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陵,毛廷贵
(1.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广西梧州543002;2.梧州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广西梧州543002)
对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的思考
唐峰陵1,毛廷贵2
(1.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广西梧州543002;2.梧州学院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广西梧州543002)
梧州是岭南古代佛城,拥有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相当丰富。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整合与深度开发应从深挖佛教旅游文化内涵、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走区域联合发展之路、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特色化、系列化佛教文化旅游商品等方面着手。
梧州;佛教;资源;开发
(一)梧州的佛教历史源远流长
1901年,梧州海关代理税务司阿拉巴德在“十年报告梧州(1892-1901)”中提到:冰井寺始建于唐代(约公元600年,后来1924年被拆毁),门口的对联写着:“冰井唐贤迹,云山古佛场”,说明梧州白云山很久以前就有佛教活动场所了。
佛教早在汉朝就从西北陆路传入京城长安,但是西北陆路要越过高山大漠,行程艰辛,相对而言,海上道路就显得特别重要。梧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交汇点,商品经这条通道出口的同时,宗教也沿这条通道传进来。佛教最早是经东南亚、南海口,沿珠江、西江、桂江,过灵渠,而北上“东传”中原,苍梧(梧州)历史上长期为岭南首府,在古苍梧很早就有了佛寺,一批佛教名人也由此孕育而出。
在唐代,梧州就设立有光孝寺和冰井寺等多处寺庙。光孝寺为唐初鄂国公蔚迟恭所建,位于云盖山麓。唐天宝八年(749年)6月27日,鉴真和尚率僧徒及日本来唐留学僧荣睿、普照等一行14人,受到光孝寺僧人的欢迎。鉴真和尚卓锡于光孝寺,并在光孝寺设坛讲经授戒,前来听律受戒的人群络绎不绝,成为了梧州佛教史上的盛事。后来藤县通善寺尼智首等3名和尚追随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公元958年,为给南汉皇帝刘晟病危冲喜,宠妃才人卢琼仙提示:“苍梧山连五岭,水汇三江,八桂之户,灵秀所聚之地。若在该处铸铜钟,挂于云盖山下的感报寺中酬神,后来放置于光孝寺冰月阁、风台书院。顺治十五年,在光孝寺基址建大雄寺,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增加修缮。后寺废,遗址为今梧州市第十四中学校园。
唐代的诗人元结带给梧州冰井泉香一景。大历三年(768年),元结调至岭南道的容州任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经略守护使,寄居于苍梧(梧州)办公。在梧州,元结游冰泉,亲自率众开凿了“冰井”,打水尝之,水甘寒若冰,又鉴于此井与隔江的火山遥遥相对,乃称冰井,并在井之侧建冰井寺,称作“梵王宫”。冰井寺大门右边写着“冰井唐贤迹”,左边写着“云山古佛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梧州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后,设立梧州关,由外国人任关务主管,称税务司。当时税务司的官邸就设在冰井寺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废科举兴新学,于是在冰井寺基础上建立冰井学堂,此后冰井寺不复存在,遗址为今梧州市第二中学校园内。
宋代,梧州的寺院有庆云寺(城北二里)、光华堂(藤县城内)、广法寺(藤县东二里)、众福院(藤县西七十里),圆明寺(岑溪市内)等寺院。其中,藤县因出了一个高僧契嵩而闻名于世。
明清时期,梧州市仍有东华庵(寺)等七八个寺院。到了清末民初,由于地方官府毁寺兴学,造成梧州佛教的发展一度处于低潮期。
民国22年(1933年)妙真法师创建西竺园,佛教在梧州再一次兴盛起来。1929年梁秀珍在香港拜达禅法师为师,昄依佛教,法号妙真。1931年,妙真回到梧州后,劝曾其新出资并得李宗仁、郑建民等参与捐资建庵堂,1935年1月西竺园落成。广东韶关南华寺主持虚云和尚派侍者释清凉任西竺园僧伽教导员,辅导妙真学佛学,弘传佛法。同年2月,西竺园佛堂举行开光仪式,由觉澄法师主持,标志佛教在梧州的恢复[1]。
民国28年(1939年)6月,释慧德在钱鉴路大石磊结庐、化缘、建庵。1940年,庵建成,取名为紫竹林。紫竹林禅院规模较小,佛殿为砖木结构平房,供释迦牟尼及观音菩萨瓷像两尊。释慧德为当家,有弟子2人,自组念经等宗教活动,遇有盛大佛事活动,则到西竺园参加。1977年7月,释慧德圆寂。后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紫竹林需异地重建,最后选址白云山。1999年12月开始筹建并取名“四恩寺”。2000年12月,释成清法师来到梧州,任西竺园、四恩寺主持。四恩寺于2001年农历八月初六开始奠基,2005年落成,次年9月27日,举行盛大佛像开光仪式。
(二)梧州主要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1.有形资源
四恩寺。20世纪90年代,因城市建设发展需要,紫竹林需异地重建。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初抱病为新寺题名为“四恩寺”。“四恩”即报三宝恩、父母恩、国土恩、众生恩。四恩寺于2001年农历八月初六开工建设,占地65.7亩,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约为7000万元,整个建筑群为明清风格,气势宏大,为岭南现代第一寺。2006年9月27日开光前,建成规模宏大的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钟楼、鼓楼、牌坊等建筑。目前,藏经阁、天王殿、韦驮殿、法堂等建筑也相继完工。大雄宝殿高25.6米,供奉的释迦牟尼佛像高9.5米,寓意九五之尊,其中佛像法身高6.6米,整个大殿占地面积1245平方米,建筑面积1489平方米。大雄宝殿广场面积3000多平方米,广场左为钟楼,右为鼓楼。
西竺园。西竺园位于梧州市岗岭路珠投岭上,是梧州市区著名的佛教寺庙。始建于民国23年(1934),为妙真(1896—1971)和她的师父达禅法师创建。1935年2月西竺园佛堂举行开光仪式,由觉澄法师主持,标志佛教在梧州的恢复。庵堂初名西竺堂,以唐僧到佛教发源地天竺(即印度)这个西天取经的故事和史实取名。1983年6月9日,西竺园重新举行佛像开光仪式,由广东云门大觉寺佛源法师和柳州西来寺智禅法师主持法会,标志梧州佛教的新发展。西竺园内有砖木结构房屋6座,东西座为餐厅和会堂,中座为大雄宝殿。殿里宏丽肃穆,中间供奉着三尊檀香木饰金佛像,楼上为藏经楼,藏经楼收藏有一套珍贵的宋朝砂碛本《大藏经》。大雄宝殿后山第二级山坡有一观音殿,安奉一尊涂金的观音菩萨。观音殿两侧为祖师堂与功德堂,均是灰墙灰瓦。
冠盖总庙。冠盖总庙位于苍梧县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成,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乡土气息,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和市民前来烧香和燃放鞭炮,香火十分旺盛。
邓公庙。座落于南渡镇黄华河畔,始建于明末,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该庙为硬顶砖木结构,庙宽12.5米,深21米,由前殿、中廊、后殿组成,以青砖砌墙,梁架为穿斗构架,梁、柱、枋、檩、榻均为格木制作,主殿雕梁画栋,建筑精美。尤其是殿内正中的4根为蟠龙柱,硕大浑圆,高约5米,直径40厘米,每柱精雕一条神态威猛逼真的蟠龙,腾跃翱翔于红云绿浪之间,保存完好,是广西唯一仅存的清代早期木雕艺术珍品,具有极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2.无形资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佛教文化资源中高僧和佛经就是山中仙、水中龙。梧州是牟子与契嵩的出生地,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当时被称为“浮屠教”,苍梧人牟子结合了儒家与道家的基本教义,首次赋予“浮屠教”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称谓——佛教,并一直沿用至今。同时牟子运用一问一答的方式,解答了当时人们对佛教提出的种种疑难,为自己信仰的佛教进行辩解的著作《理惑论》,是中国第一部佛教专著。契嵩禅师字仲灵,时人称“诗如老杜”、“千年犹可照吴邦”,著有《镡津文集》存世。他极力弘扬佛教理论和佛教教义,提倡佛教与儒学的调和,维护和捍卫佛教利益,积极地传播如来法门,因此他在整个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一席,被称为“明教大师”,为后人所敬仰。牟子、契嵩、《理惑论》和《镡津文集》二十二卷都是整个佛教界中不可多得的经典巨著,是一项重大的佛教资源。他们为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深度发展提供了坚实、独有、不可复制的基础,是梧州宝贵的无形佛教文化旅游资源。
(一)适应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的需要据有关组织分析,当前文化旅游、猎奇旅游等专项旅游最受消费者青睐,蕴含于山水之间的佛教文化对他们有一种独特的魅力。佛教以其自身极大的慈悲向善性、神秘性与诱惑力吸引着众多的信徒与更多的非信徒旅游者。目前,通过合理规划与开发、精心组织与策划,推出佛教文化特色旅游正好适应目前文化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优化整合梧州旅游资源的需要
梧州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素有龙母故乡、桂东门户、千年古城、百年口岸商埠等诸多称誉。目前,旅游者越来越注重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参与性,以了解当地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成为现代人出游的一大动机。要适应这一市场需求变化,梧州必须在发掘新产品上做文章。梧州丰富的佛教文化资源是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之一,开发以佛教为代表的宗教文化旅游产品正好弥补当前旅游产品中缺乏文化旅游品牌的不足。
(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宗教在一个城市的繁荣与否标志着一个城的历史文化底蕴的丰富与深厚程度,梧州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是广西“古之名郡也”(谢君惠《梧州府志》),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历史,曾为苍梧王城、刺史、郡州、路、府、县治所。梧州是岭南古代佛城,佛教繁荣一时,而如今梧州在佛教开发方面相对滞后,若能对其整合和深度开发,对梧州的经济发展以及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将会发挥极大的作用。
(一)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捷
梧州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从地理位置上看,梧州位于桂东的西江、桂江、浔江交汇处,珠江水系使梧州与粤港澳一水相连,与经济发达的广东相接,是两广往来的咽喉之地,是我国西部大开发12省(市)区中最靠近粤港澳的城市,是广西乃至西南地区接受粤港澳地区产业、技术、资金转移的最前沿地区。从旅游区域范围看,梧州市处于穗、桂、邕、琼这一旅游黄金区域的几何中心,珠江西江经济带、大珠三角旅游圈、大桂林旅游圈、环北部湾旅游圈对梧州市旅游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二)旅游资源丰厚,为佛教文化客源提供基础
梧州素以“山城水都”、“小香港”的美誉和历史文化悠久的“口岸商埠”著称;影响深远的人文历史、和谐兼容的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利泽苍生的龙母崇拜和西江水文化、百年商埠和保存较好的骑楼城建筑、秀美的山水景观、璀璨迷人的人工宝石、闻名遐迩的狮王技艺等资源尤为突出。截至目前,全市有国家4A级景区2处、国家2A级景区1个;广西农业旅游示范点9个,广西工业旅游示范点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个、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3个、市(县)文物保护单位92个;国家森林公园2个、自治区森林公园2个;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2处。
(三)出台了有利于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
广西壮族自治区将梧州市定位为“桂东宗教历史文化旅游区”,提出了建设和完善四恩寺等佛教文化资源。梧州市政府非常重视对旅游业的投入,2004年梧州市委、市政府就公布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2012年梧州市政府出台了“十二五”规划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将佛教文化旅游视为梧州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提出要积极开发梧州的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并要求财政、规划、国土、交通、金融等多个部门给予政策倾斜。这些措施为梧州市发展佛教文化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
(一)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开发内容单一,层次深度不够
梧州的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目前未充分利用自身的特色,仅仅是在开辟寺院景区的基础上,利用烧香拜佛、观光游览等活动来吸引信众与一般游客,项目雷同,形式单调。在其开发中,没有重视与佛教相关的旅游商品的开发,产品不够丰富。有助信众与旅游者体验佛教精神、感受佛教艺术魅力、培育身心健全等的文化型、体验型、养生型的旅游活动较少[2]。缺乏让信众、游客参与的佛教生活体验、养生、艺术研教修、法会、节庆等参与项目。
2.影响区域有限,缺乏广泛客源
梧州的佛教文化资源虽然历史悠久,是古代岭南佛城,但是寺院及其文化资源的影响区域很有限,加上推介力度不够,客源市场很不理想。就目前而言,梧州的佛教文化旅游的客源是当地居民、区内周边地区市县及相邻的广东部分信徒、香客和游客。
3.佛教旅游资源分散,缺乏龙头品牌
梧州现存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较分散,主要分布在梧州市区、苍梧县、藤县等地。景区过于分散,没有完整的线路,不利于游客的参观学习。龙头产品能迅速提高一个地方的知名度,形成吸引力从而带来客源以至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漓江之于桂林、西湖之于杭州。梧州近年来打造的一山一庙一寺一楼已经是梧州宗教资源重点,但仍不够突出,仅仅是宗教信徒的体验不能带动梧州宗教旅游,特别是佛教旅游的发展。
4.缺乏专业导游人才
导游人员的佛教文化知识相对匮乏,对佛教的基本教义、经典以及礼仪等缺乏理解,对佛教文化的知识的掌握仅仅局限于佛教建筑、造像的背诵,对游客提出的有关知识难以回答,不能满足游客的求知欲、好奇心的需求[3]。
(二)梧州佛教文化旅游资源整合与深度开发策略
1.建设好四恩寺和白云山
四恩寺目前已是规模宏伟,气象万千,是岭南难得的佛教场所。但是从石鼓路进入排坊直至大雄宝殿这一路上,可观、可感、可悟的实景和建筑太少,因此,后期建设更应精心规划,建议参照天下佛教名山如国内的普陀山、峨眉山、五台山、九华山、台湾的佛光山,以及国外的佛教名山的做法,参透佛教教义,广集佛教智慧,同时将梧州牟子、契嵩等佛教名人,《理惑论》、《镡津文集》等佛教名著蕴涵其中,将四恩寺建设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有名的佛教名寺,进而将白云山打造成佛教名山。
2.深挖梧州佛教旅游文化内涵
深度开发诸如佛教节庆游、佛教养生游、佛教生活体验游、佛教艺术研修游等旅游项目。让旅游者通过参与浴佛、食斋、放生、法会等活动去感受佛家饮食之道、养生理念、修心养性法门的思想。通过观赏佛教建筑、塑像、匾额、碑刻等文化资源去领略、吸收佛教文化的精髓,在参与佛教庆典、庙会等过程中享受佛教文化旅游带来的快乐[4]。
3.开发有特色、成系列的佛教文化旅游商品
一是要在开发具有梧州地方特色和个性的系列旅游商品的设计上下功夫,加大研发力度,以利多出快出商品,如开发具有梧州佛教文化特色的竹雕、木雕、书法、绘画等系列商品,还要充分利用梧州的人工宝石加工佛教吉祥物、护身符等,最为重要的是开发牟子、契嵩为依托的佛像仿制品,开发的佛教旅游商品也可与梧州特产龟苓膏、豆浆、六堡茶等组合包装;二要在建设旅游商品加工基地上下功夫,生产必须规模化,形成规模效益。
4.要在完善旅游服务体系上下功夫
重点是加大对四恩寺建设的投入,使之成为一流的现代寺院。例如增设停车场、展览馆、会议室、贵宾室、医疗所、安养院等。还应加强寺院以及其周围的园林建设,营造清幽、庄严、肃穆的环境。利于僧人修行、参禅、悟道等。要重视佛教旅游导游的培训工作,可培训僧人或在家居士充当导游员,还应与高校密切合作,高校相关专业的学生既具有高素质,又受过专业的知识体系训练,可引导游客正确理解博大精深的佛教教义和欣赏美轮美奂的佛教艺术,使他们成为熟悉佛教的内行导游员。
5.大力开发“岭南古代佛城——梧州之旅”
梧州是岭南古代佛城,这是发展梧州文化旅游最重要的品牌,我们要大力开发“岭南古代佛城——梧州之旅”,打响“牟子故乡——梧州”、打响“契嵩家乡——梧州”这一系列佛教文化旅游品牌,提升广西和梧州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软实力,使“岭南古代佛城——梧州之旅”成为广西和梧州的历史文化宗教旅游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金饭碗”。
6.打造珠江——西江佛教文化旅游经济带
打造佛教文化旅游线路时,首先要乘“珠江——西江经济带”已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有利时机,全力以赴打造珠江——西江佛教文化旅游经济带,将肇庆、广州、韶关等有佛缘的城市连成一线,使之成为佛教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从而形成一条珠江——西江佛教文化旅游经济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还可以与本地其他类型的旅游景区联合开发旅游线路:龙母庙—骑楼城—梧州历史文化长廊景区,以“梧州古城”品牌为统领,同时整合白云山景区、中山公园、万秀茶花园等城市游憩空间,通过线路组织和道路交通建设实现空间的接驳和融合[5]。
7.加大宣传力度,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品牌
品牌的打造必须在宣传上加强力度,一是通过佛教节庆活动、举办学术研讨会等扩大影响;二是通过新闻媒体、旅游网站介绍其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三是把旅行社以及优秀导游作为对外的宣传窗口,将自己的良好形象推介出去。可以说,宣传力度的大小,与品牌的效应成正比。
[1]吴承华.梧州宗教历史文化之旅[DB/OL].http://www.fjdh. com/wumin/2010/02/19172898406.htm l.2013-11-01.
[2]吴蔷.宁波佛教旅游资源开发探讨[J].区域经济,2008(31): 278-279.
[3]吴霞,岳钧,向丽.四川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J].旅游资源,2012(10):958-960.
[4]陆琼,黄祥君,金翠云.创意视角下的南京大报恩寺佛教文化旅游开发[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29-32.
[5]梧州市人民政府.梧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我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EB/OL].http://www.wuzhou. gov.cn/info/94074.2012-10-08.
(责任编辑:高坚)
On In-depth exploitation ofW uzhou’s Buddhist Tourism Resources
Tang Fengling1,M ao Tinggui2
(1.Business Adm inistration Department,W 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2.Xijia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 stitute,W uzhou University,W uzhou 543002,China)
Wuzhou was a Buddhist city of south China in ancient times,having a long history of Buddhist culture and rich tourism resources of Buddhist culture.In order to integrate and deeply exploitWuzhou’s Buddhist tourism resources,it is proposed to deepen the connotation of Buddhist tourism culture,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tourism infrastructure,follow the road of regional cooperation,build a brand of Buddhist cultural tourism,develop awide range of tourism products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etc,
Wuzhou;Buddhist culture;integration of resources;in-depth exploitation
F590.3
A
1673-8535(2013)05-0015-06
2013-07-15
梧州学院2013重点科研项目(2013A001);梧州学院科研项目(2012C021)是珠江——西江经济带的中转站、泛珠三角与泛北部湾经济圈交汇点、国家区域交通枢纽城市、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粤桂特别合作试验区。梧州是中国佛教的兴盛地之一,是岭南古代佛城,是中国两位著名的佛教人物——牟子与契嵩的出生地,梧州寺庙众多,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梧州目前是广西佛教协会驻会地,现代的四恩寺至今在两广和粤港澳享有重要的地位。如何整合和深度开发梧州历史的和现有的佛教文化资源,是梧州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唐峰陵(1972-)男,瑶族,湖南永州人,梧州学院工商管理系副教授,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环境与生态旅游。
毛廷贵(1963-)男,广西贺州人,梧州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院长,副教授,西江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佛教是我国古代社会传统文化的上层建筑,其艺术价值对旅游有很强的吸引力。佛教文化资源一旦经过深度的挖掘与开发,就可成为集观光、休闲为一体的优秀旅游资源,不仅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增添新内涵,而且对促进当地经济大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粤、港、澳一水相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