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均 王卫红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1-000-02
摘 要 游泳运动是一项有益身心,既能锻炼体魄,又能磨练意志的体育运动。而冬泳更能强身健体,提高意志,冬泳还能应付疾病的产生。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活动中冬泳健身运动在全国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关键词 冬泳 意义 注意事项
一、前言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健身、绿色、环保成了热门话题。健康从何而来?除了注意饮食,生活有规律,那便是加强体育锻炼了,“生命在于运动”。在众多的体育活动中,冬泳因其能强健体魄、休闲娱乐、预防疾病而日趋活跃起来。
一个兴旺发达的民族之形象应该是彪悍的,充满阳刚与血性,让我们共同来认识冬泳.走进冬泳、挑战冬泳!人类刚跨入21世纪,在中国冬泳运动史上涌现了像王刚义挑战南极,张健畅游英吉利海峡的伟大壮举,这些壮举无疑为中国冬泳者向大自然挑战又添了隆重的一笔,使中国冬泳运动具有强身健体,磨练意志,陶冶情操,预防疾病,休闲娱乐,增加交往等多种功能,更体现了重在参与,重视运动实践本身与过程的体育精神。冬泳爱好者的顽强毅力并非一般人可以接受,是一种勇敢者的游戏。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中、老年人、多年冬泳爱好者。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等检索渠道,收集有关冬泳方面的资料。
2.逻辑分析法:主要运用比较分析、归纳演绎、因果分析和结构与功能分析等。
三、冬泳的意义:
(一)冬泳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姚镛等检测44名多年冬泳者的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132名健康成年人对照。结果表明,冬泳组甲襞微循环管襻形态轻度异常者为6.8%,对照组为31.8%(P<0.01);血液流态轻度异常者为6.8%,对照组为21.5%;红细胞聚集为6.8%,对照组为21.5%(P<0.01)。冬泳者的红细胞电泳时间缩短1s~3s(P<0.01),纤维蛋白原降低0.02967g/L(P<0.05),红细胞沉降率减慢3.5mm/h(P<0.01)[4]。表明坚持冬泳者的微循环及血液流变状态优于非冬泳者。王续武等于气温-15℃,水温0℃的环境中,取泳前后肘静脉血检查,发现泳后静泳血pH下降(P<0.01),PCO2升高(P<0.01),PO2下降(P<0.05)。证明人体在冰水中游泳,氧耗量急剧增加[5]。泳前后查耳血比较,发现白细胞总数(用常规检查法)泳后明显增加,但分类变化不明显。作者认为这是寒冷刺激使白血球由边缘粒细胞库进入循环粒细胞库的结果[6]。周锦华等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9名冬泳者的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a,并与100名平均年龄小于冬泳组20岁的健康人群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冬泳组的血栓素B2为(107.6±63.3)pg/ml,对照组为(136.0±81.8)pg/ml,下降28.4pg/ml(P<0.05)。冬泳组的6-酮-前列腺素F1a为(63.4±21.9)pg/ml,对照组为(59.3±20.9)pg/ml,即没有因冬泳组年长20岁而下降。孙瑞台等测试38名具有3~7年泳龄的慢性病患者泳前后的一些生理指标,包括12例冠心病,4例高血压等,发现出水后89.47%的心电图T波高尖,血容量、血浆容量均明显下降(P<0.01),以血浆容量减少最为明显,平均每人减少326ml,且与在水中运动的时间呈相关关系(y=-6.6367+1.8087x,r=0.835),同时还发现血浆容量的下降与直肠温度的升高呈正相关关系(y=8.078+3.425x,r=0.947),泳后皮温下降,直肠温度上升1.9℃。作者认为T波高尖是由于心肌复极提前,表示心肌代谢过程良好。寒冷刺激使体表血流减少,而包括心脏在内的内脏器官血流相应增加,这种血液重新分布的应激反应,可使内脏保护性地产热增加[10]。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证实冬泳对预防中、老年人罹患的高粘滞血症(Hyperviscosity Syndrome)不失为一种理想的健身运动[7,8]。
(二)冬泳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
周宇廷等利用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测量14名坚持冬泳1~6年男性的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后动脉、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发现冬泳者的脑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认为冬泳可改善脑血流状态,增加脑血流量[1]。李雪丽等对坚持冬泳4年以上者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冬泳组与对照组心率分别为(64.86±5.28)次/min和(71.31±3.84)次/min(P<0.05),心搏出量分别为(90.53±10.45)ml/每搏和(77.50±15.12)ml/每搏(P<0.05),心输出量分别为(5.86±0.72)L/min和(5.28±0.49)L/min(P<0.05)。肺脏最大自主通气量分别为(85.47±13.62)L/min和(55.12±13.42)L/min(P<0.01),肺活量分别为(3520.13±577.81)ml和(2512.64±581.28)ml(P<0.01)[2]。任淑兰等对55岁以上冬泳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跟踪监测,发现对照组1993年最大通气量、肺活量、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明显差于1983年(P<0.05~0.01),而冬泳者却保持在较高水平。1983年的肺气肿对照组到1993年时大多数已发展为肺心病,心肺功能多次衰竭;而1983年患肺气肿的冬泳者,经10年的冬泳锻炼,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变。1983年两组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接近,1987年出现差异,到1993年,冬泳组的心搏出量、心输出量、心功能指数、心率、最大通气量和肺活量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0.001)[3]。综上所述,坚持合理的冬泳锻炼,确能改善和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三)冬泳对免疫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姚也良等人测定23名冬泳者的部分免疫功能指标,发现IgA增加显著(P<0.01),淋巴细胞转化试验(LTA)在正常范围内。孙宝利等人证实IgG亦增加显著(P<0.01)。免疫球蛋白的增加是冬泳者对于疾病免疫力增强的重要原因。王晓稼等对冬泳2~5年者外周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的活性、大颗粒淋巴细胞以及抗原表达单个核细胞与健康成人进行对照,证明这三项检查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冬泳5年以上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又明显高于2~5年者(P<0.005)。长期的冬泳锻炼可增加抗癌和抗感染能力。
为探讨冬泳者的内分泌反应,Kauppien K,Pajari BM等把9名志愿者分组试验,第一组为桑拿浴后冰水浸泡,第二组为桑拿浴后用15℃的冷水淋浴,第三组为在室温内单纯进行桑拿浴,第四组为在室温内用冰水浸泡(头在冰水外)。试验反复进行,室温内仰卧恢复常态。试验结果,桑拿浴后食道内温为38℃,体表温度超过38℃。短暂的冰水浸泡不影响正常体内温度。试验以血ACTH皮质激素轻度增加,Melatonin浓度无变化。正肾上腺素明显增加(P<0.05),尤其在第一组,即桑拿浴后冰水浸泡组,肾上腺素几乎增加2倍(P<0.05)。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所产生的交感神经活动可提高疼痛阈值,增加耐寒能力,不需要寒战即可产生体温。Hemanussen M,Jensen F等人(1995年)于南波罗地海自然水域把进行冬泳活动的16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自头年(水温6.8℃)至次年(水温2.0℃),每周至少1次,每次2~10min;另一组为11名学生,仅于头年及次年两日进行游泳活动。两组均于第一次下水前和次年最后一次上水后30min、60min各取静脉血一次。试验结果表明,没有经过冬泳锻炼者,甲状腺激素从常态的0.96mU/L增加到1.42mU/L(P<0.01),60min后减少不明显。经过冬泳锻炼者从0.93mU/L增加到1.43mU/L(P<0.01),60min后明显下降(P<0.01)。未经冬泳锻炼者,皮质激素由99μg/ml增加到泳后30min的133μg/ml,60min以后减少不明显;经过冬泳锻炼者,泳后30min,皮质激素从101μg/ml增加到137μg/ml(P<0.05),60min以后明显下降(P<0.01)。冬泳以后,泌乳激素下降轻微,滤泡激素、黄体酮激素以及生长激素保持不变。未经冬泳锻炼者,泳后早期血糖升高,经冬泳锻炼者不存在这种现象。除血糖效应外,冬泳者的基础泌乳素几乎全部由因子Ⅱ增加,血胰岛素水平几乎下降50%。这种测试结果可以解释为何经冬泳锻炼者应激反应迅速,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强。
吴月梅、王爱娟等认为,冬泳对人的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他们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294名冬泳者进行检测,并与607名30岁以上的身心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冬泳组的均值为2.131,非冬泳组为2.562(P<0.0005)。除“偏执症”外,其余各症状群差异非常显著(P<0.01)。10组症状均分中,60岁以上冬泳组在1.082~1.403之间,非冬泳组在1.212~1.632之间,两组除“偏执症”外均分差异显著(P<0.05)。45~59岁冬泳组在1.178~1.418之间,非冬泳组在1.470~1.562之间,躯体化症状极显著(P<0.0005)。44岁以下冬泳组在1.210~1.479之间,非冬泳组在1.211~1.622之间,两组比较仅“敌对性”症状均分有显著差异。冬泳组“人际关系”、“敌对性”、“忧郁”、“焦虑”等因子均比非冬泳组状态好,“恐怖”、“精神病”性因子比非冬泳组低。
四、冬泳的社会活动价值
冬泳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冬泳展示了一种当代中国人披荆斩棘、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冬泳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证明,冬泳是增强抵抗能力、改善身体素质、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手段,千百万人通过冬泳更加健康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创造了更多的人类的文明和财富。冬泳促进了群众体育改革的进程。实践证明,冬泳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冬泳人无畏的精神也是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五、冬泳的注意事项
冬泳无疑是一项挑战自然,挑战自我的运动。它的健身功效是主流,也被实践证明了的。但正如任何事物都是正反两方面,就看人们如何去正确的了解、认识、运用了。
(一)科学的进行冬泳
1.循序渐进。初练冬泳者都应“夏起步、秋适应、冬过关”。
2.因人而异。按各人的不同条件(如性别、年龄、体质、胖瘦、泳技)游不同的距离和时间,绝不可千篇一律。
3.贵在坚持。初练者最好天天游,就是老冬泳者每周也不应少与二到三次,要处理好“少游多游”的关系。
(二)冬泳的安全问题
多年来,碰到的意外与冬泳者的伤亡情况是:1.游量过量造成的;2.其身体病变造成的;3.其他违规(如乱跳水酒后游泳、场外单独游赌潜水等)造成的。
冬泳适量是最关键的要求。冬泳的目的是健身,娱乐休闲。它与夏季游泳的最大区别在于:不以人的体力与技术来决定游技和游量而是以水温、气温为前提的。光有科学冬泳方法还不够还要依照联合国卫生组织提出的达到对生理、心理、社会三大适应能力和营养均衡、心理平衡、适当运动、戒烟戒酒的四大基石。其公式为:生活方式好(三大适应与四大基石好)并适时体检+冬泳好=健康的肯定的。
六、结论
冬泳对预防中老年人患的高粘滞血症有很好的健身效果。冬泳能改善和增强心、肺功能,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经常冬泳者应激反应速度、思维敏捷、适应能力强。冬泳是一项很好的娱乐休闲的运动。冬泳大一项社会价值和医疗价值很高的运动,应得到社会的鼓励和支持,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爱冬泳人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冬泳事业必定得到较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殷志栋,陈庆合.冬泳对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体育.2001(5).
[2] 张俊杰,聂平.冬泳与微循环[J].中国微循环.2000(3).
[3] 王影.冬泳者心肺功能追踪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21(2).
[4] 周宇廷,李雪丽.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对冬泳运动员脑血流状态的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1):51.
[5] 孙志广.冬泳对健康老年人心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6.16(4):246.
[6] 伍淑兰.冬泳者心肺功能10年监测[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15(2):154.
[7] 姚镛.冬泳对中老年人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J].老年学杂志.1992.5:293.
[8] 周锦华.冬泳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5.14(1):44.
[9] 姚也良.冬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工企医刊.1992.2:45.
[10] 王晓稼.冬泳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