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蚕无性克隆母蛾的微粒子病检测灵敏度分析初报

2013-03-14 07:22徐杰鲁兴萌刘培刚杜鑫孟正乐何恩洁
蚕桑通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蚕卵微粒子蚕种

徐杰,鲁兴萌,刘培刚,杜鑫,孟正乐,何恩洁

(1.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家蚕无性克隆母蛾的微粒子病检测灵敏度分析初报

徐杰1,鲁兴萌2,刘培刚3,杜鑫3,孟正乐1,何恩洁1

(1.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浙江 杭州 310020;2.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9;

3.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

由于单交制种模式与常规蚕种制种模式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适合单交制种模式的新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检疫检验标准。本文对雌蚕无性克隆和常规交配制种条件下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蚕无性克隆制种方式下的母蛾对微粒子病检疫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摘除卵管和蚕卵,其检测灵敏度也是足够的。

家蚕;无性克隆;母蛾;微粒子病;检疫

近些年来,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利用雌蚕无性克隆(也称孤雌生殖、无性繁殖)技术育成了发生率和孵化率分别达90%和80%以上的实用化雌蚕无性克隆系(基因型完全相同、后代全部为雌性的品种),并与经济性状优良的限性卵色品种或平衡致死系(根据卵色能将雌、雄分开)杂交先后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新型单交品种浙凤1号(原名:雌29×卵36)和新型雄蚕品种“雌35×平28”,前者已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后者正在参加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1~3]。这种新型的“单交制种”新模式,提供给蚕种生产企业的原种,一方全为雌蚕,另一方全为雄蚕,免去了雌雄鉴别这道复杂的工序,将有效解决目前原蚕区蚕种生产过程中的雌雄蚕蛹鉴别费时、费工的问题,大幅度提高制种效率及杂交彻底率,有利于提高蚕种质量[4]。

单交品种的育成与应用将推进我国蚕种生产技术的创新,提高蚕种生产企业的效益。但由于单交制种模式与现行蚕种制种模式不同,需要建立新的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和蚕种质量检疫检验标准。如雌蚕无性克隆系原种生产,需要从羽化的处女蛾体内取出未受精卵处理,这种制种方式即摘除卵管和蚕卵的母蛾是否会对微粒子病的检疫产生不良影响[5]。需要对摘除卵管和蚕卵的母蛾微粒子病检测灵敏度进行测试,判断雌蚕无性克隆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与正常交配产卵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为建立新型蚕种生产模式下的蚕种质量检疫检验标准提供依据。为此,2012年秋期浙江省蚕种质量检疫检验站、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研究所、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联合开展了相关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家蚕微粒子虫孢子液: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蚕蜂研究所提供,分别设置103spore/ml、105spore/ml、107spore/ml等3种不同浓度。

供试蚕品种:“无毒”秋丰、白玉原种,由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提供。

供试“无毒”母蛾:由浙江省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提供一样本检验“无毒”的二样本蛾盒。

1.2 饲养和感染

供试的“无毒”秋丰、白玉原种,由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按DB33/T 217.4-2007《桑蚕种繁育规程》饲养至4龄大眠,提供给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添毒用大眠蚕1600条;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蚕蜂研究所在5龄起蚕时,分别添食103spore/ml、105spore/ml、107spore/ml等3种不同浓度的微粒子虫孢子悬浮液。添毒后按常规方法饲养至化蛹,鉴别雌、雄蚕蛹备用。

1.3 制种

试验区雌蛹化蛾当天下午14~16时按无性克隆制种方式摘除输卵管和蚕卵,摘除输卵管和蚕卵后的蛾体60℃烘干后备检。

对照区雌蛹化蛾后与对交品种雄蛾交配产卵,产卵的母蛾待自然死亡后60℃烘干备检。

1.4 微粒子病灵敏度检测

将感染母蛾与“无毒”母蛾以1∶27的比例混合。母蛾镜检由浙江省蚕种质量检疫检验站按DB 33/ T217.3-2007《桑蚕种母蛾检疫规程》3.6规定的检疫流程进行磨蛾、过滤、离心、镜检,调查检出率。以“无毒”母蛾(28蛾/盒)镜检结果作为阴性对照。

1.5 数据处理

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3程序,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百分数进行Sin-1(P)1/2转换。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制种方式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

将雌蚕无性克隆(试验区)和常规交配制种(对照区)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雌蚕无性克隆与常规制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Table 1 Pebrine detectable rate of female silkworm parthenogenetic clone and conventional eggs production(%)

对雌蚕无性克隆与常规制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原始数据进行了Sin-1(P)1/2转换,结果见表2。

表2 雌蚕无性克隆与常规制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Table 2 Pebrine detectable rate of female silkworm parthenogenetic clone and conventional eggs production

2.2 不同制种方式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方差分析

对不同制种方式、不同感染浓度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作无重复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通过分析发现,不同感染剂量对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影响显著:

F(剂量)=13.494<Fcrit(临界值)=5.143

P(概率)=0.006<0.01

而不同制种方式对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

F(制种方式)=1.828<Fcrit(临界值)=4.757

P(概率)=0.242>0.05

PA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Moth Pebrine Detection Sensitivity of Silkworm Parthenogenetic Clones

XU Jie1,LU Xing-meng2,LIU Pei-gang3,DU Xin3,MENG Zheng-le1,HE En-jie1
(1.Silkworm Egg Technical Service Center,Agricultural Deportment of Zhejiang Province,Hangzhou 310020,China;2.Colleges of Animal Science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9,China;3.Sericultural Research Institute,Zhe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angzhou 310021,China)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single-cross eggs production mode and conventional eggs production mode,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new suitable eggs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and quality inspection standard. The female moth pebrine detection rate of female silkworm parthenogenetic clones and conventional eggs production were analyz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no adverse effects on moth pebrine quarantine under female silkworm parthenogenetic clones eggs production.Even if the ovarian tubes and eggs were removed,the detection sensitivity is also enough.

silkworm;parthenogeneticc clone;moth pebrine disease;quarantine

S882.2

A

0258-4069[2013]02-032-03

项目来源: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2012C12910)

徐杰,男,浙江嘉兴,硕士,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蚕种质量检疫检验。E-mail:osan@sina.com

猜你喜欢
蚕卵微粒子蚕种
家蚕原种繁育微粒子病防控措施及成效
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十点体会
孵化蚕卵
蚕卵的等待!
原蚕区微粒子病防控体会
温度刺激对催青期樗蚕卵中孵化酶基因PccHE表达量的影响
广西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发生情况调查*
家蚕胚胎滞育的生理生化研究概述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
凉山州蚕种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