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 雅 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工作站 010011
乌 云 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 026000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奶牛养殖优势区域和乳制品加工产区,经过10 多年的快速发展,内蒙古奶业已形成涉及农业、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带动奶农60 多万户,行业产值超过400 亿元,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动力产业之一。
自2008年国家出台《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紧紧围绕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任务,不断健全和培育奶牛养殖业发展支撑体系,加大、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有效促进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奶牛养殖在转型中保持平稳运行。2012年荷斯坦奶牛存栏230 万头,牛奶产量达910 万吨,总体保持稳定。二是规模化养殖水平明显提高。荷斯坦奶牛50 头以上规模养殖场占奶牛存栏比重超过60%,与2008年相比提高了40 多个百分点。三是奶牛单产水平明显提高。荷斯坦奶牛良种覆盖率实现100%,成年泌乳牛平均年单产达到5 吨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单产水平在7 吨以上。四是一批现代化的奶牛规模养殖企业初具规模。以奶联科技公司为代表的养殖企业在我区已经发展到8 家,旗下牧场已经发展到82 个,存栏奶牛25 万头。五是乳品生产加工基地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区形成了以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及呼伦贝尔市为核心区的东西部两大优势生产加工基地。牛奶产量超10 万吨的旗县有27 个,占全区牛奶产量77%。
内蒙古奶业快速发展起步于“公司+农户”的生产组织模式。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这一生产模式带动下,内蒙古奶源带由东部草原转移到中部城郊。通过“分散饲养、集中挤奶”,大量农户参与到奶牛养殖行业,为乳品加工行业迅速壮大提供了充足的奶源,同时作为家庭副业也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全国最早的奶站就是伊利公司为解决分散农户挤奶问题而建立的。但是随着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生产方式也暴露出一些弊端:一是农户的奶牛养殖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养殖者缺少疫病防控知识,饲养管理技术落后,导致奶牛单产水平低,养殖效益提高难,经营风险较大;二是一些奶站仅为解决农户交奶而设立,其功能只限于收奶代理经纪人,挤奶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较差,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非法添加等问题,质量安全存在隐患;三是散户在与乳品企业进行定价谈判时缺少话语权,利益难以保障。
为解决这些问题,2008年起国家通过“以奖代补”、“强化监管”等措施,支持奶牛规模化养殖场和机械化挤奶站建设,开展奶站清理整顿和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实施奶牛政策性保险。在政策和市场双重作用下,内蒙古奶牛规模化养殖发展较快,主要表现为“散退场进”,即乳品企业新建了一批规模牧场;“奶联社”这样的奶牛养殖企业通过“租牛派息”等方式扩大了生产规模;部分经营能力较强的养牛大户发展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家庭牧场(50~100头);一部分散户因企业“歧视性奶价”、得不到政策扶持加之高成本等因素,出现持续亏损,选择了退出。经过一番调整,形成了目前这种以分散饲养为主,大中小型各类养殖规模并存的奶业生产格局。到2011年,内蒙古奶牛存栏万头以上旗县达61个,存栏50 头以上的奶牛规模养殖比例接近40%,比2008年提高30 多个百分点。奶站数量由4000多个减少到2700 多个,减幅近1/3,现有奶站全部取得收购许可证,纳入政府监管范围。
2012年,内蒙古生鲜乳价格波动较小,散养户的平均收奶价为2.8 元/kg,规模养殖场的平均收奶价为3.15~3.6 元/kg。散养户的净效益为1200~1500元/头,规模养殖场的净效益为600~2500 元/头,一些新建养殖场效益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后备牛较多,短期内产生不了收入。
生鲜乳价格波动较小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奶源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2008年“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因为卖奶难一部分奶牛被淘汰;2010年初内蒙古中部地区遭受暴雪严寒天气,口蹄疫疫情较重,影响了牛奶产量,一些奶牛因病被提前淘汰。从2011年的情况来看,内蒙古奶源紧张状况有所缓解,一方面前两年补栏的后备牛已经能够产奶;另一方面,中部呼和浩特和包头两地全年天气状况较好,玉米等作物长势良好,加之没有大的疫情发生,有利于牛奶产量提高。二是现有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制约奶价上涨。目前,内蒙古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是政府协调下的企业定价,企业与奶农之间大多只限于买卖关系,缺少共同利益。虽然玉米等生产资料价格在2011年明显高于2010年,但企业在奶源紧张状况得到缓解后,不愿为奶源投入更多成本,加之近两年运输、劳动力、包材等成本不断上涨,而乳制品提价幅度较小,加工企业自身也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
当前,内蒙古奶业正处于转型时期,各个环节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产业发展面临各种机遇和挑战。
近几年,内蒙古奶业生产组织模式主要有散养、奶农专业合作社、企业建设的牧场、奶牛养殖企业等几类。散户在生产中仍居主导地位,生产的牛奶占全区牛奶总产量的比重接近60%。作为提高规模化养殖程度,推动标准化生产的手段之一,奶农专业合作社在2008年以后发展较快。但从实践来看,很多奶农合作社并不是散户因生产经营需要自发组建的,一些是奶站为取得合法的开办资质而成立的,还有一些是养殖大户为获得国家政策扶持资金而凑成的。
城郊奶牛受城市建设规划用地、耕地和水源地保护环境保护等条件限制,特别是城郊附近老旧养殖场居多,人畜混杂,布局不合理,养殖搬迁用地难等问题在新时期、新阶段越发凸显,奶牛养殖用地逐年减少,许多规模奶牛场面临搬迁,新增养殖土地审批较为困难。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为例,赛罕区头数位居全区旗县区第2 位,因养殖用地紧张已经出现养殖头数减少、规模养殖发展受阻的情况。
奶业是由奶牛养殖、乳品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组成的有机产业链条。但现阶段我区乃至全国奶业普遍是奶牛养殖户、生鲜乳收购站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只是简单的买卖关系,没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利益连接机制。往往是地位强势的乳品加工企业独家定价,处于弱势的奶农只能被动接受,没有话语权,养殖户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内蒙古所处纬度较高,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冬季漫长严寒,多寒潮天气,奶牛疫病防控难度较大。2010年初爆发的口蹄疫造成巨大损失。地方现有动物防疫体系基础设施落后,技术力量薄弱,存在较多问题,无法为养殖户提供有效的疫病防控支持。另外,中小规模养殖场资金短缺,奶牛良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等工作滞后,不利于奶牛群体遗传改良和先进养殖技术的应用。
奶农合作组织是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过渡的重要形式,建议政府按照《农业专业合作社法》及有关规定,尽快规范合作社管理,减少“只建不管”等情况的发生,避免社会资源浪费。加大对奶牛合作组织发展的支持,防止农民在规模养殖进程中被边缘化,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奶站建设中,优先支持管理水平较高的奶农合作组织发展。
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企业应采用GAP、HACCP 等管理方法,对奶源、加工、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实施全面质量安全控制,对乳品的所有质量指标进行批批检测。政府监督执法部门应配备必要的快速检测设备,提高抽检频次,增加抽检项目,督促养殖者和乳品企业提供质量合格的原料与产品。
建议扩大奶牛保险理赔范围,将奶牛乳房炎等常见病种纳入保险范围,取消赔付资金中扣除国家补贴的规定。提高对布病、结核病扑杀的补贴标准,定期开展奶牛健康普查和疫病净化。继续加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和后裔测定资金投入,降低项目参与门槛,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养殖场开展良种登记。
充分利用区内已有第三方检测机构,增设服务项目,为生鲜乳定价和质量仲裁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完善生鲜乳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定期会商制度,由政府各部门、乳品加工企业、奶农代表、奶站代表和行业协会代表共同参与奶价制定过程,协议价格通过媒体公布,接受社会监督。乳品企业可尝试用奶牛作抵押,把一定比例的奶款预支给饲料企业,帮助养殖场缓解资金周转困难。
在用地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发展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和饲料加工产业,加快人工草场建设,逐步构建奶牛饲草饲料保障体系。发挥养殖合作社等组织的优势,通过生产示范等方式,向奶农普及科学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