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世俗化乃是席卷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尤其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倡导的核心要务,市场经济大潮彻底颠覆了几千年来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尺度,物质欲望的满足成为平民百姓的首要人生目的,金钱和权力成为衡量一切的价值标准。至今为止,权力欲和金钱欲已经构筑出贫富高度分化、暴力和谎言横行无忌、道德伦理底线被肆意突破。在这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充斥着多少歇斯底里的快感高潮和痛不欲生的撕心裂肺,拥塞着多少钱能通神、权力主宰一切、色欲无度挥霍的激昂亢奋和最基本的人权被践踏、乃至生命被视若草芥的低泣饮恨,有多少心灵被扭曲,又有多少灵魂被击碎,更有多少人格的萎缩和崩解。也许,这一切只有冥冥中的神了然于心;而吾等混迹尘土的凡夫俗子却只能随着作家的笔触去窥探一番,满足一下想象力的乐趣,借助文学的力量暂享神的超然之乐。钱玉贵的中篇小说《尘埃喧嚣》就以一个国有矿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浦的一段悲喜人生透视了当前物欲社会的高亢与荒凉,展示了世俗化时代中的人格坚守及其沦陷的人性警示。
小说主人公杨浦在上大学时不但成绩优秀,还曾担任了学生会主席、团支部书记,是曾经受到团中央表彰的优秀大学生干部。大学毕业十五年后,他发展得却不尽人意,还只是一个国有矿业公司总经理助理,无权无势,收入微薄。在大学同学聚会时,看到刘大鸣等同学都已经成为腰缠万贯的总经理了,杨浦的虚荣心受到极大伤害。刘大鸣乘机劝他辞职,以年薪五十万的优厚待遇聘他当一个即将开采的金矿的总经理。但是杨浦却没有答应老同学的请求。他的妻子小兰却是一个很现实的人,正打算着如何买更大的房子,如何过上更奢侈体面的生活,对丈夫杨浦不能像同事林义强那样出任私人矿山总经理赚大钱心有不满。不过,矿业公司总经理裘胜荣非常看好杨浦,把他提升为副总经理,并暗示他将来是总经理的最佳人选。在处理一次矿洞透水事故中,杨浦一马当先,不顾个人安危,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更赢得了裘胜荣的青睐,被媒体塑造为英雄典型。然而正因为不顾个人安危,妻子小兰与杨浦发生了矛盾,甚至回到娘家以离婚相威胁,让他陷入了家庭生活危机。由于他和林义强当了私营矿山的安全系统工程评估论证专家赚了点小钱,无意中妨碍了刘大鸣的收购计划,结果刘大鸣策划了矿难,这最终使得杨浦既丧失了在国有矿业公司的政治前途,也得不到刘大鸣金矿的总经理职位,只陷入了更加沉重迷惑的一片茫然。
该小说主要展示的,就像颇有意味的题名所言,尘埃喧嚣,那就是人的物欲沸腾,金钱横行无忌,暴力和谎言已经成为社会的支配性力量的现实图景。在这个图景中居于支配性地位就是刘大鸣这个人物。他大学读的采矿专业,读书时就对知识不感兴趣,只想摆摊赚钱,被同学耻笑为“经济动物”;想不到正是这样的人,大学毕业十五年后就成为身价过亿的矿业公司董事长。小说如此简洁地交代他的发家历程:“这些年里,刘大鸣对矿产资源的发展前景和财富价值的认识,已非他人所及,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修成正果了。对于如何搞到探矿权继而拿下采矿权到最终占有整个矿权,搞定一座矿山,这一整套路径、程序、关节、手续,他早已轻车熟路。他是通过清产核资、股份制改造、变相收购等一系列复杂程序,并佐之以‘相关配套(行贿、吃喝玩乐、高档消费)手段作用下,才拥有了大型规模的公羊山矿权,并坐上矿业公司董事长大位。从那时起,他就把所有从公羊山赚到钱投入到在全国各地的找矿卖矿上。”可以想见,刘大鸣的发家历程,依靠的绝对不是知识技术的先进、管理能力的超卓、对市场走向的灵敏捕捉,而是如何与权力部门搞好关系,如何把国有资产据为己有,如何掠夺性地开采自然资源和剥夺他人的劳动成果。对于这些富人来说,财富的积累过程就是破坏正义和良知的过程,就是破坏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过程。就像马克思所言,资本的每个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他为了夺取浙江商人的南山矿,居然不惜故意策划矿难,导致五名工人丧命。这把当今社会的那种血腥和暴力本质展示得令人心惊。
财富的积累过程充满原罪,但这些暴富阶层在富起来之后的表现更是令人愤慨。他们没有精神追求,没有社会责任感,没有良知的觉醒,他们只知道挥霍炫耀,只想着占有更多的物质财富。刘大鸣他们要搞大学毕业十五周年聚会,与其说是畅叙同学情谊,不如说是借机攀比和炫耀。小说这样写到同学聚会场面:“到了杯来盏去的时候,身边这些有钱的同学们开始畅谈他们游历的海外风光,从加勒比海海滩风光,到南非好望角的巨浪,从威尼斯泛舟到巴黎夜景,从马尔代夫潜水到巴厘岛度假……这个过程当中,杨浦觉得自己心理压力有增无减。而话题仍在朝着他不熟悉的领域转换。史建平吹嘘起他经营的期货与股票,挣个几百万跟玩儿似的,汪一露则不断地把手指的钻石戒指和脖颈上那根镶嵌着翡翠钻石的项链显摆一下。”空虚无聊的自我就这样只能依靠外在的物质标记来填补和呈现。他们的精神世界在物质财富的过度挤压下出现了极度的畸变,像发迹后的刘大鸣是极其信奉风水天象、问卦占卜。财富和迷信天衣无缝的对接昭示着精神的溃败。对于刘大鸣而言,一切都围绕着一己私利展开,当他需要杨浦当他的金矿总经理时,他可以随手给小兰二十万;但是当杨浦等人的安全评估阻碍了他对南山矿的兼并时,他就毫不犹豫地给老同学以致命的打击。
与刘大鸣等非常世俗化的人物构成呼应的是林义强和小兰等人物。林义强原本和杨浦一样是马山矿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但是为了高薪他毅然跳槽,当上私人矿山总经理。他认为,金钱就是衡量人的价值和能力的一个杠杆,而人活一世,谁不愿意自己的生活过得丰富精彩,谁不愿意享受更好的物质条件,倘若能够办到,为什么要拒绝呢?为什么不选择呢?当杨浦对他说,如果可能将来要他当矿业公司的总经理,但是他马上就说:“你能给我年薪三十万吗?你能给我作为总经理个人招待费一年十五万吗?你能无偿提供我一套一百二十平米的住房吗?你能给我配辆A6奥迪车作为我的私人用车吗?”林义强虽然没有像刘大鸣那样坑蒙拐骗,乃至杀人放火,骄奢淫逸,但是就本质而言,他也是和刘大鸣如出一辙的,都是以金钱为人生的主宰之人。后来,他为了赚取专家费用,居然昧着良心干起违法的勾当,给那些私人矿山搞安全评估,也间接地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刘大鸣、林义强等人的物欲主义人生观具有极大的传染性、示范性,杨浦的妻子小兰很自然就认同了这种人生观,住大房子、买高档消费品、开私家车、让孩子接受贵族式教育等等,就是她的人生追求。她也许自己没有能力去实现这种人生目的,就会逼迫丈夫就范。
当刘大鸣以五十万年薪为诱惑,以自己的财大气粗、挥金如土的生活为示范,林义强则以自己的生动例子现身说法,而妻子小兰以自己的人生追求来逼迫,杨浦的人生罗网就被严严实实地织就了。他还会有其他出路吗?
应该说,杨浦本来还是很有追求的。从大学开始,他就“似乎就断定自己这辈子跟刘大鸣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自认为在人生态度、理想和价值观上都与他难以苟同。”杨浦的理想显然不是纯粹以金钱的多少为衡量的。他另有所图,“从最初选择采矿专业那一天起,他就一直渴望着自己能够管理和支配一座完整的矿山,他要在一座完整的矿山上规划他理想的蓝图,施展他的才华和抱负。”他之所以在同事们为寻求高薪纷纷跳槽到私营矿山去时,还依然坚守在马山矿业公司,就是因为他看到自己有可能当上总经理,那样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正是因为有这点人格的坚守,杨浦显得与众不同,也才使得他对现实还保有一定的反思意识。例如,从同学聚会回来后,他被提升为副总经理,首先想到的是提高的工资,但他很快就在内心责问起自己,“怎么突然就只想到了收入待遇呢?怎么就只想到钱,而不是其他的东西?我真的是掉进了钱眼,还是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其他的念想?那一刻的杨浦不明白的是,自己的心志‘堕落了,还是自己原本就是一个极其世俗的人。”而第一次和林义强一起去给私人矿山当安全评估专家赚取外快时,杨浦回到家中心里也有些忐忑不安,还有一种失节般的懊恼。即使当他在处理矿洞透水事故后,总经理裘胜荣要安排媒体采访他,他开始也拒绝了。“杨浦其实是个低调的不愿张扬的人,尽管他骨子里的虚荣心也坚硬无比,但他内在还是抵触媒体的那种浮夸的虚荣。何况那天值班处理透水事故,在他看来,也并不算是什么惊人之举,而一旦被媒体宣传出去,就难免有夸大不实之处,到那时岂不是把自己一直精心保护着的名声搞臭了吗?”这些无不表明杨浦心中还是一个存有理想,是非原则分明,有良知,有反思意识,有一定操守的难能可贵之人。
然而,杨浦的这点人格坚守在物欲滔滔、尘埃喧嚣的时代洪流中非常没有精神抵挡力。一次同学聚会,就让他的自尊心、虚荣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林义强稍稍劝告,就让他一同为了几千元钱出卖了良知;而妻子小兰的逼迫更是让他无处可逃。在杨浦的生活世界中,他既不可能向内心深处去寻找信仰般的坚定力量,也不可能向外去寻找崇高榜样的精神启迪和庇护,他没有办法抗拒或超越现实生活的巨大力量。最终的屈服就不可避免了,“这样梳理着,他觉得好像就是从年初那次同学聚会以后,自己就如同中了魔法一样始终被一种浮躁不安的情绪所左右着,变得患得患失,心神不宁,金钱、财富、地位、权势……纠结着,斗争着,撕扯着,而不再拥有过去内心里的平静、淡定。他想来想去,其实也没有想出个所以然来,但他还是觉着自己是到了要向内心另一种呼声和另一股力量妥协屈服的时候了。”然而,有些人屈从于物欲化的现实力量可以获得世俗的成功,如刘大鸣、林义强等人,但绝对不是所有屈从的人就能获得世俗的成功,例如杨浦。
杨浦的人格坚守及其沦陷让我们不得不反思现实世界中更为深入的东西。像刘大鸣这样的人及其价值观主宰着现实中国,实在是国人莫大的生存悲剧。他们把丰富复杂的人性需求简化为单一的金钱欲、占有欲,并以此展开血腥暴力的异化人生。他们不但牺牲了自己的心灵良知、灵魂信仰的完整性,而且彻底地威胁着要牺牲他人的生命和灵魂。最终他们似乎得到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的生命,也带累他人丧失生命。而杨浦这样的人,虽然有较高的追求,有一定的人格操守,但依然无法抵挡刘大鸣他们所代表的时代大潮,这无疑让我们追问,到底要具有什么的精神力量,我们才能稳如磐石、按照内心的真实声音地生活于这个世界?这种力量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最终能否获得这种力量?人的情感、心灵、良知和灵魂的力量该如何抵抗并超越这个如此顽固的现实世界?我们能否再次仰望星空,向往精神羽翼飞舞的高迥旷远?即使现实生活中缺乏这种精神的闪光,文学依然要坚持点亮人们的心灵。
中篇小说《尘埃喧嚣》的艺术特色鲜明,那跌荡起伏的戏剧性情节非常吸引人,那绵密沉稳如大江大河般推进的叙述力量令人吃惊,而且人物性格鲜明,人物心理发展历程被描摹得丝丝入扣。这部小说无疑饱含着作者丰富的生活积累,也展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深情热爱和困惑迷茫,称得上富有现实意义和力度的小说佳作。
作者简介:汪树东,1974年出生,江西上饶人,文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出版有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超越的追寻:中国现代文学的价值分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