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仪芹
(江苏省如东县丰利镇人民政府,江苏如东226408)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运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企业之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其中,人力资源竞争是最为本质的内容(李瑞芳,2011),管好员工,用好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构建民营企业人才环境竞争力、吸引并留住人力资源是当前民营企业亟需面对的重要课题(刘晓广,2008)。本文以如东县民营企业发展为例,就如何优化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作研究与思考。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国家拉动内需等有关宏观政策的进一步深入落实,民营企业在加快发展的同时,以人力资源为主的竞争将更加激烈,民营企业要想在优胜劣汰的国际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十分必要。
企业的物力资源与财力资源配置固然重要,但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发展不再单纯依靠有形资源,还要依赖于能对有效知识进行积累和利用的人力资源,因此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是当前企业合理配置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提高企业效率的关键。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动力,民营企业的竞争是企业内部实力的竞争,而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实力的集中体现,是企业创新的源泉,民营企业只有不断优化内部人力资源,企业创新才会有持续不断的动力。
人力资源推动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和维系,在民营企业中,人力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核心竞争力要素,支撑着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不断优化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做大做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迫切要求。
据统计,截至2011年底,如东县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62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家,28家民营企业创建市以上技术中心企业,19家企业成为省级科技型企业。2011年,全县103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税统销售129.2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36.6%;105家规模以上新兴产业企业实现税统销售68.6亿元,占规模工业的19.5%。随着如东县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人力资源队伍年龄结构、文化程度、技术素质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结构不断优化,平均学历初中以上,高学历、高科技员工占比不断上升,中级以上科技人才占职工总数近20%。用工平均年龄逐年下降。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民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的问题不断显现。
企业发展与劳动力紧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招工难、留住工人更难,成为制约企业竞相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如东县素以劳动力廉价、员工素质高、人力资源充足为优势吸引外商,目前这方面的优势明显减弱。一方面,如东县优质的教育将大批本地的优秀人才培养输出,毕业回本县就业的人员不多;另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市场培育滞后,民营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尚未健全,难以吸引外地劳动力来如就业,本地劳动力又无法满足民营企业发展的需要。人力资源供求失衡造成了劳动力价格不断攀升,企业用工成本已高于珠三角和浙江,不少民营企业因劳动力缺乏,设备开工不足,运转率不高。
大多数民营企业人才资源没有得到优化配置,管理层人数比重偏高,缺乏高层次的技术创新带头人、复合型开发和管理人才。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部分在外毕业生回流就业,暂时改善了如东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队伍结构,但一旦经济复苏,部分毕业生即有可能外出就业,民营企业科技型人力资源队伍缺乏稳定性。队伍建设滞后,员工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对企业发展构成了明显的障碍,支撑民营企业发展的原动力不足。
当前如东县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多为家族式管理,人力资源培训、人才管理及激励机制严重缺失。一方面,不少民营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培训缺乏认识,尽管企业持续壮大,但多数民营企业管理者认为培训产生效益不快,只会提高成本,不愿在培训上花费较多的财力、物力及人力。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管理者普遍存在怕为他人做嫁衣的心理,怕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及人力所培训出的员工,一旦不被自己所用,则可能被竞争对手挖走,损失惨重。此外,一些民营企业缺乏完善的人才管理及激励机制,导致企业人才作用难以发挥,业绩突出的人才不能得到及时奖励和晋升,影响其工作的积极性,甚至有的会选择离开,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受损,直接影响企业绩效。
政府要在全社会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着力实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联动战略。
1.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人力资源培养机制。要从体制创新入手,构建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的新机制,不断提升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一要组织实施百名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民营企业家队伍。二要以构建职业经理人制度为目标,开展职业经理资质评价试点,培育职业经理人市场。三要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建立健全覆盖全国,服务如东的技术人才信息网。四要采取人才柔性引进和刚性引进的双轨制,大力实施技术移民、项目移民和资本移民策略,为创新型人才开设“绿色通道”,创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做好借智发展的文章。
2.出台政策鼓励引导民营企业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活动,出台有关政策引导民营企业定期开展员工培训,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不断拓展劳动力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切实加强以培养高级技工为重点的职业培训教育。进一步办好如东职中,与苏南发达地区联合办学,组织实施千名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工程,开创专业人才培育、使用与管理新局面。
3.完善奖励办法引导企业重视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以县为主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把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奖励纳入政府预算保障的重点,引导民营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要定期组织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评选活动,对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予以重奖,鼓励创新创业领军人物和优秀创新团队开展创新项目研究开发。
4.实施重点民营企业高端人才培养工程。加强民营企业重点行业人力资源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和引进行业科技领军人物。如东县工业企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全县60家重点民营企业到2015年末要拥有高级管理人才2100人,占民营企业员工总数30%。为此,如东要在加大对中天集团、强生集团、九九久科技、快达农化、巴大饲料、宇迪光学、通用机械、泰禾化工、亚振家俱、大东公司等高端人才培养的同时,将实施范围进一步拓宽,要在全县规模民营企业中全面开展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工程,不断拓展民营企业高端人才队伍,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
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原则是以人为本。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民营企业要围绕这一目标,不断优化企业人才成长环境,促进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1.重视人才。民营企业的发展关键在人,关键靠掌握现代企业管理方法的企业家队伍和掌握最新科学知识的科技人才队伍。没有一流的人才就难以建设一流企业,难以研制、生产、销售一流的产品。因此,民营企业要更加重视在企业内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从工作、生活等方面实实在在关心企业员工,为人才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
2.招引人才。民营企业要发展,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大胆地、不拘一格地引进和培训相关专业人才。一要积极与当地人力资源与保障部门联系,通过省、市、县每年举办的人力资源市场和网络平台招聘企业急需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二要从社会在职人员中招聘各类企业需要的人才;三要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采用“借脑”、“借智”等方法吸引人才。
3.用好人才。民营企业要像重视企业经营一样,重视企业用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要放手使用各类人才,充分调动人才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挖掘人才的潜能,把人才使用与人才成长周期有机结合起来,做到企业发展与人才自身发展相协调。要坚持有为有位相统一的原则,开辟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多种渠道,对各类人才要用当其时,用当其壮,更要用其所长。要建好三支队伍,打造企业中坚力量。一是建立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二是培养和造就现代企业管理人员队伍,特别是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管理人才和后备人才;三是建立一支特别能战斗的有高级技能的技术人才队伍。
4.留住人才。建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机制。民营企业要运用灵活的考核、晋升、奖惩等机制。在员工晋升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在业绩考评方面,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尽可能做到量化、细化;在奖惩激励方面,赏罚分明,将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创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氛围。用民主的管理体制、灵活的用人机制、公平的分配体系和融洽的人际关系来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氛围,吸引和集聚关键人才,培育和融合骨干人才。提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物质条件。制定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奖惩制度,用待遇留人。适度提高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在工资福利待遇中体现贡献的大小和人才的价值;改善住房条件,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适当给予应有的待遇,为专业人才激发灵感提供良好的环境等。民营企业领导者要善于和人才交朋友,要定期召开企业员工座谈会,适时与员工沟通交流,倾听他们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工作上给予支持,学习上给予机会,成长过程中给予关注,使企业成为聚集人才的大家庭。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塑造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与完善,要适应民营企业竞争发展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致力构建有利于调动民营企业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政府有关部门、民营企业不能一刀切,不能一劳永逸,要适时优化,不断完善,共同参与。
总之,民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构建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吸引并留住人力资源,管好员工,用好员工,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最本质的内容,是民营企业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民营企业只有通过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打造过硬的人力资源队伍,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才有坚实的基础,实现企业发展的新跨越才有更大的希望。
[1]向智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能滞后问题及其对策[J].企业管理,2012(7).
[2]李瑞芳.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J].科学之友,2011(19).
[3]刘晓广.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