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制造类专业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3-03-27 13:18欧艳华
大众科技 2013年10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高职思维

欧艳华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机械制造业是最基础的传统产业,各行业的发展都必须依靠机械支持并提供装备,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和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企业急需高级技能人才,高职制造类学生是机械工业未来的生力军,能快速适应岗位,并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企业发展所追求的。

1 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企业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过二十年的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和办学能力上都得到了大幅提高,但在这高速发展的背后,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教学特色等问题也日渐突出,高职教育应从初期的规模建设转化到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虽然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由于制造业的重要性及其庞大的规模,企业急需的高级技能人才却高薪难求。企业发展急需进入企业即用得上、发展空间大、并初步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应顺应企业的需求,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高职学生除迫切需要学习专业知识和具备较强的实践动力能力外,更渴望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得到一些专门的训练和培养,掌握迎接社会竞争的智慧和思维方法,以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

2 高职教育的现状

高职教育经过不断的尝试、改革和发展,高职院校逐渐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以项目教学为导向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企业培养出一大批应用型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了解企业的生产特点,具备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进入企业就能用得上,但由于高职院校教育的传统观念,学科分工过窄等,仍然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一线技术工人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现代企业需要的不是仅仅是能干活的苦力,更需要的是有创新精神且具备有持继发展能力的员工,保持企业的活力,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如何才能提高教学的质量,培养出的学生不仅是进入企业就能用,而且还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具备有一定的持续发展能力,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现有的教学模式中,虽然进行了改革,注重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由于传统的教学思维都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如何去思考,对于一个项目或者一个问题,教师的答案都准备得非常充分,在教学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往自己准备好的标准答案走,虽然改变了传授知识手段,不再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模式,但还是重于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模式中,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对已知的知识能模仿照搬,却欠缺运用已知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企业要不断发展,就需要不断的变革和创新,学生需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就应该具备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需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改变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更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在学校中多发现,鼓励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自己的看法,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火花,使学生运用已知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空间。

3 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3.1 通过创新竞赛培养创新思维

在新生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邀请学校里的专业老师和创新带头人,给学生讲解创新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认识创新,帮助学生建立创新意识和解除创新神秘感,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一名大学生具备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大一学生的《机械结构与分析》课程,在以往的的教学中,通常都是设置常规的减速器的项目设计,此项目可以包涵到学生在这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知识点,但是这样的设计没有创新,只是知识的重复运用及对学生标准知识的检验,学生得到的也只是教师灌输的理论知识,在老师指导下的按步骤的对理论知识的检验和强化,这样的项目注重的是学生的基础理论,忽略了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难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如何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全区及国家每年都会举行机械创新大赛,往往能参与的只是少部分同学,有些同学甚至不知道创新设计大赛,虽然学校参赛都会取得好名次,但是比赛也只是少数同学的参与,有些甚至是指导老师的思维,让学生去执行罢了,把机械创新大赛引入到《机械结构与分析》课程中,在课程内把创新设计的思路原理贯穿其中,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创新设计大赛,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其中,让学生感觉到创新跟自己相关,创新并不神秘,创新就在自己身边,学生因此对设计充满了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每个同学的创新设计在班级中展示交流,优秀的作品在全校展示交流,通过创新大赛的普及,人人都参与创新,并且自己的作品有机会参加全区和全国创新大赛,让创新成为身边的简单的一件事,让学生普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对创新的兴趣和热情 。

3.2 改变教学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在制造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基础课程里学生已经进行了创新思维的培养,参加了普及型的创新大赛,在后续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应继续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教学。

启发式教学,项目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实践动力能力,但许多老师的教学观念还没有更新,习惯于传统的以学科知识体系的知识型教学,教给学生的是知识而不是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持续发展的能力有限,他们也只能够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机械式的工作着,发展空间甚小。在企业不断需要改革创新的今天,培养出来的学生如何能适应企业的飞速发展,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除了向高职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同时,更要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习惯,不断地增强他们的探索创新意识。如何转变教学思维,在教学中结合创新能力的培养呢?以《零件加工与工艺装备》课程教学为例,本课程目标让学生掌握典型零件的工艺编制和装备设计能力,本课程教学中结合项目教学,把创新思维贯穿其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具体措施是,任务一:让学生对典型零件进行工艺规程的编制,分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工艺规程的编制,从中抽取一个工序让学生进行夹具设置,每组的任务一致,但要求每组学生的夹具方案不能相同,下达任务后各组自行讨论,讨论确定基本思路后把方案与辅导老师交流,老师的此阶段任务是确定是否有相同方案并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如思路相同后出设计方案的再重新设计方案,让学生的思维不受经济成本、任何加工条件等的限制,只要能达到装夹效果即可,这样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积极性,各组方案确定后,由组员自行安排任务并完成设计后,在班上组织交流探讨汇报 ,由同学们对各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探讨各方案的优点和不足,然后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创新不是凭空的发明创造,而是在一定的知识基础之上,通过此任务,同学们具备了工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了解夹具设计的思路方法,并可以从其它的设计中得到创新的灵感和补充。任务二:完成任务一之后,每组选择一典型零件来完成工艺规程和夹具设计,在此任务中,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工艺规程的编制,每一成员单独完成一道工序的夹具设计任务,在这个项目任务里,同学们即有合作(共同探讨工艺规程)又有各自的具体工作(自行完成一道工序的夹具设计),整个任务中,由学生自主完成,老师的任务是鼓励学生多发现,鼓励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以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只给学生做任务的引领和时间上的限制,由于没有了老师标准答案的束缚,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思维天马行空,经常会有某些组员为了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反复的探讨交流,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或许一些学生的设计不是那么优秀完美,但是他们掌握的是设计的思路方法,掌握了在设计中出现问题是如何去搜集资料和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思维培养和磨练中,他们得以学会了出现问题如何去面对和解决,在进入企业后,他们有更大的后续发展力去推动企业的不断改革创新。

总之,企业需要大批实践动手能力强,具备有持续发展空间的一线技术人才来推动企业的发展,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必须要顺应企业的需求,不仅仅是简单的校企合作办学,更要注重学校的发展内涵,转变转学观念,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一大批企业急需的具有独立思考力的创新型人才。

[1] 闫瑞涛,马光全.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硅谷,2008(13).

[2] 图力古日,陈宝芬.高职院校项目教学实践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9).

[3] 徐兵,孙海泉.CDIO在高职制造类专业中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1).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高职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