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泰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2013-03-31 12:45齐陈红林尧忠
茶叶 2013年3期
关键词:泰顺县泰顺茶叶

齐陈红 林尧忠

(浙江省泰顺县茶叶特产局,浙江泰顺 325500)

泰顺位于浙南边陲,全县总面积1761.5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境内群山连绵,山地广阔;盆地、丘陵、谷地、高山构成多层次的地貌类型,有着“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特征;平均海拔490余米,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清新,高山云雾弥漫,低山温和温润,森林覆盖率达75.6%,产茶环境得天独厚,是全国百个重点产茶县之一,也是省绿茶的优势产区和“温绿”的主产区,享有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等美誉。

1 泰顺茶产业发展的现状

泰顺产茶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朝以来便普遍生产茶叶,清朝嘉庆十五年所编的我国经典性著作《中国名茶志》,泰顺名茶黄汤、白毫银针均名列其中。近年来更是名茶辈出,三杯香、仙瑶隐雾、承天雪龙、香菇寮白毫等品种成为众口好评的国内名茶,尤其是泰顺三杯香茶,秉承炒青绿茶的特质,创新工艺,精细制作,已成为绿茶当中的上品,先后荣获国际、国家级金奖数十余项,是温州市农业领域首枚“中国驰名商标”[1-4]。近年来,泰顺县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以创建“省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县”为目标,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立足“科技兴农”战略,以改造基地、创新加工、打响品牌为重点,深入实施茶叶品牌整合战略,出台扶持政策,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改造力度,鼓励品牌创建,加强宣传促销,全县茶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2012年茶叶总产量2590吨,总产值2.3亿元。茶产业已成为泰顺县绿色效益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2 近几年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2.1 扩大基地、提升品质

根据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决策要求,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大力开发茶树良种苗圃基地,切实抓好高标准茶园基地建设,使茶树良种普及率及茶园面积得到了逐年提高。全县现有茶园面积7.2万亩,其中良种茶园4.5万亩,茶树良种覆盖率63%,已通过有机、绿色食品和无公害认证茶园2.7万亩。全县有80多家茶叶加工厂,其中45家通过了优化改造;完成了2009—2011年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泰顺三杯香茶提质增效产业升级工程”项目的三年实施工作,建立了“温州市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泰顺)”、“泰顺县茶叶科技研发中心”、“泰顺县茶叶标准公共服务平台”,为全县茶产业发展提供标准查询、研制、贸易壁垒应对等高端服务。

2.2 壮大主体、拓展市场

几年来,泰顺县把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要结合点,努力做大做强经营主体。全县共有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110多家,其中省级科技型企业6家,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3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省市级示范性茶叶专业合作社3家;销售额在1000万以上的有7家,500~1000万的15家,100~500万的30多家,产品出口中东、西欧、非洲美洲等国家和地区;部分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还在10多个省设立100多家茶庄和“三杯香”茶专卖店,在外销售人员达1000多人。

2.3 优化品牌,凸显成效

围绕“三杯香”这个主导品牌,先后成立泰顺县“三杯香”品牌管理委员会、三杯香证明商标管理和保护委员会,制定了《三杯香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八个配套技术标准规范,构建了“三杯香”品牌为塔尖的众多企业自主品牌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的品牌群落框架。实行“双许可”制度,设置准入门槛,23家企业得到许可使用“三杯香”证明商标。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各种茶事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三杯香”品牌在2013年的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价值达7.16亿元人民币。

2.4 挖掘文化,扩大宣传

大力挖掘泰顺茶文化内涵,完成了《泰顺县茶志》编纂工作,组建了茶艺、《采茶舞曲》、木偶戏表演队。先后举办了“纪念周大风先生《采茶舞曲》创作45周年”、“浙江·泰顺茶业发展论坛”、“泰顺茶产业转型升级与发展战略高峰论坛”;成立了“温州市专家院士工作站”,在提高我县茶产业知名度的同时,为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另外,以经营茶叶为主的泰顺茶文化城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将成为浙南闽北地区重要的茶叶集散地、茶叶交易中心、茶文化展示中心和茶叶技术研究与开发中心。

3 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泰顺茶产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陷入低谷,经过各方面的不懈努力,目前已经摆脱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发展前景广阔,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难。

3.1 基地建设标准不高

在7.2万亩茶园中,标准化建园2.7万亩,只占总面积的37.6%;茶树良种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本地优良品种没有得到有效地开发利用;品种结构不合理,不能适应多品类发展的需求,影响了茶叶质量的稳定。目前茶叶生产基地虽有相当规模,但组织化程度低,经营规模小,经营水平相对较低,总产不够,产业支撑力不强。

3.2 服务体系亟待健全

对茶叶销售的中介组织,诸如销售经纪人、代理商、茶业协会扶持不够,他们的巨大销售潜力不能充分发挥;专业化批发市场建设滞后,现有专业市场仅停留在县内茶场或县城集中区域销售的低水平上,不能适应大流通、大市场的要求;营销方式总体上不多,坐店经营、等客上门多,主动出击、多领域拓展少,网上促销、经销、代销、联合销售还刚刚起步;技术人才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呈青黄不接的态势,茶农生产技能低下,技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3 基础薄弱,投入不足

由于泰顺县是省重点欠发达县,条件差,底子薄,加上茶产业点多面广,资金投入呈现严重不足的局面,在技术培训、广告宣传、基地建设、市场营销以及茶叶机械化先进设备的添置、原有设备的更新等方面的投入上都显得力不从心,顾此失彼,严重制约着产业化的发展。

3.4 资源利用率低

夏秋茶的利用仍未找到突破口,茶叶精深加工及新产品产业化空白,产业链短,附加值低。

3.5 品牌意识有待提高

实施品牌战略的运作能力有限,创新滞后,目前中高档泰顺三杯香茶及茶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杯香”国字号品牌,没有形成与其相对应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

4 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和对策

泰顺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目标,以科技为动力,以改造基地、优化加工、提升品质、打响品牌为重点,进一步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多方联动,努力促进泰顺茶产业跨上一个新台阶。

4.1 通过多渠道融资,做大做强茶产业

一方面加强茶产业科技项目的申报,继续开展第二轮科技富民专项行动计划申报,全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另一方面要抓住温州金改契机,积极引导社会闲散资金变炒房地产为炒科技、炒茶叶,进一步整合资源多途径、多渠道融资做大做强泰顺茶产业。

4.2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高产业化水平

积极开展同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利用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个平台,在各个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及新产品研发,开展茶叶清洁高效生产相关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培训,提高茶叶精深加工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4.3 加强各类认证力度,提高茶叶品牌意识

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宣传,统一监管”的管理机制,集中做好“三杯香”品牌形象建设文章。要在“三杯香”品牌战略上寻求突破,加强无公害、绿色食品和名牌农产品的申报认证力度,提升品牌形象,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逐步把“三杯香”品牌做大做强。

4.4 抓好规范标准建设,完善茶叶绿色保障体系

立足生态资源优势,紧跟现代社会“天然、健康、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潮流,明确泰顺三杯香茶“健康、绿色”的定位,切实抓好泰顺三杯香茶生产加工规范化标准建设,大力推广应用茶叶清洁高效、连续化生产技术,茶树害虫绿色防控技术,优质茶机械化采摘与配套技术,有针对性地确定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难点问题,组织科技攻关,进一步完善泰顺三杯香茶绿色保障体系。

4.5 推进茶文化建设,培育泰顺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观光农业的兴起,人们对茶的爱好与需求日益增长,茶文化旅游与消费将成为县旅游业的重要内容。泰顺县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天然基因库”和“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被称为“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的承天氡泉,还有一批建于明清时期、保存完好堪称古建筑之瑰宝的古廊桥等,把丰富的旅游资源与茶文化有机结合,促进茶产业与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1 郑旭芝.打造"三杯香"品牌做强泰顺茶产业.茶叶,2012,38(3):176-178.

2 郑旭芝,吴宏航,王慧荣.泰顺县茶叶加工环境现状与优化改造对策初探.茶叶,2006,32(3):174 -176.

3 胡晓花,吴尚敏,刘海滨,潘立元.浅谈泰顺县茶叶产业发展思路.茶叶,2004,30(1):14 -14,19.

4 鲁丹萍.温州泰顺茶叶出口现状和入世对策.茶叶,2002,28(2):75-77.

猜你喜欢
泰顺县泰顺茶叶
《茶叶通讯》简介
泰顺县助力猕猴桃产业机械化生产步伐
茶韵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浅谈泰顺石雕艺术魅力与发展趋势
廊桥文化的汇集地——泰顺
泰顺县民宿产业现状及对策
香喷喷的茶叶
环境保护水体中水质总氮的测定
人工栽培铁皮石斛品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