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云华 尤国林 陆立华 谢 玲 李红刚
(1.江苏省射阳县种子管理站,江苏射阳224300;2.江苏省射阳县良种繁育场,江苏射阳224300)
水稻机插秧生育特性与配套农艺技术
朱云华1尤国林1陆立华1谢 玲2李红刚2
(1.江苏省射阳县种子管理站,江苏射阳224300;2.江苏省射阳县良种繁育场,江苏射阳224300)
水稻机插秧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根据其生育特性,使水稻机插技术与水稻品种、育秧、群体精确定量栽培等农艺技术集成配套,实现节本增收。
水稻;机插秧;生育特性;农艺技术
随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扩大、高性能插秧机械的推广和专业化育供秧组织的发展,水稻机插秧面积发展迅速。2012年射阳县机插秧面积1.8万hm2,占水稻面积27.1%。水稻机插秧育秧集约化,机插效率高,实现宽行、浅栽、定穴、定苗,能够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因而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比手插秧节省农本近100元/667 m2,单产水平又比手插秧增加5.5%。射阳县推广水稻机插秧稻作技术,并根据机插秧生育特性,使水稻机插技术与品种、育秧、精确定量栽培等农艺技术集成配套,形成水稻机械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1.1 生育期缩短、生育进程后移
机插秧受秧龄和让茬的限制,中熟中粳稻品种与手插秧相比,播期一般推迟15~20 d,生育进程滞后,致使水稻生育期比常规插秧缩短10~15 d,抽穗期和成熟期都相应延迟。
1.2 分蘖发生集中,群体高峰苗多
机插秧一般比常规湿润秧小3~4个叶龄,秧苗期一般不带分蘖,苗体抗逆性较弱,大田起始蘖位较手栽秧推迟2个,大田有效分蘖节位多3~4个,分蘖具有爆发性,与手插秧相比,往往够苗期、高峰苗期均提前1个叶龄期左右,且高峰苗数较多,致使分蘖成穗率下降。
1.3 个体生长量较小,致使穗形偏小
机插水稻植株高度比常规插秧矮10%左右,叶片较小,单位面积的叶面积和根量前期小于手插秧,有效分蘖的单茎叶片数比手插秧少1~1.5张,表现个体生长量较小,影响穗形的扩展,穗形普遍偏小,且主茎与分蘖的穗形大小差异较为明显。
2.1 选用适宜品种
射阳县位于江苏省江淮及沿海稻区,机插秧应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穗型较大、抗倒伏的中熟中粳稻品种,克服其穗型偏小,易倒伏,生育进程推迟等不足,对于一些让茬晚的小麦田更不能使用迟熟中粳稻品种,以避免后期低温对籽粒结实与灌浆的影响。
2.2 培育健壮秧苗
机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或基质)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其要求秧苗整齐,秧龄18~22 d,叶龄3~4叶,苗高15 cm~20 cm,苗挺叶绿,苗基部扁宽,根系发达、盘结牢固,无病虫草害。常用的机插育秧方式有双膜育秧、软盘育秧及工厂化育秧。选择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为育秧田,秧田与大田比例为1∶(80~100)(营养土)或1∶120(基质)。播前25~30 d营养土经过熟化、培肥、过筛。在适播期5月18~28日范围内根据茬口、秧龄、机具条件等分批播种。坚持精细播种,一般床土2~2.5 cm,每盘(58 cm×28 cm)芽谷150 g左右。一般播后5 d、苗高2 cm时揭膜炼苗,采取间歇灌溉、看苗施肥、治虫防病,移栽前2~3 d排水炼苗,提高秧苗抗逆能力。
2.3 保证机插质量。
机插秧由于采用中小苗移栽,因而对大田耕整质量要求较高,要做到田面平整,基本无残茬,高低落差不大于3 cm,表土硬软适中;机械操作要求直行、浅栽、足苗。大田耕耙后,需视土质情况沉淀1~3 d,否则泥浆沉积将造成秧苗过深,影响分蘖。栽插适期为6月3~20日。薄水插秧,机插深度控制在1.5~2.5 cm,保证不漂、不倒、不空插。机插行距30 cm、株距12 cm以内,每穴3~4苗;机插后及时查看是否有漏穴、缺苗,当缺株率超过3%时需人工补缺,以达到匀苗、足苗。
2.4 实施精确定量栽培
设计目标产量625~650 kg/667 m2。产量构成为大穗型品种有效穗22万~23万/667 m2,每穗实粒数110~115粒,千粒重26~27 g;穗粒并重型品种有效穗24万~25万/667 m2,每穗实粒数95~100粒,千粒重25~26 g。
基本苗。大穗型品种7万~8万/667 m2,穗粒并重型品种8万~9万/667 m2。
用肥量。与当地相同品种手插秧相似,施纯N为20 kg/667 m2左右;N、P2O5、K2O之比为1∶0.5∶0.5;氮肥中基肥、分蘖肥、穗肥比例为3∶3∶4;磷、钾肥中基肥、穗肥比例为6∶4。
群体动态。栽后20~22 d够苗,栽后28~30 d在高峰苗28万~30万/667 m2(大穗型品种)或30~32万/667 m2(穗粒并重型品种)。成穗率75%以上。
科学管水。栽插后灌水3 cm护苗活棵;栽后2~7 d间歇灌溉,适当晾田;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总苗数达到预计穗数85%时,反复多次由轻到重搁田;孕穗、抽穗期保持水层;灌浆结实期干干湿湿;收获前7~10 d断水。
肥料运筹。机插秧苗小,前期需肥量要比手插秧降低。基肥在旋耕作业前,大田施45%高浓度复合肥40 kg/667 m2。分蘖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栽后5~7 d结合化除用尿素5~7.5 kg/667 m2;栽后10~18 d,用尿素7.5~10 kg/667 m2。穗肥以促花肥为主,于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2~3.0时施用45%高浓度复合肥30 kg/667 m2,加尿素5 kg/667 m2;保花肥在出穗前18~20 d、即叶龄余数1.5~1.2叶时施用尿素5 kg/667 m2。
病虫防治。机插秧行距较大、秧苗较小,草害明显重于常规手插秧。机插后5~7 d,结合施肥用18%苄嘧·乙草胺可湿性粉剂40 g/667 m2,进行大田化除。对杂草发生量仍较多的田块,可在7月上旬根据草相选用对应的除草剂进行茎叶处理。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选准药剂,适时用药(一般相应迟于常规手插秧),控制其为害。
2013-03-20
朱云华(1964-),男,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种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