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小和
(合肥师范学院 思政部,安徽合肥230061)
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高校中传播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形成冲突;另一方面,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载体丰富多样,这些多元化的传播载体之间不仅有协作,也有竞争。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冲突与竞争的解决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高校的冲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的加速,西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我国高校得到迅速传播,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正消解着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努力。以“普世价值”论为例,它于20世纪前后以学术研究的面貌进入中国,2005年之后,“生活化”成为“普世价值”论的第二副面孔,境内外某些媒体大肆宣扬,误导了很多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当前“普世价值”在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的代名词。据武汉大学高校社会思潮研究课题组于2010年的调查,对于“普世价值”论,比较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占15.8%,认为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和非常大的共占11.7%,对其认同度高的占17.8%,处于中间状态的占65.3%。调查得知,相当一部分学生受到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影响,其中对某些错误观点有较高的认同度。[1]在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另外一种“淡化意识形态”思潮对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危害更具有隐蔽性。这种思潮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丹尼尔·贝尔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在趋同为立论基础,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意识形态的时代已经走向了终结。”[2]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大背景下,意识形态终结论再度勃兴,亨廷顿认为,在冷战之后,不同类型的意识形态冲突已不存在,“正在出现的全球政治的主要的和最危险的方面将是不同文明集团之间的冲突。”[3]用文明的冲突代替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淡化意识形态”论与“普世价值”论这两种思潮的综合效果实质就是淡化马克思主义,突出西方价值观。
当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主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新媒体在高校传播,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形成冲突。两种思想体系的冲突反映在大学生思想上就是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成果的侵蚀,造成学生思想上的混乱,主要表现为:(1)主流意识形态的模糊,不能准确区分不同意识形态;(2)唯物论与唯心论界限模糊;(3)回避和淡化政治是非。当前高校如果不能有效应对非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冲突,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不可能顺利推进。
(二)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载体之间的竞争
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大体可分为三层体系:(1)理论教学类。主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实践类。如院系、各级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企业学校见习实习,勤工助学等。(3)传媒类。这里可分为校园传媒和大众传媒,校园传媒有校园网、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主要有网络、报刊、广播电视等。
按照制度设计者的初衷,高校马克思主义各种传播载体是互相协作配合,共同构建一个严密的传播体系,实际情况如何呢?为了全面地了解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在学生中的欢迎程度,笔者在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师范学院三所院校共380名学生中作了一项调查①本文中其他调查结论如没有特别说明均来源于此次调查。,时间为2012年4—6月,学生分别来自在校一、二、三年级本科生,男女生人数基本持平(其中党员50名),问题之一为“你喜欢哪一种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选项有(1)政治理论课(2)网络(3)报纸杂志(4)社会实践(5)广播电视(6)其他,包括讲座、专题片、比赛等。调查结果显示社会实践欢迎程度最高,占88%;其次是网络,占80%;紧随其后是广播影视和报纸杂志,分别占52%和36%;政治理论课排在最末,仅占25%。调查结果显示了政治理论课面临来自于其他传播载体的竞争压力。但是在对问题:“你认为哪一种传播方式能有效提高你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水平?”的回答中,有65%的学生选择“政治理论课”,仅有21%的学生选择“社会实践”,而选择“网络”的学生更低至8%。显示当前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渠道仍是政治理论课,网络和社会实践虽然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但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
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欢迎程度不高是一个普遍的现象,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传播更加剧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一方面改进思政课的教学方法,力图用趣味性和通俗性把学生留在理论课堂上,有的教师甚至提出用“海派清口”讲思政课。[4]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实践课,增加实践课的课时。但总的说来,情况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学生喜欢的传播载体不能有效承载马克思主义,而学生欢迎程度不高的传播载体却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任务,这仿佛是一个悖论。可以说,基于高校内部思潮传播多元化及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多元化的现实,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现状是:(1)政治理论课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载体,它的吸引力不高,在与实践类和传媒类传播载体的竞争中处于下风;(2)社会实践的地位凸显,课时增加,但未能承担起相应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3)在传媒类载体中,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学生的吸引力领先于其他传播载体,但面对新媒体上汹涌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新媒体并没有很好地担负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任。这反映了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体系正处于不断探索完善之中,需要深入了解内部现状并加以分析,构建有效应对冲突与竞争的手段与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学术氛围,不能反映和解释多元的世界,使其吸引力下降
1891年,恩格斯在批评德国社会民主党草案时曾指出:“不要为了通俗而作太多牺牲,不要把我国工人的智力和文化程度估计过低。”[5]通俗化和趣味化确实是理论大众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作为当代中国知识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个群体,大学生不仅需要通俗趣味的理论表达,他们也关注理论的彻底性和逻辑的严整性,关注理论是否反映现实,解释现实。
2009年4月,武汉大学自强网在校内发起了一项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网络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怎么看待老师课上传授的内容”,其中有25.95%的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只提供单一观点,回避各种观点的百家争鸣”,23.21%的学生认为理论课“过于注重宣传,学术成分偏少”。[6]无独有偶,武汉大学教授佘双好教授在调查高校学生接触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原因时发现,主要集中在“觉得好奇想了解”(28.7%)和“觉得这些理论有道理”(24.6%)两个选项上,同时有15%的高校学生是因为要“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良方”来接触社会思潮。[1]调查表明:(1)大学生不轻信“灌输”给他们的东西,他们有自己的判断,要把理论课建立在学术的基础上,课堂教学要反映出真理的探索进程;(2)想通过降低政治课的理论性,提高趣味性来把学生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那里“拉过来”,是一个南辕北辙的想法,趣味化的东西可能只能吸引一时,大学生们需要更高的精神价值来引导他们;(3)高校学生对新观点和新事物较为敏感,思想具有创新性,他们接触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主要是猎奇,但也有部分学生基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目的而主动靠近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并赞同其观点;(4)理论只有反映现实才能抓住人。因此,必须转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授思路,把思政课建立在学术化的基础上,同时,要勇于评析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批判中建立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对于在课堂上介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担心会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带来负面影响,对于这个问题,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在1945年运用控制实验的方法,在美国士兵中做过一个实验。主要过程就是随机选取样本人群,分两个平行组进行多次实验,一组只给单面信息;另一组在给予正面信息后,也适当介绍反面信息;多次实验后,得出如下结论:(1)就传播效果而言,传播对象的文化层次越高,双面信息比单面信息更有效;(2)在接受双面信息后,又受到反向宣传时,态度几乎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只接受单面信息的人群,在受到反向宣传后,受到的影响较大。[7]由此可见,接受到两面信息的人成为经过“预防接种”的人,对于相反的观点具备一定程度的免疫能力,能有效地避免被相反的观点说服,有利于建立对正面观点的信仰。
(二)高校社会实践存在与理论课联系不紧、功利化倾向等现象
社会实践在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当前作为大众化的两个支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对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力度不够,不能回答在社会实践中遇到的一些热点问题,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时,容易受到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同时,理论课上的问题得不到实践上的呼应,形成理论课与社会实践“两张皮”的现象。
当前高校社会实践存在功利化倾向,具体表现为:(1)实践项目选择功利化。能够增长见闻,培养工作能力的社会实践学生选择较多,而服务类的实践项目参加的学生不够踊跃;(2)实践过程形式主义。有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蜻蜓点水,时间短,不是踏实做事,而是“拍照+盖章”,社会实践被异化为“暑假公费游”;[8](3)评价标准不科学。不少学校对社会实践的评价轻过程重结果,轻实效重汇报,评价体系滞后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依据是回收的调查表、感谢信、摄像和图片等;在评价体系的价值取向上,严重功利化,以加分、评奖、物质奖励等方式推动。例如汶川震后,在交通便利、知名度高的学校,国内各高校扎堆“支教”,而偏僻不知名的学校则少人问津。[9]这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根本不能起到育人的功能,反而会扭曲学生的价值观。社会实践与政治理论课的脱节,以及功利化影响到它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传播载体功能的发挥。
(三)未能认识到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新媒体上营造的“心理真实”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危害性
“心理真实”一词最早是美国心理学家哈里斯(R.J.Harris)在他的《大众传播的认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来的,指人们通过传播媒介获得的对于社会的认识,是人们关于社会知识的心理结构。简言之,心理真实是人们通过媒介形成的对某类事物的稳定认识。心理真实并不等于客观真实,网络传媒上的信息虽然便捷丰富,但都经过传播者的选择加工,不同程度地偏离了客观事实。如果传播者有选择性地传播某些特定信息的话,那些媒体上描述的世界离真实世界的距离更远。但网络信息接受者并不认为自己从网络上感知的是仅仅是“心理真实”,反而会固执地认为自己感知的就是客观世界本身,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播学家巴伦·李维斯经过十年共计35项的实验研究表明,“人们是像对待真人真事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的”。[10]当今高校大学生对于西方世界的认识绝大多数来自于网络,许多大学生把网络上的信息作为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以网络信息作为言说西方世界及其价值观的依据,高校许多大学生心中对西方价值观的印象就是这样建立起来的。
处于媒介强势的西方国家很容易利用新媒体构建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心理真实”,西方政府、媒体集团针对中国,在网络上散布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并攻击中国社会和中国政府,在网络上营造“马克思主义过时”和“意识形态终结”等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心理真实。研究并回击这种心理真实,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一)理论课应积极回应现实,以学术性和思想性吸引学生,提高理论课的说服力
正如马克思所言:“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高校政治理论课是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的课程,也是培养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课程;是意识形态和知识性的统一,不能简单理解为一门政治宣传课程。学术性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没有学术性,学生无以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无以相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没有学术性,意识形态难以承载,勉强承载了,也是行而不远。在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就教材中涉及的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专业知识开展研究和探讨,师生互诘辩难,在思想的砥砺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也在无形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为例,有的一线教师表示,在学习和谐社会一章时,借鉴社会学中“社会运行理论”来阐释“和谐社会”,学生感到很新颖,有兴趣,加深了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前学术研究一脉同源,都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只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才能增强理论的吸引力、说服力,回避现实问题,只能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转而向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寻求解答。对于学生提出的现实问题,不管有多么尖锐,都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国情和正反两方面经验,全面地分析问题,真正把问题说透彻,让学生真正信服。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者应当敢于评价各种代表性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包括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实际上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仍以不同形式介绍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但比较随意,没有系统的考虑,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有的教师只介绍,不评析,充当了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传播者,这些都需要改变。教师必须结合我国的实际介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个实际既包括我国社会的实际,又包括大学生个人的实际。如果脱离这些实际,那么教学只能是空泛而谈。同时,对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理论批判的同时,赋予其中国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引导学生积极选择吸纳那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中可为我所用的部分,既可以有效抵御西方的“话语霸权”,又可以起到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作用,正如有的学者所说,西方国家话语霸权是否能够实现或在多大程度上能实现,并不是取决于话语源(西方国家),而取决于“非话语”国家的态度和思维方式。[11]
(二)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实践的结合,加强对社会实践的理论指导,强化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功能
从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角度来看,实践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功能:(1)验证(体验)功能。例如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开展清洁社区活动,能深切体会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认同科学发展观。(2)移情功能。通过社会实践,学生进入某个特定的社会情境中,通过对原来情境中的个人或者群体行为的模拟及思想上的交流,激发了学生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从而产生与特定情境中个体相类似的情感,并赞同该情感背后所代表的理论观点和思维方式。(3)探究功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参加社会实践,得出富有创见的结论,加深了对理论的理解,增添了学习的兴趣。
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三大功能必须加强理论指导,有效的方式就是促进理论课与实践的结合。用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带着问题去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与解答理论;同时,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带到课堂上来,请老师给予解答,在二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升华对理论的理解。
(三)用新媒体打破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营造的“心理真实”,引导学生接近客观真实
如何打破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营造的“心理真实”,是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者面临的一个艰巨任务。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等理论绝大部分是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因此,要想驳倒反马克思主义观点,必须充分利用新媒体这个阵地[13]。学生每天面对数字杂志、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等新媒体海量的信息,学生有空前的主动性,但也是空前的无助,加之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在传播中以“异、新、趣、捷”等特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加剧了学生信息选择的片面性,教师应该加强引导,引导学生广泛利用各种新媒体,了解全面信息。例如美国一贯指责中国对互联网控制严格,教师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指出美国并不是“互联网的天堂”,2010年美国通过的《将保护网络作为国家资产法案》,规定联邦政府在宣布紧急状况下,拥有绝对的权力来关闭互联网。美国政府安全机构雇用数百名分析师,每天审查上百万条微博消息,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名英国游客因为因为一条“摧毁美国”的玩笑微博而被戴上手铐并与贩卖毒品嫌疑人一起被关押了12 个小时。[12]
为了打破这种心理真实,应当建立完善的高校校园马克思主义传播网络平台。(1)高校应积极投资建设校园网、除了计算机房之外,将多媒体教室、图书馆和学生宿舍接入互联网,在学校建立网络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学生的网络管理。(2)让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占领校园网络。建设一批富有本校特色的政治理论学习网站、网上党校、校园博客、自主学习系统和微博等,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丰富的资源。(3)校园网络平台在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应当注意传播内容的生活化。学校可以将管理条例、服务信息等上传到校园网上,并在网络上接受学生的各种咨询和服务要求,使校园网成为学生各种校园信息的主要源头之一。(4)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自建网站、博客、微博和各种社区等,特别要注意在校园网络上培养一批认同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学生领袖,使他们在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发挥引导性作用,在网络上营造一个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大环境。
(四)创新传播载体,发挥高校“意见领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重要作用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是传播学经典概念之一,由美国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在《人民的选择》(1948)一书中首次提出,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的人。各种信息往往先被这些“意见领袖”所接受,然后通过人际途径或网络传递给不太活跃的人群。[14]高校中的“意见领袖”有的是学生干部,更多的是普通学生。在信息化的今天,我们发现在高校“意见领袖”的地位不仅没有削弱,反而更加突出了。现在大学生中网民几近100%,校园“意见领袖”对舆论的影响力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都是不可低估的。
应当积极研究高校中“意见领袖”现象,并探索发挥他们作用的渠道,创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1)要善于识别“意见领袖”。深入学生社团和群体,多与学生接触;注意在社会和学校重大事件中某些学生的表现;关注校园BBS、微博、贴吧和论坛上学生的发言粉丝和回复,并根据“意见领袖”的本质特征,确定“潜伏”在学生中的“意见领袖”。(2)引导“意见领袖”。要高度关心校园网络中的“意见领袖”,根据他们的发言和回复,确定驱动他们成为“意见领袖”的动机,并据此将其分类,分别引导。对他们的建议给予平等回应,对他们的非理性发言适度宽容,并通过他们所在的院系、班级和群体,了解他们的需要,有意识地创造其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机会,提高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素质。(3)用好“意见领袖”。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者经常主动与他们联系沟通,增进感情;利用他们的组织能力,开展社团活动或者实践活动;发挥他们计算机水平、文字水平较高的长处,参与建立红色博客、红色微博,介入校园或院系、班级的网络管理等,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促使意见领袖自觉地宣传马克思主义,使他们参与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来。[15]
综上所述,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有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历史条件下完善高校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功能,促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多元化传播载体之间的协调互补,构建一个多角度、全覆盖的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6]把我国大学生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1]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现状的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9).
[2]丹尼尔·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M].牛可,董正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462.
[3]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新华出版社,2002:1.
[4]用海派清口来讲大学思政课,哪能?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可行学生说一定会好好听课[N].上海青年报.2011-3-30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05-406.
[6]李绍辉 肖斯予.思政课,史上最难打的酱油[DB/OL].http://blog.renren.com/share/293815200/1966807952.
[7]赛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和应用[M].郭镇之,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179-190.
[8]让社会实践走出形式主义的怪圈[DB/OL].新华网http://www.tj.xinhuanet.com/campus/2012-03/16/content_24899809.htm.
[9]周凯.大学生暑期实践怪现象频现[N].中国青年报,2009-7-17.
[10]巴伦·李维斯.媒体等同[M].卢大川,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11]叶险明.对全球化的一种主体性思考[J].哲学研究,2007(2).
[12]The DailyMail[N].2012-1-31.
[13]侯倩.从“普世价值”的论争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1):28.
[14]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10.
[15]金春寒,孙渝莉.高校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路径创新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6-22.
[16]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