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理论视域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分析

2013-03-27 18:07李志霞冷翠玲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舆论大学生

李志霞,冷翠玲,陶 冶

(1.2.东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3.东北石油大学 国家科技园,黑龙江 大庆 163318)

今天,网络媒体以其内容丰富、传播面广、交互性强等特点彰显出传统大众传媒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高校舆论传播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更是利用网络表达思想、表明态度、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力量,因此网络舆论引导应成为高校的重要任务。网络舆论引导有利于将网络舆论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有利于促使教育者有意识地占据传媒阵地,形成正向的网络舆论导向;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帮助他们固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客观全面地看待社会和人生。

一、培养理论为网络舆论引导明确了方向

培养理论,又称“涵化理论”或“教养理论”,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电视暴力内容泛滥的美国,由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格伯纳等学者实证提出。他们认为,电视等传播媒介作为居于受众与客观世界中间的信息来源,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在人们认识和理解客观现实时会产生巨大影响、造成一定的偏离,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受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趋于相似或一致。因为“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大众的”[1]229。同时发现,这种影响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格伯纳等人将这一研究称为“培养分析”。

培养理论提出后,格伯纳等人又对其做了理论上的补充与修正。提出了“主流说”(mainstreaming)和“共鸣说”(resonance)。“主流说”是指因接触电视(和其他媒体)使理应多样化的价值观变得与电视(和其他媒体)所呈现的主导文化相一致,电视(和其他媒体)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代表并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从而使公众意见趋于一致。即“主观现实”均倾向于“媒介现实”,具有趋向“主流”的趋势。“共鸣效果”是指当观众所生活的现实与媒体描述的恰好相同时产生的效果。[2]421在其他因素缺乏的情况下,信息对人的认知往往会起到决定性作用。虽然培养理论仍有一些问题受到质疑,但从总体上看,“培养理论”已经得到了证明。

培养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说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 “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以及社会各种事物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协调统一。培养理论还认为,传播媒介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和现实观的“主流”,而传播媒介在“主流形成”的过程中尤其发挥了强大作用。

二、培养理论视域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影响因素分析

舆论在网上的形成、发展和产生效应离不开网络公众、网络意识和网络舆论场等宏观环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当代社会和现实观的主流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之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舆论,统摄网络意识、控制网络舆论场、加强对网络公众的影响势在必行。然而,我国高校网络舆论环境存在着影响形成“共识”的因素。在培养理论视野下影响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原因主要有:

1.网络主体多样化

传统传播媒介以报纸、广播、电视等为代表,以一种媒体向受众单向流动的模式进行传播,在高校中就是掌握信息主动权的校报编辑、广播编辑等群体,大学生大多只是舆论的“接受者”。网络传播使大众传播由点到面,实现了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大学生不仅仅是舆论的“接受者 ”,而且还是舆论的“传播者”。他们不仅在网络中搜寻需要的信息,也通过博客、微博、跟帖、论坛帖文、QQ聊天等方式分享信息、表达意见和看法、抒发情感等。而这种意见与看法的表达,反映主体的心情、态度,评论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能够体现个体的价值观,也是网络舆论的扩大化和再创造的过程。网络舆论主体是舆论环境质量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直接影响网络舆论环境。而网络主体多样化,无疑使网络舆论环境更加复杂,网络舆论引导的难度也在无形中加大。

2.网络意识多元化

“舆论始终活跃在各种意识之中,是构成整个社会意识的一种最为活跃的因素。各种意识是无形的精神文化的交织状态,包括知识、信仰等,充满了各种意见的交流与互动,构成舆论的一种环境。”[3]148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多样化和复杂化也是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的革命,也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各种思想的跨国界交流。大学校园也由封闭转向开放,校际学术交流、校企联合办学、校园网络化、社区化等各种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促使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已明显显现出来。而大学生网民交际对象的观念和态度,对大学生本人的思想倾向也产生了一定的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

3.网络公众情绪化

大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事物、信息素质较高,在若干信息刺激下许多人容易形成共同意见,即形成网络舆论场。它具备舆论发展的空间和条件,可以对舆论形成推波助澜、制约舆论的正负方向起着重要作用。作为网络公众重要力量的大学生情绪化等特点比较突出,往往感性多于理性;还有的大学生网民在现实生活中受挫、情绪消沉,看问题比较片面而且易偏激和极端,影响对现实世界客观、真实和全面的反映,影响对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接受。网络生活本身具有虚拟性和隐匿性特点, 容易使鉴别力弱的大学生产生非理性共鸣, 丧失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此类消极的心理传染不仅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也给网络舆论的正确引导带来许多不可控因素,形成危害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

4.网络环境世俗化

高校校园网是校园传媒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已成为师生重要的日常交流工具。受社会大环境和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影响,一些大学生的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思想比较严重,“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一举成名”的功利主义思想滋生蔓延,一些大学生心浮气躁,不求知识补给,只求物质实惠。还有一些大学生社会活动和社交事宜过多,无心读书,不屑钻研,缺乏“牺牲”精神、责任感和使命感,缺乏精神动力和人生目标,大学校园文化缺少精神追求而逐渐世俗化的状态在网络舆论方面也有所体现。上述现象虽然表现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但却影响了大学校园风气,制约了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加大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难度。

5.舆论建设技术化

虽然一些高校高度重视校园网的建设,也充分开发校园网络资源,为学生建立了绿色网络通道。如以河北理工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建立“校园360”视频网站等;多数高校纷纷创建论坛,让学生在自由的网络平台中畅所欲言,如清华大学的水木清华论坛、北京大学的未名论坛等。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高校仅仅把网络舆论引导看作是传统教育手段的更新和方法的拓展,只重视网络的技术平台建设而忽视唱响主旋律的网络思想文化建设,即忽视了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与引导。即使有些高校认识到媒介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的重要性,但是在培养舆论引导队伍、创造舆论引导环境、完善舆论引导机制以及革新舆论引导方式等方面行动无力度、做法不具体。

三、培养理论介入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的策略

培养理论介入高校网络舆论引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校园网建设的宗旨。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1.搭建网络舆论参与平台。为学生提供热点讨论、意见交流的场所,并在此过程中在形成当代社会和现实观的“主流”意识方面强化引领,是高校网络舆论引导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第一,各高校不仅创建论坛,允许大学生在论坛中发表意见和看法,还应在学校信息管理等部门构筑的主体框架下,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鼓励教师参与论坛讨论,在形成“主流”意识方面进行渗透,把校园论坛建设成有特色、有内涵、有新意的新型网络平台。第二,敏锐把握国内外重大事件,创建校园时事专题网页。将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社会上的奇闻轶事有选择的刊登在校园主题网站上,既能够吸引广大学生的点击兴趣、激发学生交流意见的渴望,又能够有效地避免学生被垃圾网站的不良信息或者偏激言论所诱导。第三,鼓励辅导员、政治教师、团委干部、大学生自身等建立自己的博客、博客群,充当“网络推手”,成为网络引导的骨干力量,形成网状的舆论引导阵营,担当起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精神成长。

2.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大众传播学鼻祖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人体和人脑的延伸。”[4]4网络舆论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就是意识形态的争夺战,高校是网络舆论争夺战的主战场。为了控制高校网络舆论这一意识形态的主战场,解决网络对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引导问题,提高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尤为重要。一是努力提高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政治理论教师和人文类课程教师要让大学生从政治理论课和人文教育中汲取养料,鼓励参与社会生活去感受和体会诚信、友爱与否带来的快乐与烦恼,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在参与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积极作用。二是发挥大学生“舆论领袖”的作用。将现实中受关注、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培养成为“舆论领袖”,拓展他们的兴趣空间,培养他们网络传播能力,提高媒介素养,倡导发表具有积极意义、负责任的言论,形成话语权利中心。三是举办培训班和讨论会,加强对受众群体的培养和改造。不仅对学生进行受众的符号体系、传播设备和技术的掌握、现代信息接收和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学习和培训,还要组织热点问题讨论会、辩论会,将热点、思想性等问题在讨论会上解决,内容在博客、博客群上进行发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5]

3.培养网络舆论结构的正面力量。“在社会研究里,结构指的是使社会系统中的时空‘束集’在一起的那些结构化特征,正是这些特征,使得千差万别的时空跨度中存在着的相当类似的社会实践,并赋予它们以‘系统性’的形式。”(吉登斯,1989:79)换句话说,社会行动者的日常活动总以较大社会系统的结构性特征为依据,并通过自己的活动再生产着后者。也就是说,个体行为者的行为可以通过大规模的、集体性的日常实践,而导致结构性关系的改变。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对许多问题所产生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多地借助网络来释放。一些人越是怀有情绪越容易参与网络话题。此间,如果对正在形成的网络舆论处置不当或引导迟滞,势必导致或强化一些网民产生从众心理和逆反心理,在一些“意见领袖”的左右下,网民的这两种心理相互交融,容易产生过激行为,加速放大“破窗效应”和“链式效应”,进而转为群体心理。这无疑为我们克服和纠正网络舆论引导的反向作用增加了难度。所以,在培养正面的“意见领袖”同时,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和对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鼓励学生参与网络热点问题讨论,扩大参与面和正面影响力。大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的心理状态,关注社会主流,关注“积极”和“优势”,具有全局观念和国家民族意识,能仰望星空,而不是只关注脚下,就可以形成网络舆论结构的正面力量,利于“主流”意识网络占领舆论阵地。

4.建设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校园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建设,营造一种团结友爱的良好校园氛围,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育良好的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积极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具体来说:一是借助人文教育的必修与选修课程传递精神养料,注重学生的精神奠基。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人文类选修课教师可以为大学生提供读书目录,团委可以配合开展读书报告会等交流活动,指导大学生阅读经典。二是通过社团组织来开展文化传承创新活动,进行丰富精神世界、促进精神成长的探索与实践。设立大学生讲坛宣讲道德模范人物事迹,进行形势任务、历史人物、科技发明等演讲。三是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要发挥自身的意识能动性,培养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内心精神追求的满足,做一个有内涵、豁达、平和、乐观的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人。

5.加大网络舆论引导投入力度。在网络舆论引导方面,高校要领导重视、加大投入、制度推进、全员参与。一是要加强队伍培训。在高校网络舆论控制方面要有固定人员,给予相应的利益保证。同时组建以校领导、辅导员、学生干部、学生代表为主体的梯级评论员队伍,加强对网络知识和技术的理解与运用,强化对大学生网络行为和心理特点的认识,传播网络监控和舆论引导的工作经验与技巧,从而提高网络评论员队伍素质、弘扬主流价值观意识。二要加强制度建设。重视网络文化以及网络舆论引导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对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引导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依据国家网络管理条令条例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校园网络管理办法和校园网络舆论监督引导章程,同时还可引进媒体广泛应用的诸如报告制度、热点讨论制度等新颖独特的舆论引导机制,尤其在极端情况下,能够控制网络舆论的走向,营造健康的网络意识环境。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29.

[2] 理查德·韦斯特.传播理论导引:分析和应用(第二版)[M].海龙,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21.

[3] 雷跃捷,辛欣.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48.

[4]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4.

[5]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十八大报告[N].新华社北京电:2012-11-8.

猜你喜欢
舆论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