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事件的新特点及其应对

2013-03-27 03:45沈佳文
党政干部论坛 2013年5期
关键词:舆情舆论

○ 沈佳文

近年来网络舆情事件多发、频发,一方面预示着社会领域已经负荷了过多的不协调、不公平、不可持续的压力和问题,同时另一方面也集中暴露出地方党委政府在网络新媒体格局下妥善应对和处置各类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思路和方法上还有所欠缺。可以说,网络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挑战着我们的执政方式与执政理念,挑战着我们的意识形态管理工作及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深刻嬗变,敏锐感知其对领导工作构成的严峻挑战,对于不断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在新的执政环境下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新媒体时代网络事件的新特点

(一)网络事件多发频发,舆情热点敏感集中

一是曝光频率密集化。据相关统计,网络群体性事件在2007年以前平均3个月1起,之后呈急速增长态势,2008年平均每个月1起,到了2009年以后每个月2-3起……时至今日,各大网站几乎每周都有点击率超千万的热议事件。二是曝光方式创意化。从舆论热点的形成来看,既有一言引爆(“我爸是李刚”),也有丑闻引爆(各类“门”事件),还有更多的行为细节等引发广泛关注,多种多样的舆论引爆方式层出不穷。三是曝光对象聚焦化。从近几年舆论曝光对象来看,越来越清晰地指向“涉官涉富涉腐涉警”方面的内容,尤其针对垄断行业、公权力部门、医疗卫生及教育等领域,往往热点一炒一个准。

(二)网上网下互动交融,虚拟现实同步推进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当前社会形势下,网上网下事件的交互、交融、交织性表现突出:一方面,凡是现实社会中热点问题和事件,甚至社会情绪,一定会从网络上发酵反映出来;另一方面,网络事态的发展又反过来一定会影响和推动现实事件发展,而最终结果往往受制于多种力量的博弈。从历年来几起重大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不难看到网络民意左右政策、甚至影响司法审判结果的案例,如药家鑫、吴英案等等。在这样严峻复杂的网络民意包围中,非常考验执政者的能力水平。

(三)网络围观愈演愈烈,情绪对立一触即发

从当前愈演愈烈的网络围观中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在网络上言论高调、言辞激烈、言语强势的群体,在现实社会中一般是不太具有话语权的弱势群体,而现实社会中的实权部门、强势群体在网络上往往面临缺席审判的境地,动辄成为千夫所指。这种强弱倒置的现象恰恰比较好的反映了哪些行业、领域、部门和个人是矛盾问题比较集中的,而这些区域往往也就是党群干群关系比较紧张、老百姓对立情绪比较强的。甚至可以推理,网络多事的行业、部门、领域,背后必然有其不规范、不公开、不公平之所在,从而令老百姓积怨已深。

(四)网民反应不断升级,利益博弈日趋显现

可以预见,随着改革的深入、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网民数量不断增多,民主意识、参与意识显著提升,网络事件不断升级扩大将是一个基本的趋势。一方面是总体规模不断扩大,暴力倾向日益明显。从近年诸多事件中发现,无论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甘肃陇南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均先后有砸烧房屋、焚毁车辆、民警和群众伤亡等情形。另一方面尤其令人担忧的是,随着社会资源分配功能的弱化和社会结构的板结化,社会群体借助网络事件挑动社会情绪,推动群体性事件,借以博取利益的机制日渐形成。而许多网络事件,往往成为不同阶层群体利益表达和利益博弈的重要形式和砝码之一。

二、思考与建议

新媒体时代的网络只是面镜子、是平台、是推手,反映的却是当前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问题。网络舆情事件危及的并不仅仅是政府形象问题,其背后是对网络时代执政理念、执政思路、执政方式的严峻考验和挑战。因此,突发事件舆情应对的基本思路应当是:既注重网上引导,又要做好网下工作,要处理好治标与治本的关系;既注重应急管理,又要做好源头治理,要处理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既注重制度建设,又要做好动态协调,要处理好目标与手段的关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一)创新思维,从战略性高度提升对信息网络和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与此同时,网络虚拟社群发展迅猛,目前全国各类BBS论坛达130万个、QQ群超过5000万个、微博用户规模超3亿。网络正以不可逆转之势挑战着我们对虚拟社会的管理能力。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虚拟社会既有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关系的一些共性,也有很多独特之处。具有相同利益诉求或兴趣爱好的人通过网络聚集,在相对封闭的交流空间里观点频繁碰撞、信息交互传递,其潜在的即时动员能力增加了社会动荡的风险,加大了社会管理难度。我们现有的信息网络管理主要是基于传统行政体制架构,而网络新媒体本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去行政化、去层级化以及网状弥散结构等特点决定了传统媒体管理的思路和手段已不适用新的传播环境。因此,很有必要突破原有思维的束缚,改革完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增强信息网络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要抓紧研究网络虚拟社会信息传播的规律,比如网络谣言、流言是怎样迅速传播扩散的,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衰落遵循怎样的内在机理等等。

(二)信息公开,从有效性尺度牢牢把握议程设置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早在上个世纪,法国哲学家、思想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就曾预言:人类社会将因信息传播技术的推动而从“全景监狱”步入“共景监狱”,意即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改变社会舆论的生产方式、信息资源的配置和传播方式,最终将改变社会的组织形式和控制方式。传统权威带来的资源优势逐渐消解,未来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越来越呈现扁平化、分众化、独立化和多元化,民心的获得和认同很大程度决定了执政的有效性。因此,必须不断完善宣传和舆论引导机制,提高党在复杂舆论环境下的执政能力。要做到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公开,用公开透明的信息和权威声音及时制止谣言,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顺势化解危机,通过回应和纠偏反馈来引导公众理性思考,增强信息发布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要尊重和研究舆论传播规律,要根据规律办事,确保将议程设置权牢牢掌握在手,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要努力打破“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隔阂,按照现有网络媒体的受众结构、特点来改革传统的宣传话语体系,注重宣传艺术和手法,尽量避免自说自话的“泡沫化”宣传。

(三)部门联动,从系统性维度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提高危机应对的能力

随着媒介影响力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当代社会公众已然养成依赖媒体的习惯,这种“媒介化生活”方式使得现代媒体的功能被无限放大,媒介作为一种渠道和手段,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地被社会大众所借助运用以表达诉求、参与政治。公众所接触的现实往往并非现实本身,而是媒体所构建出来的现实,公众舆论对社会事件的看法很大程度受媒体塑造的影响。“媒介化失实”普遍存在,网络舆情瞬息万变。如何做到既密切关注、把握走向,又不妄加干涉、压制民意;既不堵塞互联网作为民众释放情绪舒缓压力的“宣泄口”,又能确保自身形象和公信力不受损害?这些都对党在复杂条件和危机情境下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考验。要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规范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送、处理流程,敏锐捕捉苗头性、倾向性、群体性问题,保证舆情搜集研判有专人、舆情信息共享有渠道。做好舆情监控预警,针对重点人物和敏感时期做好舆情预案编制,对网上重大舆情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完善各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建立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应急协同处理机制等,加强各部门协调联动,畅通与主流媒体和部门对口媒体的高效联络渠道,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四)着眼长远,从全局性角度科学协调各方面关系,提高统筹均衡能力

新媒体环境下,形形色色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不断挑动公众的神经,冲击政府公信力,造成执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方面暴露出社会管理领域种种的不适应、不协调问题,另一方面,也凸显出社会矛盾背后日益失衡的利益协调关系,这是矛盾的根源。因此,当前对社会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处理,恐怕已经不能只停留在“应急式”、“灭火式”的处理思路和方式,而要采取标本兼治的社会管理策略,努力构建源头治理体系,使关口前移,尽可能预防、化解和减少社会矛盾。要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尽快出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不断深化改革,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要更加注重把当前和长远联系起来统筹谋划,构建一系列矛盾动态调节和化解机制。因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领域的矛盾只有尽可能减少,不可能被彻底消灭,旧的解决了又会滋生新的,只有依赖常态协调机制才能促使社会矛盾和问题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应当健全各类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调节和利益协调机制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讲,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必须从源头治理、常态调理和应急管理三个层面统筹考虑,构建一整套相互联系、相互支持的规范、机制和制度体系。

猜你喜欢
舆情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数字舆情
数字舆情
新闻报道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舆情
西方舆论观的历史沿革
舆情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舆情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