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品
凤舞之台 硖石拱秀
——凤台县文保单位巡礼
刘福品
淮南市凤台县紧邻寿县古城,本应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但由于文物工作进展缓慢,目前对此区域的研究甚少。据现有调查资料显示,凤台一度是我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区、碰撞区,现址上还保留有一批重要的文物遗迹。通过对它们进行梳理,有助于研究在国家分裂、南北政权对峙的局势下,淮河流域在冲突中进行文化融合的历程。同时,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凤台文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凤台 茅仙洞 清天观 寿唐关 摩崖石刻慰农亭 罗平
淮南市凤台县位于安徽省的中部偏北、淮南市的西部,南隔淮河与古城寿县相望,县域呈东南、西北斜形,总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凤台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峡山口就有人类活动遗留下的动物骨骼和陶器,夏商时期淮夷人在此繁衍生息,西周时建立了有史可考的州来国。但是,由于野外考古发掘工作的滞后,在凤台县境内遗留下的遗迹发现较少。淮南市文物管理所先后通过开展三次 (1958年、1985年、2007年)全市范围内的全国性文物普查活动,最近几年又加大文物保护力度,陆续申报了四处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这些文物保护单位所蕴涵的历史信息,可以粗略地了解凤台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若干历史面貌。对此,我做一简单的梳理,希望能有助于促进凤台文物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
凤台县境内现存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它们是:
图一 茅仙洞(自西向东)
茅仙洞、清天观,是位于凤台县城南约3.5公里处的茅仙洞风景区内的两个景点。
图二 茅仙洞(仰角,自西向东)
茅仙洞,秦代时称子期洞,因公元前127年(西汉元朔二年)茅氏三兄弟曾在此修炼而改名。茅仙洞位于八公山余脉淮上双峰山(古称三峰山)之阳,洞高约5尺,进深达10余丈。传说西汉时期茅盈、茅固、茅衷曾在此修道。茅盈,汉景帝时渭城(今陕西咸阳)人,字叔申,十八岁弃家入恒山(古称横山)修道,后隐居江苏句容句曲(茅山),修炼兼采药为人治病。相传,汉成帝年间,茅盈云游朝仙,路经此地,见景色绝佳又有深洞修炼,便留下隐身修道。不久,其弟茅固、茅衷也弃官寻之。兄弟三人在此边学道边建观,世称“三茅真君”,茅仙洞也由此得名,故三峰山又称“西茅山”。茅仙洞踞于双峰山南侧,依山面淮,旷视原野,淮水自东向西倒流,是久负盛名的淝水三湾之地,古往今来,历史演绎,涌现出众多古文化名人,有“碧溪百里传佳话”之说,洞口上筑三茅殿。自汉至今,多次废兴,现保存完好。
凤台县及其东部的淮南市区,西汉时期是淮南国的京畿要地,淮南王刘安曾分封于此。在汉代,追求长生不死的神仙思想十分风行,上自皇帝下至平民,都召集方士炼丹制药、磨玉食气。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来自江苏的三茅兄弟隐身于八公山上,苦心炼丹就显得具有时代的典型意义了。
图三 清天观(自南向北)
清天观,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秋由当时住持道长苏理纯监修,二进院落并留有碑记。其建筑布局巧妙利用山势建成戒台式宫观,建筑面积近6000平方米,东西走向中心轴线,汇集了南北建筑风格,有歇山式、悬山、硬山式飞檐等。1985年增建前山门使其为三进院落,现由前山门、中殿、后大殿组成。除右侧竂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为后期修复。清天观于1984年恢复对外开放。
清天观是在茅仙洞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两千多年来,茅仙洞历经沧桑,几经兴衰,僧道交替居守,几易其名。历代名人辈出,有着丰厚的宗教文化底蕴,至民国时已是江淮一带有名的道教圣地。茅仙洞(清天观)历代涌现出无数名人高僧,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西汉茅氏三兄弟、唐代高僧道树和尚、明代高僧昭果、清代莲谷大师等。清天观道院为道教圣地,是安徽省内三大道教名观之一,1984年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为省级重点宫观,同时又是全国稀有的“佛道并尊”宗教活动场所。
图四 寿唐关(自东北向西南)
寿唐关位于凤台县城南三公里、三峰山东1公里处。关隘现仅存拱形关口,为块石条砖混合式拱券结构,南北走向偏东10度。南北通长18.80米,东西宽2.56米;南向通高4.41米,北向通高3.87米。南向券门两侧各用块石砌筑,共8皮,其高1.96米,块石规格不一,用白灰膏嵌缝;块石之上用条砖起拱,先站砌一皮,再扁砌一皮,然后又站砌一皮,最后扁砌一皮收拱,并向外挑出6厘米。北向拱券做法与南向同,因地势高于南向,因此券门两侧块石砌筑只有6皮,拱券内先用块石砌筑,共6皮,其上是条砖起拱,共37皮,错缝扁砌,白灰膏嵌缝,灰缝宽1-1.3厘米不等。东西两边石墙有收分,比例为10%。拱券顶上现为土墩。
凤台是古代战争中的屯兵之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春秋战国时吴楚于此争霸,五代后唐时是重要的军事要塞。寿唐关始建于公元957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兵马被后周军队围困于寿州,南唐主帅石景达率兵救援,据八公山于后周对峙,并在四周的山头上设置十八连珠寨,与后周军队作战。为对付南唐的援兵,周世宗命令在石山口筑寿唐关,前拒唐兵,后与下蔡相呼应,便遗留下了重要军事要塞遗址——寿唐关。
寿唐关又称“梳妆台”,是为纪念宋代女英雄刘金定而得名。传说,北宋乾德年间,赵匡胤率兵讨伐南唐军,结果被南唐大军围困于寿春。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情况危急时,刘金定选精兵五千,首先攻占了寿唐关,在此安营扎寨。南唐兵将寿唐关团团围住,而刘金定毫无惧色,依然在关上梳妆打扮,然后再催动战马,手舞金刀杀入敌阵,杀得南唐军四散而逃。勇解寿州之困,大破南唐。后来,人们为了歌颂这位女英雄,将寿唐关也称“梳妆台”和“过驾楼”。今天楼阁虽已荡然无存,但那雄关漫道仍赫然在目,关下一块突出的巨石上,还留有深深的马蹄印,据说那就是当年刘金定操练兵马时所留下的印痕。
寿唐关不仅是军事上的要塞,同时也是交通关隘。历史上重要的鄂君启节车大道,就从寿唐关通过。这条重要的交通命脉,据说是楚幽王时期修建的,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如今,尽管这条陆路交通线因科技的发达和桥梁的建筑而重新改道,但基本的路线相差不大,只不过避开了土岗和洼地。可见古人在交通路线的勘测上,已经具备相当高的水平。
图五 摩崖石刻、慰农亭(自西北向东南)
摩崖石刻位于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东南侧,北距慰农亭约80米。石刻文字在西硖石南端面淮的东侧峭壁上。摩崖石刻面积27.28平方米,字若碗口大小,由于近800年的风雨剥蚀,现字迹漫漶。
图六 摩崖石刻
南宋度宗淳熙十年(公元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率兵南下,兵至寿县正阳关一带,南宋度宗深知硖山口是阻御元兵从水上南下的重要军事关隘,于是“朝廷以银二万两命寿春措置边防”,寿阳都统夏松奉命筑硖石城。筑城告竣,夏松亲书《筑城记》,全文为:“硖石两岸对峙,旧立二城,以为长淮津要。去腊巳城筑东岸,西岸犹榛芜荆棘。今负松弛檄总统舟师,攻剿正阳虎巢,给假。秋,奉阃命创筑,同都统孙位、都统彭宗位,都统孙应武,率步将士,协力用工,不一月城成,以复版图之旧。咸淳甲戊仲秋朔日,寿阳夏松题石。”该石刻保存状况基本完好,为研究南宋咸淳年间南宋兵与元兵对峙、攻防的历史实况有着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淮南地区在南宋末年的军事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图七 慰农亭东侧(自东向西)
慰农亭位于凤台县刘集乡山口村东南侧淮水边侧孤岛之上。慰农亭,又称禹王亭,始建于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四柱方亭,石柱飞檐,亭柱上刻有光绪年间凤台知县颜海杨手书对联,由石匠刻勒于迎淮的两石柱上,文为“选胜值公余,看淮水安澜,硖石拱秀;系怀在民隐,愿春耕恒足,秋稼丰登”。该亭柱为石质,共四根,亭栏为石质,亭顶为木结构,亭盖内面中部绘有太极图,顶上有脊兽蹲立坐卧,下有兽面瓦当走檐。临河一面,以两只精美石雕镇水牛头作基础。亭西南侧有一古皂角树。
清初,凤台属凤阳府,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两江总督尹继善呈奏清廷批准,与寿州分设一县,因县北有凤凰山而得名 “凤台”,县衙设在今寿县城东北角。同治二年(1863年),移县治于下蔡,下蔡遂改名为凤台,沿革至今。
1992年,因该地水利拓宽工程,致使慰农亭现伫立在西硖石孤岛之上。
罗平烈士墓位于凤台县南平山公墓内。原在古店集,1964年秋迁入凤台县城南南平山陵园内。
罗平(1909-1948),原名罗怀德,安徽省寿县仇集人,于1931年在皖南参加红军,1934年入党,参加过皖南红军游击队,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并在延安抗大学习,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和副团长等职。罗平烈士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声名远扬,功勋卓著,全身负伤达72处。其中有:抗战初期的平型关大战;1946年涡阳攻城战,率部一举歼灭国民党一个团;1947年的颜寨战斗,消灭了伪亳县长警备队的一个中队和一个镇公所的卫队,缴获长短枪一百七十余支;以后又进行八里庄夜袭战,伪凤台县长警备队的三个中队如惊弓之鸟,未敢抵抗闻风而逃;1948年5月在凤台潘集区王圩孜(现属淮南市)战斗中,罗平亲临指挥,表现英勇顽强,将国民党新编七十四师一个营打得落花流水,罗平在战斗中不幸身负重伤,抢救无效光荣牺牲,时年四十岁。
罗平烈士墓现为凤台县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
以上四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是凤台历史长河里几朵耀眼的浪花。从它们携带的历史信息里可以一窥凤台先人的政治生活面貌:汉代时,凤台为淮南国的京畿要地,也是江淮地区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是周边地区各界人才的聚集地;五代十国时期,此地作为军事要冲,成为南北政权的争夺目标,战事频发,规模巨大,政权归属无常;宋代时,此地还是阻击元兵南下的关隘,长期以来战火纷飞。这也是凤台作为我国南北文化的交汇区、碰撞区,作为江南的屏障、中原的喉要,在国家分裂南北对峙的局势下,不可避免地成为南北政权生命攸关的军事重镇,成为相互争夺的主战场。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凤台县文物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