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长亮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路桥分公司,上海市 200222)
标准化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标准化管理是企业实现现代化管理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必不可少的基础手段和基础工作,企业进行标准化管理,是社会各界的共识。而在建筑工程领域来说,因建筑产品具有唯一性,而其实现一个建筑产品的过程又具有多样性,因此如何实现标准化管理是一个难题。目前,在国内的大型施工企业,虽然大家都在提倡标准化管理,能真正实现项目标准化管理的单位很少。而技术标准化更是因其抽象、主观因素强等问题,而成为一个美好的愿望。
因此有必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管理进行重新审视,技术标准化的内容是什么?技术标准化管理对项目效益有何影响?如何实现建筑产品的技术标准化管理工作?这都是建筑产品技术标准化管理的必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说,技术标准化对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过程中降低施工成本、增加效益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按照标准的适用范围,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个级别。
我国的标准分类很多,按照标准化对象,通常把标准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三大类。而技术标准的种类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卫生与环境保护标准等四类;管理标准按其对象可分为技术管理标准、生产组织标准、经济管理标准、行政管理标准、业务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等;工作标准是指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员完成一定工作所需的时间,他完成这样的工作应该用预先设定好的方法,用其正常的努力程度和正常的技能(非超常发挥),所以也称为时间标准。
标准化的分级与分类可以看出,标准化是人类由自然人进入社会共同生活实践的必然产物,在我国,各行各业已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可以说标准化已深入各行各业。目前,我国的各级技术标准一般对企业的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技术规定;而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因其制定难度大,不易把握而基本很少。而企业标准这时应用而生,企业标准不但解决了企业新技术在国家、行业和地方未出台新标准时作为标准使用,但我国目前的企业标准,更多地作为管理标准在使用,即规定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为保证产品符合相关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的行为进行规范的一套规范,而这种管理行为标准化恰恰是在建筑工程标准化实施过程中进行降低成本、挖掘效益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技术是施工企业要想建筑产品实现过程中降成本、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而技术管理行为又直接影响到降本增效的实现,所以项目管理很有必要进行技术管理标准化。技术管理标准化,就是在建筑产品实现过程中,规定哪些技术行为必须做,做到什么标准。那么如何应用技术管理标准化进行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结合我国建筑市场现实情况,剖析如下:
(1)争取设计标准化,降低措施成本
建筑工程不同于工业产品,工业产品一般由厂家自行设计,自行生产。而建筑工程一般由专业设计单位设计,施工单位施工,在我国的现实情况下,设计施工一体体化的EPC模式较少采用。一些设计单位往往为追求视觉效果,设计越来越复杂。这种设计趋势在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工程中越来越明显,在同一座桥梁中出现圆柱墩、花篮墩、方墩、V墩等多种形状规格不同的墩柱,且数量极小;施工单位为满足这些墩柱的施工,需定制大量定型钢模板,而同一工程周转使用次数极少,造成施工措施费的大幅增加。再如,现浇箱梁边角采用圆弧化设计,其圆弧部份需定制钢模板,施工企业一次性投入极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以上的这些问题,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极具视觉效果,但正因为如此,需要定制大量的定型钢模板,周转次数少,分摊费用高,和现行的绿色施工理念格格不入。因此作为施工企业,如何做到力争设计标准化直接关系到施工成本的高低,而设计标准化往往会是大家忽略的降低成本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在施工前,图纸会审就显得尤其重要,根据本单位的现有物料情况进行必要的设计优化,争取设计标准化,应遵循以下原则:
a.利用标准化的简化原理,在图纸会审时,在不影响建结构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设计,简化构件的种类、规格和原材料的种类;简化设计还应包括简化设计中的施工难度进行简化,如简化现浇箱梁的边角圆弧化设计等。
b.采用统一化原则,对相同分部分项尽量统一尺寸,统一强度。
c.相同种类构件,如不能统一尺寸,应尽量使设计模数化。
对一个施工企业来说,在所承建的所有项目中力争设计标准化,也是很重要的意义。目前,中国的建筑工程中,除了铁路项目因其历史原因,设计标准化程度较高。而对于房建工程、公路、市政等工程来说,因为建设单位众多,各单位间隶属于不同政府管理部门或开发商,地域观、审美观的不同,设计很难标准化;另一个原因为各设计单位的设计标准模数不统一,而设计单位众多,设计习惯不同,设计人员越来越年青,无相关施工经验、过份追求视觉效果造成的。作为一个施工企业,就需要利用自身的经验优势,有条件地在承建的同类项目中引导设计优化,力争设计的标准化,可有效迅速地完成企业的技术装备、模板架料的原始积累,在模板物料的寿命周期内,增加周转次数,降低摊销成本,进一步地降低整个公司的运转成本。
(2)应用企业管理标准,保证工序标准化
建筑工程说到底是一件产品,其实现过程有多种途径,而怎样选择一种最佳效益的实现途径,是降低成本的最根本目的。例如普通地质条件下的桥梁桩基,实现桩基成品可选择冲击成孔、回旋成孔和旋挖成孔等多种成孔方式,而在技术、质量、进度都能保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不同成孔方式的混土充盈系数:(冲击钻1.15;回旋钻1.1;旋挖钻1.08左右);在企业内部,完全可以采用较严格的标准,要求(冲击钻1.10;回旋钻1.08;旋挖钻1.05);通过这样对比分析,制定各工序施工的标准化,规定在什么样的土质下,选择一种最经济的成孔方式进行施工,这样降低混凝土充盈系数,节约混凝土量,达到降低成本目的。再例如,配制混凝土时,在满足强度、弹性模量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单位水泥用量,节约施工成本。再如:国家相关标准规定了钢筋接头有绑扎接头、焊接接头(双面焊、单面焊)、对焊和直螺纹连接等,但选用何种接头,只需满足标准即可。
以上的举例,一些常规的施工工艺,并不是说就没有效益可挖,施工企业在通过经济核算,选择一种最佳的产品实现方式,达到利润的最大化。进而这种工序的施工方法就应成为企业的标准,即企业明确规定在什么情况,用什么方法施工,而不是每个项目都进行分析对比。
(3)临时设施的标准化,降低施工投入
建筑产品,特别是现在的公路、铁路、市政等基础设施工程的特点是体量大,施工项多,带状分布,线路长,工点分散。其项目部、驻地、梁场、拌和站等临时设施分布是一个开放状态,目前在中建总公司范围内,虽对CI形象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对项目的临时设施的建设无明确的标准化,如何利用技术标准对临时设施进行规划、建设,即多大的工程需要多大的临时设施,临时设施如何布设是一个难题,即急需在企业范围内做出明确的标准化规定,统一规格、统一形象,都是节约成本的有效途径。
(4)技术管理程序的标准化
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其定义就明确了标准化,产品的标准化不仅仅包含了产品本身的标准化,还包含了工作的标准化,工作标准化其范围又含盖了很多,如工作标准往往通过企业的制度来体现,衡量一项技术工作是否达到标准,就是说工作的质量标准是否达到制度要求的程度,其实现过程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制度规定。经过不完全统计,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成本损失约在1.5%~3%之间;技术失误造成的损失约在2%~2.5%之间,而这部份技术失误造成的损失和技术管理流程失误造成的损失各施工企业容易忽略而已。所以说,技术管理程序的标准化,就是要规定技术工作在合格、顺暢的标准化流程下进行,如方案制定,须进行方案比选,经济分析,选择最优的实施方案,可有效地减少因技术失误而损失的质量成本。再如质检的流程,就须每个岗位按质检流程进行,每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技术失误经济损失或质量成本的增加。
标准化虽然在我国实行多年,但建筑工程产品作为一个特殊的产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如何利用标准化管理达到管理的最佳经济秩序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技术标准化,无疑是实现这一个目标的最根本,也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建筑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技术管理标准化降本增效的途径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对项目通过实施项目技术管理标准化进行降本增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