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鸿鈞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010030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是落实中央部署、推动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提升新闻出版业传播能力、增强新闻出版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是调整新闻出版业总体发展格局的需要,是实现新闻出版产业升级换代的需要,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谋改革,在改革中促发展,切实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取得了一些显著成绩,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从全国27家出版集团的运营情况来看,净资产的增长快于总资产的增长,重版图书的品种量高于新出版图书的品种量,发货码洋高于造货码洋,利润率的增长大于产值率的增长,一般面向市场的图书已占主导地位,品种量超过教辅教材。这说明,新闻出版业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已见成效。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新闻出版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产业结构、供需结构、人才结构和发展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今后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的任务依然很重。
今后如何进一步加快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出版总署提出要在“六个着力点”上下工夫:一是加快改革,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二是加快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三是加快创新,推进科技兴业;四是加快开放,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五是加快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六是加快人才培养,建设与新闻出版强国相适应的骨干人才队伍。
就目前来说,我国几乎没有一个行业不是供大于求,唯有文化产业供不应求是有可能的,这个产业不仅符合低碳标准,更有极大的成长空间。但是文化产业要发展,除了企业应该加大投入以外,政府也应多做投入,而且更应是前期的资金注入或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给文化企业提供金融支持。我们呼吁政府今后应多做一些“四两拨千斤”式的引导性投资和风险投资,并建立包括建设指标、考核体系、项目库等在内的文化产业长效投入机制,对文化创意产业大发展产生切实的推动力。
中央很早就开始提出要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由于全球金融危机使原先就存在的一些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加上环境问题对于低碳经济的诉求,转变发展方式确实已经成为今后非常紧迫的任务。对中国出版产业来说,转变发展方式是机遇也是挑战。所谓机遇,即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低污染、低能源依赖的产业,在我国将来一定会有更大的发展。所谓挑战,是指传统出版本身仍存在着对环境不友好的因素,因此需要通过使用新技术以及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实现转型。尽管如此,对出版业来说,未来的机遇大于挑战,前景充满希望。在完成经营型出版单位转制之后,今后出版企业要走出这样几步:第一,重塑合格的市场主体,让已经获得企业身份的出版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第二,将自身打造成为合格的现代出版企业,人才队伍和发展方式要有脱胎换骨的转变;第三,打造在国际上可以与跨国出版企业相比肩的大型集团,改变我国出版集团规模不大、产品不多、传播不广、国际化程度较低的局面,而且这应该成为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战略,并应由政府做出战略规划,从目标、任务、措施甚至扶植对象上都做出比较明确的设计。
信息化给出版业带来了载体和传播渠道的革命性变化,现在已经到了传统媒体如何加快步伐赶上数字时代要求的紧要关头。出版业始终是要讲历史、讲品牌、讲资源、讲团队的,由技术和设备提供商做数字出版终究行而不远,但传统出版社如不能及时进入数字出版也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危机。例如中国出版集团一直在大力投入,推出“中国数字出版网——大佳中文网”、手持阅读器以及集成式按需印刷设备。另外,三网融合也给集团带来了发展的空间,比如集团将涉足手机出版、影视传媒产业等。数字出版已经成为产业资本和产业资源的集聚方向,数字化流程管理已越来越成为出版产业的重要支撑,数字化内容已越来越成为未来发展的战略储备,数字化收益也越来越成为未来出版收益的重要来源,数字化出版将越来越成为出版业未来竞争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