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菊华
(武汉工程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作为与大学生年龄接近的青年教师群体,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此,中共中央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加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青年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引导广大高校青年教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新思想、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环境,高校青年教师在社会转型期与多元文化背景下,道德状况和价值选择正在悄然发生嬗变。一是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社会、工作、家庭三重压力,往往顾此失彼,高压之下,身心疲惫。二是由于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双重职责,而他们的影响力、科研环境和教学认可度往往不如年长教师,难免导致部分青年教师心浮气躁或出现一些急功近利的做法。三是由于高校教师的待遇是与职称或学历挂钩的,导致青年教师的待遇较低,很难满足他们日常所需,供房、养家、照顾老人和小孩。基于这三方面,高校青年教师的发展环境需要改善,但重中之重是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他们以德育人,以德治教,敢于付出和回报社会,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生活条件的改善。
“纵观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的现实情况,其思想政治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同时,广大青年教师还具有一定的道德自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通过学习和自律不断提高自身职业道德水平”。[1]当前,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状况越来越受到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其价值选择越来越体现出“自我相关性”,他们在承担社会责任时更加关注自我发展与物质利益。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过多地关注自我利益,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不强,理想信念模糊化,价值取向功利化,道德行为失范化,与师德要求形成强烈反差。正如中央 16条意见指出的:“少数青年教师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职业情感与职业道德淡化、服务意识不强,个别教师言行失范、不能为人师表。”[2]走出当前道德教育困境的重要突破口正在于加强德性教育。
在古希腊,德性泛指使事物成为完美事物的特性或规定,是“功能的卓越发挥”。狭义的德性是指人的优秀的道德品质,是人向善求福、自我实现的心理定势和价值取向。近代以来,德性论在伦理学中逐渐丧失了话语权,与之相对的规范论占据了主导地位,指引着公共道德生活的运行。日趋严峻的道德困境又重新唤起人们对传统德性的美好回忆。美国学者麦金太尔认为“自从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的信念受到质疑以来, 道德哲学家们试图对道德的性质与地位提供某种替代性的合理的世俗解释, 然而, 所有这些尝试,尽管给人多种多样的印象,实际上都失败了”。[3]所以他在《追寻美德》中提出要追寻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该著作被认为是德性论复兴的重要标志。在当代社会,一方面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道德困境不断加深,生命的尊严与价值受到拷问。在这种境遇下,德性论的价值被重现发现,德性的光辉显得愈加辉煌灿烂。德性教育就是以培育人的德性品质、引导人的德性行为为目标的教育活动,重在培育人的道德理想,引导人的精神构建,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由于当代道德教育偏重于规范约束与社会调节功能,呈现出工具化、外在化和知识化等特点,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精神意义与价值导向,并由此而带来多重困境。走出困境的突破口正在于使道德教育回归德性教育传统,使教育对象真正认同道德观念、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培养高尚的德性品质,成为德性之人。江畅教授在其著作《德性论》中详细阐述了德性教育对于提升道德素养、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意义。因此,回归德性教育是应对高校青年教师道德困境的理论诉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报告还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充分表明个人品德在公民道德素质中的重要性,揭示了德性培育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为高校青年教师的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目前,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高校专任教师六成以上。他们承担着大量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肩负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德性教育,提升其道德修养,培育他们的道德理想,引导他们用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去教育和影响学生,培育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高校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采取知性教育方式,把鲜活的教育过程简化为道德规范的单向灌输,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不注重人的内化过程与心理认同,难以引导人的外化践行,导致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在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下,道德规范不能从根本上转化为人的道德品质,不能发挥价值导向与意义建构功能。而德性教育重在激发人的主体性参与,引导人向善而为,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因此,加强德性教育,有助于高校道德教育真正走进青年教师的心灵世界,引导青年教师加强道德修养,培育道德理想,提升精神境界,激发青春梦想,敢于有梦,勇于追梦。
高校青年教师在思想行为、兴趣特点等方面与学生有着更多的共性,更容易被学生学习效仿。中央16条意见指出:“青年教师与学生年龄接近,与学生接触较多,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影响更直接,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2]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的道德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道德状况。教师的根本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以德为范,用自身的道德品质去塑造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加强青年教师的德性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德性教育,有助于引导青年教师加强道德修养,践行德性行为,在学生中形成强烈的示范效应,成为学生的“意见领袖”。“在‘意见领袖’的信息传播模式中,传播信息不是直接从传播者流向接受者,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的再传播而到达接受者,这一过程也就是‘两级传播’的传播过程。”[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青年教师的德性导向必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行为,必将有助于教育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下坚定道德信念,守护精神家园,过一种有道德的生活。
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工作、生活、情感等多重压力,属于典型的高知高压群体,他们常常感慨“压力山大”。一方面,青年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和规定的科研任务,常常满负荷运转,身心疲惫。另一方面,由于青年教师工龄短、资历浅、职称低、职务低,在论资排辈的体制下,他们的经济待遇、职称评审、职务晋升、成果申报等方面处于较低水平。一部分青年教师产生了强烈的职业倦怠感,生活幸福感也大打折扣,其职业生态亟待改进与优化。
加强青年教师德性教育有助于从源头上缓解这一困境。德性教育重在启发人的德性自觉,强调青年教师对道德观念的心理认同,以此去构建高尚美好的精神境界,在道德生活中积极向善,并把幸福作为最高善而不懈追求,在各种道德境遇下都能坚守道德理想,始终做到“发奋忘食、乐而忘忧”,在纷繁的现实生活中,发现幸福,感受幸福,创造幸福,实现青春梦想。
青年教师的德性教育不仅不同于学生的德性教育,而且也不同于高校其他教师群体的德性教育活动。对青年教师实施德性教育,需要充分把握这一群体的多维特征,需要紧扣时代脉搏,需要回归到他们的生活世界,在理论方法上、实践过程中、载体选择上不断创新,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与时俱进,加强理论创新,这是加强青年教师德性教育的前提条件。当前,高校青年教师德性教育仍然需要继承这些优秀的成果。同时还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主旋律,把握学术前沿,关注社会现实,提炼新的思想观念、方式、方法去创新开展德性教育,始终用先进的理论方法指引整个德性教育活动的开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在理论上,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增强青年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德性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一元主导地位,抵制道德领域的功利主义和相对主义,自觉维护道德的权威,增强道德的话语权。在方法上,高校青年教师的德性教育要走出狭小的学科视域,构筑起多学科的视野,综合运用伦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方法。比如,伦理学的价值澄清方法、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活教育方法、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心理学的咨询方法、政治学的议程设置方法等,都可以借鉴、融入到德性教育中。
与学生相比,青年教师社会阅历较为丰富,道德认知较高,他们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把握更为客观、理性,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道德心理与行为倾向。传统的理论灌输、报告讲座等教育效果十分有限。因此,高校在对青年教师开展德性教育时,要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把教育活动渗透到鲜活的道德实践中,引导青年教师加强反思,深化认知,增强情感,锤炼意志,促进外化。一方面,高校要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开展主题研讨会、讨论会等,如“小悦悦事件”等,给青年教师提供交流思想、碰撞心灵的平台,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高校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师德标兵评选活动等,表彰师德楷模,为青年教师树立身边的典型,增强示范性。另一方面,高校的德性教育活动要延伸到校园之外,组织青年教师“走出去”,深入厂矿车间、田间地头、大街小巷,引导青年教师近距离感受社会道德现状,形成感性认识,进而通过反思、评价、比较等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辩证理性分析社会转型期的道德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和价值取向。
德性教育要把握时代主题,紧扣时代脉搏,不断创新载体,用流行、时尚的大众媒体进行传播渗透,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传统的道德教育往往采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体施加影响。而在当前新媒体迅猛扩张的形势下,高校有必要利用网络、QQ、微博、微信、论坛等载体创新开展德性教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连续四年全球第一。2012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总数达 5.03 亿。新媒体用户数量呈井喷式激增,深刻改变着大众获取资讯的方式、话语表达方式;同时用户年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年人是使用新媒体的主流群体。而青年教师是使用新媒体最为频繁的群体,因此高校的德性教育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建立互动平台,深入青年教师,融入青年教师,及时了解其道德现状,并持续跟进。要运用新媒体关注青年教师的利益诉求,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解决思想道德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主动热情服务,解除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使其专于教学,潜心学术,真正成为德性之人,全面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1]孔凡胜.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特征的多维解读[J]. 中国青年研究,2011,(8):84.
[2]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党[2013]12号) [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 business/htmlfiles/moe/s7060/201305/152333.html.
[3]麦金太尔. 追寻美德[M]. 宋继杰译. 北京:译林出版社, 2011.326.
[4]龙静云, 薛惠. 基于微博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