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霞
(中连中心小学,湖南冷水江417500)
情感是心理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个词,指“人脑对客观现实与个人需要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是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1]它作为一种心理过程,由主观感受、生理应对和表情动作三个基本因子构成,这三者的有机融合组成了一个连续的、完整的情感过程。教师情感是教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内心体验和感受,它分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积极的情感是教师活动的动力,而消极的情感对活动起阻碍作用[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3]提高教师素养,不仅仅局限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提升,还要使教师具有积极的情感。然而,相对于对教师认知与教师能力的研究,目前关于教师情感的研究是比较匮乏的[4]。农村教师消极情感影响着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随着教师专业化进程的深入推进,教师的情感,尤其是农村教师消极的情感日益得到各方重视。
教师燃烧自己,照亮学生的前途命运,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学生群体服务。他们在平常工作中,不但要进行常规的系列工作——备课、授课、批改作业,由于班级中各个学生的差异——思想、性格、学业、心理、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差异,还得额外开展大量无偿的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的工作时间没有8小时之限,也不区分校内和校外。在农村中,由于师资的缺乏,这种情况更甚。另外,不少农村学校对教师现行的考评以教师本人所教学科的学生考试平均成绩或者学生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甚至是唯一指标。并且,这些考评还与职位晋升、评奖评优等挂钩,这无形中给农村教师施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也易诱发他们消极教学情感。
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对教师在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适应新的变化。如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学生以及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教师个人修养、学科与教育知识、教学设计、班级管理、教育教学评价、沟通与合作等。农村教育也面临着新形势、新变化,尤其是农村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认知和理解在发生着变化。一方面,教育改革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提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新要求,如教师应会操作计算机,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会一门外语等等。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教师由于年龄、知识构成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暂时难以达到前述要求,极有可能产生焦躁、沮丧等消极情感。同时,由于农村生源的流失与减少,教师下岗待业的逐渐增多。这一新变化使部分原来工作压力大、缺乏岗位进修机会、教学技能不如别人好的教师担忧自身在定编制、定岗位时淘汰出局,并进一步加重其焦虑和不安情绪。
当前,我国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提高,然而与工作环境好、收入高、待遇好的城市教师或者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相比,还是比较低的,并且,这与他们付出的劳动也不相称。教师作为社会人,具有社会人的普遍情感,面对劳酬失衡、分配不公,有的教师自哀自怜,有的教师焦躁轻浮,有的教师郁郁不乐,更有教师忿忿不平,尤其是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工作了几十年的中老年教师,他们的收入还比不上刚从大学毕业出来在某些工作时间短、劳动强度小的单位的那些学生。此外,有的地方政府对农村教育重视不够,忽视农村教师对物质的需求,更漠视他们的精神需求;有些农村教师评奖评优、职位晋级不顺,住宿与住房条件得不到改善,婚姻与爱情、子女就业等方面的要求和期望未落实或者差距太大,也是消极情感产生的重要原因。还有部分农村教师则因紧张的人际关系,导致情绪不稳,心情压抑。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乃一种快乐之事业……愚蒙者,我得而智慧之;幼小者,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骎骎日上,皆我所造就者。其乐为何如耶!”[5]教师一旦跨入校门,就必须把个人所有的不快和烦恼留在门外,因为在学校里,他整个人是属于教育的,就像赞可夫所说,“教师也应该这样,来到学校里,他整个人就是属于儿童,属于儿童的教育事业的。”增强教师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乐趣,使教师常教常乐,使教师对本职业的认识像钱钟书对读书、做学术研究的认识——读书、做学术研究像馋猫贪吃美食一样,快乐无比;像林语堂一样,从来不知道什么叫苦学,所感受到的是“乐学”;而不是将教学视为单调的苦差事,那么教师必然乐教,自然也就有了深厚的职业情感与情意。
曾几何时,诸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这样的大标语,悬挂在很多中小学校的墙壁上,也镶嵌在许多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心里。毋庸置疑,标语前两个“为了”绝对是基础教育,甚至是整个教育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理念和工作中心,但最后一个“为了”显然栽进了“教育万能论”的泥潭。这样的教育标语,也可以说是教育口号,无穷放大了教师的责任,实际生活中,人们也要求教师这样做。只要出现诸如青少年道德下滑、犯罪等问题,学校教育马上会被千夫所指,这当然包括学校里的教师。这种情况屡见不鲜,在农村中更甚。减轻教师的责任必须认识到:虽然学校与教师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但这种主导作用的发挥不是单一的、无穷的;家庭、学校、社会各界等方面力量相互配合、共同助推造就了学生各方面的成长与发展。假如单纯地将学生所有的教育责任完全转嫁给学校与教师,必然致使教师难堪重负而渐渐淡化直至彻底丧失对教育的情趣与情感。
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一语道出了人民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理论上,教师这一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社会现实情境中,教师却处于十分不利甚至卑微的地位。这种卑微具体体现在经济地位——工资收入上。诚然,目前农村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与以前相比有所改善,但相较于城市及发达地区,“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收入存在着较大差距以及日益拉大的趋势”[6],且很难挣到“外快”,也没有什么耀眼的光环。甚至,我国农村还有一些地区存在拖欠、克扣教师工资现象[6]。这使得不少原本生活拮据、困难的教师较难感受到生活的乐趣,进而也影响其对教学乐趣的体验。另外,受金钱与名利影响,部分教师淡忘了自己的角色本职——教书育人,千方百计谋求赚钱的“副业”、“第二职业”,牺牲教学时间参加各种沽名钓誉的活动。虽说提高工资、提供住房、增加生活补助等物质待遇问题的解决,对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职业认同感的效果可能不会立竿见影,但如果解决了他们物质生活的后顾之忧,至少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诚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所述,低层次的需要相对满足了,才会向高一层次发展[7]。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在霍桑工厂所做实验结果显示:如果要提高工人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则需要给工人更多的工作自由、更多的尊重,需要提高工作情绪、改善人际关系等。诚如前述,一定条件的物质基础是教师教学情感产生的一个重要条件,但相应地,教师本身的内在精神因素——态度、认知、人格等的作用更大。单一地解决教师物质要求很难说一定能转化和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情感。不同于普通从业工作者,在物质需求基本满足的情形下,教师更看重精神的需求与享受。对学生个体的理解与尊重为现代教育所强调,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这一教育价值观。虽然,目前的教学着重于学生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只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但这并不是说可以将教学中的教师理解为次要的,更不是说学生可以轻视教师,可以不尊重教师,可以“耻学于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社会各界人士更不能纯粹以教师所教学生的成绩为指标来衡量给予教师尊重的份量,而应该给予所有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努力、贡献的教师高度尊重。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也说明了“尊重”的重要性。此外,对于教师来说,校园文化是影响其教学情感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深深地影响着校园里的师生。当前的农村中小学里,大多数教师在不同程度上产生了消极的情感,这其实可以直接归因于农村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积极良好的文化气息与氛围的营造,对教师的教育情感的唤醒和激发将产生很大的作用。
教育规范和制度的建立,不是为了限制与框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而是使其在基本规范与制度的框架上发挥教学智慧,进而相对自由地教学、创造性地教学,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成就,进而享受教学的乐趣与精神上的满足。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制度逐渐凸显出强制等特征,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管理和要求也越来越倾向于硬性规定。这硬性的规定所产生的效果适得其反。如机械地将教师工资待遇与学生升学率、考试分数按正比例关系绑定在一起,导致了教师教学表面上如沐春风,其实极度厌教的现象。有的农村学校对教师的管理体制人性化不够,将经济生产领域的一些管理机制机械地嫁接到教育管理领域。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是培养人的机构。为了保证机构的正常运行,学校必须有管理教师的制度与行动,但管理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管住”,而在于激励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1]沈德立,阴国恩.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李红恩,靳玉乐.教师的教育情感:内涵、构成与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11(10):86 -89.
[3]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4]徐志刚.走向现象学的教师情感研究[J].教育探索,2009(11):89-100.
[5]胡晓风.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6]樊香兰.城乡中小学教师收入差距原因分析及建议[J].中国农业教育,2009(2):1 -4.
[7]郭翠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与高校青年教师管理[J].继续教育研究,2011(1):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