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社会和谐思想的当代价值启示

2013-03-24 05:08叶昌友林良山
关键词:荀子孟子论语

叶昌友,林良山

(南京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 210046)

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阐述了一种“普遍和谐”的理念,构成了创建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宏大和谐,而要实现这种雄伟的政治抱负,先秦儒家规划了两个理想蓝图:“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这些和谐思想,对于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

一、以德立身、修身养性,促进自我身心和谐

在儒家“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的思想理念中,修身是起点,也是关键的一环。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强调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友善地对待他人和社会。孟子也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离娄上)亦强调道德的自我完善,要求修身为本。荀子则说:“闻修身,为闻为国也。”(《荀子·君道》)直接把修身与治国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在以孔、孟、荀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治国理念中,修身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立己的唯一途径,也是人生的内在需要。修身首先要修心,心为万物之本,若本得其正,则万物安宁而天下太平。在这个方面:

首先要端正贫富观。一个人要想立于世,应该做到心无所执而有诸物,不仅能在清贫时做到自处节俭而心安泰,同时也能在显达时做到虚怀若谷而能宽容,达到“贫而无怨,富而无骄”的理想人格境界。特别是当一个人处于贫困潦倒时最能考验其品质和意志。如孔子所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孔子非常厌恶那些追求物质享受不能安贫乐道的人,他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孔子认为,一个人斤斤计较个人的吃穿等生活琐事,是不会有远大志向的,因此,根本就不必与这样的人去讨论什么是道的问题。并高度赞扬仲由说:“衣敝缊袍,与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破旧丝棉袄”和“狐貉皮袄”在这里代表了两种符号,其内涵包含了财富、地位、等级、身份、权利、外貌、穿戴等的总和,然而所有这一切,都不过是人的外在的东西,都是人的附属品,因此不管这些外在的东西多么不同,人在精神上、人格上的追求都是平等的,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外在的东西比别人差而感到羞耻。孔子其后的儒家均以抑制个人物质生活欲望、保持节操,作为儒家修身处事的道德准则。

其次要养成良好的德行,要有“仁者”之心。孔子有很多关于“仁”和“人”关系的言论,强调人当以仁德立身。如:“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而那些不仁之人“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论语·里仁》),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这是做到“仁”的四项标准和素质。所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不为物所动就能做到“刚”;而一个人做到了刚强坚定,自然就能够达到果敢而不犹豫。一个人拥有了刚、毅、木、讷这四德,就能朴实诚信,天地无欺,就自然而然地接近“仁”的要求了。这个”仁”也不是高不可攀,望尘莫及,只要你秉承圣哲教诲,身体力行,就会水到渠成,春风化雨,无需刻意造作,就像孔子所说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虽然求仁不难,但如果要把“仁”成为一生的德行,践行仁道,则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持之以恒,长期践行,正如孔子所说,“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论语·里仁》)可谓把坚持“仁”的决心说得淋漓尽致了。可见,“仁”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判断一个人善恶、是非的最基本的标尺。“仁”是立身之本,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履行符合仁德的行为规范,高风亮节,矢志不渝,特别是在国家民族的大义面前,志士仁人则更要做到“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第三要养成“大丈夫”的意志品格。“大丈夫”的意志品格是先秦儒家所倡导追求的精神人格,也是儒家以仁德立身、安贫乐道所要求的精神品格。先秦儒家中以孟子的“三不”最能集中体现“大丈夫”的精神品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孟子这段话先强调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以仁德正身,行治国平天下之大道;接着孟子强调不管任何情况都得保持自己的仁道与人格,社会政治清明时要实现治国为民的志向,社会政治黑暗时也要保持独立人格,不同流合污;最后指明了志士仁人当具有的“三不”大丈夫精神:身处富贵不迷乱仁德本性,身处贫贱不改变志向德行,威武势力下也决不卑躬屈膝有违道义。

在当代中国,践行“以德立身、修身养性”,对普通民众来说,可以让自己的道德素质得到升华,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做一个乐观向上、爱国爱民的社会主义公民;而对于执政者来说,切实践行“以德立身、修身养性”,能够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做到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觉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抵制各种腐朽作风,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二、诚信守义、忠恕待人,促进人与人的和谐

先秦儒家认为人只有确立诚信守义思想、固守诚信守义道德,才会养成君子人格,才能建立和谐的伦理关系。先秦儒家诚信守义的做人准则影响着华夏子孙的处世性格,维系着神州千年的人际伦理,并得到了后儒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对中国社会的文明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中就有:“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可见,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成功的保障,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

1.诚信是立世之本。孔子提倡“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人之生也直。”(《论语·雍也》)倡导人生在世,要以诚信正直立身处世。在孔子看来,君子应该是诚信正直的,因为君子能够“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即把“义”当作做人的根本,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说话谦虚,态度和善,一诺千金。所以君子能够“怀德怀刑”,循规守法,做社会的楷模,而小人却只能“怀土怀惠”,鼠目寸光,只想着打自己的小算盘。(《论语·里仁》)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认为内心真诚是天道和人道的本质属性,只有做到至诚,才能感化人心,求得人与人的相互信任,而达齐家治国。荀子也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应具备的优良品质,他说:“忠信以为质。”(《荀子·臣道》)并且还说:“天地为大,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不诚则疏;君上为尊,不诚则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荀子在这里已然把诚信上升到天地万物、社会伦理的顺利运行高度。当然,先秦儒家的这种诚信是要建立在符合社会道义的基础上,否则就会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那些不守诚信的人,就像是“大车无輗”、“小车无軏”无法行走(《论语·为政》),最终会使自己在社会上无立身之地。

2.守义是做人的高尚品质。在孔子的道德修养理念里,“义”即是倡导做人做事要合乎以仁为内在本质、以礼为外在表现的伦理、道德准则和法律规范。子曰:“君子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孔子认为在君子所具备的“义”、“礼”、“逊”、“信”四种品质里,“义”是核心价值,没有了这个核心价值,人就会变得“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那样人就会刁钻油滑、见利忘义,因此,君子应该“喻于义”,不应该像小人那样“喻于利”(《论语·里仁》)。一个人如果“义以为上”(《论语·阳货》),用“义”的价值观去辨别善恶美丑,去践行君子的“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周而不比”(《论语·为政》),就会有“成人之美”(《论语·颜渊》)的美德,就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论语·泰伯》),为朋友,为国家,能够临危不惧,大义凌然,不屈不挠。正如孟子所说:“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可见,人的一切言行只有符合道义,才能付诸行动。当然,这里的“义”绝不是指江湖义气,像那种酒肉朋友“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只会像乌合之众那样拉帮结伙,缺乏是非观念,缺乏理智和崇高的道义,只会“成人之恶”(《论语·颜渊》),最终会给社会、家庭和个人带来危害。一个人的守义品质运用到治国上就能移风易俗,政通人和,特别是对统治者来说,他的守义表率更是王道实现与否的关键,正如荀子所说:“用国者,义立而王。”(《荀子·王霸》)

众所周知,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当今社会每个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难免要与人接触、联系,因此,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也是能否达到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则应从尊重别人开始,用儒家的“诚信守义、忠恕待人”的理念来要求自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经常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与人为善,也会给自己打开方便之门。倘若人人能够秉承圣贤的教诲,内心坦诚,仁义待人,则人与人之间就会惺惺相惜,相互照应,不仅成就了他人,自己也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更会给整个社会带来和谐安宁。

三、为政以德、仁民济众,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

先秦儒家的“为政以德”治国理念的目的是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仁民济众”思想是达到这种和谐的重要途径。只有贯彻“仁民济众”的济世理念,让百姓富裕起来,并及时地实行道德教育,加强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民众才能安居乐业并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社会才能安定和谐。

梳理先秦儒家的“仁民济众”思想,可以包括以下各点:

第一是珍爱生命。当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来,首先问的是:“伤人乎?”(《论语·乡党》)而不问马烧到了没有。在孔子时代,马是个人重要并且珍贵的财产,并且在孔子那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奴隶和佣人被打被杀是极其平常的事情,但孔子首先关心的是喂马的家奴,可见其宅心仁厚、以人为本的圣人胸怀。

第二是体恤民生,让人民过上富足的生活,即“富之”。《管子》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牧民》)正说明民众的富有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因素,像那种“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畸形社会终究会带来社会的动荡不安。正如荀子所说:“不富无以养民情。”(《荀子·大略》)只有百姓衣食无忧,才能要求他们在精神生活方面有所提高。

第三是教以化民,让百姓学习道德、礼仪等与精神生活有关的文化活动。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阳货》)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他倡导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同时提倡把这种理念运用到治国理政中,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可见,孟子已认识到得民心要通过道德教化,而不能通过行政命令。并认为道德教化是自上而下的,当政者的身体力行和率先垂范决定了社会的道德风尚。为此,他说:“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孟子·离娄上》)孟子还明确提出教育目的在于“明人伦”,使民众懂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义,从而有利于社会稳定、君权统治。荀子继承了孟子的思想,提倡道德教化,认为“不教无以理民性”(《荀子·大略》)。荀子很赞赏尧舜那种“至天下之善教化者也。南面而听天下,生民之属莫不振动从服以化顺之”的做法(《荀子·正论》),认为在让民众富足之后,推行道德教化,才能南面而王,使民众顺服君主,“‘饮之食之,教之诲之。’王事具矣。”(《荀子·大略》)同时,荀子也主张设立学校教育,认为“立大学,设庠序,修六礼,明十教”(《荀子·大略》)是提高民众道德素质的途径。这样,民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提高,君主也能够实现“南面而王”的政治抱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从邓小平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江泽民的“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再到胡锦涛的“发展成果由人们共享”及至习近平的“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的和谐社会建设,无不体现传承并发扬了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为政以德”、“仁民济众”之思想精华。在当前改革开放的攻坚阶段,如何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让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丰盛成果,是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只有着力解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党和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以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来贯彻“仁民济众”的政策,落实各项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1],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的真正和谐。

四、民胞物与、以时禁发,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先秦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这里的“天”,一是指大自然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二是指具有仁德精神的人格之天。这里的“人”是指人类社会。“天人合一”的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人类认识并适应以“天”为代名词的大自然,并能在自然规律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与之和谐共处。

孔子从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出发,提出了“天命”学说。这里的“天命”不仅指具主宰意义的至上神之天,也指无形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法则,人类要尊重、认识并且利用它来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他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孔子所说的“天”在这里就是指客观存在的大自然,并强调“巍巍乎唯乎天大”(《论语·泰伯》),赞美了大自然的广袤无边和浩瀚深邃。所以,人不应该做出“欺天”(《论语·子罕》)这种违背大自然运行规律的事情,而应该“畏天命”(《论语·季氏》),尊重自然法则,并达到“知天命”(《论语·为政》)的认识自然法则的境界。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观点,主要从“天人合一”的“仁道观”提出了修身养性来求得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智慧。仁既是人性人德,也是天性天德,须把仁爱精神贯穿于人类与自然万物。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这里孟子道出了“心”、“性”、“天”的辩证关系。孟子所说的“心性”当指“仁慈”之心性,他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通过养成“仁者”之心以达到“仁者无不爱”的博爱胸怀,从而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

荀子进一步深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一方面,他认为天是存在于人之外的客观物质世界,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正如他的千古名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这种“天行有常”具体说来就是:“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兴。”(《荀子·礼论》)另一方面,荀子也看到了天与人不是互相孤立存在的,而是融为一体相辅相合的,人与天应该和谐共处,并在尊崇天之运行规律下“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荀子把“天命”理解为具有必然性的自然法则,认为“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礼论》),即不能消极地顺从自然,而要主动地认识和利用它。这是先秦儒家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天区分开来,是对天命论的有力批判,解开了“天道”的神秘面纱,强调了人在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人对大自然不再是盲目的敬畏,而是认识、熟悉并利用自然规律,从而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当今世界,全球环境恶化和生态危机是摆在人类面前的共同问题[2]。在各国向现代化进军的同时,各种新技术开发此起彼伏,因此而产生的负面影响给地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已经是一个不争的话题。不用说油田泄漏、山洪肆虐、大气变暖、臭氧层遭破坏、耕地减少、草场退化、森林锐减等一系列问题让人揪心不已,就拿日本福岛地震所引发的核泄漏引起周边各国民众的恐慌就足以说明问题。毋庸置疑,人类已经到了采取措施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刻不容缓的地步了。然而,如何更好地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先秦儒家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存的主张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源泉和哲学参考。早在1980年1月就有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会晤并发表观点:“如果人类想继续生存,将不得不在时间上退回到2500年前去领受孔子的智慧。”[3]这充分证明了先秦儒家思想的价值已经得到了世界公认。我们有理由相信,先秦儒家早在二千多年前尚能达到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宇宙认知境界,处于现代文明的人类更应能领悟“与天地参”、“民胞物与”、“以时禁发”所蕴含的生态和谐意蕴,做到与天地万物惺惺相惜、共生共荣,建设我们赖以生存的和谐生态家园,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五、“小康”小道,实现社会主义的初级和谐

在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中,“小康”社会是“天下为家”,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是一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刑仁礼让、井然有序的社会(《礼记·礼运·小康》)。可见,“小康”社会是先秦儒家构想的一个理想且较为可行的社会模式。它的特点包括:“天下为家”,私有观念和私有经济成分仍然存在;社会秩序需要依靠礼制来维持;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通过一定的个人能力和经济纽带团结合作;犯罪事件仍时有发生,刑罚制度仍然是维护社会正义的一种手段;国与国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需要运用足智多谋的外交政策等等。

这是一个与我国人民当前正在建设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康社会有着诸多相似的社会模式,并且通过中国共产党人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引导下,赋予了这一概念以新的时代内涵,让这种宝贵的传统文化意蕴大放异彩。中共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4]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也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5]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我们要“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5]

从先秦儒家所构想的社会模式和历届中共领导集体所要构建的以“小康”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看出,要建设和谐的小康社会,需要贯彻公平正义、以民为本的治国理念,坚持法制和德治相结合,允许人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为家庭和社会创造财富,加强廉政建设、消除社会腐败,处理好社会矛盾,着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确保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又由于天下还不太平,国家只有增强自身的综合国力,解决好自身面临的问题,处理好国内人民的诉求和社会存在的矛盾,才能更好地应对外国势力施加的压力,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国内、国外的和平环境。

建设和建成惠及十三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当前正处在这项伟大工程的攻坚阶段,只要我们跨过了这道坎,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初级和谐,就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启新的历史篇章。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并处理好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时机,扎根于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实现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社会文明、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为世界的文明进步做出中华民族的独特贡献[6]。

六、“大同”胸襟,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古今中外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都是孜孜不倦的。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乌托邦”式的空想社会主义,再从道家的“小国寡民”、墨家的“爱无差等”到佛家的“善地净土”,无不诉说着志士仁人关心民间疾苦,为人类寻求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压迫、没有贫富差距、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而其中先秦儒家所描述的“大同”社会,更是华夏儿女世世代代追寻的桃源圣境,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

先秦儒家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是“小康”社会的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天下为公”的高度和谐的社会,是儒家所追求的理想社会的终极目标。在这个社会里,没有战争,没有阶级,财产全民公有,社会财富极其丰富,社会福利极其完善,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和精神面貌极其高尚,政治制度极其廉明,每个人都能“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能够做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并且“男有分,女有归”,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每个人都能得到很好的照顾,真正能够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整个社会充满着稳定繁荣,人们事业兴旺发达、家庭幸福美满,体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是一个真正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桃源圣境。可以看出,它与马克思所描绘的没有阶级、每个人都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诸多相似之处。

先秦儒家“大同”理想社会模式对中国后世的影响极大,特别是在近现代激励着华夏儿女以“大同”为理想目标,从洪秀全的“公平正达之世”、康有为的“太平大同世”到孙中山的“天下大公”说、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终极美好理想,为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富强一步步不断地探索、尝试,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前仆后继、可歌可泣、努力奋斗的民族赞歌。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单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王川飞.略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农业的生态学批判[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1).

[3]儒家思想与现代社会研讨会报导[N].南洋商报,1990-04-09.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05-02-20.

[6]邓文和.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2(2).

猜你喜欢
荀子孟子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如何读懂《论语》?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磨刀不误砍柴工
和谐
《论语·为政第二》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