性保留。他们采取科学措施,按照小型天然水库设计施工,蓄水排洪,妥善保护,命名为“5・12湖”,在堰塞湖旁边立碑纪念,增添景点,供游人参观。

目前,秦岭北麓正在成为一条旅游热线,旅游人数剧增。人们利用休闲时间到景区游览堰塞湖,参观地震遗迹,接受防震减灾教育,学习防震减灾知识,可谓寓教于乐,一举两得。

保护性开发秦岭北麓地震堰塞湖也是在告诫大家,要珍惜自然,热爱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让人类的行为更符合可持续利用自然的科学规律。

猜你喜欢
堰塞湖遗迹秦岭
堰塞湖形成与致灾机理及风险评估关键技术
暑期秦岭游
洞穿秦岭
韩信在淮安的遗迹
堰塞湖
堰塞湖多源信息及其感知技术
好忙好忙的秦岭
方外观遗迹旧照
沉船遗迹(外一首)
在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