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
【摘要】 目的:探索药物利培酮对患者体重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收集78例患者使用利培酮治疗,疗程为12周,分别在未用药前和用药12周后测量体重和检测空腹血糖水平、HOMA-IR、ISI、HBCI,进行同体比较。结果:治疗12周后,患者平均体重增加2.61 k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治疗12周后检测空腹血糖,与治疗前空腹血糖比较,平均升高0.84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HBCI治疗后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患者的体重和空腹血糖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关键词】 利培酮; 精神分裂症; 体重; 糖代谢
利培酮对体重和糖代谢的影响国内外均有报道,主要是利培酮阻断胰腺β细胞上的5-HT2A受体使血糖升高[1];同时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突触前膜上的ɑ2受体,增加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促进糖原分解,又升高血糖[2]。本文旨在探索利培酮对患者体重和糖代谢的影响,供同道临床用药时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住院的服用利培酮治疗的患者中,凡符合DSM-Ⅳ精神异常诊断标准,并排除肝、肾疾病及孕妇,入院前2周内未用过利培酮患者,无神经系统疾病史,无肥胖、进食障碍、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药物或酒精依赖史均可入选。共收集78例,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18~48岁,平均(27.54±9.42)岁;发病年龄18~48岁,平均(23.32±6.31)岁;病程5个月~11年,平均(1.3±0.5)年。
1.2 治疗与研究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禁止吸烟、饮酒、食用高糖、高胆固醇食品及合用其他药物。入院后1周内测量体重和抽取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剔除血糖异常患者,在12周疗程结束后,再测量患者体重和抽血检测血糖与治疗前体重、血糖进行对比分析。
用稳态评估法评价胰岛素抵抗,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sulin resistance,HOMA-IR)=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μIU/L)/22.5[3];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I/(空腹血糖(mmol/L)×空腹胰岛素(μIU/L)[4];HOMA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cell secretionindex,HBCI)=20×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3.5)[5]。
1.3 统计学处理 本文资料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对非正态分布变量对数转换[6]。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利培酮治疗前测量患者体重,均值为(59.47±7.73)kg,治疗12周后检测体重,均值为(62.08±5.85)kg,平均增加2.61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利培酮治疗12周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明显高于治疗前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HBCI治疗后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S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有研究证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引起体重增加,但是,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奥氮平可引起更显著的体重增加,利培酮、奎硫平次之[7]。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服利培酮1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平均体重增加2.61 kg。利培酮属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虽引起体重增加比氯氮平、奥氮平较轻,但不能不引起临床高度关注[8]。有报道认为,体重增加必须严格控制,因其可能导致其他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等[9]。
本文研究结果还显示,服用利培酮12周后,空腹血糖上升比服药前空腹血糖高0.84 mmol/L。有研究结果证明,利培酮引起肥胖,是糖尿病、高血脂症、高血压和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因此,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利培酮产品资料上要反映出糖尿病的危险性[10]。这些研究资料均支持本文的研究结果,用利培酮治疗确实能使患者空腹血糖升高。因此,在使用利培酮治疗过程中,需要监测空腹血糖,对严重空腹血糖升高患者,应考虑换药[11]。
本文研究结果基本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相一致,但相对不足的是样本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在对利培酮评价上难免有过高估计或主观偏差,还需进一步大样本和长时间的观察研究。
参考文献
[1] Holt R I,Peveler R C.Association between antipsychotic drugs and diabetes[J].Diabetes Obes Metab,2006,8(2):125,135.
[2] Mager U,Lindi V,Lindstrom J,et al.Association of the Leu72MET polym orphism of the ghrelin gene with the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subjects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in the Finnish Diabetes Prevention Study[J].Diabet Med,2006,23(6):685,689.
[3] 亢万虎,郭丽阳,李强,等.精神分裂症ghrelin基因多态性与利培酮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30(5):579-582.
[4] 喻东山,高振忠.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1-14.
[5] 刘燕,李华芳,王慧芳,等. 氯氮平、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血糖胰岛素稳态的影响及相关因素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03,15(5):257-259.
[6] 刘珺.利培酮、喹硫平、阿立哌唑对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0(1):61-63.
[7] 赵庆莲,任巧玲,侯峰,等.新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病患者体重及血糖、血脂水平的影响[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8,5(6):377-379.
[8] 陈修哲,杨晓华,陈建平,等.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血脂、血糖和体重影响的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6,19(1):11-13.
[9] Gof D C,Cather C,Evins A E,et al.Medical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n schizophrenia:guidelines for psychiatrists[J].J Clin Psychiatry,2005,66(2):183-194.
[10] 常学润,李鑫,臧瑞英,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患者血脂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0):1837-1839.
[11] 易峰,邹晓君,蔡燕.利培酮与奥氮平对体质量及血脂影响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5):392.
(收稿日期:2012-09-10) (本文编辑: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