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果桑品种的引种及高效栽培技术

2013-03-31 16:56魏晓军
蚕桑茶叶通讯 2013年3期
关键词:换土桑果果桑

魏晓军

(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蚕桑技术指导站 223801)

1979年台湾省苗栗农业改良场利用当地的野生桑与日本的果桑品种杂交,先后培育出编号为46C019 和72C002 两个高产、优质、专用果桑品种,于20 世纪90年代中期在台湾广泛栽植。笔者于1998年引种,在宿迁建立了3hm2母本示范园和苗木繁育基地,逐步推广到大陆多个地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

两个品种适应性强,具有产量高、果型整齐、桑椹大、口感好和成熟齐等优点。在大田中栽植,第二年即可投产,是专门用于加工桑果饮品、食品和桑椹中药材的优良品种,亩效益在0. 65 万~1 万元。46C019 品种结构独特,枝条细短,结果枝发达,一年中具有多次结果能力,将其培植在花盆内,满株鲜红桑果,观赏与食用两相宜。在设施大棚中栽培,平均667m2产果量达2 200kg,鲜果在3 ~5月份投放市场,填补淡季水果市场空档,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 品种介绍

1.1 特征特性

46C019 品种主干粗壮,节弯曲,节间密,皮孔斑小且密,丛生,侧枝多,枝条细短,开展、下垂,结果枝发达;冬芽黄褐色,椭圆形,长三角形,芽体大,肥满,芽尖离开枝条,副芽大较多;叶形小,卵圆形,叶尖尾状,叶底直线形,叶缘乳头锯齿,叶色深绿,叶面平滑有光泽。成熟桑椹呈紫褐色,椭圆形,果长3cm,宽幅约2cm。平均单果重3.5g,最大单果重6g。

72C002 品种比46C019 主要区别是节直,皮紫褐色,皮孔斑大,枝条直立粗壮,侧枝较少,叶片上冲,叶形略大,成熟的桑椹呈长条形,平均单果重4.5g,最大单果重8g。

1.2 产量表现

发芽率在95% ~98% 之间,每米条长产果量458 ~652g,栽植第二年结果1 250kg,第三年产果2 500kg,栽植3 ~4年后单株产果40kg 以上,是同期大陆主栽品种大10 产量的3 倍多。随着树冠增大,枝条增多,产量逐年提高。自然条件下,一年结果两次,人工控制下,调节产期,一年中有8 个月鲜果上市。成熟的桑椹可溶性固形物9. 2% ~14.5%,pH 值3.7 ~4.4,出汁率72% ~78%。

2 大田栽培

2.1 栽植时期与规格

春栽、秋栽均可,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苗木萌发前(2、3月),秋栽在苗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11、12月)。选择通风、透光、土壤肥沃、灌水和排水方便的地块栽植,栽前土壤施足基肥,以家杂肥为主,一般行距3m,株距0.5 ~2m,每667m2栽植110 ~450 株。栽植时要求苗正、根伸、浅栽、踏实,离地20cm 定干。

2.2 树形养成

46C019 品种生长极为旺盛,一年内新枝条不断产生,定植后一年内可养成1 主干、2 ~5 主枝的结果枝树形;72C002 品种定植后,在新枝条长到30cm 左右时,将主要生长芽进行摘芯处理,年内即可培养成1 主干、2 ~4 主枝的多层结果枝树形。以后每年在采果结束后均在主枝上剪伐(离地60 ~90cm),同时对基部不良枝和徒长枝一并剪掉,促新梢生长,培育新结果枝。72C002 品种在桑树发芽前需要剪梢处理,剪去枝条的1/3 ~1/5。

2.3 肥水管理

由于这两个品种产果量相当高,需充足的肥水供应。采果结束后修剪,重施有机肥,在落叶后至土壤封冻前普施家杂肥,解冻后追施有机复合肥。每年除草2 ~3 次。

2.4 适时采果

在桑树发芽或桑椹成熟前,在树底下铺上稻草或塑料薄膜,防止泥土污染桑果。桑果由红变紫时即可采摘,过迟易落果。

2.5 桑椹中药材的采收与加工

桑果开花结束后,果实逐渐膨大,枝条开始下垂,少量桑果由青变红时即可采摘,此时采下的青桑果虽然产量低,但质量最好,价格高,每3kg 鲜青桑椹可产干货0.5kg。桑椹呈红色时采摘产量较高,每2.25kg 鲜果加工成干货0.5kg。

采下的青桑果应随采收随干燥,不可堆积放置,可直接放在太阳下晒干。对于红桑果另一种方法是放在沸水上蒸馏,约经15 ~20min,红色退尽后,放在太阳下翻晒;量大时,也可利用烘茧设备进行处理。掌握干果手感较硬,用力碾压成粉末状时,即可袋包,存放在阴凉干燥地方。干燥桑果即桑椹子,呈圆柱形,长1 ~2cm,直径5mm,有时已破碎。表面黄褐色或紫黑色,带有果柄,质地油润,味微酸而甜,以个大、肉厚、黄褐色、糖性大者为佳。

3 大棚栽培

3.1 果桑园培植

建园按每667m2栽200 株,行距3m,株距1m,畦宽8m,中间留1m 路宽,无干树形养成。每年采果结束后,回缩树形,使树干高度控制在1.5m 左右。建棚前施足底肥,以腐熟鸡粪、豆饼最优。在树底下铺上地膜,既增强地温,又防止泥土污染桑果。

3.2 大棚建造

栽植第2年即可建棚,一般用硬木或水泥柱作支架,毛竹或竹片作压架,大棚中高2m,两边肩高1.2m 左右,大棚跨度8m ,每333m2(半亩)建一大棚。

3.3 适时覆膜

根据笔者多年经验,苏北地区在元月底至2月上旬为覆膜适期,桑果在4月中旬始熟,4月底至5月上旬盛熟,比露天桑果提前20 天左右。在南方应适当提早覆膜,北方适当推迟。

3.4 温湿度调控

在棚内挂干湿温度计,计算每日平均温度,掌握发芽开花期13℃左右,膨大期17℃左右,成熟期24℃左右。棚内温度大于30℃以上时,打开两头作业门,把薄膜从下部揭开,降低温度。据测算,棚内比棚外平均温度一般早晨高2.5℃,中午高9℃。湿度发芽前保持85%左右,开花后适当干燥。

4 盆景栽培

4.1 容器的选择

盆栽果桑的容器有花盆、水缸和旧瓷盆等,要求盆的直径要大于树根展开长度,用深盆时,盆口面宁小勿大,用浅盆时,则宁大勿小,以利根系生长。容器的底部要打1 ~3 个排水孔,防止积水烂根,增加通气性。

4.2 上盆

一种是选择根茎粗壮的46C019 品种苗木直接上盆,选用含有机质多、土质疏松、吸水保水能力较强的腐殖土。另一种方法是选取蚕用桑树的苍老树干作砧木,剪取46C019 果桑枝条作接穗,采用枝接、芽接和劈接等嫁接技术。成活后,将其挖出移栽到准备好的盆钵中,加以精心培护,可制作成苍古奇特、遒劲曲折的果桑盆景。

4.3 施肥

肥料以腐熟的鸡粪和豆饼最优,不但促进生长和花芽分化,还能显著提高桑椹的品质。要坚持薄肥勤施原则,以饼肥为例,腐熟后再加水10 倍稀释,间隔10 天左右施一次,从桑芽开花到桑椹成熟是施肥重要时期,中秋以后应逐渐减少,直至停止,防止枝条徒长、新梢桑芽不成熟和抗冻性差。

4.4 换土

经2 ~3年生长,果桑主根卷曲成团,盆土遇雨水冲刷或大水浇灌,造成土壤板结,需及时换土。在桑树休眠期或采果结束后均可进行,换土时,剪截过长、卷曲和无活力的老根,促使多发新根。在休眠期换土,如果根系修剪量过大,常会造成当年结果量少,果型偏小。对有机质较少的土壤,可加一些煤渣、粘土和少许草木灰,配制成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营养土。换土次数不宜过勤,小盆景1 ~2年换一次,中盆景隔2 ~3年,大盆景隔3 ~5年。换土时也可根据树形大小,调换原盆。

4.5 修剪

果桑46C019 在其生长过程中,新芽不断萌发,侧枝发达,上盆后可任其生长,当年可育成1 ~2 主干、多层侧枝的树形,第二年5月份采果结束后,在第2 ~3 层侧枝中上部,保留生长枝,其高度不应超过整个树冠,剪掉已结过果、无生长枝的枝条,包括下垂枝、密生枝和枯桩等。对于老桩盆景,要选在休眠期进行,结果枝要少留,在观果时,应突出不同形态老桩的观赏性,也可用雕刻刀在老桩上刻上几条曲线,增强盆景的苍老感,或对树形进行再创造,在生长季节用铁丝缠住主要枝条,固定出所需树形。修剪程度要根据盆钵大小、形状和深浅的不同,树形整体长势,合理搭配。

5 病虫害防治

5.1 虫害防治

干旱季节注意防治桑蓟马和红蜘蛛,用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10 ~20g,最多喷施2次;夏秋季重点防治桑螟虫和天牛,用2.5%溴氰菊脂乳油,每亩用量20ml,最多喷施2 次。

5.2 菌核病防治

干燥地区较少或不产生菌核病,长期阴雨、湿润地区易产生菌核病,大棚内由于湿度大,应重点防治。主要防治方法:一是对土壤进行机械深耕,在冬季或春季施肥时各深耕一次,机械达不到地方,进行人工深翻,不留死角,起到无菌防病作用。二是调节产果期。在热带、亚热带温暖地区种植果桑,用20%氰氨基化钙,或49%氰满素在9 ~12月份喷洒果桑枝叶,经2 ~3 个月桑果成熟,无菌核病发生。三是药剂防治。在果桑开花前后和青果期,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 ~1 2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粉剂1 000 倍液,或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对果桑枝、干、叶、果和地表全面喷洒,预防控制每隔6 天一次,共喷2 ~3 次;有病时每4 天一次,直至少量桑果由青变红时停喷。这样可显著减少或控制该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换土桑果果桑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着生母枝节位对桑果梢及桑果性状指标的影响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温湿度对铜绿丽金龟卵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桑果
厌倦
“换土+排水法”处理软土地基浅析
果桑新品种引种试验及性状分析
浅谈湿软地基路基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