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刊》越过61个年头,攀爬61道年轮,迎来了公元2013年。在迎新之际,编辑部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恭祝您蛇年如意!
20世纪是科学的世纪,是信息化和全球化不断推进的世纪,更是语言的世纪。语言已经由人际交往“最重要的工具”一跃而成“人类存在的家园”、“人最直接、最现实的存在方式”。如果没有语言,人的是之所是、在之所在都将以另一种方式呈现。于是,来自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学者孜孜以求,不断探索,希望发现语言的本质、语言运作的机制以及语言对人的作用。回顾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奠基的现代语言学走过的百年历程,世界语言学的下述3个特点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第一,全球化、国际化浪潮汹涌澎湃;第二,西强东弱,国外强国内弱;第三,重视局部分析,轻视整体思考。因此,语言类学术期刊必须立足推动我国语言学研究,同时具有国际视野,树立全球化理念,提升期刊质量,办好特色栏目。
反思《马氏文通》以来的中国语言学,人们基于国外强国内弱的现状,积极引进西方语言学强国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语言学界加强了引进力度,迄今已经实现即时引进。坦诚地说,我国传统汉语语言学一直重语料考证,轻理论建构;尽管近年来有所改变,但是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这样,继续引进、诠释国外先进的语言学理论和研究方法依然必要,而且是我国语言学更快、更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此,本刊专门开辟“引进与诠释”栏目,旨在刊发3类文章:第一,国外新近出现、国内没有引进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以前有过引进,但是引进不够全面的理论和方法;第三;以前有过引进,但是引进不够准确的理论和方法。一句话,引进与诠释的目的都在于以国外先进语言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建设、发展中国语言学。
语言是一个有机整体,语言学也应该是一个整体。尽管部分对整体重要,但是两者具有不同性质。因此,国际语言研究要产生质的进步,国际语言学要产生质的飞跃,就需要:第一,树立整体理念,在整体中考察语言,在整体中建构语言学,而不是满足于其任何局部;第二,利用语言研究的现有成果,包括结构主义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转换生成语法、语用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文化语言学、计算语言学以及语言哲学等相关学科关于音位、词素、词、句子、语篇(话语)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实施包括形式与语义、语义与语用、功能与语用等所有可能局部的整合,力争早日构拟出整体性语言和语言学。因此,本次改版在“语言学”栏目中推出二级栏目“整合性研究”。或许,整合性研究是我国语言学融入国际语言学,抢占国际语言学制高点的有效途径。
如何推动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是当代中国语言学工作者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或许,可以通过用国外理论和方法研究汉语,经过“验证、修正和发展”3个有序环节来实现。具体讲,用国外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分析汉语文本,首先验证相应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其次,对于部分不适合汉语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修正,以便扩大相应理论和方法的适应范围;最后,对汉语中独特的语言现象和运作机制,则设法解决,以此发展国外的相应理论和方法,进而建构具有中国学者自主知识产权的语言学理论和方法。须要指出,无论是“验证”、“修正”还是“发展”,都要求分析、解释汉语语篇时坚持“不重复、无遗漏”原则。这是成功发现“修正”和“发展”契机的前提。对此,本刊开设“本土化探索”常设栏目。
经过改版,《外语学刊》的栏目架构是:《语言学》、《语言哲学》、《外语教学》、《翻译研究》和《文学研究》。本次改版是2007年改版的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第一,语言学观的变化:从语言多维研究变为整体性研究;第二,从强调语言哲学对语言学的指导作用变为关注语言哲学本身的建构,尤其是全力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国际化、本土化;第三,语言学是本刊的核心栏目,语言哲学是本刊的特色栏目;第四,刊发文章时,重点考虑选题和撰写质量,优先发表10000字以上的厚重文章。编辑部希望通过这次改版为中国语言学、语言哲学实现国际化,为《外语学刊》凭借学术质量和特色挤身国际期刊界奠定基础。
尊敬的各位专家、亲爱的朋友们,公元2013年的新年钟声已经敲响,《外语学刊》编辑部全体人员恳请您继续关注、支持本刊,恳请您与我们一道开辟中国语言研究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