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
“全面提高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努力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早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强国梦。”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第21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袁贵仁表示,做好今年高校党建工作责任重大,要突出重点,抓好落实。一是以抓好理论武装、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切实加强高校领导班子建设。二是以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思想引领为重点,切实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三是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方法途径为重点,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四是以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创新校园安全管理为重点,切实保证高校和谐稳定。
袁贵仁强调,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要求,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具体方案,把工作任务变成可实施项目,把会议要求变为可操作措施,以良好作风取得良好成效。
“近期,要围绕服务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10个方向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持续深入。”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国家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现场交流会上指出
鲁昕表示,从2005年天津试验区建立开始,国家和教育部为推进这项工作进行了一系列部署,印发了相关文件,加强了对各地的指导。各试验地区和有关单位认真落实有关要求,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共同推动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展。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形成了一批重要成果,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提供了实践案例和典型经验。
鲁昕要求,今后一个时期,各试点地区和单位要站在为完善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服务的高度深入推进工作,着力先行先试,突破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完善基本制度,保障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近期,要围绕服务现代产业新体系建设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10个方向推进试点工作持续深入。
“体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要不折不扣、扎扎实实地抓好学校体育。”
——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加强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郝平表示,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近年来的实践表明,凡是学校体育做得好的学校,素质教育做得也很好。落实十八大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项具体工作就是要不折不扣地抓好学校体育工作,扎扎实实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郝平强调,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学校体育工作要围绕“国办发〔2012〕53号”文件,把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和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实行公示和问责制度,把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不遗余力地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要用党的十八大精神武装广大教育干部头脑,把广大教育干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目标任务上来。”
——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院长顾海良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表示
顾海良指出,近期,教育干部培训要重点落实的工作,一是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举办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系列专题培训班,对各级各类教育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进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专题培训。二是要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调整完善授课内容,学院专兼职教师要把党的十八大精神融入各培训课程中,贯穿培训工作始终。三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列入各个常规班次的培训计划,作为重点培训内容,开设辅导报告,组织专题研讨,开展学习交流。四是利用教育干部培训网络平台,开通远程培训网络学院,开展党的十八大精神远程专题培训,帮助广大教育干部尤其是基层、一线和边远地区教育干部及时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实时交流学习经验体会。
业内〉〉
高校治“宅”
“高校首先在了解尊重大学生的喜好基础上,让每个人都参加体育锻炼,让宅的同学宅不下去,才能使青少年、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有一个明显的拐点。”
——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
“90后大学生基本生活在网络时代,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思维活跃、信息量大,但在体育锻炼上比较弱。要吸引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就需要发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
——中南大学党委书记高文兵
大学阶段是体育运动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但大学体育管理却最松散和不到位,体育教学也最薄弱。如何破解高校体育困局,成了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难题。
学生党建
“我们注重抓好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顶层设计。构建制度体系、强化目标管理、注重过程督导。拓展学生党员质量提升的教育途径,抓好课堂教学、党校培训和各种新传媒的教育引导。”
——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学生党建进班级,凝心聚力促学风;学生党建进公寓,服务学生做表率;学生党建进社团,引领风尚强素质;学生党建进企业,校企合作育人才。”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玉鸿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加强高校党建应该围绕这个根本问题来进行。
工程教育
“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是要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根据国家现代化建设和社会进步的要求,确定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法。同样重要的一点是在学生培养的目标和标准上强调,做人第一,修业第二。如果学机械的不愿意进车间,学煤炭的不愿意下矿井,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路在哪里?”
——国务院参事室主任陈进玉
“工程教育的改革,应该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培养标准方面进行全新的注释和分类多元化的指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
怀进鹏
真正的卓越工程师从何而来?在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高等工程教育的中国,我们的思考正当其时。
道德育人
“针对当今大学生的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应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病根应自中小学找起。中小学是一个人道德品质‘打基础的时期,对其一生的品德养成至关重要。”
——山西大学外语学院教师张序
“目前德育课教学的评价只是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的品德素质无法通过纸面考试体现。科学的评价体系应注重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学习和日常行为表现,评价学生能力、情感、价值、态度,从而有的放矢地提高学生的德育修养。”
——山西省委党校教授卫裕国
如何为因循守旧的高校德育工作注入活力“因子”,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成为许多高校亟待破解的难题。
研究生“放养”
“‘放养的责任并不在某个导师或学生身上,而在于导师被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标准所‘绑架,学生被只认学历的社会氛围所‘裹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
“研究生与本科生最重要的教学区别就体现在‘研究性上。学生期待与导师无奈的矛盾焦点,既反映了部分研究生培养单位师资队伍水准亟待提升,也反映了其生源质量堪忧。”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袁本涛
对于研究生教育,我们有必要建立起系统的质量评估与监督保障机制,对学生和培养单位应该都实行淘汰制。
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课还存在着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行为艺术晦涩难懂,很多作品不知所云;还有人认为,行为艺术追求自由独立的本质会因进入校园而被改变。”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副书记胡刚
“行为艺术已经成为当代艺术不可或缺的形式,高校课程就应该纳入进来。国外高校很多课程都会涉及身体语言、身体表达等,跟行为艺术如出一辙,这已经成为综合课程的重要内容。”
——中央美院吕胜中教授
相信通过高校专业课程的开设,行为艺术会变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专业。学生也会在艺术语言上有一个更专业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