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金忠
摘 要:实践证明,特色效益文化建设意义在于,其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支持,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奠基之石。建设和推进特色效益文化,重要在于:要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目标;要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单位宣传教育职工的重要内容;要把效益文化建设与生产区队成本控制工作有机结合;要把效益文化与企业勤俭节约精神相融合;要把效益文化做为检验干部、职工的一项职业道德标准。
关键词:企业文化;效益文化;企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126-02
确立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坚持自己个性特色,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鲜明的个性化的企业文化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条件。新时期,以安全文化、效益文化、效率文化、创新文化、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价值文化等六种亚文化为内容的企业文化,赋予了国投新集公司强劲的发展动力。其中,效益文化的成功建设,对于推动国投新集公司的科学发展、保证企业战略发展方向正确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效益文化建设的概念
现代企业管理中文化流派、管理理论诸多。效益包含了各自企业的发展、社会的形象和员工的个人收入等内容。现在两人一碰头:“怎么样,效益还行吧?”这种对效益的强调,已经成为了一种观念形态、社会心理、价值取向,这就是效益文化。
就建设有新集特色的效益文化,国投新集公司负责人曾论述:“我们是国有企业,正如新集矿训里的一句话:报效祖国。这就是我们的效益文化。我们所有工作围绕效益这个中心,但并不是单一的看我们产量、利润,而是看我们创造的效益价值在于什么,目的在于什么,是不是国家、社会、股东以及我们的员工,大家都受益。这才是我们效益文化的内涵”。
新集的二十余年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效益是企业的根本出发点,是效率等管理提升的前提。国投新集公司从无到有,从一个计划年产90万吨的地方煤矿,历经市场风险,迅速发展成为国投集团创利润率最高的企业。其中效益文化理念,成为全员职工团结一心的背后推手。尤其在快速发展的后十年,国投新集在强烈的国家效益、社会效益、企业效益、员工效益意识作用下,在产能提升、资源获取、企业上市等各方面不断进取,成为煤炭行业内展较为成功的一家企业,取得了国家、企业、职工及社会和谐共进的良好效益。国投新集特色效益文化,有力保证了新集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二、效益文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发展需要靠文化来引导,效益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建设内容。企业健康经营需要效益文化来协调,市场竞争需要效益文化来指引,外在形象需要效益文化来塑造。
效益文化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有国才有家,效益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有利于国家的发展。换句话讲,有利于国家,才能保证企业做强做大、科学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强大、自豪的民族,每一位新集人都真诚希望祖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不断繁荣。为此,新集人把自己的企业标志设计成为:新集人托起一轮红日。她象征着新集人肩负中华民族振兴的责任,不遗余力把开采的光和热,献给祖国。多年来,新集公司通过每天参加早升旗,加强员工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爱国主义和民族振兴的思想像一面旗帜,把新集人召唤在一起。
产业报国,成为新集人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的强大动力。在此强大的动力驱动下,早期十年,新集人历经困难,用六年半的时间建成了年产660万吨的新集矿区,新集模式、新集经验、新集速度、新集效率等,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二次创业过程中,建成了刘庄煤矿------中国第一对数字化矿井。尤其是三次创业中建成的口孜东矿,被国家中央媒体誉为“国内首对智能化矿井”。这是新集人在中国煤炭行业里,又树立起的一面新旗帜,标注着新集人胸怀祖国,永攀世界高峰、赶超世界先进发达国家煤矿建设水平的新的重大突破。
正是有了“报效祖国”这一企业效益宗旨,才使得新集企业发展时刻与国家建设需要始终保持一致,做到科学发展,方向正确。正是由于新集人具备的“回报祖国”的这种效益意识和担当精神,促使国家在新集建设发展的各个阶段都给予了国投新集各方面的强有力有支持。近来,国家发改委又准允国投新集公司杨村煤矿、刘庄电厂、板集电厂、杨村煤化工等多个建设发展项目,助力新集“以百亿资源,创百亿利润,实现百年新集”的发展梦想。
效益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强劲支持。效益文化要有益于股东、有回报股东的意识。新集的发展过程,是新集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创业初期各大投行的支持建设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国投新集公司创业之初,建设者们经常为资金短缺购不来设备所困扰。地方银行本着坚决扶持的态度,一时间把当地农民卖鸡蛋的钱成“编织袋”地贷给了创业初期的建设者们。由于得到了当地银行和地方政府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国投新集企业建设的最初几年里,以惊人的速度先后建成了新集一矿、花家湖矿和八里塘矿,并皆是当年建成,当年达产,成为当时煤矿建设史上的奇迹。
随着矿区发展由基本建设转为生产赢利,国投新集公司不仅迅速作了还本付息,还拿出部分利润,捐助地方“希望工程”。新集公司连年被各家银行评为最高级别的信誉客户。上世纪末,顺应国家“债转股”改革形势,1998年国投新集改制为国有股份制企业,企业名称也由“淮南新集集团”,更名为“国投新集有限公司”,新集成为了国有多元投资企业,并且于2008年成功上市。国投新集后期发展过程中,更以每年几亿、十几亿的利润,对国家、股东、银行及社会作出丰厚的回报。
反过来,良好的信誉和巨大的利润,增强了股东的投资信心,持续不断的股东投入,有力地保证了新集公司二次创业、三次创业的顺利实施。其中,国家投资公司作为国投新集最大的股东,新集在实力上,为国投集团创造的利润贡献率最大;在人才和自身发展上,为国投集团输送人才最多。实践证明,新集取得的辉煌成就,源于新集人的超前意识,源于先进的文化理念,源于新集各大股东的强大后盾支撑。
效益文化是企业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新集特色效益文化还体现在对社会的感恩和回报方面。1989年3月6日,以刘明善同志为首的新集矿区筹建人员进驻施工工地。在市、县、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7天办征地250亩、租地57亩,创造了第一个新集迅速;接着通过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尊重民俗,再创3天迁走158座坟茔的第二个新速度。1997年筹建人员进驻刘庄,当地群众万余人夹道欢迎开发建设刘庄煤矿。积极的效益文化理念驱动,国投新集近年为地方和社会也做了大量的回报。仅以国投新集公司口孜东矿为例,2011年为颍上县修建高等级的公路近百余公里。近几年,新集公司先后为抗震救灾、公益事业、地方重大活动等到捐献、赞助数额巨大,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效益文化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奠基之石。强调此点,主要彰显了新集效益文化对职工队伍的关注和强调。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职工利益,最大限度地实现职工发展意愿,国投新集公司提出了“让职工快乐工作、快乐生活”、“三爱三创”(热爱新集、爱岗敬业、关爱职工;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创造和谐富裕新集、创造生态文明矿区)的效益文化理念。为贯彻这一理念,2011年公司大范围对老区“两堂一舍”做了大力度的更新改造;加大新区后勤服务设施建设投入,建成了“三星级酒店式口孜东矿职工公寓”和800亩矿区工广森林绿化,使职工每天工作、生活在“天然氧吧”里。在管理上,国投新集公司提出“十大关注”理念,加大民生工程建设,加强职工利益保证。一系列的举措,着力体现了公司效益文化为职工谋利的宗旨,在增强了企业对职工的凝聚力的同时,促进职工队伍稳定。
三、特色效益文化建设的途径
如何推进效益文化的建设与进行是一个模糊的却又具体的事情,也是一个比较难操作的步骤。新集公司在新集特色效益文化建设方面,具体表现在对新集精神的培育、经营境界的提高,也表现在一系列效益文化教育及各方面的巨大投入。
一是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党组织的重要工作目标。基层党组织是公司各二级单位的政治核心,是团结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完成效益文化建设任务的核心力量。国投新集公司各级党组织一贯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目标,积极为效益文化建设提供思想、政治、组织上的保障。
二是把效益文化建设作为基层单位宣传教育职工的重要内容。在各基层单位,国投新集公司广泛宣传动员一些有热情有激情的成员吸引成为效益文化建设和发展中的骨干和精英,并通过引导和支持他们,使其起到一个开头的作用,将企业的效益文化建设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起来。
三是把效益文化建设与生产区队成本控制工作有机结合。在指导思想上,多年里,国投新集通过大量的宣传引导方式,推进效益文化在基层成本控制工作上取得实效。在方式上,国投新集要求各基层区队广泛利用成本考核、成本牌板等方式,加强广大职工对效益文化的认知和认同。通过这些,达到了职工对效益文化的自觉自律接受和各个岗位的适时体现。
四是把效益文化与企业勤俭节约精神相融合。国投新集公司的成功与发展,依靠法宝之一就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多年来,他们坚持做到“五个要”,即:要多一点精打细算的思想;要多一点当家做主人的责任感;要多一点一切从俭的精神;要多一点从严把关的人;要多一点成本观念。要从小事抓起和做起,小到日常生活也有相应的规定,如职工就餐不准剩饭剩菜,违者“剩一罚十”。
五是把效益文化作为检验干部、职工的道德标准。道德评价标准是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新集效益文化建设,重要方面是将效益的概念,融入以职工为核心,以爱祖国、爱矿山、爱社会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使企业内部形成每个员工都以自己是本岗位上“经理”自居,人人学会经济核算追求效益,明白自己当天创造的价值是多少,回报是多少,再现职工岗位劳动价值的本来面目,激发全员劳动积极性,强化全员效益文化意识。
(责任编辑:陈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