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建铭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宋代杂体词研究综述
华建铭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宋代各种类型杂体词可归纳为“综合性研究”与“单项专题研究”两个大类。“综合性研究”由于对象繁多、工作量大,现有研究大多停留在词作枚举论述阶段,深入的系统的分析、论证较为欠缺。相比而言,“单项专题研究”研究成果则较为丰富、具体,可以归纳为7种类型,即联章、隐括、集句、题序题注、回文、福堂及集名体词,但整体研究成果分布不均,福唐体词、集名体词研究相对不足。
宋代;杂体词;词文体形态;研究综述
就笔者所见,较早关注宋词词体并系统全面地开展研究的当为罗忼烈先生,他在《宋词杂体》一文中,对宋词中集句体、隐括体、回文体等若干特殊形体样式进行了针对性的分析,无论从研究方法还是研究内容上都具有开创性。在《东坡词杂说》中,罗先生虽是旧题重作,论述苏词的豪放,但却紧扣苏词引入诗文技法进行创作的实际,结合苏词中隐括体、题序体等进行了分析发明,这在当时颇有新意。[1]此后这种方式的研究长期处于沉寂状态,直到近10多年来才略有变化。
2004年刘华民将宋代杂体词总结为集句、隐括、回文、嵌字、药名、曲名、联句、独木桥体8种,并认为宋代杂体词产生、风行的主要原因在于刻意发掘娱宾遣兴潜能,将“以才学为诗”推广到词坛,杂体诸形式自身的魅力。[2]彭洁明以宋词中隐括体、集句体、回文体、独木桥体为关注对象,结合中国文学中文人好逞才炫博的传统,对这几种体式的产生缘由、特征及其艺术得失进行了简单论述;[3]刘建发、刘尊明在《试论黄山谷杂体词》中对黄庭坚的集句体、隐括体、独木桥体、回文体词等进行了例举,并简析了创作成因。[4]但总的来看,这些论文偏于介绍,而围绕词作本体的深入分析明显不足。潘万木、向平从汉语典故的文化阐释视角出发,结合宋代文学中的集句和隐括现象,认为它们是征引的全面引申和典故运用的扩张,并使典故摆脱了某个文体的附属地位而升格为独立主体。[5]
相对于单篇概述性的现刊论文,谭海燕的硕士论文则从文体角度宏观关注了宋词词体变化,并就“文本体式与句式”、“内在文字与音响”、“自度曲”3个方面的“突破与发展”进行了具体论述,而第一部分又细分为四:对唐五代词旧有体式进行变动和突破、词中题序走向成熟和繁荣、游戏体大量出现和句式扩充。这4个方面可谓较好地从文体形态角度解析了宋词词体的诸多变化与创新(发展),但小有遗憾的是,在论述旧有词体的变动突破时,作者虽在历史环境下词乐是紧密相连彼此互动的,但论述中仍侧重于字数的变化考察,尤其是对于“小令与慢词”“单调与双调”的论述时,实际忽略了宋人对于词的辞乐层次是以“叠”为区分的,而“叠”则含有“重叠复唱”之意在内。[6]华建铭则在细致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定量统计、定性分析,着力对宋词中回文、福唐、增损改易、题序、联句、集句、隐括、嵌名8种特殊词体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读与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这些词体创作的相关要素。整体来看,这是到目前为止基于文体学视角、最系统完备地考察宋人杂体词的研究之作,其不足之处则是关于联章体词的研究不够深入,而增损改易体词的部分词作似可归入集句体词予以研讨,此外少数词体的词作统计仍有遗漏。[7]蒋志琳则以题序为切入口,从思想内容角度论述了徘谐词所表现的世俗人情与谐趣;以语言为突破口,对回文、嵌字、隐括、集句等10种不同形式的杂体词进行举例说明,探讨了它们在外在形式上的特点,指出了“以词为戏”对宋词的积极作用,以及“以词为戏”从思想文化层面上对宋代词人的深刻影响。[8]夏小凤则具体考察了苏轼的5首集句词、11首隐括词和8首回文词,从4个方面总结了苏轼杂体词的特点。该论文为针对单一作家的词体研究提供了借鉴的范本。[9]
(一)联章体
1985年沈义芙《晏欧联章体词例释及考辨》首开新时期联章体词研究的先声。[10]吴宏一借助对温庭筠14首 《菩萨蛮》篇章结构的解析,充分总结了前人对于联章体词的诸种界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致辨析,从而厘清了联章词与组词的根本差异,这对宋词联章体的研究具有一定参照意义。[11]李晓婉以唐五代联章词为例,认为该体词主要有呼应式、总分式及串珠式等形式。[12]与此相似的还有曹荣《唐宋联章组词初析》一文。[13]刘华民则结合韵调对宋代联章词尤其是普通联章词进行了类型区分,分析了其表现技巧,并从联章类型、题材内容、组合方式3方面对联章词进行了具体剖析。[14]郑丽鑫在其硕士学位论文中,在对联章词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就词作的基本风貌、时代特征、基本功能进行了论述,并就其叙事结构总结出4种结构方式。[15]康瑾娟、张学忠运用文献分析方法,从情感内涵和审美特征两个层面分析两宋咏物联章词,勾勒出两宋咏物联章词的演变轨迹。[16]袁九生列举和分析了唐宋词中以联章体形式出现的叙事性作品,并按题材内容将联章体词分为“叙述故事、描述场景、刻画人物”3类,并讨论了其叙事性艺术渊源及影响。[17]
(二)隐括体
文昌荣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较早关注隐括词的学人,1985年广西《语文园地》第9期曾刊发其《隐括与隐括词》一文,此后他又结合林正大、蒋捷等人词作,概述了杜诗在宋代隐括词中的接受状态。[18]吴承学是近10多年来文体研究成果颇丰的一名学者,其《论宋代隐括词》一文研究了宋代隐括词的渊源流变与成因,认为其形成和形态与度诗为曲的风气相关,其名称、形态则与当时科举考试之“帖括”有关。文章推进了罗忼烈先生的隐括词研究,也为隐括体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供探讨的新论点。[19]姜晓艳则通过将苏词与原作进行比较、赏评的方式,对苏轼的隐括词作了初步探析。[20]江有志将苏轼、黄庭坚的两篇隐括词作与原作进行了简析比较,但该文将隐括视作为对原作的缩写改写,这实际是值得商榷的。[21]孙虹以两宋著名词人隐括词作为对象,纵向考察宋词在螺旋式上升中不断吸收诗文异质、又不断回归词体特质的文体演变轨迹,并认为正是与诗合流的雅化以及对词体本质的回溯,使宋词成为特立独行的文体存在并保持特有的艺术禀赋[22]徐胜利、朱安义则分别在《隐括:宋词独特的创作方法》[23]、《浅谈古代的隐括之作》[24]中结合隐括词选材对宋代隐括词作了类型划分。陈正贤对宋人隐括词创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与宋人“将诗度为曲的风尚”、“喜好以诗文句子入词的风气”、“对前人作品的欣赏推崇”、“某种特定情景中的急就章”密切相关[25]。张代会《隐括与隐括体》一文力图阐述隐括与隐括体文学的起源与内涵,但该文引用吴承学《论宋代隐括词》一文进而认为“隐括词的起源应该早于宋代。那么这也就是隐括体文学的源头”,这样的结论既与原作表述不符,也缺乏对隐括体词初始创作的严谨考证。[26]杨晓霭研究认为“以诗为词”是宋词隐括的方式之一,其目的是使其合于歌唱,并以苏词为例,认为单纯从案头文学表现手法阐释“以诗为词”有失全面。[27]韩伟也认为隐括与点化是宋代诗乐融合的两种方式,隐括既包括显性层面对诗、词、文的改写,也包括隐性层面将唐曲律隐括为宋诗律、宋词律,因声以度辞。该文对进一步认识宋代声诗、比较宋早期诗词差异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但作者“(隐括、点化)都是回归音乐文学传统”这一观点,事实上与宋代隐括体词前期注重作辞以就声律、后期重文而不重声的这一客观现象是矛盾的。[28]宋敏以林正大这一宋代隐括词创作专业户为切入点,侧重分析了南宋词作雅化之路之一即“理学家之雅”下的偏失和不足,进而认为其根本缺陷是义理凌驾美学之上,一方面复古泥古阻碍词的发展,另一方面诗教衡词,破坏词的美感特质。该文将林氏隐括词置于宋词雅化之路及南宋理学思辨的双重背景下进行讨论,的确具新意,为研究林氏乃至南宋中后期隐括体词提供了一种关注和研究的视角。[29]黎晓莲以 “隐秀、谐隐、隐括”之“隐”为关注点,指出其强调的都是“文外之重旨”,即隐藏在表面文字之后的意义,都是儒家含蓄深沉、温柔敦厚的文化品格的体现,也是刘勰“宗经”、“征圣”一贯追求的反应。该文对探讨隐括体词时界定“隐括”内涵、解读隐括体词中“度诗为词”等现象、探析隐括体词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都有较强的参考价值。[30]此外,顾汉松将隐括视为一种修辞艺术手法,认为其起于宋代,并将隐括艺术的特点总结为“谋篇”“意境”“语词”“韵律”的4个“词曲化”。[31]孙英娜认为清真词带有诗歌艺术特征,并将其词作中多种化用唐诗的方式称为 “隐括”,这实际是将“隐括”视作一种造句方式了。[32]徐烨的硕士论文《宋代隐括词研究》[33]对隐括体词的产生渊源及其在两宋词坛的发展情况进行分类概述,讨论了其产生风行的原因,分析该体词的艺术构思、审美取向及文化意蕴。但或许对宋代隐括体词没有进行细致研读,使得论文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如词作的漏选或误选。但总体尚不失为一篇关于宋代隐括体词较全面的概述之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1 年12月15日至16日在台湾东吴大学举办的“宋元文学学术研讨会”上,台湾成功大学国文系副教授王伟勇先生提交了《两宋隐括词探析》,该文是一篇较为系统、细致的专题研究,他对隐括词提出了判定5原则,依此分类统计共得隐括体词136首,在此基础上从朝代、文学体制、作家作品3个层面对隐括对象进行了分类,从单篇整括、单篇意括等7个方面剖析了宋词隐括技巧,最末则从言志抒情、赠酬唱和、遣兴娱宾、角技逞才4个角度分析了两宋词人隐括的目的。
(三)集句体
相对于宋代集句诗的研究,集句词研究则要寂寞得多。1986年曹虹在《什么是集句》中对集句概念作出了解释,对“集句为何能成为一种文体”也做了一定探讨,文章偏于介绍,部分涉及宋代集句词。[34]与之类似的还有曾枣庄[35]、俞樟华与方梅[36]等。吴承学《论集句》一文对集句进行了细致论述,对集句的文体形式、创作题材、历史沿变都进行了归纳,就古代作家对集句的微妙态度也给予了一定阐发。全篇虽非专门针对集句词,但其思路可资借鉴。只是文章整体重述轻论,而更深入的探讨如集句成因、形式沿变之间的关联、对具体文体创作的影响等仍显欠缺。[37]汤江浩通过对王安石集句词在内的词作的内容、形式、承传、影响等的考论,探讨了其在词史上的独特位置[38]。程杰在《王安石词浅论》中认为王氏是集句词的发起人,其创作影响了苏黄等人。[39]徐胜利通过分析,指出了集句词“多用篇幅短小、形体整齐的词调,所集多为唐人五、七言诗句”的基本特点、主要形式,并从平仄用韵、词意顺达、构思精妙、袭意用句4个方面解析了集句体词的艺术要求。[40]李定广发文探讨了北宋词化用唐诗这一现象,并认为集句词和隐括词作为宋词化用唐诗的最极端方式。[41]华建铭结合作品的梳理统计与分析,对宋代集句体词进行了具体解析,通过考证提出该体词首创者为宋祁,对其词体特征总结为:词调体式上多用短调,句式多五、七言形式,集句手段比较灵活,题材则以诗句为主体,包括了经、史、散文、词中句段。对集句体词的形成,认为除了宋人经典意识以及集句诗流行的影响之外,还与魏晋六朝尤其是唐末以来的摘句批评这一文学批评方式,以及书籍印刷技术的发展有关。文章还从宋词雅化及诗词校勘等方面指出了该体词对词学研究的重要意义。[42]齐心苑认为“集句作词”是王荆公对词创作手法的突出贡献,其人在欧苏之间承上启下,应为词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43]林倩帆硕士研究北宋“正人艳词”现象时,考察了苏轼集句词、隐括词中的艳词创作,认为东坡“以诗为词”、“化俗为雅”的创作使“艳词”具有了与诗歌一样的表现功能。[44]
此外,张伯伟借助摘句研究探讨了摘句与集句之间的关系,虽然未能指出摘句对宋词词体的影响,但对学者进行诸如集句体词等的研究,带来了诸多启示。[45]陈磊在谈论宋代集句诗词时认为其代表着文学诗词艺术发展臻于成熟,其形成是倡文兴学的政策与举试制度共同作用的结果。[46]张明华则通过考辨,确定从曾慥《乐府雅词》中录出的《调笑集句》作者(今《全宋词》署作无名氏)为宋人吴致尧。[47]
(四)题注题序体
对宋词题注题序(叙)的关注发轫于吴梅先生,他在《词学通论》的序言中以举例说明的方式论说了“题”与“词(笔者注:即词作正文内容)”创作及先后关系,并结合相关作品指出题序体词的题、序、文要达到“叙事写景,俱极生动,而语语生动,如读《水经注》,如读柳州游记,方是妙题,且又得词中之意”[48];此后,施蛰存、吴熊和也曾对词调、词题、词注、词序等概念及关系也进行过阐述。[49,50]但总得来讲这些概念的阐述多仍是枚举说明式的,缺乏一种明确的理论界定,而全面系统的研究或深入的专题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尚处空白,直到近10多年来宋词题序才被学界较多关注并将相关研究推向深入。1998年陈洁对姜夔词与题序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揭示了题序在阐释词作过程中独具的意义及其局限,提出在面对词作的多义性和隐喻性时,研究者在关注题序之外更应关注词作本体内容。[51]赵晓岚结合具体词作,认为词序具有导读、纪实、审美诸功能,其产生、发展既是词学观念演化的反映,更是叙事抒情等功能的需要,且与中国传统的和合性文化及宋代文坛“破体”之风大有关系;其发展经历了题材不断扩大、风格日趋丰富、形式逐渐多样、艺术愈显精美、个性日益鲜明的过程。它是文学史上前承唐传奇、后开元讲唱文学的一个环节,应在散文史上占有一定地位。[52]李冬红结合词作题序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认为“说明词作本事、表述创作意图”是题序产生最基本的原因,而题序与词本文交融不但丰富了审美内涵,而且有利于真实地再现作者情感意志、避免后人随意附会。[53]刘华民对词序的形式、表现手法及词序的词学研究价值作出了一定阐述,同时认为宋词小序的发展变化显示了宋词雅化的历史轨迹。[54]这几篇论文对词序的学术研究具有开创之功。张海鸥借鉴叙事学文本结构分析的理念和思路,围绕调名、词题、词序阐述了词的文体叙事结构及其特征,结合词作正文论述了词文本叙事方式及其特征。作者认为:早期的词调有许多又是词题,具有点题叙事性;词题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叙事;词序是词题的扩展,是对词题引导叙事的延展,又是对正文之本事、创作体例、方法等问题的说明或铺垫。[55]郑园认为苏词题序具有情事密合互补表达功能,又有历史情境传记性质,其创作标志着词之一体朝向个人化写作的趋势,对于词体变革具有特有的贡献。[56]肖捷飞对不同发展阶段的题序词进行了观察与总结,认为题序增强了词作的文学性并具有再现创作情境功能。[57]刘华民对宋词自注现象从方式与内容上分别分为“夹注、尾注、题注”及“注词句、注名目、注背景”,并对自注与小序的异同进行了辨析,认为两者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体现了两宋词坛的“破体”风尚和“雅化”轨迹。[58]邓乔彬、夏令伟认为自注是词体结构的一个非常规部分,主要起解释说明的作用,它一方面受到作为笺释之体的注的影响和规范,另一方面决定于宋代词人的主体性;在其发展过程中,题注体词越来越受到词人的重视,内容得到了丰富,艺术也有了提高,同时还论述了宋词自注的文体学、文献学以及阐释学价值及意义。[59]马丁良总结了苏轼词题的多种情形以及词序特征,剖析了其中蕴含的题材、情感、风格、审美等方面信息,认为该体词实际是将作诗的技巧手法引入词中,并体现了苏轼“微词宛转,盖诗之苗裔”的词体态度与词学观。[60]段红伟考察了词调、词题和词序的产生及相互关系,认为题序在词作中的出现,标志着词由“调即是题”的“乐曲之词”向“调外标题”、“衍题为序”的“韵文之词”的转变,体现了词文本自身社交功能和阅读功能的逐渐增强,也是词逐渐脱离对音乐的依附、成为独立的韵文体制的一个标志。[61]朱少山细致分析了姜夔词题序的审美特质、艺术品格和文学史意义,认为继承与发展题序的表现功能是姜夔词史上的重要创获。[62]王芬涛对张先大量的题序词进行了分析归类、总结特点,认为其题序使词体具有了诗化特征与叙事功能,对词的革新起到了推动作用,并对苏轼“以诗为词”产生了影响。[63]
此外,王海南硕士在考查以往学者对宋金词词序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对宋金词词序的数量及分布进行了统计和分析,考察了其产生原因、发展历程、内容特点、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并联系宋人的词体观念,揭示其与词体雅化的关系。[64]2008年郑诚、2009年张晓宁分别形成了同题的硕、博士学位论文《宋词题序研究》。前者对词题和词序作了界定,分析了词的题序产生的原因,介绍了宋词各阶段其题序创作状况及创作特征,并对苏轼、辛弃疾、姜夔3位词人题序创作情况及成就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宋词题序的创作特点和价值。[65]后者从个案研究和整体研究两方面对宋词题序进行了研究,论文也对词作“题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描述了宋词题序的线性发展流程,从“文体先天不足的补充;‘诗文相乱’的表现,传播方式与传播意识改变的影响,以及求真尚实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渗透”4个方面对宋词题序发展原因进行了探析,讨论了宋词题序的价值与局限,并对苏轼、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4人进行了个案研究。[66]与之相似的还有胡丽媛的硕士论文 《宋代词题序研究》,但其论文还对宋词题序进行了分类,对其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期计量统计并总结了其特征。[67]这4人将宋代题序体词的推进到了系统性研究阶段,为宋词研究、词体研究开辟了新领域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思路。
(五)回文体
马兴荣在《读词三记·回文词》中总结了回文体词的4种形式,虽非单论宋词,但亦足示范。[68]墙峻峰研究认为宋代回文体词创作受 《璇玑图》影响,创作该体词可以逞才使能所以很得词人青睐。文章还从内容、形式、语言3方面总结了该体词的基本特点,认为其内容主要表现的是“闲情”,形式多用字数相等的体式,词牌多用《菩萨蛮》。[69]而对于这一由五、七言句构成,两两对称具备互倒条件的回文常用词牌,宛敏灏先生在其《词的体制——词学讲话之一》中曾有较为系统的总结:“写回文词的限制是比较多的:(甲)每句首末两字必须同韵。(乙)平仄要能在倒转时不发生障碍。(丙)两字构成的词,要选择颠倒后仍能成意;或与邻近的字结合另成新意。(丁)注意全首要成文理;(戊)最好一句倒转后能表达另一意思”[70]。龙迪勇《试论“回文”诗词》[71]、周春林《回文与诗词》[72]二文认为,回文诗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形式,具有强烈的斗智、逗趣的游戏色彩,是一种展现智慧才力的文体。周文还根据回文诗词回读的特点对回文诗词进行了分类。曾维刚通过对宋人王齐愈的生平、居地、交游的考证,认为其与苏轼交往密切,尤其在苏轼贬居黄州期间多有往来、情趣相投;同时通过对王齐愈与苏轼交游唱和的考证及作品分析,论证了《全宋词》姑编于王齐愈名下的7首《菩萨蛮》回文词确属王齐愈与苏轼交往唱和过程中的游戏之作,并认为他们以回文入词丰富和发展了词体及词作技巧,其创作具有特殊的文学史意义。[73]
另外,张晓在《回文、回环与序换》一文中,从修辞格的角度比较了3个概念的异同,指出所有的回文、回环、序换都以“回环往复”为特征,明确区分严式回文与宽式回文以可否顺念倒念为标准。[74]李庆雯也将“回文、集句”等作为苏词的修辞词格,认为其运用创作体现了苏轼高超的语言掌控 艺术。[75]
(六)福唐独木桥体
路成文以蒋捷的几首福唐体词为对象,指出了蒋捷结合韵脚用字对福唐体词所作的词体特征改进,尤其是使用实字作结,不仅在词体上严格遵循福唐体的特殊要求,而且兼顾了词情词意的传达,认为这是竹山词的独创。[76]钱建状、刘尊明对福唐体的形成作了考辨,认为其当首创于北宋时福州,“福唐”乃宋代地名。但他们提出“‘福堂体’所特有的形式与福唐所处地区的地貌特征相关联”,其说与论证都太显牵强;而所谓“五代时南唐、后蜀因为北宋王朝的建立而使词风相对沉寂”的说法,也不符合事实。[77]沈文凡、李博昊对宋词中的独木桥体词进行了数量统计,将其归纳为4种不同的形式。并一一进行考述以及其在宋以后的发展状况,认为该体式是汉语言文字、音韵特征的巧妙运用,部分作品虽有游戏之嫌,但整体具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78]范晓燕通过对蒋捷福唐体词的解读,认为其具有“复沓的音韵美”、“连绵的情韵美”特征。[79]谢美荣则在其硕士论文《蒋捷词艺术论》中,以 “福唐独木桥体”为例,结合其用韵,分析论证蒋捷部分词作散曲化的特点,并比较了宋词元曲中“独木桥体”的差异,但该文承袭清人观点而没有完整深入地考察宋代福唐体词词体形态上的历史变化,且似在福唐体词韵脚与词句句断的末字并不等同这一点上认识模糊,因此使得部分立论不够严谨。[80]
(七)集名体
与上述研究相比,针对在词作中有意嵌或集入药名、词牌名、曲名、人名等的签名类词体,相关研究则明显寂寞冷落得多。就笔者所见,大陆除前述的罗忼烈、刘华民及华建铭等人外,尚无更多关注。台湾学人张玉芳则有论文《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谈古代的药名文学》[81],对包括宋代药名词在内的中国古代药名文学进行了全景式观照,认为药名文学被误以为是雕虫小技,但实际别有情趣,也极具医学、药物和药学史的知识及文学、文化上研究的价值。
近10多年来,随着学界对词文体形态研究的日益重视,杂体词渐被关注,其研究有所突破,但总体看来仍有不足,主要表现在:研究大多表现为零散性单篇论文式的个案研究,而宏观微观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梳理、深入辨析及理论论述较为欠缺;现有的研究成果分布不均,基于细读基础上全景式研究远远落后于个案性专题研究。因此,从研究现状上讲,与词史、词学史、词籍(版本、目录、校勘、笺注、辑轶等)、作家研究等相比,杂体词研究作为词体研究的重要组成,尚需花大力气进一步拓展创新。
[1]罗忼烈.两小山斋论文集[C].北京:中华书局,1982:133—159.
[2]刘华民.宋代杂体词综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4(1):56—60.
[3]彭洁明.宋词中的独特词体与作者的逞才习气[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10):59—62.
[4]刘建发,刘尊明.试论黄山谷杂体词[J].古典文学知识,2011(1):47—54.
[5]潘万木,向平.典故的扩张与蔓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12):5—15.
[6]谭海燕.宋词在形式上的突破与发展[D].乌鲁木齐:新疆师范大学,2004.
[7]华建铭.两宋特殊词体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05.
[8]蒋志琳.论宋词以词为戏[D].开封:河南大学,2008.
[9]夏小凤.苏轼杂体词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2.
[10]沈义芙.晏欧联章体词例释及考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85(2):11—24.
[11]吴宏一.温庭筠《菩萨蛮》十四首的篇章结构[J].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1998(7):47—56.
[12]李晓婉.联章词结构及其艺术范式[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4):66—68.
[13]曹荣.唐宋联章组词初析[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1—14.
[14]刘华民.宋词联章现象探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34—39.
[15]郑丽鑫.论宋代联章词[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7.
[16]康瑾娟,张学忠.两宋咏物联章词的情感内涵和审美特征[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93—97.
[17]袁九生.唐宋联章词的叙事性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120.
[18]文昌荣.隐括词与杜甫诗[J].杜甫研究学刊,2003(2):39—43.
[19]吴承学.论宋代隐括词[J].文学遗产,2000(4):74—83.
[20]姜晓艳.谈苏轼的两首隐括词[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24—25.
[21]江有志.古代的缩写、改写——隐括——试析两篇隐括[J].语文知识,2001(11):11—13.
[22]孙虹.从隐括修辞看宋词与诗合流的文体演变轨迹[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37—40.
[23]徐胜利.隐括:宋词独特的创作方法[J].鄂州大学学报,2005(4):46—49.
[24]朱安义.浅谈古代的隐括之作[J].写作,2009(7):18—19.
[25]陈正贤.宋词隐括体说略[J].阅读与写作,2006(7):31—33.
[26]张代会.隐括与隐括体[J],名作欣赏,2009(9):8—9.
[27]杨晓霭.“以诗为词”亦“隐括”创作词调歌曲[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48—52.
[28]韩伟.隐括与点化:宋代诗、乐融合的两种方式[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0—105.
[29]宋敏.林正大《风雅遗隐》与南宋词体雅化观念[D].杭州:浙江大学,2009.
[30]黎晓莲.文心三隐——略论隐秀、谐隐、隐括之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10):63—64.
[31]顾汉松.隐括[J].修辞学习,1994(6):17—18.
[32]孙英娜.简论清真词的“隐括”唐诗[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72—74.
[33]徐烨.宋代隐括词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34]曹虹.什么是集句[J].古典文学知识,1986(9):23—24.
[35]曾枣庄.中国诗词文的集句体[J].古典文学知识,2011 (5):128—132.
[36]俞樟华,方梅.论古代集句[J].江苏社会科学,2007 (4):183—187.
[37]吴承学.集句论[J].文学遗产,1993(4):10—16.
[38]汤江浩.词至熙丰体变新——王安石词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1(6):51—57.
[39]程杰在.王安石词浅论[J].抚州师专学报:社会科学辑刊,1989(1):59—63.
[40]徐胜利.集句:宋词的创作方法之二[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31—33.
[41]李定广.论北宋词与晚唐诗的近亲关系——兼论正确解读宋词化用唐诗现象的文化涵义[J].求索,2006(11):170—172,178.
[42]华建铭.奇趣为宗,反常合道——论宋代集句体词[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89—92.
[43]齐心苑.简论王安石对词的贡献[J].文教资料,2012 (26):10—103.
[44]林倩帆.北宋“正人艳词”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2.
[45]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2:326—345.
[46]陈磊.博淹闳肆兼蓄众家——浅论宋代集句诗词的成就[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5):56—57.
[47]张明华.《调笑集句》作者考[J].文学遗产,2007(5):88.
[48]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6.
[49]施蛰存.词学名词释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8.
[50]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3.
[51]陈洁.论姜夔词与题序之关系[J].中国韵文学刊,1998 (1):59—63.
[52]赵晓岚.论宋词小序[J].文学遗产,2002(6):38—49.
[53]李冬红.宋词题序略论[J].贵州社会科学,2002(4):85—87.
[54]刘华民.宋词小序综论[J].常熟高专学报,2003(1):56—61.
[55]张海鸥.论词的叙事性[J].中国社会科学,2004(2):148—161.
[56]郑园.东坡词题序研究[J].文史哲,2005(5):104—110.
[57]肖捷飞.浅谈宋词题序流变[J].安徽文学,2006(10):16.
[58]刘华民.宋词自注现象探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 (1):40—44.
[59]邓乔彬,夏令伟.论宋词自注[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94—100.
[60]马丁良.诗意的接受——苏轼词题序所显示的词体文化价值取向[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4):15—17.
[61]段红伟.词调、词题和词序——论词成为独立的韵文体制的发展过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6):26—28.
[62]朱少山.白石词题序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 (2):38—46.
[63]王芬涛.从题序看张先词的创新及对苏轼的影响[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2):48—50.
[64]王海南.宋金词词序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07.
[65]郑诚.宋词题序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08.
[66]张晓宁.宋词题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
[67]胡丽媛.宋代词题序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8]马兴荣.读词三记[J].楚雄师专学报,1997(2):20—27.
[69]墙峻峰.小议宋代回文词[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 (4):86—90.
[70]宛敏灏.词的体制——词学讲话之一[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58—67.
[71]龙迪勇.试论“回文”诗词[J].江西社会科学,2002 (1):223—225.
[72]周春林.回文与诗词[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4):64—67.
[73]曾维刚.王齐愈及其七首《菩萨蛮》回文词考论[J].中国韵文学刊,2005(3):51—56.
[74]张晓.回文、回环与序换[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4):67—71.
[75]李庆雯.论苏东坡游戏文学中的修辞词格[J].作家,2012 (3):149—150.
[76]路成文.好奇而别有创获——简论蒋捷的几首福唐独木桥体词[J].文学遗产,2002(1):122—125.
[77]钱建状,刘尊明:一种奇特的词体——“福唐独木桥体”考辨[J].古典文学知识,2002(3):95—99.
[78]沈文凡,李博昊:宋词中的独特体式——福唐独木桥体[J].社会科学辑刊,2006(1):189—195.
[79]范晓燕.凄凉一片秋声——蒋捷《声声慢》独木桥体的妙用[J].写作,2000(1):10—11.
[80]谢美荣.蒋捷词艺术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9.
[81]张玉芳.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谈古代的药名文学[J].国文天地,2009(11):20—24.
A Review of Researches on Miscellaneous Ci of Song Dynasty
HUA Jian-ming
(College of Arts and Design,Changzhou Textile Garment Institute,Changzhou 213004,China)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f many research achievements about the style of Ci since last century,this paper reviews and summarizes the studies of Ci of Song Dynasty and classifies the researches into two types:comprehensive research and individual monographic research.Since comprehensive study is characterized with numerous objects and big workload,most of present researches are enumeration and explanation of words and are lacking in deep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Individual monographic research has abundant and definite achievements.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seven categories:uni-topic,adapted,Jiju,preface,palindrome,Futang and Jimingti Ts'u.However,the overall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maldistributed.The research on Futang and Jimingti Ts'u is not sufficient.
Song Dynasty;miscellaneous Ci;stylistic formation of Ci;research review
I207.23
A
2095—042X(2013)05-0086-07
10.3969/j.issn.2095—042X.2013.05.019
(责任编辑:朱世龙)
2013-07-06
华建铭(1978—),男,江苏泰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唐宋文学及科举文学文献研究。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度学术科研基金项目(RJ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