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祝云
(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曲靖 655000)
先进性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争当先进模范是共产党员的不懈追求。在全党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中央做出的重大决策和重要部署。按照上级党组织的安排部署,2010年6月,曲靖医专党委启动创先争优活动,成立了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订了实施方案,召开了动员大会;按照“五好五带头”要求,深入开展“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评选表彰”等活动。
学校党委坚持以教育为中心,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主要任务,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将创先争优活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密切联系学校实际,结合医学教育特点,拓展活动平台,在开展好“授旗评星”、“党建示范点”、“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三好一满意”、“四亮四创四评”、“党务校务公开”、“四群教育”、“跨越发展先锋行动”、“基层组织建设年”等专题活动的同时,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夯实发展基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重要契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改革发展,在滇东大地上谱写了曲靖医学教育发展的华丽乐章。
学校党委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领导班子“五好”要求,以促进高校科学发展、和谐稳定,培养优秀人才、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社会满意的医学院校为宗旨,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这一主题,密切结合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理清了办学思路,明确了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是理清发展思路:夯实基础、科学规划,“走校院(企)合作、工学结合”道路,提高教学质量、科研能力、办学水平,凸显办学特色,推进科学发展,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二是明确学校发展的类型定位:是以国家举办,省、市共建共管的医学类高等专科学校;层次定位:以医学专科教育为主、中专教育为辅,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医学本科院校的合作,培养高层次医学类人才。
三是明确学校的发展目标定位: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到2015年,学校专业总数达到15个以上,在校学生规模达到8 000人以上,教师总数达到600人以上,力争把学校建成云南省特色、骨干示范院校。
作为一所地方医学高校,曲靖医专发展起点低、基础薄弱。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校党委带领全校教职工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夯实发展基础。学校在完成新校区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自2010年以来,学校共投资2 000万元建成19 520平方米的标准田径场1个和6 900平方米的图书馆1幢,投入了1 000余万元改善实验实训条件,新建并逐渐完善了校园网络的各项功能。2011年,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到2.4亿元,是2006年的3倍,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 671.23万元;图书馆面积9 415.25平方米(其中新建图书馆面积6 900平方米);馆藏图书23.1万册,生均63.08册;电子图书711 GB;每百名学生配备教学计算机数9.74台;每百名学生配备教学和语音实验室座位89.27个。师生的学习、工作和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很大改善,育人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
学校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按照“五带头”要求,广泛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科研和后勤服务岗、党员学科带头人、党员示范区,深入开展创建了“学习型领导班子”、“学习型党组织”,争当“学习型”党员,“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优秀党员,“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优秀党员,“在党旗下成才、为党旗争辉”优秀党员等主题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学校的发展逐步储备了丰富的人力资源。
学校出台了《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评选及管理办法》,在全校公开选拔并培养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学校先后培养了国家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两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优秀教师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5人;现有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曲靖市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人、校级教学名师两人、专业带头人两人,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书育人、师德师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学校以优厚待遇吸引人才,引进博士生两人、硕士生35人。
学校大力支持教师攻读研究生,近年来共选送了教师100余人次到国内外院校进修、培训、深造、访学,同时在校外聘请了60余名专家来校进行教师培训、学术讲座。学校制订了《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青年教师培养方案》,通过实施以老带新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国外进修培训、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等措施,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鼓励教师到医疗卫生机构挂职锻炼、顶岗实习,以积累临床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着力打造一支双师素质的教师队伍,突出“双师”结构,形成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专业教学团队。学校有计划地对教师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现有双师素质教师8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3%。学校还从曲靖市各大医院聘请专业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涵盖各个门类、各个学科的兼职教师到校任教,指导学生实习实验,并担任校外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兼职实训指导教师,从而实现了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通过内培外引,学校已形成了一支数量基本满足要求、结构相对合理、素质全面、专兼结合的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队伍。
学校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依据学校党委、党总支、党支部的职责职能,根据领导干部、教职员工和学生党员的不同特点,紧紧围绕《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为创先争优的目的,组织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先争优活动,把广大教职工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质量工程项目具有基础性、引导性作用,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方面起着龙头作用,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学校按照国家和云南省质量工程建设规划,全力推进各种质量工程项目的申报和建设。经过两年的努力,学校现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21项,位居全省高职高专前列。
学校教学部门发挥党员教师的表率作用,带头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学校各党总支、党支部配合系部开展课堂教学竞赛、说课竞赛、教案评选、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促使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改革。
近年来,学校教师探索出了适合本学校学生的“模拟教学法”、“床旁教学法”(含典型病例示教、教学查房、教学病例讨论等)、“情景教学法”、“PBL教学法”、“任务分解法”、“项目分解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借助动物实验、自制教学模型标本、多媒体“听触诊”系统,创造性地开展实践教学。学校建有全校性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供师生浏览、阅读和下载,通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临床教学短片、教学资源网络,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使学生能认识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学、做”一体化,使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型向探讨型转变,使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加强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校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出发,理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制订了《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不断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把实践教学纳入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置,根据各学科特点大幅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密切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训、实验、实践的联系,确保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比为1:1。
学校高度重视实践教学管理,制订了严格的专业实习大纲及实习管理办法、学生技能考核办法,明确了各专业临床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内容与要求、方式与措施、考核及评价,各系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制订了各专业的临床实习计划。在实习过程中,专职实习教学辅导员对学生的实习工作进行严格管理与考核。
学校逐步形成了符合学校定位,符合医学行业特色,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新型“六模块”(实验、见习、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十分注重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整合资源,突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的特色,将原隶属于各系部、教学部门的实验室进行整合重组,打造了基础医学实训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护理技能实训中心、医学技术实训中心,并重新组建了实验教学行政机构——实验中心,统一管理、统筹使用,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学校重视校外附属医院、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及实践基地建设,将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学校附属医院,把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等3家医院作为教学医院,同时与74家医院、企业签订校院、校企合作协议。
学校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立了职业培训站和云南省190职业技能鉴定所,并开设了护理员、保健按摩师、眼镜定配师等近20个工种的培训项目,学生的参训和获证率逐渐提高,毕业生获“双证书”的比例达98%以上。自2010年以来,我校学生在参加的全国卫生职业院校护理操作技能大赛中,有3名学生获得了三等奖,1名学生获得了优秀奖,学校获得了团体二等奖和三等奖;护理系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统一考试,通过率达99%以上,且连续3届专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5%以上。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以优良党风,通过正校风、促教风、带学风,弘扬了爱国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育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具有医学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大力加强党员干部廉洁奉公、服务群众的工作作风建设,大力加强教职工廉洁从教、教书育人的师德建设,大力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凝练出了“坚定信念,爱国为民;忠诚教育,德学塑人;献身医学,救死扶伤”的教师核心价值观和“爱党爱国,立身做人,钻研医道,立志成才;德技双进,立业为民”的医学生核心价值观。学校还大力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先后投入100多万元初步建成“大医精诚”、“博通”、“精专”的医学校园文化,成为云南医科院校的一道“靓丽风景”;校园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成效明显,学校被评为市级、省级园林单位;学校积极开展“文明处室”、“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师生重品行、讲文明蔚然成风。
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校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2010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部合格医专评估;2011年,学校通过“十二五”发展规划专家论证启动了创建云南省特色、骨干学校的工作。
2010年,学校被市政府评为“国开行政府信贷建设项目先进单位”,被市禁毒委授予“曲靖市毒品预防教育先进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云南省高职高专学校大学生篮球赛体育道德风尚奖”,被省委高校工委授予“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优秀等级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三生教育”先进学校,被省学生体育协会授予“云南省学校舞蹈比赛最佳校园形象奖”;2011年,学校被省教育厅授予就业工作二等奖,且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综合目标考核达到了省级优秀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