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海燕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226006)
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患者的一种治疗手段需要长期不间断地进行,给尿毒症患者带来了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影响,而社会、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1.1患者由于不能很快地适应社会角色的改变而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心理情绪。同时由于疾病的长期性,家人可能出现厌倦、疲惫;加上工作的劳累、社会的压力,因此家人无法承受性照顾的重担,容易出现与患者间无法适应的矛盾,导致家庭支持的缺乏。
1.2近几年透析患者人数日益增多,以中老年患者多见。中年患者特别是男性患者原本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由于疾病的不可逆,需要长期依赖血液透析得以生存,患者每周都必须来医院接受2—3次治疗,严重影响了工作,家庭收人骤减,同时还要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这无疑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生活负担。而老年患者生活的来源仅为微薄的退休工资,且他们缺乏照顾自己的能力,需要子女的关心和资助,因此增加了子女生活及经济上的压力。
1.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疾病的关系有明显的贫血貌和慢性病面容,且长期动静脉内瘘穿刺及难免穿刺失败导致的血肿使其形象受损,故患者往往较为自碑,不愿参加社交活动,容易退缩,感到生活乏味并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
2.1加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告之家庭支持的重要性;告诉患者及家属,由于疾病的不可逆、长期性,互相之间应体谅、不断调适;告诉家属帮助患者自觉做好饮食的控制,关心患者在透析间期有无不适,并告之其及时就诊。
2.2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琐事,如买菜、做饭和简单的打扫工作等,减轻家人的劳动负担,疾病稳定后可以回归社会,提高家人的收人,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3加强卫生医疗常识的普及工作,让全社会关心、爱护尿毒症患者,通过完善医疗体系及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2.4鼓励患者注意自我形象,保持着装整洁、干净,积极地融入社会。
2.5对于一些无自我照顾能力的老年人,护士应给予主动关心,经常与其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同时加强对其家庭的沟通,介绍疾病的知识、饮食的技巧和瘘管保护的方法等,使患者能充分地感受社会及家庭的关爱,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