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震宁 王 骏
(江苏省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10048)
高脂血症为中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老年痴呆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及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逐渐增多,其并发症不仅降低生活质量,成为严重威胁健康、危害生命的重要因素。因此,早期控制并及时治疗高脂血症迫在眉睫。西药调血脂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收到了一定疗效,但长期服用有较多的毒副作用,经济负担重。通过研究发现一些天然生物活性物质在治疗高脂血症、防止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其疗效肯定,持续,副作用小,是化学类药物所不能相比的。中药或其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可从降脂、抗氧化、抗血小板、抗血栓、保护内皮功能、抑制平滑肌增殖和抗炎等多个不同环节发挥调节血脂、抗AS效果,目前国内同类研究日益增加。本文对甘草总黄酮的调脂作用阐述如下。
1.1 对油脂的抗氧化性 余龙江等[1]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研究了甘草总黄酮对油脂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甘草总黄酮对4种食用油脂均有良好的抗氧化效果,且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其作用具有剂量效应关系;VC、柠檬酸、酒石酸对甘草总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均有协同增效作用;甘草总黄酮与合成抗氧化剂混合使用时,其抗氧化能力均好于只添加单一抗氧化剂的效果。
1.2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生物体在需氧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伴有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等生成,可以引发生物膜多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膜结构及功能,损伤糖、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导致功能和代谢紊乱。从而导致一些疾病(衰老、心血管病、炎症、肿瘤等)的发生,因而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作用对预防、治疗这些疾病可能发挥重要作用。甘草类黄酮属查耳酮和二氢黄酮,均为含有酚羟基的化合物,其对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具有非常明显抑制作用,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自由基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朱少华。[2]等也证明甘草黄酮具有明显清除自由基,拮抗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甘草中总黄酮[3]对Fenton反应生成的羟自由基具有较强的直接清除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甘露醇,其清除羟自由基的IC50是甘露醇的1255,其抑制羟自由基生成的IC50是甘露醇的1139。傅乃武等[4]报道了14种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对4种活性氧(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自由基、单线态氧、过氧化氢)的清除效应,光甘草黄酮和甘草查耳酮A对过氧化氢溶血的抑制效应最明显;有10个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明显对抗卟啉衍生物(HPD)的溶血;甘草查耳酮A和4'2甲氧基242羟基查耳酮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为显著。国外有学者从甘草黄酮降低B2胡萝卜素损耗,抗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的角度阐明甘草黄酮抗氧化机制,并论述了这一机制与抗过敏、抗血栓、抗肿瘤、抗炎等作用之间的关系[5]。
1.3 对T2DM的预防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甘草黄酮(LF)显著抑制KK-Ay雌性小鼠血糖、体重的升高,并抑制腹部脂肪的积累,可有效地预防糖尿病和肥胖[6];LF也可抑制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C57BL/6J小鼠的体重增加、降低胰岛素和瘦素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并有改善脂肪肝的作用[7]。LF还可降低 LDL-C被氧化的易感系数[8],从而防止LDL被氧化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阻止了被氧化的脂质在血管壁的凝集、滞留,进而防止粥样硬化的发生。同时,已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甘草黄酮具有显著降低T2DM大鼠TG、TC、LDL-C、FFA和TNF-α的水平和显著提高T2DM大鼠T-AOC和ISI的作用;并显著抑制了实验大鼠TG、TC和LDL-C的升高,表明LF具有抵抗脂代谢紊乱的作用。这是对甘草黄酮影响这些生理指标的首次报道[9]。赵海燕[10]等对高脂高糖饮食大鼠一次性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结合甘草黄(streptozotocin,STZ),探讨甘草黄酮对糖尿病大鼠高血糖与高血脂的预防作用。研究结果显示,LF显著提高了实验大鼠血清的T-AOC,并显著抑制了高脂高糖诱导结合一次性小剂量腹腔注射STZ引起的血糖升高。LF显著抑制了T2DM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糖尿病与氧化应激相关[11]。已有报道,糖尿病患者体内自由基升高与血糖升高有关,而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和LDL-C氧化性的改变,参与了糖尿病的进一步发展[12]。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由于LF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可清除STZ诱导产生的自由基,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抑制胰岛β细胞凋亡,维持了正常的胰岛素水平,进而防止血糖的升高。当然,LF也可能是通过抑制脂代谢的紊乱而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脂毒性的伤害,实现预防血糖升高的作用。共同土壤学说认为,氧化应激是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共同发病基础,LF对于血糖及血脂的调节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其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随着人们对甘草调脂作用研究的深入,表明甘草黄酮类物质是非常有效的活性成份。甘草黄酮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预防肿瘤的发生,对胃溃疡、肝损害、病原微生物、酶及抗炎和抗变态反应作用等方面都有明显的药理作用,甘草中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很值得深入研究的有效成份。就当前国内现状而言,使用先进的分析分离技术,加快开发研究的步伐,特别是加速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单一成分的精细分离,才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甘草资源,让中药甘草更好地为人类做贡献。有理由相信,随着甘草黄酮类化学成份的不断发现和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甘草黄酮类化合物潜在的药用价值将进一步被开发出来,作为新药开发的资源,甘草黄酮类化合物必有广阔的前景。
[1] 崔永明,余龙江,敖明章,等.甘草总黄酮对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基础研究食品科学,2007,28(11)∶119.
[2] Zizhuaf SlaHvo,noH ied Q on, frGeoenrgad Yic Hal, inedtuacl1ed E bffreacintsloipf Gidly pceyro rxrihdent1P Acta Univ Med Tongji(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4,23(Supp l2):12521271.
[3] W effe uct B of H f,lavLoonnog i Cds G o,f GWly a cnyg r XrhM iz, aet o a nl1 hy Tdhre ox sycla rvaedniicnagl studied in v itro1 JN orth S ichuan M ed Coll(川北医学院学报),2001,16(1):3251.
[4] iFduan Nt eWff e,ctL o ifu t ZritYer,peZnhean agnd R f Yla,voentoal i1d S ctoundsiteistu oennt asnt firooxm-Gly cy rrh iz a[J]1 P harm acol C lin Ch inM aterM ed(中药药理与临床),1994(5):262291.
[5] uVen atysa f Jro,mB leiclion k riyce P rAoo , tsA viram M 1 A ntioxidant constit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toiswoa lradti LonD,Ls otrxuidct autiroen e 1luc Fid raeteio Rn ad B iolM ed,1997,23(2):30223131.
[6] oNrAicKeA FGlaAvWonAoid Ks, SKuIpSpHrIeDssA A Hb,dAomRiAnaIlN FAaOtK AI,cceutmalu.laLtiiocnand Increase in Blood Glucose LevelObese Diabetic KKAy Mice[J].Biol Pharm Bull,2004,27(11):1775 -1778.
[7] rAicOeK I fla Fv,onHoiOdN oDfA ab Sd,omKIinSaHlD fAat H a.ccSuumpuplraetsiosinon an bdy L biocdoyweight gain in high- fat diet- induced obese C57BL/6J mice.Biosci Biotechnol Biochem,2007,71(1):206-214.
[8] aFtUheHrRosMclAerNoti Bc, efVfeOcLtsKO ofV lAico Nri,ceK eAxPtrLaActN s M up,pleet meanl.tatAionnt on hypercholesterolemicpatients:increased resistance of LDL to atherogenic modifications,reduced plasma lipid levels,and decrease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Nutrition,2002,18(3):268- 273.
[9] 赵海燕,王勇,马永平,王奕.甘草黄酮对2型糖尿病大2鼠01高0血糖、高血脂的抑制作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573 -2578.
[10] 赵海燕,王勇,程钿,马永平,陈宇红.甘草黄酮对大鼠2实0验性糖尿病的预防作用.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1):49-53.
[11] dE atVivAeN sStre JsLs, anGdOL stDreFsIsN-E IaDct,ivMateAdD sDiU gnXali BnAg, paetth awla.yOsxiunifying hypothesis of type 2 diabetes. Endocr Re:va 2002,,23(5):599- 622.
[12] chCroAnNicDL dIeSgHen Jera Kti,veDA dSise Nase Ps. A.nBtiiooxmideadnts En invir foonod S acnid 1996,,9(2- 3):117-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