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产业投入,一定要有人担责”

2013-03-14 14:12
南方周末 2013-03-14
关键词:产业政策南方周末电动汽车

南方周末记者吕明合发自北京

2013年3月7日,当科技部部长万钢乘坐纯电动汽车亮相人民大会堂时,一些人大代表正在尝试启动一项向科技部等部委提出的质询案。

牵头者是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发平。这家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制造商,而钟发平也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行业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这项质询案的主题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

担任全国人大代表4年来,钟发平几乎年年批评中国现有新能源汽车政策。在中国决定发展扶持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两条路线的争论就从未停止。

虽然启动质询案的尝试最终因未获得过30人的法定人数而流产,但钟发平仍说服了30人改以“批评建议案”形式提出质疑,他坚持要求“科技部、工信部做出明确答复”。

“这是劳民伤财的技术路线,错误的产业投入,一定要有人担责。”2013年3月10日,钟发平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

南方周末:怎么会想到要去尝试启动比较敏感的质询案?

钟发平:我这几年几乎年年提批评和建议,但有关部委始终无动于衷,敷衍了事。我是不得已,才考虑选择更刚性一些的质询案。

国务院颁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2012-2020)》出台已近一年,无论是从专项支持还是从终端消费补贴支持,所有出台的政策基本上都是在支持纯电动汽车。《规划》明确提出“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但时至今日,配套产业政策迟迟不出台,既没有明确具体目标任务,也没有提出清晰的路线图,更没有出台配套产业发展政策,“推广和普及”已经成为一纸空文。

南方周末:你是混合动力汽车电池行业内唯一的全国人大代表,所在企业又是中国最大的混合动力汽车电池企业,提此建议,是出于企业的利益考虑吗?

钟发平:政策落实,企业和整个行业当然都会受益。但我更多是对重大产业政策和投资的非理性不满。2008年以来,国家一边倒地扶持发展纯电动汽车。据不完全统计,国家和地方配套投入上百亿资金发展纯电动汽车。最近,又在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专项中,再次拿出40个亿扶持。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有权利监督国家预决算,纳税人的钱是不是投向了正确的地方,是不是按照设定的目标进行的合理投入,投入后产出的结果是不是符合当初设定的目标。对有些错误的产业投入,就要及时纠偏。

南方周末:你是指目前偏向纯电动汽车的产业投入是错误的?

钟发平:我们也认可纯电动车战略方向选择,但那是三十年以后的战略,现在谈还太早。目前纯电动汽车技术不成熟,性价比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耗能较大、充电时间长,又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结果是最好的镜子。美国人已经在深刻反思。美国能源部公开承认:美国2015年前部署100万辆电动汽车的目标无法实现,正式宣布放弃纯电动车发展目标计划。2012年纯电动汽车在美国卖出一万余辆,少于全年汽车销售量的千分之一。电动车菲斯克公司濒临破产正等待外国公司收购,电动汽车公司CODA接近破产,享受美国政府重点资助2.491亿美元的纯电动车锂电池企业A123也申请破产保护。

中国的情况更糟糕。我们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截至2012年底,三年多时间、25个试点城市的推广应用,上路行驶的纯电动汽车不到1万辆,其中大部分还是政府公务用车。2015年很快就到了,纯电动汽车累计产销量50万台的销售目标能否实现,已经越来越清楚。

国家上百亿元的资金投入,加上400亿左右的民间资本,都打了水漂,谁为此埋单,谁应该承担相应责任?作为行业代表,我一定跟踪监督到底。

南方周末:电动汽车产业路线,一直存在争议。对于这些争议巨大而财政资金投入也巨大的产业政策,你建议如何避免决策风险?

钟发平:从财政角度来看,国家部委要对预算负责,建立产业投入结果问责制。如果财政预算支持的是一个错误的产业政策,执行的是一个错误的预算,投错了地方,得不到一个好的结果,国家相关部委一定要有人对此负责。我呼吁,政府相关产业部门在制定重大产业政策时,要设计重大预决算的考核,不仅仅是过程考核,更重要的是要有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体系。同时,要有一个纠偏机制。政府应该加大对产业投入的监督检查,加强对产业投入的审计,保证产业投入真正落实到位,并且要有很好的产出效果。对于没有产出或产出很少的投入,国家预算应给以“断奶”。

猜你喜欢
产业政策南方周末电动汽车
基于无桥隔离SEPIC转换器的电动汽车充电设备
产业政策立法的逻辑进路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CFO如何对待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在前进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进
设计得当的产业政策
2020年北京私家电动汽车将基本“一车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