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传统与想像现代:论白话文运动的现代性

2013-03-22 06:37王景科颜水生
东岳论丛 2013年12期
关键词:白话文白话民间文学

王景科,颜水生

(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2.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贵州贵阳550025)

一般看来,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主要体现为语言的变革,但是从现代性理论来看,言文一致运动蕴含着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不仅对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有着全面的认识,而且对言文一致运动所蕴含的社会历史内涵有着精深的见解。德里达《论文字学》通过对索绪尔的解读发现了语音中心主义,实现了他对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但是德里达不得不承认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支配着社会的全部文化和全部科学。因此,从现代性视域研究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可以使人们对白话文运动的隐秘内容有着全新的理解。

一、重续传统与文学变革

鸦片战争以后,为了学习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国内有人开始翻译西方书籍报刊,如林则徐和魏源等组织人力翻译了大量西文书籍和报刊,“翻译体”的出现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契机。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文学的转型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鲁迅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的。”①“翻译体”明显接受了外国文学的影响,但是晚清至五四的文学变革也深受本国民间传统的影响。

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文字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语言总是随时代而不断变化;也就是说书面语言(文字)具有一定的历史惯性,民间文学因为接近口头语言而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自始至终都接受了中国民间文学传统的影响,首先,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与中国民间文学是一脉相承的。一般看来,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据胡愈之所说,民间文学有两大特性,即集体创作和口头传述②,所谓“口头传述”就是指白话语言,自古以来,言文一致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特征。然而,言文分离却是文言文的重要特征,文言文是正统文学的代表,因此,白话文运动的言文一致主张在理论上具有接续民间传统、反抗正统文学的意义。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分析了民间文学与正统文学的演变,以及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对立,他说:“当民间发生一种新的文体时,士大夫们其初是完全忽视的,是鄙夷不屑一读的。但渐渐的,有勇气的文人学士们采取这种新鲜的新文体作为自己的创作的型式了,渐渐的这种新文体得了大多数的文人学士们的支持了。渐渐的这种新文体升格而成为王家贵族的东西了。至此,而他们渐渐地远离了民间,而成为正统的文学的一体了。”③郑振铎指出,虽然正统文学与民间文学是对立的,但是正统文学的起源却是民间文学。总之,白话文运动起源于民间文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历史中都是有着充分根据的;白话文运动源自民间文学,吸取民间文学的营养,意味着对传统的重续,是对文言文中断了的传统的修复。

其次,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都传袭了民间传统的部分元素。虽然白话文运动的倡导者往往把外国文学的影响放在第一位,但是他们同样吸取了民间文学的传统因素。黄遵宪在《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中分析了语言与文字的关系,批判了言文分离的弊端。虽然黄遵宪认为言文一致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共同趋势,并且以西方文学为例说明言文一致能促进文学的发展和进步;但是黄遵宪也提到了一些中国小说家用方言写作实现了言文复合。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小说历来是不入正统文学范围的,很少得到文人士大夫的重视,它更多地作为民间文学形式而存在。黄遵宪认为方言小说是言文一致的,并且认为这种形式“适用于今、通行于俗”④,这意味着黄遵宪的言文一致理论也受到了民间文学的影响,因此,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分析黄遵宪提倡“诗界革命”的动机时,明确指出黄遵宪接受了民间白话文学的影响。梁启超的白话文理论也吸取了民间文学因素,他在《小说丛话》中提出了文界革命的方向是俗语文学,他说:“文学之进化有一大关键,即由古语之文学变为俗语之文学是也。”⑤梁启超所谓的俗语文学是与古语文学相对的概念,俗语文学也包括方言写作,都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文学,它更多以民间形式存在。在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中,胡适对民间文学传统最为重视,在胡适看来,民间文学就是白话文学,古文学的死亡深受民间文学的影响。二千年来,文言文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压迫白话文学的发展,胡适在《国语文学史》中认为白话文学受到古文势力的压制,只是在民间文学中得以保存和发展,胡适强调“真正的文学却在民间”⑥;胡适把白话文学的历史上溯到汉魏六朝,他说:“一千年来,白话的文学,一线相传,始终没有断绝”⑦,他强调:“民间的白话文学是压不住的”⑧。

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重续民间传统为文学变革创造了条件。如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时期流传于祖国南北广大地区的爱国文学作品,大多通俗直白,琅琅上口,易懂易记,既舒畅地表达了民众的思想感情,又便于在民间流传。其中有的是一般民众的自己创作,有的则是文人学士为适应民众的需要而抛弃了正统诗文规格的束缚,有意力求更贴近于民间的口味,使文笔更加通俗化。这反映了社会的动乱不安,增强了社会上下层之间的文化沟通,是近代以来通俗直白的新文体孕育的征象。”⑨这种观点认为晚清的民间文学适合民众的需要、贴近民间的口味,它意味着民间文学主动偏离了统治阶级倡导的文言文学,这也就是说,传统的民间文学蕴育了晚清到五四的文学变革。一般看来,晚清到五四的文学变革是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但是白话文运动自始至终都受到传统民间文学的影响,并且其影响更为重要,更为关键。自古以来,民间文学都是言文一致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白话文运动只是在恢复被文言文中断的传统而已。然而,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不仅仅是接续传统,它还具有超越传统的现代性意义。

二、白话报刊与启蒙建构

白话文运动与晚清以来的启蒙运动是相契合的,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启蒙运动。一方面,白话文运动旨在以白话取代文言,它不仅追求语体的解放,而且追求文学的解放,白话理所当然地充当了语体和文学双重解放的最有效的工具。黄遵宪的“我手写我口”口号内在地包含了语体和文学双重解放的要求,梁启超的言文一致观念也内在地包含了以白话作文学的主张,并不只是简单地主张白话文。另一方面,在晚清以来的启蒙运动中,无论是维新派还是革命派,都把白话视作是“开启民智”的工具。关于白话作为启蒙的工具,裘廷梁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他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是白话启蒙工具论的核心理论。相比较而言,胡适关于白话启蒙工具论的观点更为全面,胡适认为白话不仅是开通民智的工具,而且是创造中国文学的工具。1922年,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认为白话具有重要作用,他说:“白话不单是‘开通民智’的工具,白话乃是创造中国文学的唯一工具。白话不是只配抛给狗吃的一块骨头,乃是我们全国人都该赏识的一件好宝贝。”⑩

在黄、梁、裘等人的理论倡导和报刊实践的推动下,清末出现了一股创办白话报刊的潮流。据蔡乐苏在《清末民初的一百七余种白话报刊》中的统计,1900到1911年间共出现了111种白话报,另据陈万雄统计,清末最后约十年的时间,大约有140种白话报和杂志⑪。至五四时期,白话报刊比清末更为盛行,据胡适说:“有人估计,这一年(一九一九)之中,至少出了四百种白话报。”⑫这一数量充分表现了晚清至五四时期白话报刊的盛况。1903年,《杭州白话报》刊登了一则题名为《各处白话报踵起》的新闻,生动描述了清末白话报的创办状况⑬。晚清白话报刊的盛行并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它是当时社会生态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晚清白话报刊的盛行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目的和政治性,这种性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启蒙运动的发展需要白话报刊的配合,社会舆论为白话报刊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环境。1900年,陈荣衮在澳门《知新报》第111册发表《论报章宜改用浅说》,提出“文言之祸亡中国”的观点,主张改革文言以开民智,他说:“今夫文言之祸亡中国,其一端矣。……大抵变法以开民智为先,开民智莫如改革文言。”⑭1904年,刘师培在《警钟日报》发表《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论述了白话报与启蒙运动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他说:“近岁以来,中国之热心于教育者,渐知言文不合一之弊,乃创为白话报之体,以启发愚蒙。自吾观之,白话报者,文明普及之本也。白话报推行既广,则中国文明之进步固可推矣;中国文明愈进步,则白话报前途之发达,又可推矣。”⑮刘师培的文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激发了众多学者用白话写作。

第二,白话报刊的兴起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启蒙知识分子纷纷创办白话报刊以实际行动促进启蒙运动的发展。1898年5月,裘廷梁创办《无锡白话报》,在《无锡白话报序》中,裘廷梁说明了创办白话报的原因在于“广开民智”;《无锡白话报》成为裘廷梁发动白话文运动的重要阵地,也成为晚清启蒙运动的重要阵地。1903年12月19日,《中国白话报》创刊于上海,创办者林獬(自号白话道人),该刊在当时创办的白话文刊物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林獬在发刊词中的观点尤为值得重视,首先,他对中国知识阶层的批判意味着晚清启蒙运动的转向。晚清时期的启蒙运动,无论是龚自珍、林则徐、魏源主张学习西方,还是康有为、梁启超主张维新变法,他们的启蒙范围主要限于知识阶层,尤其是严复明确强调他的文章是“以待中国多读古书之人”。1898年,中国知识阶层的启蒙运动由理论倡导转向实践行动,然而戊戌变法的失败却是对中国知识阶层启蒙运动的沉重打击。戊戌变法的失败是众多因素促成的结果,但晚清启蒙运动囿于知识阶层而未能开启下层民众也是重要原因。林獬严厉地批判中国知识阶层是最无用的,批评他们满嘴空话,总是“对牛弹琴”,毫无实际益处;这实际上也可以说是对晚清知识阶层启蒙运动的批判。正是看到了知识阶层启蒙运动的弊端,林獬明确提出了下层社会的启蒙运动。其次,白话报既是启蒙的产物,又推动了启蒙的发展。林獬批判言文分离的弊端,认为言文分离不仅不合世界潮流,也背离了中国现状;因此他主张创办白话报,以言文合一的形式使民众增进知识,增进学问,以实现自强。白话道人指出,创办白话报的基本旨向仍在于启蒙,不过启蒙的对象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知识阶层转向了下层民众。1904年,陈独秀创办《安徽俗话报》,陈独秀在该报章程中指出创办白话报目的及其要求,他说:“这报的主义,是要用顶浅俗的话说,告诉我们安徽人,教大家好通达学问,明白时事,并不是说些无味的白话,大家别要当作怪物,也别要当作儿戏,才不负做报人的苦心。”⑯这种章程与其它的白话报章程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开通民智。白话报刊对白话文运动和启蒙运动的推进产生了重要作用,从《无锡白话报》《中国白话报》以及《安徽俗话报》的创办可以看出,白话报刊的创办都有一个共同目的——启蒙。

三、批判传统与国家想像

据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书面语言具有凌驾于口语形式的威望,语言与文字的区别决定了世界历史上的言文分离现象的存在,索绪尔从理论上证明了言文分离的必然性。胡适认为中国的文言文在两千前就已是死文字,但这种言文分离的现象毕竟还是延续了两千年。除了语言与文字的区别以外,政治、文化等方面是造成中国言文分离的历史延续上千年的关键因素。黄、梁、裘等人对中国言文分离现象都有过精深的见解,但是他们很少对言文分离现象的产生进行追根溯源;胡适不仅看到了中国言文分离的弊端,而且揭示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他认为中国的封建制度是言文分离的罪魁祸首,虽然古文(书面语言)的强势不断压制白话文向书面语言的转化,但是白话文在口语形式中却是自由进化,不断发展,他说:“中国的统一帝国与科举制度维持了二千年的古文势力,使国语的文学迟至今日方才能正式成立。”⑰因此,白话文运动具有反抗封建制度的意义。

白话文运动在反抗封建制度的基础上,还隐含着对现代民族国家的想像。无论是白话文运动中的言文一致主张,还是白话文运动催生的国语思潮,它们都旨在建立语言统一体,甚至可以说语言统一体也是白话文运动的重要目标。根据索绪尔的理论,语言共同体与民族统一体具有密切关系,索绪尔说:“社会联系有造成语言共同体的倾向,而且也许会给共同的语言烙上某些特征;反过来,语言共同体在某种程度上也会构成民族统一体。一般地说,语言共同体常可以用民族统一体加以解释。”⑱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分析语言学与民族学的关系时,认为语言史与民族史总是混杂在一起,相互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他说:“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常会在它的语言中有所反应,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构成民族的也正是语言。”⑲因此从理论上说,晚清到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内在地蕴含了建立民族统一体的愿望。事实也是如此,裘廷梁的《论白话为维新之本》可以说是民族国家想像的范本,裘廷梁把文言视作亡国、愚国的罪魁祸首,把白话视作是智国、智民的途径,他还认为日本正是因为白话之效而成为雄视全球的国家。后来王照等人倡导国语运动,提出了“统一国语”的口号。从“白话为维新之本”口号开始,尤其是后来的“统一国语”口号,都可以说是“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产物”⑳。

柄谷行人在《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也有过相似的看法,柄谷行人认为声音中心主义与现代民族国家问题具有密切联系,他通过考察文字、书写语言与民族国家问题的关系,不仅认为语言对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认为文学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视,他说:“现代的民族国家是分别从‘世界帝国’中分化出来的。我们不能仅从政治性的国家这一面来观察这种现象,因为,要成为民族国家还需要别的契机。毋宁说这是由于‘文学’或者‘美学’而形成的。正如在德里达那里所阐明的那样,用俗语来书写包含了对拉丁语=罗马教会=帝国支配之政治性的抵抗。在语音中心主义里有着political(政治)的动机,与城邦=国家(polis ation)的出现密切相关。”㉑中国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二千年以来,文言中心主义始终包含了政治性目的,文言文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帝国的象征;因此,晚清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对文言文的反抗,内在地包含了对封建帝国的政治性反抗,白话文运动也成为中国形成现代民族国家观念的重要契机。

四、否定晚清与历史反思

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认为晚清的白话文运动有一大缺点:“白话的采用,仍旧是无意的,随便的,并不是有意的”,而“文学革命”则是一种“有意的主张”㉒。胡适认为文学革命没有“他们”、“我们”的区别,认古文为“死文学”,因此“文学革命”与晚清的白话文运动存在根本性的区别。他在《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中认为,“这个‘白话文学工具’的主张,是我们几个青年学生在美洲讨论了一年多的新发明,是向来论文学的人不曾自觉的主张的。”㉓后来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也认为晚清的白话文字“和现在的白话文不同,那不是白话文学”,“那时候的白话,是出自政治方面的需求,只是戊戌政变的余波之一,和后来的白话文可以说是没有大关系的”㉔。因此,夏晓虹分析胡适《近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和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后认为,“在‘五四’新文学作者的历史叙述中,已完全否定了晚清白话文与现代白话文衔接的可能性。”㉕

不仅如此,胡适和周作人对晚清文学运动的评价相当低,甚至完全否定了清代的文学成就,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提出“清代文学的反动”观点,认为清代文学割断了晚明发动的新文学运动。否定清代文学并不是从周作人开始的,刘师培早在《论近世文学之变迁》中不仅否定了龚自珍、魏源、梁启超等人开创的文学新潮,而且否定了桐城派古文的成就,提出“文学之衰,至近岁而极”的观点㉖。后来,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也提出清代文艺美术“价值极微”㉗,胡适对清代文学的评价也是很低,他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中把严复、林纾、梁启超、谭嗣同、章太炎、章士钊发动的文学运动都称作是“古文范围以内的革新运动”㉘,并且断定这些人的“古文应用的努力完全失败了”㉙。

胡适、周作人否定晚清白话文运动的成就,这仅仅是他们的主观愿望或者一己私心。仅就胡适个人来说,他本人就是在晚清白话文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白话文创作及其理论都直接来源于晚清的白话报刊。胡适在《四十自述》中列举清末的白话报有八种,他详细叙述了自己参与白话报刊《竞业旬报》的经历以及所受到的锻炼,他还承认:“这几十期的《竞业旬报》,不但给我了一个发表思想和整理思想的机会,还给了我一年多作白话文的训练……我知道这一年多的训练给了我自己绝大的好处,白话文从此形成了我的一种工具”㉚。因此,可以说胡适的白话文也是清末白话文运动的产物。谭彼岸在《晚清的白话文运动》中尖锐地批评了胡适贬低晚清白话文运动的行为,认为胡适用“远交近攻”的诡计有意歪曲晚清白话文运动是一种盗窃行为;他还强调:“晚清白话文运动,是一个伟大的启蒙运动,它的范围广阔,提倡白话有一套完整的理论,而大量白话报纸、白话书籍、白话小说,流行新思想随着白话狂潮汹涌澎湃,胡适、陈独秀都是早期受了这白话狂潮影响在清末写白话文办白话报,可知五四前夕的白话文运动是继承晚清白话文运动的。”㉛夏晓虹在《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序中认为新文学发动者为了突显与旧传统决裂以及张扬“革命”的心态,在文学史上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㉜,主观上割裂了晚清与五四的联系。夏晓虹对新文学发动者的“断裂论”极为不满,在夏晓虹看来,晚清的文学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存在紧密联系,文界革命、报章文体、白话文运动、“五四”文学革命、现代散文都是中国文学现代性链条上的必要环节。因此,晚清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文学革命的重要源头,自晚清至五四的白话文运动应该是统一的整体,都是晚清以降的启蒙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释]

①鲁迅:《门外文谈》,《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95页。

②胡愈之:《论民间文学》,《妇女杂志》,第七卷第一号,1921年1月。

③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郑振铎全集(第七卷)》,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④黄遵宪:《日本国志·学术志二·文学》,《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56页。

⑤梁启超:《小说丛话》,《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二》,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308-309页。

⑥胡适:《〈国语文学史〉大要》,《胡适文集(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33页。

⑦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⑧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0页。

⑨刘志琴:《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⑩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52-253页。

⑪陈万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北京: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34页。

⑫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0页。

⑬《各处白话报踵起》,《杭州白话报》,1903年2月25日。

⑭陈荣衮:《论报章宜改用浅说》,《知新报》,1900年1月1日。

⑮刘师培:《论白话报与中国前途之关系》,《警钟日报》,1904年4月25日。

⑯《开办安徽俗话报的缘故》,《安徽俗话报》,1904年3月31日。

⑰胡适:《国语文学史》,《胡适文集(8)》,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2页。

⑱[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11页。

⑲[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43页。

⑳王风:《晚清拼音化与白话文催生的国语思潮》,《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页。

㉑[日]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196页。

㉒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2页。

㉓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5页。

㉔周作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1-52页。

㉕夏晓虹:《序》,《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㉖刘师培:《论近世文学变迁》,《中国近代文学大系:文学理论集一》,上海:上海书店,1994年版,第298页。

㉗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全集(第十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第3106页。

㉘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胡适文集(3)》,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01页。

㉙胡适:《中国新文学运动小史》,《胡适文集(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11页。

㉚胡适:《四十自述》,《胡适文集(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㉛谭彼岸:《晚清白话文运动》,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1页。

㉜夏晓虹:《序》,《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从晚清到五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

猜你喜欢
白话文白话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白话寄生虫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Kiss and Ride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胡适巧推白话文
胡适妙解白话
近现代媒介的功能如何由党见本位转向民意、舆论本位——以白话文运动为转折点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