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自公布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以来,中国“几十个红头文件管不住一张嘴”的公款吃喝问题,终于有了重大转变。一时间,一些高档酒店生意清淡了,昔日店内觥筹交错、店外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终于歇息了,有的饭店出现了“退单潮”等等。
但是,短短半年时间,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公款吃喝的新动向:“外面不安全,请客到食堂”,公款吃喝从地面转入地下,而且有的排场更加奢侈,席上龙虾、刺身一应俱全,多款名贵洋酒任饮,当然,茅台是少不了的,“通行的做法是,喝茅台把商标先撕下来,更为隐秘的办法则是,把茅台酒倒进矿泉水瓶”。不仅如此,一些政府部门还将自己的食堂重新装修,并从当地最好的餐厅聘请厨师,真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既“照顾”了中央反腐倡廉的措施,又能够继续公款吃喝,还称之为“中国文化传统”。
公款吃喝不是中国文化传统。中国的公款吃喝由来已久。看一看中国公款吃喝的现状,虽然干部群众都说公款吃喝不好,但在一些人看来,中国社会生活中没有公款吃喝似乎还“真不行”。且不说各级政府的迎来送往,即使像样一点的公司企业都少不了一大笔公关费,许多项目、生意甚至都是在酒足饭饱之后敲定的。
公款吃喝屡禁不止,且从地上吃到地下,不仅吃坏了官员的形象,吃掉了八项规定的严肃性,而且把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的关系越吃越远,还加剧了以权谋私和权钱交易的腐败。故公款吃喝不是文化现象,而是我国法治建设滞后或不足的表现。我们绝不能对公款吃喝的社会危害掉以轻心。今天的许多发达国家,公款吃喝的现象极少。不是人家不喜欢吃喝,而是公权吃喝受到严格的约束。我们有些代表团到国外,由于规定公款不得饮酒,主人不得不自掏腰包请人喝酒。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等等,都属于华人文化,也很少有公款吃喝的。因此,把公款吃喝归之于中国文化传统,不仅反映出官员廉政意识的薄弱和人们抵制不公行为的道义感缺失,而且说明中国以公款吃喝体现出来的腐败现象已经成为顽症,必须采用新手段、新方式加以解决。
当前,虽然公款吃喝转入地下,但公款吃喝的本质没有变,都是私用或滥用公权,挥霍人民的财富。转入地下是因为在地上容易被查到。但为什么转入地下就没人查了?八项规定要求的廉政建设并不就是针对地上说的,对地下同样有效。同时,公款吃喝所需要的大量费用,是从哪里走的,为什么没有约束?遏制公款吃喝显然不能仅仅针对饭店的高档消费,还要关注各单位公款吃喝的费用支出,特别是在中央明令禁止大吃大喝的情况下,那地下公款吃喝掉的茅台等高档酒是如何支出的?显然,公款吃喝从地面转入地下,表明我们对公款吃喝形成的制度约束还不完善。要进一步推进廉政建设,必须加大八项规定廉政态势的遏制力,杜绝一切钱权交易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有效地将八项规定贯彻落实下去。
公款吃喝是权力不受制度约束的一种形式。公款吃喝种种新动向,说明我们某些领域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的现象仍大量存在。权力不受制约,就会想方设法腐败。八项规定对于党性强、自觉性高的干部来说,是清楚和严格的。但对于一些自以为不受制约的权力来说,又似乎尽可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里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公款吃喝的动因即权力的制约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要真正解决公款吃喝的问题,关键在于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切断权力和大吃大喝的内在联系。而这方面最重要的制度建设,就是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从体系的角度考虑制约和监督,就是要求把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渗透到权力运行的一切方面,把“地上”、“地下”、“水上”、“水下”包括“空中”可能的公款消费统统关进“笼子”。只有这样,八项规定所倡导的“勤俭节约”“廉洁从政”的廉政目标才能被全面有效地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