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江
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深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社会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人类处在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之中。对此,教育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通过教育的手段使人们意识到生态危机的严重后果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并采取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在这一背景之下,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生态教育应运而生。
生态教育是在人类面临严重生态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是人类为了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把生态学的思想、原理和研究方法等应用到现代教育中的一种教育理念。生态教育的内涵非常丰富,涵盖了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等各个教育层面;其教育对象涉及了社会的各个阶层,包括在校学生;教育方式包括课堂讲授、科学实验、媒体宣传、野外体验等;教育内容包括生态学理论、生态伦理、生态价值、生态文明等;教育的目标:使全人类形成一种新的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观,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1]。
西方生态教育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而发展起来的。1962年,美国著名生态文学作家雷切尔·卡森发表了对生态教育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作品《寂静的春天》。在这部作品中,卡森通过揭露滥用杀虫剂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来警醒世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寂静的春天》使人们意识到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作用。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指出人类要对生态问题有共同的认识,并以此作为人们行动的准则。会议还决定把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并在这一天围绕一个主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这次会议标志着生态教育的开端。
此后,西方的生态教育进入了实际操作阶段。1975年,联合国在贝尔格莱德举办了国际环境会议,提出了生态教育的目的和原则。1977年,联合国在第比利斯召开了国际环境教育会议,召集了68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参加。这次会议倡议在进行生态教育的过程中要加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1987年,联合国在莫斯科举办了国际生态环境与培训会议。这次会议明确了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国际生态教育的重点是学校的生态教育和生态教育师资的培训工作。这表明生态教育的操作有了重大的突破。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其中有专门论述生态教育问题的章节。这次会议标志着生态教育在世界上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发展的时期[2]17-18。
在学校教育方面,许多西方国家已经把生态教育方面的课程列为高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程。以美国为例,美国不但普及了高校生态教育公共课程,而且在师范教育方面还设立了以培养生态教育师资为目标的专业。在俄罗斯,生态学课程是全体高校学生的必修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灵活易懂的方法,结合生活实际,从世界观的角度讲授生态学的知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的生态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起步,首先是在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中创办了生态学专业。但由于观念的原因,用于普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并没有在大学中同步开设。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对生态问题认识的深入,一些高校开始开设生态教育的选修课程。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教委联合颁布了《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这是我国生态教育的一部重要的指导性文件,标志着我国的生态教育已经进入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发展阶段[2]17-18。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高度重视,生态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更多的高校通过开设选修课程来普及生态教育,或者通过建设生态教育基地和开展与生态教育相关的课外活动等方式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当然,由于观念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我国的生态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我国高校生态教育公共课程的普及率较低,进行生态教育的师资队伍薄弱,生态教育的课程体系还有待完善等。因此,我国的生态教育需要借鉴西方国家生态教育发展的经验,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我国生态教育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高校学生是一个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在当前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当他们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必然会采取实际行动。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还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首先,高校学生的生态知识水平较为薄弱。他们对一些生态知识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层,缺乏对这些知识深层次的认识。个别学生甚至缺乏生态知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漠然视之。其次,高校学生缺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只注意自己身边的生态问题,却忽视了国家和世界上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最后,高校学生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习惯,少数学生甚至存在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造成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高校学生受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影响。这种观念把人作为世间万物的中心,重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却忽略了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责任。这就使得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够重视。第二,我国高校的生态教育存在着不足之处。一些高校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使得学校的生态教育大打折扣。在实际操作上,高校往往把与环境相关的专业建设作为重点,却没有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纳入到学校的教学体系当中。一些高校虽然开设了生态教育公共选修课程,但教师在授课时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重视理论的讲授,却不能与当前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样的授课方法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授课的效果可想而知。此外,我国高校中从事生态教育公共课程教学的师资严重不足,还缺乏与公共生态教育相配套的教材。这些因素制约着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普及。第三,当前我国社会还没有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我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和制度还很不健全。人们往往把经济发展作为首要的任务,却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结果是造成了资源的过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这种状况使得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发展缺乏动力。
为了改变我国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现状,提高其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加强生态教育,解决生态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学生生态意识的一个重要途径。
首先,高校应加强生态教育的课程建设。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发展水平较低,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没有普遍开设生态教育的公共课程。因此,普及生态教育的公共课是摆在各个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的任务。在开设课程时,可以先以公共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在条件成熟之后,就要开设成公共必修课。在教材的选择上,由于是普及型的生态类课程,因此所选的教材要具有时代性,内容要浅显易懂。如果没有合适的教材,高校可组织教师按照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编写。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教师要避免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而要结合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采用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或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从而使学生具有学习的兴趣,增强授课的效果。教师授课的内容要做到丰富而全面,要能够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生态环境方面的基础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生态意识的水平。在师资方面,从事生态教育公共课程教学的教师数量不足,他们以前多半是从事生态和环境专业课教学的教师,缺少从事生态教育公共课程教学的经验。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些教师的业务培训。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到生态教育相关课程开展得较好的高校去进修,或者参加专门的培训班,使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经验得到提高。师范类院校可以设立培养生态教育公共课程教学师资的相关专业,从而做到专门化培养,满足高校和社会对这类师资的迫切需求。在进行生态教育公共课程教学的同时,高校还可以通过其他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比如可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生态法律制度教育、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等。在专业课方面,以文学类的课程为例,教师可以通过生态文学来帮助学生从生态的角度来理解文学,并通过生态文学作品深入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达到生态教育的目的[3]。
其次,高校要通过校园环境与文化建设来进行生态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生态意识。校园是高校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的好坏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校要从生态的角度来建设校园环境,这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是一种极好的方法,能够起到课程学习所无法起到的作用。在教学楼的设计上,要充分考虑生态的因素,做到房间宽敞明亮,公共区域干净整洁,并适当摆放一些常绿的盆栽植物,在走廊的墙壁上装饰一些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校园里面还要设置一些知名学者和反映时代精神的雕塑品,要有比例适当的草坪、树林和花坛,使学生在鸟语花香的校园中受到生态环境中美的熏陶。此外,高校还要重视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工作,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就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并规范自身的行为。比如,在校园的草坪上可以树立起“小草青青,踏之何忍”的提示语,在教学楼和图书馆走廊的墙壁上粘贴“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提示语,使学生时刻注意保护环境,确立起良好的生态意识。高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建设的同时,还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生态文化建设是生态教育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有效途径。在生态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内广播、校报等校园文化载体展开宣传工作;还要利用“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纪念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比如生态文化节、生态知识竞赛、节能减排技能竞赛等,普及学生的生态文化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生态技能。此外,还可以开展生态教育方面的讲座,开阔学生在生态文化方面的视野,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生态意识[4]。
最后,高校可以利用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社会实践是高校教育中的必要环节。生态教育具有实践性的特点,生态意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获得和发展。因此,高校的生态教育要与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和绿色生态基地,使学生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高校也可利用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在节假日走上街头和社区,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和方法的宣传工作,或者在学生的劳动周期间组织学生清理城市中的白色垃圾,植树种草,使学生培养起与生态环境的情感。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调查生态环境污染的情况,使他们了解环境的现状,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通过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高校学生能够对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产生全面而正确的认识,体会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这样,高校学生能够培养出合乎生态环境要求的行为规范,增强他们在生活中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关联的生态教育也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作为生态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各个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的任务。高校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高校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学生家庭和社会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各方的努力之下,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必将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并在不久的将来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1]温远光.世界生态教育趋势与中国生态教育理念[J].高教论坛,2004(2):52.
[2]文传浩,郭涛,常学秀,段昌群.论我国高校公共基础生态教育[J].生态经济,2001(5).
[3]石迪.大学生生态意识及其培养[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3):35-36.
[4]刘文良.当前高校生态教育的困境与超越[J].教育与现代化,2008(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