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梅,刘希刚
(1.河海大学 外语学院,江苏 南京210098;2.南京大学,江苏 南京21009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9页。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以“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为逻辑起点的生态思想中,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思想内容。它启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其长远之计是要在社会和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解决生态矛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的历史观,主张“人和自然的统一性”,把实现“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确立为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最高价值目标,提出了“使自然界真正复活”、“使人和自然的矛盾真正解决”的历史使命。“人与自然界的和谐”是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想境界,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内涵精髓主要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在劳动实践中实现物质变换。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概念的理解,“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201-202页。这个劳动的定义说明,劳动是发展自然界和发展人本身的过程,又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规律直接结合起来的社会过程,因而是人、社会和自然统一的表现③余谋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环境哲学思想》,《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物质变换”本是生态学概念,指的是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所进行的以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为基本内容的有机联系。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这一科学术语,强调了社会发展同自然演化的辩证统一关系。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概念的内涵看出,劳动这一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既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结纽带,又是人与人关系交换和深化发展的过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是劳动实践的本质内容,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转变物质交换形式、提升物质转换质量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本质要求。
(二)人类承担人与自然和谐的主体责任。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自然的同一性表现在:人对自然的关系受人的社会关系制约;同样,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受人与自然的关系制约”。“自然界和人的同一性也表现在: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5页。这充分说明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有机统一、密不可分的。而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更加强调社会关系的根本地位,认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别人为他的存在,才是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的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他说来才成为人。”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第167页,第95页,第92页。没有社会关系的和解,就没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因此,人类需要担负起人与自然和谐的主体责任。
(三)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和价值。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提出了“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③刘思华:《生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1-46页。,认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他“本来就是自然界”,“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第167页,第95页,第92页。。他们高度强调了自然界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甚至把自然比作人类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又必须与之交往的人的身体。”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第167页,第95页,第92页。自然界还给人类提供了生命活动的外部环境和人类劳动的资料,提供人类生存、享受和发展的资料。“自然就以土地的植物性产品或动物性产品的形式或以渔业等产品的形式,提供出必要的生活资料。”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712-713页。自然资源是人类劳动藉以创造经济价值的源泉,“它是工人用来实现自己的劳动、在其中展开劳动活动、由其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⑦《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第167页,第95页,第92页。自然资源是使用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页。所以,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尊重自然界的优先地位,树立自然价值理念,这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思想基础。
(四)警惕自然报复与尊重自然规律。人类文明发展史证明,如果人类在社会实践中过分破坏自然界的平衡,必将会遭受自然界的惩罚,陷入生态危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在第一线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线和第三线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它常常把第一个结果重新消除。”⑨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5页,第304-305页。为了避免自然界的报复,马克思恩格斯更进一步强调了尊重自然规律对于实现人类生存需要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必须在每一步都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象征服者统治异民族那样,决不同于站在自然界以外的某一个人,——相反,我们连同肉、血和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并存在于其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是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⑩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04-305页,第304-305页。
在阐述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过程中,马克思针对人与土地之间的新陈代谢关系使用裂痕的概念,用于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在物质交换上的疏离⑪。新陈代谢裂痕理论或物质交换关系失调理论是马克思唯物主义实践观中关于生态分析的一个主要理论,它告诉我们——阻碍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症结是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或称物质变换)的断裂⑫。概括地说,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人与自然的矛盾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消耗与自然承载力之间的矛盾。从经济角度看,资源的巨大消耗和自然承载力之间的矛盾是阻碍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模式依然没有摆脱传统工业化的桎梏,经济发展速度掩盖了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代价问题。在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考核机制下,地方经济追求的是优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率和指标,而生态指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被置之脑后,如此就形成了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索取长期大于自然资源再生能力的矛盾,而且根据自然资源形成的规律来看,科学技术开发新的资源能源的功用,对于弥补资源缺乏的作用微乎其微。当自然承载力再也无法支撑经济增长的庞大规模和高速度时,就出现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之间在物质交换链条的断裂,经济发展就会停滞甚至衰退。
(二)政治层面的社会利益追求与自然规则之间的矛盾。从政治角度看,人与自然和谐的矛盾集中表现为社会利益追求与自然规则之间的冲突。我国社会转型期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渗透到各个领域,表现多种多样,但最根本的是反映了社会矛盾和不同群体的利益冲突,也是长期以来政治社会制度设计缺失生态视角、社会关系与社会利益的调整缺乏人与自然关系和谐价值理念的必然结果。生态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表现为社会和自然发展的相互制约。一方面,社会利益关系分化复杂、社会资源与财富的分配不公等诸多人与人不公正、人与社会和谐的问题,均在人与自然关系中有所体现,加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生态问题日益政治化,成为生态安全问题,影响到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中国生态环境的天然禀赋比较差,又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耗能型经济所占比重过大,诸如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物入侵等生态安全问题更加不容乐观。
(三)文化层面的人的主体价值与自然价值之间的矛盾。在文化层面上看来,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表现为人的主体价值和自然价值之间的背离。生态危机是当代人的文化危机,是人的主体价值地位长期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必然结果。在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中,自然界的存在目的性只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人类对于自然界不需要付出责任和行动。长此以往,必然导致人类短期利益的无限扩大,而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日益萎缩,同时也导致人脱离自然存在物,失去自然的人性,接近自身人性的消亡。当今社会,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精神上反而感到压力和紧张,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人类离开了自然界对精神的滋养。当前社会大众普遍感觉到了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精神缺损,表现出对于自然现象、其他生命的好奇向往与关注关心,充分反映出了人类对传统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反省。
(四)环境社会层面的人对环境的破坏与自然修复能力之间的矛盾。从环境-社会角度看,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集中体现为人对于环境的污染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了自然界本身的生态修复能力。自然环境系统遵循自然演变和进化规律的长期、缓慢的过程,而人类生产特别是大工业社会化生产却是效率极高、速率极快的过程。“工业社会的经济前提是:自然资源没有价值,对它的使用无须付费;自然资源是无限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自然资源为主,谁采谁有。因而它采用最简便的线性生产方式:原料—产品—废料。它以排放大量废料为特征,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这是不可持续的。”①余谋昌:《环境问题的深层生态学思考》,《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4期。当人类排出的污染总量超出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的时候,就会爆发严重的生态危机。当前中国极端气候多见、洪涝灾害频发、恶性污染事件不断,都在警示我们已经身处此起彼伏的生态困境。
有学者认为,和谐社会的建构应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与人(社会)之间的和谐,即“人际和谐”;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即“生态和谐”;三是人与自身的和谐,即“人己和谐”②参见包庆德:《生态和谐因素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述评》,《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当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已深刻地影响着和谐社会的构建水准及其价值走向,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念,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和指标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的美丽中国,最终走向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状态。
(一)发展适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态经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理论启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社会和谐发展的物质基础。生态经济学(ecological economics)理论认为,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护自然生产力的可持续性、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③赵霞:《构建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和谐社会》,《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3期。。“生态化生产,通过‘资源再生’,采用‘矿产—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这才是可持续的。”①余谋昌:《环境问题的深层生态学思考》,《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4期。发展生态经济,首先要改变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的物质流动模式和“资源—产品—废物”单程代谢模式,推行“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产出”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型物质代谢模式。其次,完善生态生产力系统,促进自然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力的有效结合;完善生态经济效益系统,促进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效结合;完善生态经济资源利用系统,促进再生资源、废弃资源的循环利用与荒野资源合理利用的有效结合。再次,大力发展生物经济。2000年6月人类基因组序列“工作框架图谱”完成,被誉为科技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标志着一个崭新经济时代——生物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生物经济是新的生态产业和经济增长点,也将成为继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四种阶段——狩猎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新的经济形态。
(二)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政治。关于生态问题是社会问题,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维度,也是政治发展的未来方向。“未来的政治就是给予自然以更多关切,以维护生态平衡的政治,是把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自然发展相统一的生态政治。”②ODUM EP:《九十年代生态学的重大概念》,《世界科学》,1993年第2期。一是政府生态治理的范式转换:从污染治疗到污染预防、从局部治理到整体治理、从政府管制到多元治理。政府要在生态治理中发挥主导作用,扮演三个角色,即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道德文化的倡导者、以生态政策法规体系规范市场主体的组织者、实现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的推动者。二是建设生态型政府,促进政治生态化。生态型政府是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政府或者说是以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与基本职能的政府。三是健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制度和机制,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新的国家绩效考核体系、酝酿调整国土规划、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国家产业补偿制度、鼓励生态环境保护的激励机制、共同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国际合作机制等等。
(三)宣扬尊重自然生态规律的生态文化。马克思主义关于尊重自然价值的生态伦理启示我们,要把树立和谐的生态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恶化的实质是人的问题,是人类文化上落后的表现。“环境问题表示人类世界历史的一次根本性转折已经到来,即从工业文化向生态文化的转变。”③余谋昌:《环境问题的深层生态学思考》,《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4期。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本质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和谐发展所反映出来的思想观念的总和。我们要大力宣扬和谐生态文化,为建设生态和谐社会提供文化基础。一是树立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自然观。人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之子,是万物中的一员。人类不能只是开发自然、利用自然、索取自然,还要保护自然、补偿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与自然共存共荣。二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保护观。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人的适度活动与开发,是不会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要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对生态资源。三是确立自然人化的道德观。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要尊重自然的完整性和存在的合理性,培养生态理性人格。四是选择健康、自然、适度消费的生活观。“可持续的生活方式是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④余谋昌:《环境问题的深层生态学思考》,《民主与科学》,2007年第4期。我们要改变高消费、高享受的消费观念与生活方式,践行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崇尚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活方式。
(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和谐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是人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为此,就应建设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社会。第一,坚持消耗最少资源获取最大负熵的原则。人口增长及资源的消耗要保持在能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界限之内,实现对人口的增长力求最少、对资源的消耗力求最少、对财富的追求力求最大化的经济效益。第二,坚持生态系统的均衡性原则。自觉调整协调进行人与自然在物质、能量和信息等方面的交换,保持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平衡。第三,坚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必须从自然界整体性原则出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坚持把人口、资源和环境统一起来,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起来,把开发资源与节约、保护资源统一起来。第四,坚持环境保护的社会化原则。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保护自然环境的法制观念和伦理规范,宣传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提高全民族的资源意识、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鼓励公民积极参加环境保护活动,通过实践来形成生态道德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