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焕桃
(东莞理工学院 外语系,广东东莞 523808)
高等教育改革是当前社会上深受关注的问题。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校管理现状与制约因素,其管理思想和体制上深受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尽管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我国高校管理架构和政策措施却仍然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目前,高校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管理方式、资金使用等方面很大程度上都要听从自上而下的计划指令和安排,造成高校的办学自主权缺失。二是由于缺乏自主性造成各个高校体系相对封闭,尤其是地方高校,它们往往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进行人才培养,造成一些高校内部管理僵化,活力不足,教学与科研活动滞后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体制与机制的不到位,或者扭曲,甚至出现激励、约束功能的误导,致使许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并没有真正成为大学的核心议题[1]。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的关键在于寻求高等教育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作为人类认识世界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律,自组织理论研究复杂系统如何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向高级演化的过程和机制,为人类认识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破解计划指令式教育和内部封闭,动力不足的体制难题提供了新的视野。本文将在介绍自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系统的自组织发展特点与规律,提出符合自组织理念的地方高校管理特征和内涵。
自组织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建立的一种系统理论,是研究复杂系统演化规律的科学理论,是认识和解决复杂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自组织理论主要研究复杂非线性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机制、规律和形式,尤其是研究系统在一定条件下如何自动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进化机制问题。
自组织理论主要包括“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等。普利高津(Prigogine)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探讨系统在何种条件下才能从无序走向有序,并出现一种新的、稳定的、内部充满活力的结构[2]。它揭示了一个远离平衡的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由原来的混沌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间上、空间上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的过程。耗散结构论研究了系统如何开放、开放的尺度、如何创造条件走向自组织等诸多问题,被称为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哈肯(H. Haken)创立的协同论主要研究不同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时的共同特征及其协同机制,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系统可以通过各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协作,可以自发地组织协调各系统产生宏观尺度上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结构[3]。协同论认为这种结构的形成是由于系统内部各个不同部分的竞争与协作的结果。竞争是基本的,竞争是系统演化最活跃的动力,竞争中当然包含了优胜劣汰。但竞争不同于你死我活的对立斗争,它还包含了相辅相成的协作。一个复杂的变化运动系统,其中所包含的各变化子过程常常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协作,相互竞争,不断交替,组织成一个活的有序的时空结构,推动着系统的发展和演化[4]。协同在整个自组织方法论中处于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是使系统自身如何保持自组织活力的重要方法论,对于系统自组织演化及使得自组织程度越来越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自组织理论的特定对象是自组织系统,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自组织系统在形成条件和机制在于其开放性、非平衡性、非线性和存在涨落。高校作为组成人类社会复杂巨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组成成份上,其基本组成为学生、教师和行政与教辅人员等,在系统结构上,由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子系统构成。与自组织系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机制相比,高校同样具有自组织系统的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及存在涨落的特征,即具备形成耗散结构的条件,具有自组织条件和机制,符合自组织发展客观规律,下面分述如下。
所谓开放,是指系统与外界有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无论是自然系统还是社会系统,只要是自组织系统,就必定是开放的,开放是系统自组织演化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之一。耗散结构认为,自组织系统只有开放从外部环境中吸取有益因素(负熵)来抵消正熵,使系统的总熵本身降低,系统内部才会产生自我调节建设的趋向,形成有序结构。由此可见,开放使系统产生有序,只有来自外界的负熵流大于系统内部由于运动而产生的正熵,使总熵的变化为负,系统才能出现有序的进程[5]。所以,普利高津说:“只有与外界组织系统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才能走向有序。一个系统朝形成有序方向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控制系统的参量达到新的临界,使系统发生突变的过程。”[6]
高校是一个开放系统,而高校管理与运作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与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人员、资金)、能量和信息交流的过程。高校系统的开放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人员的开放交流。高校系统存在着学生队伍的周期性更替,教师队伍、行政管理队伍和教辅人员的调整和更替,而且随着高校发展规模及结构的变化,这种趋势更加明显。第二,物质和能量的开放与交换。高校的维持和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同时,高校日常教学、办公活动的开展需要不断消耗物质能量,如教学设备仪器更换,水电资源的消耗等,这些都需从外界获得补充,另外,高校也会产生废物排放出去,高校管理过程就是一个物质资金的投入和消耗的过程。第三,信息交流。高校主要职能就是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由学生带到社会,或者通过科技成果、学术著作等形式把最新知识信息传递给社会;另外学校的教师和其他人员也要不断从外部获取最新的信息与知识,以更新教师知识和不断地调整管理决策, 使整个高校管理系统运行正常。
平衡,指一对矛盾运动的事物双方势均力敌,处于相对抗衡的活动静止的状态。自组织理论认为,处于平衡态的系统是不可能产生耗散结构的。所谓非平衡,是指矛盾的运动系统之间有程度上的差异,使系统呈显著变动的状态。在系统远离平衡态条件下,利用系统的非线性机制,使相互对立的对象参加到协同的集体运动中,各个子系统才有可能向有秩序、有组织、多功能方向演化[7]。由此,普里高津提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的著名论断。
在高校管理系统中,由于各子系统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存在差异,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高校管理系统远离平衡状态, 处在远离平衡态。高校的远离平衡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师生员工个体差异导致系统远离平衡态。这种非平衡首先表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信息的不平衡性,教学过程就是从教师的知识信息流向学生的过程,由于不平衡性才有了教学与教育。另外,由于每位教师、学生拥有的知识结构、特长和性格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以致他们的教学、学习和处事方式也存在异同,他们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形成了差异,也使系统远离平衡态。(2)高校内部子系统性质差异与分工不同导致系统远离平衡态。高校存在行政和教学等子系统差异,内部院系存在专业差异、知识差异等,这些使系统处于非平衡态。(3)管理投入差异导致系统远离平衡态。高校某个时期对某方面的事情侧重点不一致,这导致他们对管理的投入也存在差异,如对学科建设的投入侧重不同,重点支持的学科被投入的经费就多,得到较好的发展,其他投入较少的学科发展可能受阻。又如高校某个时间开展学风建设,对学生管理相对较严使学风得到改善,但过后管理又投入到另外一个重点时则会放松学风可能变差等,这些都导致高校内部发展远离平衡态。
高校内部非平衡态的存在是系统内部及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的基础,也是运动发展演化的动力机制,是高校有序之源。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差异越大, 系统偏离平衡态就越大,这时,高校管理系统及其各子系统不断与外界发生各种联系, 如人才交流、资金投入、购买设备、整合资源等等, 使高校管理系统处于激烈的动态变化之中。当达到某一特定值时, 动态的量变可能引起质变, 高校管理系统“有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的运动状态转变为一种时间、空间和功能的相对有序的静态状[5]。高校管理系统的演化其实就是微观不停运动,使得宏观有序的过程[5]。
非线性是形成自组织的必要条件之一。非线性系统的子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是变动关系和变量关系,是一种输入和输出不成比例的非线性关系,系统对于外部输入的一个特定刺激,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非线性的显著特点是产生相干效应,这意味着线性叠加失效,要素的独立性丧失,相互之间能够按一定方式在大范围内进行协同运动,从而使系统走向有序[5]。
高校管理系统的非线性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高校管理系统在应对外界的刺激时呈现出的非线性变化的特征,随着投入到高等教育管理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增加,高等教育管理的效率会有所提高,但管理效率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不一定成正比,超出某个范围后,其效率提高就会减慢,甚至可能成反比。例如,高校不是投入资金、教师数目越多,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就能有较大的提高,其关键还是要看教师的素质和学校对教学的管理是否得当、有效,如果得当有效,投入较少人力物力也能产生较好的结果。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管理系统各子系统人员特征各异及管理方式措施等存在差异,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是非线性的,如高校管理系统各职能部门、各院系由于各自的人员构成和各自服务功能的不同使得高校管理系统内部出现不同的管理局面,这导致其内部出现非线性特征。
涨落是指系统在某一时刻对平均值的偏离,它既是对处于平衡态上系统的破坏,又是维持系统在平衡态上的动力。没有涨落的存在,系统就不会偏离原来稳定的状态,实现新的有序的自组织结构。涨落只有在非线性系统中,达到某种临界值,并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而获得新的稳定,通过涨落达到新的有序。有了涨落的发生,再加上非平衡、非线性系统所具有的“对初值的敏感性”,系统就具备了自己发展、自发组织的条件[8]。因此,涨落是系统演化的诱因。
对高校管理系统产生影响的有内、外两种因素, 外因指高等教育管理系统以外的因素, 如国家教育政策、政府教育指令、社会需求等, 内因指影响高校管理系统的内部因素, 如管理者的素质、教师与学生素质、管理方式等, 在这些因素中, 有的因素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效率的提高, 而有的则背离高等教育管理目标, 但无疑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使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出现起伏变化,也可能使高校管理过程偏离正常运行轨道, 从而出现涨落现象。
以上分析表明,高校作为社会经济复合巨系统下一个子系统是符合自组织系统条件的,其运行机制也应按照自组织规律进行运作。但是目前高校管理很大程度存在着孤立、静态、片面的思维方式,过度强调自上而下指令式管理,造成了高校缺乏自主权,进而带来活力不足,教学与科研滞后,毕业生适应性不强。因此,高校应以自组织理论打破传统的理论分析方法,以系统的、全面的、动态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高校系统的特点和高校管理工作。下面基于自组织基本理论和方法,提出高校自组织管理的原则和内涵。
自组织理论认为系统演化的过程是系统在不被外界系统组织干扰下自发进行的。高校管理活动必须尊重这些规律,政府和管理部门赋予其较高的独立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校的自治,而高校也应以自治为其核心理念[9]。高校自治主要涉及到高校的内部管理,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的前提下,高校自行组织教学科研及为社会服务,对外以法人身份参与各种活动[10]。高校自治的形式包括:①教师自治与学生自治;②学术自治与行政自治;③集体自治与个人自治。只有建立在高校自治基础上的管理,才能使高校系统向着自组织方向发展。
自组织强调系统内部要素对环境的自适应性,即根据环境的变化要求而自发产生相应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其中,自适应性是指系统通过自组织过程适应环境而出现新的结构、状态或功能。与指令计划性外部管理不同,这种自适应性不是外界强加给内部要素的,而是内部系统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呈现出来的生存能力。高校自组织系统通过与外界交往从无序发展到有序,其内部环境不断得到优化从而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的社会目标。而高校对环境的自适应性表现在当外部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内部的组织结构、管理功能及人才培养方式等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环境的要求。当地区正进行社会经济转型时,地方高校的组织结构,管理功能,人才培养模式、类型等也要随之改变以更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见保证人的自由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根本。高校的使命是培养人才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高校所承担的培养人才、创新科技、服务社会的功能决定着高校自组织管理是高校教师实现自我价值和学生得到优质教育基础上的管理,自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高校教师和学生全面自由的发展。高等教育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只有在充分尊重所有个体自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才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才符合高校自组织系统的演化规律。高校 “以人为本”的自组织管理,就是指在高校管理中把“人”作为学校管理活动的核心和学校最主要的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学校的人力资源,更多地关注学生、教职工的独立性、创新性及个性的发展,从而实现学校目标和师生的个人目标[11]。
高校系统非线性作用的存在,需要高校发扬民主精神,完善监督机制,注意协调管理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构成系统的各类成员之间必须能够以一定规则或程序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这样才能使该系统的每个成员不至于做出超越权限的行为而破坏组织性。另外,对管理过程建立非线性的民主管理机制,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管理者有权指挥、督促被管理者,被管理者必须服从管理者的指挥和调动;另一方面,被管理者也有权监督管理者,防止其出现超越管理权限的行为。高校民主管理原则要求高校内部要实行非直线式的管理模式。
自组织系统演化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意味着系统内部要素之间形成和谐稳定的局面。和谐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彼此间即系统之间由无序到有序的关系或联系[12]。但是对于一个自组织系统而言,和谐性尽管内在地关联着某种形式的秩序性,但这种秩序性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那种静态的、非演化的 “死”结构,而是系统的秩序性结构 (存在)与秩序性结构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演化)的 “活”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是自组织[12]。因此,高校自组织管理应朝着和谐有序的目标出发,努力在高校内部实施民主管理,并建立有利于师生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创造利于个体自由发展的空间及和谐氛围,促使高校发展成为自发地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度有序向高度有序演变的可持续发展过程。
高校发展演化过程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它需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管理具备创新性,通过创新来改变高校发展局面,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高校创新管理是许多参与者之间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是动态的、多维的,体现了高校进行创新管理所需要的各种内在联系[11]。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管理应强调一种新型的精神激励,即赋予教职员工更大的权利和责任,使教职员工意识到自己也是管理者中的一员,进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自觉性、能动性和首创性,充分挖掘潜能以实现其自身的人生价值。高校创新管理应注重合作性战略,通过共存促进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其结果是双方都获得了利益,更好地促进了部门之间、学科之间的知识流动,为高校创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信息源。
参 考 文 献
[1] 张慧云. 论高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现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4):78-80.
[2] 尼科里斯, 普利高津. 探索复杂性[M].罗久里,陈奎宁,译.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6.
[3] 哈肯H. 信息与自组织[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4] 沈正维, 王军. 关于自组织原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系统科学学报,2006(1):14-18.
[5] 姜云飞, 聂荣鑫.自组织理论视野中的学校管理[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04(1):41-45.
[6] 沈小锋,胡岗,姜璐. 耗散结构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7] 周文松,王杰,周敬国,等. 自组织理论与军工企业管理: 理论、方法、应用[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8] 孙小红, 黄兴利. 自组织理论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资讯,2006(12):206-207.
[9] 王卫东.基于自组织视角的高等教育管理[J].科技信息,2008(28):46.
[10] 陈文干.“大学自治”内涵新探[J].江苏高教,2006(5):4-6.
[11] 罗利佳,方熹.“以人为本”的高校管理理念解读及构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2):104-108.
[12] 李殿斌,贾万平.论和谐范畴与矛盾同一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