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佳,王晋军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091)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越来越多代表中华文化的中国符号走向世界,孔子学院和学堂已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接触华文,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全球“华语热”日渐升温。在东南亚,许多国家把华语作为继英语之后的外语学习对象,华语在东盟各国的地位日渐提升,有取代英语地位的趋势。然而面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西方一些国家大肆宣扬“中国文化扩张论”,把华语在各国的传播等同于语言帝国主义。本文从华语语言传播历史演变出发,指出华语在东盟的传播的真正性质,华语与东盟各国的语言关系是数百年的历史积淀,华语是东盟历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社会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时认为,语言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部分,语言的传播等同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的输出。21世纪是新殖民主义时期,语言的传播不再像以前一样。强迫殖民地国家使用规定的语言,而是采取更为隐秘的方式,即文化渗透的方式,通过语言霸权建立起来的语言文化帝国主义。
二战后,随着欧美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英语和法语等语言相继成为海外许多殖民地国家学习的主要语言。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成推动了英语在各国的传播,英语逐渐成为许多国家使用的官方语言,其强势地位有取代当地民族语言的倾向,由于英语语言的霸权地位,许多少数民族语言逐渐消失,甚至灭亡,社会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语言霸权主义,即语言帝国主义。著名语言学家菲利普森对语言霸权有精辟的解释:语言霸权是文化帝国主义的形态之一,即通过操纵别国的政治经济,利用强势语言控制世界语言文化资源市场,在全世界推行语言渗透的行为活动,并为其创造出利于发展的经济霸权的全球文化〔1〕185。语言的霸权渗透到了文化帝国主义的方方面面。语言霸权是一种“没有枪炮声”的侵略行为〔2〕。“是以牺牲少数语言为代价,是单向学习的催化剂,是把知识、信息从权力的一方灌输给没有权利的弱势方的文化传播方式”〔3〕。
英语中的帝国主义“imperialism”对应霸权“hegemony”,“hegemony”本义是指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统治关系,其含义更接近汉语的“王道”,而“imperialism”更强调“霸道”性〔4〕。英语帝国主义就可以解释为通过特殊的政治外交渠道,以强势的经济实力为依托,在英语和其他语种之间构建不平等的文化关系,并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形式如影视、新闻媒体、网络技术、语言教学等达到英语的主宰地位〔1〕215。
在社会语言学家菲利普森的英语帝国主义学说的影响下,英语在全球的强势发展越来越多地引起国内外关于语言霸权问题的讨论。英语在全球霸权地位的形成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19世纪初,英国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向海外大肆扩张,极力推行海外殖民主义,强占别国资源,并通过英语的海外输出达到统治和控制别国的目的,到二战前,英语已成为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共同使用的语言;第二阶段,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后期间,美国经济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和军事强国,由于美国在科技和信息产业上的领军地位,使得英语成为被全球公认的通用语言,英语的霸权地位在这个阶段得到了巩固和发展;第三阶段,自20世纪末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美国文化和美国经济影响已弥漫全球,几乎控制了全球绝大多数的媒体资源。据统计,目前美国和欧盟控制了“全球90%的媒体,世界上每发布5条消息,就有4条来自美国,世界上80%的视听节目是美国制作”〔5〕。如今,英语已成为各非英语国家使用频率最高的外语,是各国影视媒介广泛传播的语言,甚至是许多非英语国家(如泰国、印度等)使用的交际语言,各国为了与国际接轨,纷纷加大英语学习投资力度,如自办的英语广播电视节目和英语报刊杂志等。
语言不仅是交际工具,还是获得政治文化利益的重要工具。英美国家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基础向海外许多国家进行语言文化输出,并强行推行自己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企图通过英语这个媒介语言把英美两国的文化价值输送到世界各个角落,当地的历史语言文化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卡纳伽拉雅发现“英语和它所携带的文化对后殖民时期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影响极大。人们生活在西方文化和民族文化、西方价值观与民族价值观的困惑之中,在英语和本族语的冲突中难以选择,因为英语已经深深植根于他们的土壤和意识中”〔6〕。瑞森图则认为“英语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统治和掠夺手段,在殖民地国家推广、提升语言过程中,对本土语言造成毁灭性的效果”〔7〕。在近百年的殖民统治中,英美两国为了维护和巩固自身在殖民地的利益,强迫当地居民学习英语,通过实行语言同化政策,使英语成为在学校教育、大众媒体以及政府事务中处于统治地位的语言,不断将英美的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强行输入到各民族中,同时损害了当地民族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和世代相传的语言财产。其结果是“一大批民族语言和土著语在欧洲殖民统治期间被主要语言或强势语言所替代,最后逐渐消亡,造成语言生态的严重破坏”〔8〕。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和体系,华文报刊、电视以及网站等各种华文传媒在各国已有一定影响,许多国家政府更加注重华文教育的推广,华语已成为继英语之后的主要外语。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华文教育越来越多地被看成是有关当地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东盟各国政府均采取了从放宽限制到鼓励发展的政策,各国语言政策和环境的变化使得华文教育有了更大更多的发展空间。“泰国政府于1991年初取消兴办华校的禁令,华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外语编入教学大纲,华校均与当地正规学校国民教育接轨;1994年印尼政府开始放宽使用华文的限制,华文教育被纳入国家教育司管辖,其学历得到政府的承认,印尼各大中城市公立或私立各级学校也纷纷把华文列为选修或必修课”〔9〕。
除了当地政府支持认可外,华文还通过报刊、电视台、网络以及现代教育技术等方式在东盟各国传播。这些媒体对华文教育、传播中华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东南亚有华文日报10多种,如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南洋商报》《光华日报》等,菲律宾的《华侨商报》《世界日报》等;印尼的《指南针日报》和《坤甸日报》等等。另外,华语电视、华文网络等电子媒介的影响力在东盟也很大,网络媒体使得华语拥有更多的读者,中华文化也随之传播开来。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东盟各国的华语教育已形成一定规模,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和大学都有比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教育制度。由于当地政府的支持、华社和中国政府以及一些民间组织的合作,东盟的华文教育质量和人数以及师资等水平逐年提高。在一些城市和地区,华语还被列为中小学的主要选修课。“随着华商在越南、柬埔寨投资的增加,华文的‘市场价值’不断提高,两国的华文教育规模也不断扩大”〔10〕。“教材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华文教学也逐渐出现‘本土化’趋势”〔11〕。
华语在东南亚各国的发展壮大引起了一些西方国家的不安,“他们把华文视为社会主义语言,甚至把华文教育和共产主义的传播联系在一起,把华文教育从学习民族语言文化转化为政治问题”〔12〕。以下就东南亚各国语言的发展历程,通过对比华语和英语在东盟传播的性质,指出华语的推广和发展不但没有削弱当地民族语言的多样性,反而起到了保护和建设当地文化历史的重要作用。
历史上的英美国家是靠血淋淋的殖民扩展,对当地民族语言进行破坏而建立起来的以英语为统治地位的语言霸权形式,许多曾被殖民的国家至今还使用英语作为母语和官方语言,而本国的民族文化已不复存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的海外华文传播历史。华语同英语一样属于联合国官方工作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自中国古代强盛时期起,周边许多国家就曾派各国的官员来华学习中国的文字和文化,这种学习方式是自愿的,而非强行推行自己的民族文化的霸权形式,因此,中国的华语传播的国际化道路和英美国家依靠殖民和强迫政策不同,汉语在东盟的发展和推广依靠的是和平友好的方式,依赖于中国影响力的扩散和魅力的吸引。
东南亚华文教育起源于“17世纪末的华侨教育,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13〕。历史上,东南亚的华文学校通常是华人自筹资金(建校、办学、维校)、自己创办、自行管理的学校,因此华文教育与东盟各国的华人华侨有密切关联,是当地历史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二战前的“马来西亚,由于历史和文化原因,华文教育成为中国侨民教育”〔14〕;在菲律宾侨民教育时期的华语教学其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知识,既能适应华侨社会、又能适应菲律宾社会的中国公民”〔15〕。由此可见,华文在东南亚国家的传播已有几百年的历史积淀,东盟各国的文化早已受到中国的影响,并且和当地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是各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不可否认,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其强势地位在东盟各国的教育领域、大众媒体、科技等方面均有体现,学习英语必然能带来很多资本和利益。同样,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与东盟各国友好关系的加深,学好华语也能带来许多求职和就业的机会,或更多的商业机会。但华语和英语的最大不同在于“东盟拥有全世界90%的华人,而华人是东盟主要的学习群体,有史以来,华人对华语有着特殊的情感和联系。学习华语对于华人来说是‘母语基因’的学习”〔16〕。由于历史上的原因,至今东南亚还有一些国家仍对华文和华人文化生活加以限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华人重新找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而华人就得学习华语已成为许多海外华人学习华语的主要原因,华文的学习和华人身份的认同的紧密相关性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
英语的霸权地位使得东盟许多国家的民族语言遭到破坏,当地的民族传统文化也随之流失。20世纪60年代末印尼苏哈托政府上台,为了快速实现国家统一,从语言政策上采取单一的语言政策,以印尼语为国家的唯一语言,而使用人口最多的爪哇语则成为少数民族语言。然而,由于先前欧美等国的殖民统治和英语的强势地位和文化入侵,印尼语虽然是唯一的官方语言,也被迫吸收了大量的英语词汇,有学者担心“印尼语和英语的语言融合将导致印尼语个性缺失、缺乏文化特性”〔17〕。因此,从语言霸权的角度看,英语已经对当地的国家语言生态造成破坏。而华语在东南亚有其自身的文化根基,从全球范围看,“具有中国血统的人(不包括混血后裔)约有3000万人,其中保留中国国籍的华侨约占10%,加入外国国籍的华人约占90%。居住在东南亚的华侨和华人约占3000万人中的90%”〔18〕。东盟各国的华人和华侨是华语学习的主要对象,虽然他们远离中国本土,但至今仍然保留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他们中许多人坚持把自己的子女送进华人开设的学堂上学,接受中华文化,与此同时,他们也积极地融入到当地的社会文化当中,甚至在各自的领域作出杰出的贡献,成为海外华人和华侨的骄傲。因此,学习华语不仅能保留当地华人的传统文化,还是构建多元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分析语言霸权的性质,并结合英语的强势地位和历史演变发展特征解释语言霸权的具体体现,从而论证华语在东盟各国传播的非霸权性质,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现状分析华语在东盟各国的特殊存在形式以及历史传播手段,揭示华语作为东盟各国华人学习的母语是丰富各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因素。
〔1〕Philipson R.Linguistic Imperialism〔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2〕李丹娜,任维平.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5):131-133.
〔3〕Morrison K,Liu,I.Ideology,Linguistic Capital and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Hong Kong〔允〕.Journal of Multiligual and Multicultural Development, 2000(6):471-486.
〔4〕郭蔷.英语霸权的历史演变:国际关系视角下的语言问题〔允〕.史学集刊,2009(2):66-72.
〔5〕Crystal D.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2:57.
〔6〕Canagarajah A S.Resisting Linguistic Imperialism in English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58-77.
〔7〕Ricento T.An Introduction to Language Policy:Theory and Method〔M〕.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2006:16.
〔8〕张公瑾.语言的生态环境〔允〕.民族语文,2001(2):1-5.
〔9〕陈真.东南亚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允〕.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07,5(4):26-30.
〔10〕韦锦海.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现状〔允〕.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5):141-145.
〔11〕洪群.柬埔寨华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华校融入国家教育体系〔允〕.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3(4):16-19.
〔12〕黄枝连.东南亚华族社会发展论〔酝〕.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33-57.
〔13〕黄海蓉.东南亚华裔青少年群体特征与短期汉语教学特点〔允〕.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4):45-48.
〔14〕李开慧.简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26(10):338-340.
〔15〕章石芳.论转型时期的菲律宾华文教育〔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144-147.
〔16〕王爱平.东南亚华裔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汉语学习动机〔允〕.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3):67-71.
〔17〕杨晓强.印尼语词汇发展的新现象及其问题〔允〕.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1):36-41.
〔18〕吴勇毅.新时期海外华文教育面临的形势及主要变化〔允〕.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5(2):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