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野
定居江南十年后,由于弥散在江南市镇中的、优雅古朴而无所不在的地气的提醒和感化,也主要得益于对博尔赫斯、阿米亥以及诸如宇文所安、田晓菲等海外汉学家的持久阅读,我终于在语言中听到了古典心灵投在时间深井中的石头传来的回声,感受到了认同和回应汉语诗歌历史及文化记忆的冲动。在读完了一些我心目中的文学英雄和江南士人的诗文集后,立足于一个现代人的文化视野和价值观念,以及基于我对作为一种“有邻语言”(西川语)的现代汉语的认识,我写下了一组以这些历史人物为主体的诗歌,初步表达了我面对汉语诗歌和文化传统时的敬意和谦卑,以及建立在还原历史语境基础上的、对这些古典人物的精神心迹与存在的理解和追怀之心。在我的构想中,我的触角将继续沿着经典化和区域化两个方向深入到历史记忆和历史人物当中,并将旁及书画、历史、宗教等领域。像杜甫、李商隐、苏轼、元好问这样的古典文化中的一流人物和紫柏、徐枋、柳如是、吴兆骞、王锡阐、朱鹤龄、潘耒这样的乡先贤都是我一直倾心的对象,而横跨这两个领域的人物,像文徵明、董其昌、黄公望、钱谦益、吴梅村等人,我也始终抱有强烈而过剩的好奇心。将来,我也许能够用诗歌一一向他们表达出一个后生的怀念和尊重,让他们重返汉语诗歌的视野。
我为自己的褊狭感到抱歉,当我“寻找铜像以外的另一个生命”(塞菲里斯诗句)时,我的注意力仅仅集中在传统江南的核心区域,以及它的过去。然而,这“铜像以外的另一个生命”不过是那个作为原型的存在在多变时空中流溢出的不同化身而已,他们从属于身份定位的分类学而又在心灵上指向那个共同的原型。书写他们,借用马克·斯洛宁所回忆的、茨维塔耶娃曾经说过的一句话,首先是“为了心灵,而不是为了精神”,为了让他们再次成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再次经验自己的命运。因此,书写他们,就是书写我对这个作为原型的人的理解。在这个领域,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矮化和丑化、拔高和圣化都是不可饶恕的罪过;而从一个人进入到一个时代,从一个时代来理解一个人,或者从一个碎片折射出一种命运,从一个人去称量所有人也许是最起码的美德。只有这样,再进行诗歌写作的加减乘除才是正当的。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既然源自一个原型,也许我写的人物已经够多了,已经写出危险的惯性了,应该停了。然而,整体主义让我停不下来。现在,我想借一个小小的范例来说话。在《烽火与流星》中,在从时代和命运的视角航拍完了颜之推的生平及价值努力之后,田晓菲以其收放自如的想象力,引用《旧唐书》,描述了颜之推第二子颜愍楚人生的悲惨结局。作为颜之推全面、实用而中庸、体面的处世哲学的受教者,颜愍楚及其全家在隋朝崩溃后,被一支叛军俘获,不久就因为缺粮而被叛军当作食物吃掉。这是一种使人震惊的黑暗命运,包含着诗歌所需要的全部惊奇,以及对诗性的冲击。对见识过二十世纪的我们来说,它并非残酷、野蛮和工具理性的登峰造极。但从这一历史事件,我可以看到理想与现实、道德与邪恶、渺小个体与庞然大物之间的鸿沟和断裂,看到理想、道德、个体以及类似于颜之推的价值努力的脆弱与无望。这样的历史及人物逼迫着我反躬自问,从整体论上重回那些我们人生中最为基本的、诸如生死忧虑这样的命题上来,我正是从这个角度“曲解”罗伯特·潘·沃伦所说的“肉体的感受是诗歌的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把自己对历史人物的书写理解成是对尼采伟大教诲的一种服从。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尼采教导我们要“爱远在天边的人”,不要爱邻人,因为那源于对自我的恐惧,是“躲避自我”的歧路和表征。对尼采而言,“远在天边的人”是具有强力意志的超人;对我而言,那就是历史上已经过往的心灵,就是我们自己。
维特根斯坦在《文化与价值》中说:“如果某人只是超越他的时代,那么时代总有一天会追上他。”这是对那些老是追在现实的屁股后面跑的人的一个善意而含蓄的提醒。身为一个保守主义者,我非常喜欢这句话。尽管如此,我仍然希望,我对那些历史人物的重写既让我经历了他们的命运,同时也让他们在我们这个时代复活。我与他们变成了同时代的人。借此,我希望能够表明,作为对现世崇拜和进步信仰的反动和不满,皈依于过去、浸淫于历史本身即是一种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与现实完全绝缘,也许这不过是一种反向进入并斜视现实的方式,从一个精神的、虚幻的角度。因此,从作为现实基座的过去出发,触摸着往昔的纹理,却不丧失现实感,从而确立一个现代自我,是可能的。与此相关的是,历史中充斥着类似于颜愍楚事件的人物与故事,它们有如望远镜,当我透过它们从过去眺望未来时,对人之存在常常感到一种普遍而全面的绝望。在不少作品中,我表达了种种虚无、颓废、消极、怀疑的情绪。然而,我想强调,我并非虚无主义者,借用奇奥朗的话,虚无主义者“是那种在大地上使用暴力啥都敢干的家伙”,而我不过是一个悲观主义者。
最后,我必须向博尔赫斯表示我的谢忱和感激,作为他的一个不成熟的中国学徒,我从他那里获益良多。是博尔赫斯最早让我相信,过去远比现在来得丰富和激动人心,精神的漫游远比现实的刻录来得重要和意味深长。他给了我一种信念,一个写作者要信任并尊重时间的沉积层和自己卧游似的勘探,要有想象价值世界的意识和勇气。同时,博尔赫斯也形塑了我对诗歌文体和何为诗意的理解,他让我在那些我最为满意的诗歌中,获得了我以为是合适的形式、语调和节奏,甚至面对历史和命运的基本态度,以及对语言的某种温和而不是充满暴力的修正和刷新而带来的惊奇。在那些作品中,我企图做到,在一种整体主义的视角下,将对时间、人的存在与对语言的沉思结合起来,以此赋予它们作为时间沉淀物的历史感、结晶感和纵深感,同时,凝结警句,重视修辞的想象,植入学科术语。我写诗写得很慢,每一首都是如此,仿佛是为了体现经济学对价值的定义,为了将足够多的必要时间凝聚在一首诗中,以抬高价值一样。最终,在语言上,我希望它们能有机地完成文明化的圈地运动,成为供奉我的敬意和悲观的园林,而不是一座座烂尾楼。美国诗人巴里斯通曾经说博尔赫斯的诗歌遍布“深不可测的形容词”,这是我奢望停靠的一个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