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共享与反思意识——论研究性教学中的师生双向成长

2013-03-20 06:25刘成才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研究性大学教育

刘成才

(南通大学文学院,江苏南通226019)

20世纪80年代末,经济全球化浪潮席卷各国,国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在创新性人才的竞争,教育的创新性日益被推到了教学改革最前沿。世界各国站在未来时代要求的战略高度上,对本国教育系统作出重大改革,“旨在通过教学过程的研究性,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教学”[1],被国际高等教育研究者高度推崇与倡导,也逐渐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展科研,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共享科研成果,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水平。同时,要把反思意识贯穿研究性教学的始终,为高校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科研和教学支撑。

一、合作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在高校课堂中实行研究性教学,把科研活动引入教学中,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早在1999年6月13日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就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更是明确要求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激发探究欲望,也是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陆续推出的《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2061计划”、《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等高等教育改革文件,均提出以“探究为本”的教育计划。特别是美国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委员会先后发表《重建本科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蓝图》《重建本科教育:博耶报告三年回顾》,提出“研究型大学应对其课程和主流教学模式进行反思”[2],因此,研究型大学纷纷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科研中。

高校课堂教学中实施研究性教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直接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去,在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课堂间接知识,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发现新问题,并在努力尝试解决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与教师合作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以适当的方式参与到教师科研课题中去,帮助教师搜集研究资料,跟随教师适当参与一些学术研讨会、学术报告会、社会调查活动、科学技术咨询活动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科技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活动,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科学视野,从而突破单纯地在课堂上接受的知识结构的局限,接触到本学科的前沿知识和研究方法,锻炼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意识和能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合作参与科研活动,可锻炼学生如何培养意志力,如何克服困难完成科研任务,如何接受科研中的失败,如何培养学术兴趣,如何进行心理自我调适等心理品质,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心理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以调适,有效地完善自己的心理结构,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二、共享研究成果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当下国际竞争的核心是人的创新能力,中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高等学校要跟踪国际学术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基地。”要完成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人才培养的目标,关键在于通过研究性教学让教师与学生共享科研成果,提升高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研究性教学首先能促使教师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传统型教师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而研究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则担任着组织者、合作者、交流者、激发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等角色。”[3]传统教学强调“三中心论”: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代表着知识权威。而研究性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合作进行科研,教师和学生共享科研成果,这就无疑标志着教学活动要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而教师要通过各种有利于学生思考或动手操作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中,教师担任的是组织者、引导者、知识共享者,自然,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学生共享科研成果,能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本专业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及时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敏锐地发现学生对科研的兴趣焦点,从而能够对教材进行深刻的剖析,寻求科研在高校实施的现实可能性,并把科学技术最新的前沿成果在研究性教学活动中予以反映。同时,教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和学生共享科研成果,师生之间会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火花,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获得新思想的启迪和科学创见的启发,让教师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从事科研的持续动力,并反过来促进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研究性教学的根基和关键在于研究,教师要想有效地对学生的科研进行指导,就必须不断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以设计出既对学生发展有利,又对实现教学目标有利的研究课题,还要对研究型课题有高屋建瓴的把握,才能对学生的研究给以有效的指导。这样,就促使教师不断地去思考,去研究,去掌握自己学科的基础性理论知识,还要对学术发展的前沿不断追踪,才能形成自己深厚的学科背景知识、广阔的学术视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和学生共享科研成果,最生动地阐释了“教学相长”这一教育的至高真理。

三、反思意识促使师生双向成长

首倡科研是大学基本职能之一的德国教育家洪堡针对当时德国大学因循守旧,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弊病,认为大学“立身的根本原则是,在最深入、最广泛的意义上培植科学,并使之服务于全民族的精神和道德教育”[4]。洪堡主张,追求知识的强烈愿望,应同样存在于大学教师和学生身上,对知识的共同追求也应该构成大学的基础。教师和学生的身份,既有差别,又有重叠,教师和学生以科研的方式为科学服务,教师作为已知者和研究者,学生则作为求学者和研究者,要达到这一目标,实施研究性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可见,洪堡之所以重视大学的科研职能,其出发点是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反思,同样,研究性教学的兴起也是源于对大学培养目标的反思。

大学到底是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讲台,还是教师和学生通过科研互相促进,双向成长的平台,其直接关联到的是教育的培养目标。洪堡之所以特别重视科研,是其“完人”教育观的体现,他坚信人所拥有的最高天赋就是他的精神,就是他认识自己和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把他所认识到的东西连贯地予以表述的能力。人越是使用这种能力,越是发挥这种能力,他就越加完善,他的价值就越大,他的人的质量和尊严也就越高,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5]。而要想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实施研究性教学,不但让学生在科研中能够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能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成长,进而达到师生双向成长的“完人”教育目的。因此,我们在实施研究性教学时,应该贯穿着反思我们的教育观这种意识,并用这种反思意识促使师生双向成长:

第一,反思意识有利于促使教师自觉实施研究性教学。美国教育家赫钦斯指出,要达到高等教育的目的,关键在于“思维的正确性。因为教育不能复制学生毕业后所需的经验,它应当使学生自己致力培养思维的正确性,作为达到实际的智慧即理智行为的一种手段”[6]。因此,研究性教学不是为了研究而教学,而是通过研究来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教育的目的之所在。教师只有对教育的最终目的有所反思,才能把在教学中贯彻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自觉的教学意识,研究性教学起到真正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第二,反思意识有利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只有学生真正反思自己在大学里学习的最终目的,即通过研究性活动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掌握基本的推理思考能力,去进行符合道德原则的行动,才能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探索,并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研究性教学才能起到作用。

第三,反思意识更有利于师生双向成长。研究性教学的先行者博耶教授强调:“最好的大学教育意味着积极主动的学习和训练有素的探索,使学生具有推理思考能力。所有教师都应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通过创造性的教学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7]15可见,教师和学生只有对教育的培养目标有所反思,才能把研究性教学不只是当作一种简单的教学方式,而是内化为一种教学理念,促使教师不断地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促使学生在这种创造性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培养认识自己和探索世界的能力。只有这种反思意识成为师生的基本教学理念,才能有效地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双向成长,也为高校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的科研和教学支撑。

[1]李宏祥,姚利民,史曼莉,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过程和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8,(5):172 -175.

[2]The Boyer Commissi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EB/OL].(2002-10-06)[2012-10-18].http://www.sunysb.edu/press/021006-Boyer.

[3]贺定修.高校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教师应具备的素质[J].教育探索,2004,(6):121 -123.

[4][德]威廉·冯·洪堡.论柏林高等学术机构的内部和外部组织[J].陈洪捷,译.高等教育论坛,1987,(1):93-96.

[5][德]卡尔·伯克.联邦德国的高等学校及其问题[N].中国教育报,1984-09-01.

[6][美]赫钦斯,赵祥麟.普通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03,(12):30 -34.

[7][美]厄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讲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研究性大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留白”是个大学问
题解教育『三问』
《大学》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