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霞
(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425)
为解决职业院校用地严重不足、办学场地分散、发展空间小等问题,广州将规划建设教育城,将市属职业院校组团纳入教育城发展,打造集教育、培训、实训、研发、职业指导、创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职业教育基地。目前,广州教育城已确定落户增城市朱村街,在规划中,考虑利用低丘缓坡、山林田园、河流水库等自然生态条件,充分体现低碳、智慧和“花城、绿城、水城”理念,将建成一座具有岭南特色的山水田园型教育城,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建成后的教育城校舍,移交给相关院校使用。根据职业院校的总体情况及各院校意愿,广州6所高职院校,12所中职学校和6所技工院校,共24所院校及广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将迁入广州教育城。
教育城一期初步估计可容纳1,278万学生进驻,用地需求合计约10,408亩;二期容纳学生共2,077万人,发展用地需求约15,729亩;远期规划教育城30平方公里用地,用于校企合作、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等方面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同时还要为未来扩容发展预留空间。
目前,职业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办学实力逐年增强,但作为职业院校三大支柱之一的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以广州市为例,据统计,截至2012年广州市共有职业院校173所,在校生规模超过15万人。然而,在这些院校中,除一些新建或特殊院校的图书馆外,其他院校的图书馆普遍存在许多共性的不足:如经费投入不足,文献资源保有量少而陈旧,规模偏小,数字化建设缓慢,高素质专业人员缺乏,管理落后[1]。鉴于以上原因,职业院校图书馆堪称职业院校的“第三世界”。
资金是图书馆得以运行的“动态血液”。图书馆内的各项开支,从文献资源的收藏,到各种软硬件的建设无不需要资金的投入。但是对于职业院校来说,各方面都需要资金,比如实训设备的购置、师资力量的培训等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因而难免会忽略图书馆的建设,更使得图书馆的运行经费雪上加霜。根据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的规定,文献资源购置费应占全校教育事业费的5%左右[2]。随着物价上涨,图书资料价格上涨,大部分职业院校图书馆都被经费不足所困扰着,根本达不到学校教育经费的5%,好一些的也仅达到1.5%左右,有的甚至更低。有限的资金也主要用于图书的购置,其他的信息化设备配置和文献资源建设几乎处于一种“零投入”的状态。另外,大多数职业院校图书馆的规模偏小,与学校每年增长的招生人数不相匹配,生均馆舍面积和阅览座位数都远远不达标,难以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
目前,大部分职业院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还停留在简单的外借和阅览,服务形式单一,服务内容薄弱,服务手段落后。在信息化的今天,图书馆的信息环境与读者的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读者由对传统印刷型信息为主的需求转变为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如:视频信息、音频信息、超视声频信息等。在经费不足的制约下,传统的信息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低层次的读者服务,与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受制势必会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影响到学校教学的质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办学水平。
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图书馆运行的“静态血液”,直接关系着图书馆管理能否达到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现代化水平。图书馆体系构成的“三因素说”(藏书、馆员、读者)和“四因素说”(藏书、馆员、读者、设备),都说明了馆员在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在职业院校,图书馆被戏称“收容站”、“养老站”、“安置所”是不争的事实,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虽然现在已经改善了很多,但是仍然吸引不了专业人员。更有甚者,很多图书馆都是只有1~2名馆员来维护基本的日常借阅工作,图书馆想要开展全方位、高层次的服务必定只能是空谈。
3.1.1 先行的成功案例。教育城公共图书馆是个新生事物,但还是有经验可循的。综观我国大学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实践,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浙江省台州市高教园区,它是由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台州电视广播大学等四所院校组成,园区内人口规模为5,000人。园区内各学校均不设图书馆,只设资料室,建一所公共图书馆,隶属市教育局,经费由四所院校共同投资,服务整个园区的师生读者及社区居民。又如: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图书馆和沙洲职业工学院图书馆共同使用于2007年11月竣工的张家港大学城图书馆,两馆选择了人力、物力和财力整合于一体的融合性联盟。再如:深圳大学城图书馆(也称深圳市科技图书馆),采用了“一城一馆”政府投资建设型的模式,该馆建成后的投资主体仍是深圳市政府,服务于大学城内所有学校的师生。
3.1.2 效益分析。通过对目前已建、在建大学城的调查和了解,现阶段我国大学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模式主要分中心一体型、独立本体型、网络联合型三种模式,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从效益的角度分析,模式一是将原来由各学校分散办馆所花费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集中起来,统一建设并运行,为大学城各学校提供集中的文献信息服务,因而馆舍投资最少,可利用文献量最大,资源共享效益最好,而且这种模式下文献信息资源联合保障系统构建方便、运行顺畅、操作性强。
再以狩猎博弈理论来分析一下中心一体型模式的效益。狩猎博弈理论是假定有两个猎人到森林里狩猎,猎物有鹿和兔子。如果猎人单独行动,每个人只能猎获4只兔子;如果两个人齐心合力,就可以共同猎获一头鹿,这头鹿相当于20只兔子,二人均分相当于每人可分得10只兔子。据此,狩猎博弈收益矩阵可得表1。
表1 猎兔博弈收益矩阵
在这个狩猎博弈矩阵中,存在两个纳什均衡: (猎鹿,猎鹿)以及(猎兔,猎兔)。根据美国的海萨尼教授和德国的泽尔腾教授的研究结果,(猎鹿,猎鹿)组合具有帕累托优势,即两位猎人可以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共同受益[3]。
3.1.3 现实条件。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提出广州教育城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统一管理”的原则,由政府主导,学校、社会一起参与,优化开发建设模式。广州教育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理念恰恰与这一原则相吻合。
另外,根据规划,进驻广州教育城的24所学校均为职业院校。虽然各学校在专业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特色,但在专业体系上还是有很多交叉和相似之处,如机电类专业、数控类专业、模具类专业、汽车类专业、动漫类专业等等,同时对一些诸如文化、艺术、科普等公共领域的基础知识也有着较为相似的需求。教育城公共图书馆的建立,无论在广度与深度上都将最大化满足这种相似读者群的需求,同时也可大大节省各职校在人力、财力等办学成本上的投入。相似的读者需求将成为广州教育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现实条件[4]。
3.2.1 节约资金,提高图书利用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书刊价格平均每年以50%的速度上涨,大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达到《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规定的文献资料购置费须占全校教育事业费的5%左右的标准,普遍存在馆藏书老化,文献保障率低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知识更新。而在公共图书馆的模式下,各职校可将自身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联合采购都需要的专业和基础学科书籍,资源共享,则能减少总体购买量,得到更低的折扣,节约资金,提高书籍利用效率。
3.2.2 发挥专业人员和资源的集群效应,实现信息共建。目前,各职业院校图书馆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参差不齐,有的已基本实现自动化管理,有的还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有的已建成了本校特色专业的电子资源,有的连电子阅览室都还没建起来。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公共图书馆的模式下,可以合理地组织各大院校把用于图书馆建设的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起来,发挥资源整合的集群优势,实现1+1>2的飞跃,最大限度地满足教育城各校师生多样化的信息需要。
3.2.3 为各校师生互动、交流提供良好的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广州大学城建设之初就宣称是“没有围墙的大学”,一个重要构想就是“聚合”。实现硬件资源、师资及课程、信息网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但目前的现状是广州大学城内各学校图书馆自成一体,共建共享资源意愿淡薄,在人员、设备和文献信息等资源建设上单打独斗,使用上各自为政,优势互补不见踪影。利用广州教育城交钥匙工程规划模式的契机,建设一座规模大、功能全的公共图书馆,不但符合当今图书馆界流行的“图书馆之城”、“集群图书馆”、“联合图书馆”等创新性的新理念、新模式,也有利于一步到位实现广州教育城的信息共享功能,避免重复建设,同时也能为各校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有着一种天然的联系,职业教育产生于企业,初期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有两个主体,一是学校,二是企业,二者缺一不可。离开了企业的职业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现在很多职业学校都在大力发展“校企合作”,把企业引入校园,建立“校中厂,厂中校”。广州教育城的规划理念是打造产学研结合平台,学校与产业园企业共同合作培养人才,这也给教育城公共图书馆大力发展“图企联姻”带来了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优势。
教育城公共图书馆可以采用企业投资,图书馆投“智”这种互利互惠型的合作方式。一方面,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经费不足的困扰,另一方面,企业在员工培训、专业研究过程中也需要专业文献资料的保障。基于这种情况,教育城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与产业园企业合作,吸引他们的投资,解决发展中经费不足的问题。作为回报,图书馆可开辟企业专题阅览室(如:广汽丰田阅览室、广州数控阅览室等等),并免费向师生和企业员工开放;与企业合作建立流动图书服务点;组织专业教师和企业专业人员一起共同开发专题数据库,同时为学校的教学教研和企业的经营和技术创新服务,为企业免费提供专题性信息咨询服务,如新技术动态、市场动态、新经营理念、竞争情报等[5]。
当前,职业学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以市场需要定专业,以行业需求定标准,以企业需求定课程,以学生需求定教法,以社会需求育人才”是本轮课改的指导方针。其中,进行企业调研,遴选企业实践专家,召开技能专家访谈会,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掌握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是课改成败的关键环节。
教育城公共图书馆作为各职校集中的文献资源和信息服务中心,应当担负起为各校提供信息知识服务的功能,这也是图书馆拓宽服务范围、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的内在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可参照《决策内参》的成功案例[6],由图书馆信息开发中心统筹,结合各职校的需求,通过整合开发馆藏信息、网络信息,主动走出去深入企业进行调研等方式,定期形成《市场需求和企业调研报告》,为各职校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提供强而有力的信息服务支持。
广州教育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还会涉及组织机制、经费及利益平衡、人员管理等诸多问题,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深入研究、逐步解决,同时也可借鉴其他地区大学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成功经验。从总体上讲,广州教育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是大势所趋,它顺应了广州启动“图书馆之城”建设的大趋势,也是打造“广州教育之城”的重要一环。广州教育城职教特色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必将从根本上改变职业院校图书馆的落后现状,丰富城内24所职校的信息资源,为城内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奠定坚实的基础,成为各职校真正的“第二课堂”,成为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有力助推器。
[1]张兆衷.高等职业院校图书馆的困境与出路[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6):77-81.
[2]周艳红.高职院校图书馆在新时期发展中的现状与对策[J].图书馆工作,2010(3):135-136.
[3]袁丽芬.博弈论视角下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实证研究——张家港大学城图书馆联盟成功运行案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1(6):27-29.
[4]秦玉珍.基于资源共建共享的广州大学城图书馆联盟建设[J].图书馆学刊,2009(3):6-8.
[5]尹鑫.建立高校图书馆与区域企业资源共享合作模式的思考[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 (4):103-104.
[6]陈杏.《决策内参》二十春秋省思[J].图书馆论坛,2011(1):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