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燕空
内容摘要:本研究参照职业选择理论,用新创企业数量代表创业精神,对河北省1995-2009年的创业精神与相关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关结论:失业率与新创企业数量呈负相关关系、政府财政支出总额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储蓄总额和放款总额与创业精神具有正向相关、国民所得与创业精神具呈负相关。研究结论对促进区域创业精神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创业精神 职业选择理论 经济指标
引言
早期对创业精神的研究侧重于对“个人特质”的研究,其研究方向虽具有价值,但仍有局限性。首先,“个人特质”本身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它受限于时间和空间。其次,针对“个人特质”的研究样本数量少,缺乏可靠的数据依据。
对于“个人特质”研究的不足,已促使部分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创业精神。作为创业型企业的代表—中小型企业,其个数的研究理所当然地成为人们研究创业精神的入手点。在此,基于国内相关研究的不足及研究角度的不同,国内的中小企业即使受到环境变化的考验,仍能展现出源源不绝的创新精神。本研究试图了解河北省的创业精神与部分经济因素的关联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可控经济指标的规范与引导,激发我国潜在的创业精神,引导中小型企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文献回顾
本研究参考之前学者的研究,针对社会经济指标,将创业精神驱动因子归纳为以下三种类型。
(一)职业选择理论与创业精神
职业选择是一个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促使人们从事不同职业(包含创业)活动的过程。在古典经济学派的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前提下,劳动市场与资本市场均处于均衡状态且没有资讯不对称的情况,因此在追求个人极大效益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成为受雇的劳工或成为设立公司的创业家,其所需考虑的只是未来预期报酬的高低,以决定应成为受雇劳工或资本创业家 (Lucas,1978)。换言之,当整体社会的受雇劳工预期创业所得会大于工资时,人们会放弃工资而选择成为创业家,劳动市场的劳动供给减少,造成工资上涨;当工资高于创业所得时,创业者会放弃创业而投入劳动市场成为受雇劳工。
(二)供给面驱动因子与创业精神
在受雇劳工转换成为新设公司创业家初期时,由于设立资本及公司营运资金的需要,所以必须筹措资金,此时其资金的主要来源有自有资金及银行借贷。而自有资金的主要来源即为所得及储蓄,就国家经济的角度而言,即为国民所得及储蓄 (率)总额。因此众多学者将储蓄率与国民(平均)所得作为探讨创业驱动因子的重要变数。
就古典经济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而言,储蓄为可贷资金供给的主要来源,在不考虑外生变量(如政府赤字预算)的前提下,自发性投资即为可贷资金的需求,两者的供需決定实质利率的高低。因此,银行的放款额度及配套措施也是衡量创业精神强度的重要参考因素。
(三)需求面驱动因子与创业精神
需求面因子着重于现有及潜在新兴市场的机会认知,Romanelli (1989)认为需求的变动有助于创业精神的推动。因此整体需求的增加或消费支出增加,对创业家而言就是看见机会(Arenius and Kovalainen,2006)。同时,就需求效果而言,Reynolds et al.(1994)在研究新公司设立比率时,发现人口(密度)数量与新设公司具有显著正向关系。其次,Stinchcombe(1965)提出组织性社会财富的论点,他认为创业家精神与社会财富具有高度关联性,并将 GNP/GDP视为创业精神的重要驱动因子。从凯因斯的总合需求及顾志耐的国民所得理论可知,消费支出、政府支出都包括在 GDP的计算之内,因此本研究从支出面的角度出发,亦将消费支出、政府支出视为需求面的驱动因子。
研究方法
(一)研究结构
依据Ritsila and Tervo(2002)提出以推动及拉升的观点来探讨失业率与创业动机。本研究采用其研究架构变数的主张提出研究架构如图1所示。
(二)研究假说
个人的自有资金与社会的可贷资金都是创业的基本要求及动力来源,因此Shane(1996)及van Stel et al.(2005)均将社会整体的储蓄率或储蓄密度作为创业精神的驱动因子,且自有资金对于创业动机有正面的影响。由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说:
A1:储蓄总额与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即储蓄总额越高,越能激发创业精神。
学者对于银行贷款便利与否与创业动机呈正向或负向的关系没有一致的结论,主要原因应该是开发中国家与已开发国家的银行体系的成熟度与放款标准不一致;在开发中国家大多呈现负向,但在已开发国家中则呈现正向(Lee,Florida and Acs, 2004)。本研究进一步提出下列假说:
A2:银行放款总额与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即银行放款总额越高,越能激发创业精神。
在失业率与创业精神间的关系上,从职业选择的角度而言,大多学者对于两者间的关系仍有歧见。部分学者认为劳工之所以选择自行创业,主要源自于失业及对工作的不安全感,因此失业率与创业精神应呈正向相关 (Shane, 1996)。本研究又进一步提出以下假设:
A3:失业率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失业率越高,越能激发创业精神。
A4:政府税收总额对于创业精神应呈正相关,即政府税收越高,社会福利越有保障,有助于创业精神之发挥。
A5:国民所得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国民所得越高,越能激发创业精神。
A6:政府消费支出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政府消费支出越高,越能激发创业精神。
A7:民间消费支出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民间消费支出越高,越能激发创业精神。
(三)研究变量的定义与衡量
本研究所采用的经济指标及数据,其说明如下:样本资料期间为:1995-2009年;样本个数为:15个;资料来源:河北省统计年鉴;研究变量如表1 所示。
数据分析与验证结果
(一)数据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多元线性回归方法进行分析,并对回归模式适应性、共线性及残差自相关性进行诊断,得到最终适合的回归模型(见表2)。
(二)自我回归模式
本研究用AR模型来解决线性回归模式的残差自我相关的问题。首先根据自我相关的 ACF图及 PACF图以判定该选用的落后期数,并设定下列模式进行比较,以选择出最适模式:模式1:AR(1),AR(2),AR(3);模式2:AR(1),AR(2);模式3:AR(1),AR(3);模式4:AR(2),AR(3)。其结果汇整如表3所示。
从标准差,调整后R2,D-W值等可判定(模式3)为最适合模式。本研究将模式3的结果表示如下:创业精神=-1233439.806
-0.365(滞后一期的企业数目)-57.474(滞后二期的企业数目)-1036.009*(国民生产总值)-524453.846*(失业率)+1059.682*(总储蓄)+2410.813*(居民消费支出)+ξ,其中ξ为具有独立性的残差。根据线性回归结果,本研究可验证A1-A7成立与否(见表4)。
结论与建议
根据资料分析的结果,本研究在探讨河北省部分经济指标对于创业精神的驱动因子上获得下列结论,并对此提出建议。
(一)职业选择理论获得具体验证
众多学者均认为,失业率对于创新公司具有推动及拉升两股推波助澜的力量。即失业率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本研究实证结果显示,河北省失业人口数量与新创立的中小型企业数量呈显著负向因果关系,其标准化t值达-3.428。失业率反映了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众多企业通过减员增效,降低人员支出成本,以勉强保证公司运营的收支平衡,也就是当前部分行业的发展受到经济环境影响,出现生存难发展难的问题,因此不利于创业精神的激发,人们对此种经济状况更多持有观望态度。
(二)政府财政支出政策为创业精神的驱动因子
本研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政府财政支出总额(标准化t=2.079)对创业精神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Pitrobell(2004)等学者的研究来对照,发现河北省财政支出政策表现与OECD 会员国具有相同的结果,即其社会安全制度越完善者,则创业比率越高。
(三)金融机构的财务政策对创业精神有微弱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有数据分析得出储蓄总额(标准化t=2.011)和放款总额与创业精神具有正向相关,但是影响作用不大(影响系数仅为+169.709),个人自有资金中储蓄的增多和放款总额的增长便于创业者初期资金的筹集,快速形成创业的环境,有利于创业精神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朱磊.创业精神、创业技能是大学生的必然选择[J].中共乌鲁木齐市党校学报,2010(1)
2.夏春雨.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高教,2004(6)
3.朱志文.创业精神与企业绩效关系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4)
4. Stohr ,W.B.(Ed.).Global challenge and local response,initiatives for economic regeneration in contemporary Europe.London:Mansell Publishing Limited,1990
5.Stohr,W.B.,& Taylor,D.R.F.Development from above or below?The dialectics of Regional Planning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hichester:Wiley,1981
6.Covin,J.G.,Slevin,D.P..A conceptual model of entrepreneurship as firm behavior.Ent 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199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