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
——以《羊城晚报》为例

2013-03-14 03:10冯广圣
梧州学院学报 2013年2期
关键词:羊城晚报农民工媒介

冯广圣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新时期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内容分析
——以《羊城晚报》为例

冯广圣

(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玉林537000)

该研究选取《羊城晚报》2010年343篇农民工报道作为内容分析样本,以考察农民工的媒介形象。研究发现,《羊城晚报》对农民工的关注度较高,报道多以政府为主位视角;《羊城晚报》所呈现的农民工形象以接受关爱的“沐恩者”为主,正在积极建构理性的农民工形象,对农民工的报道有简单化的倾向,但存在着刻板印象,“妖魔化”的成分逐渐减少。

《羊城晚报》;农民工;媒介形象;内容分析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农民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社会群体。据统计2004年农民工的人数为1.2亿人左右;如果加上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民工总数大约为2亿人[1]。据国家统计局监测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其中外出就业1.53亿人,本地非农就业0.89亿人[2]。农民工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截止本文修改时,获悉我国农民工数量已升至2.6亿。陆学艺对农民工定义是:农民工指拥有农业户口、被人雇佣去从事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据此定义,农民工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不仅包括外出的绝大部分农村流动人口,而且包括在农村就地为他人从事有偿服务的非农活动的农村人口[3]。这既包括“离土又离乡”的农村人,又包括“离土不离乡”的农村人,这是学界广为接受的定义,本文主要指前者。

“形象”是人或事物表现出的可以被直观感觉到的外部特征。人是形象的感受者,任何一种具体而客观的形象都是通过人的感受反映出来的。因此,形象就成为人对于某种事物的认识和印象,从而使得形象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主观性色彩[4]。该解释指出了形象与人的认知有关,形象表现具有主观性。媒介和社会身份之间存在着相互建构的关系,媒介形象是传媒反映或再现的人与事的形象。据此,农民工媒介形象可以理解为:农民工群体作为被传播者在大众传播媒介中所投射出来的形象特征。李普曼认为,大众传媒的报道是一种营造“拟态环境”活动。在媒介化社会,人们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所提供的“象征性现实”,这影响了人们的行为和判断。农民工是一个社会问题,能否顺利解决这一问题,关系到我国城市化水平能否真正提高,社会能否长治久安,经济能否平稳发展。

笔者长期致力于“三农”研究,农民工媒介形象研究是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十八大”积极倡导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党中央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并出台了一系列农民工政策。新时期农民工群体结构发生了变化,媒体对农民工的报道是大众理解农民工形象的重要参考,这也影响农民工对自身形象的认识。“珠三角”是我国农民工的重要聚集区之一,研究该区域媒介呈现的农民工形象有较好的代表性。新时期媒介多元发展并存,但传统纸媒的权威性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广东是全国报业发展最为成熟的地区,《羊城晚报》呈现的农民工形象值得关注。《羊城晚报》是广东省一家大型晚报,面向全国发行,它的农民工报道影响当地人对农民工的认识。据此,笔者提出以下问题:《羊城晚报》是如何对农民工进行报道的?《羊城晚报》再现了农民工群体什么形象?造成农民工群体形象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改进等?

二、研究对象选定及其依据

本文选取2010年《羊城晚报》关于农民工的343篇报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来考察《羊城晚报》所呈现的农民工形象。新闻报道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状况。为此,本文选取《羊城晚报》对农民工报道所呈现的媒介形象为切入点,用内容分析法对农民工的媒介形象与社会际遇进行考察。在确定“农民工报道”时,依据报道主题判断该报道是否为“农民工报道”,如果报道中出现“农民工、民工、打工仔、打工妹、外来务工人员”等词语并有关其事件的描述,就将其视为农民工报道,这是研究样本选择的依据。

三、研究方法和编码设计

内容分析法常用于媒介研究中,所谓内容分析法就是“对各种信息传播形式的明显内容进行客观的、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与分析”[5]。本文首先对选取的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对样本的总体概貌进行描述,然后联系报道具体内容对《羊城晚报》所建构的农民工形象进行二度分析,即所谓“再分析”,是对传统内容分析法的一种“纠偏”,以期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研究范围与样本选择:本文对2010年《羊城晚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进行研究。因受条件限制,难以获取《羊城晚报》2010全年的纸质版,所以选择官方网站“金羊网”,以正文中出现“农民工”一词为条件进行检索,最后获取《羊城晚报》2010年关于农民工的报道343篇,是为本文研究的最终样本。编码设计思路受《农民工形象再现与传媒建》(陈鹏,2006)的启发。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获得。

编码设计:本文从6个方面进行研究:样本情况、报道主题、报道视角、农民工行为类型、对待农民工行为的态度、指涉对象。

1.样本情况分为3个方面:(1)体裁(消息、通讯、评论、图片、专题、其他);(2)新闻来源(政府/官员、民工、市民、专家学者、记者、其他);(3)每月报道量。

2.报道主题包括16个方面:劳动就业、工资问题、权益维护、农民工子女、社会保障、失范违法、社会关爱、表彰鼓励/英雄事迹、春运、居住/住房、组织培训/教育、事故与不幸、文化娱乐、户籍问题、生活现状、其他(这16个指标部分内容有交叉,是选取最能反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来界定的,可以体现样本的总体特征,基本符合内容分析的规范和要求)。

表1 报道题裁

3.报道视角,即撰稿人观察、思考事物的角度。本研究设置5种视角:政府视角、市民视角、农民工视角、社会关爱视角、其他。如不能归入上述前4种视角,则归入“其他”一类。

4.农民工行为分7类:接受关爱/扶助、遭遇不幸/不公正/生活苦难、失范违法、荒唐不理性、积极进取、理性/自主安排、其他。

5.对待农民工行为态度,依据报道的“感情倾向”划分为:肯定/鼓励、中立、同情、憎恶/反感、其他这5种类型。

6.指涉对象(即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农民工范围数量)分为:全体农民工、区域性(部分)团体、个体农民工(或称农民工个体)。

四、《羊城晚报》农民工形象分析

(一)《羊城晚报》农民工报道的样本描述

1.基本情况

(1)报道体裁

从样本体裁上看,《羊城晚报》对农民工报道以消息和通讯为主,消息占报道总量的38.8%,通讯占30.0%,述评占12.2%,图片占2.6%,解释/调查性报道占3.5%,“其他”占12.8%(参见表1)。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羊城晚报》有“每日一句”、“财经一句”、“评头论足”、“说法”等版块,其下的文章可能是一句话集锦,或是从网上选取网友对某件事的评论,也可能是专家学者的一句言论,形式多样,难以纳入传统的体裁分类体系,这也表明《羊城晚报》对农民工报道形式的多样化。

(2)新闻来源

图1 新闻来源

从图1可以看出,政府/官员是《羊城晚报》农民工新闻的重要来源,占比高达近42.6%,其次是记者采访所得占9.6%,接下来是专家学者观点占7.9%,民工、亲友反馈占6.7%,社会/民间团体占3.8%,市民占0.9%,其他占28.6%(1)。在2010年《羊城晚报》农民工报道中,政府官员在不断“说话”,民工及其亲友属于较次要的新闻来源,只占6.7%。

(3)每月报道数量

图2 2010年《羊城晚报》农民工每月报道量

从1-12月《羊城晚报》关于农民工报道数量占百分比依次为11.1%,18.1%,20.4%,5.2%,6.4%,7.6%,8.7%,4.1%,2.9%,7.0%,5.0%,3.5%(参见图2)。每年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三农”问题是两会讨论的重点。国家和政府关注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农民工在城镇的就业和生活问题已成共识。由图2可见,3月份《羊城晚报》对农民工的报道相对密集,4月份骤降为5.2%,该报虽是市场化运作,但还是承担了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角色。两会召开前后出现大量关于农民工的报道,这在我国媒介报道中是特别现象。

2.报道主题

图3 报道主题

本文把《羊城晚报》农民工报道主题分为16类。2010年报道的重点是劳动就业和社会关爱,各占18.1%和10.8%,其次是户籍问题、农民工子女、工资问题、社会保障、权益维护、事故与不幸等,依次占10.2%,9.0%,8.2%,7.6%,7.3%,5.0%(参见图3)。这样的主题分布与广东省政府对农民工的政策、管理有高度一致性。农民工的劳动环境、就业情况一直是政府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受2008年末金融危机影响,珠三角地区“民工荒”问题比较严重,加之“新生代农民工”更理性地选择去留,这迫使广东省政府考虑农民工的用工环境、社会保障。2010年广东省还出台了“农民工积分入户政策”、农民工医疗保险政策、农民工子女教育等相关政策,《羊城晚报》农民工新闻报道的重点与政府应对农民工问题的政策措施相吻合。

3.报道视角

图4 报道视角

报道视角体现了报道者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政府视角表现政府对农民工问题采取的措施和所取得成效;农民工视角就是走进农民工群体中体察其生活和工作现状;社会关爱/和谐发展视角表现社会各界对于农民工的帮助,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市民视角表现出对农民工的拒绝或不接纳,把农民工作为“边缘人”或“弱势群体”。《羊城晚报》更多是采用政府视角来报道农民工,占37.6%,其次是农民工视角、政府关爱/和谐发展视角、市民视角,分别占21.6%,19.8%,10.8%(参见上页图4)。2010年的《羊城晚报》“农民工视角“的报道,即从农民工生存状况及问题角度来报道新闻的状况并没有较大改善,但逐渐摆脱了“满足城市社会的庸俗趣味”视角,转而从政府视角出发,报道政府对农民工问题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4.农民工行为类型

图5 农民工行为分类

综观《羊城晚报》关于农民工的报道,可以把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再现归结为:接受政府、民间社会团体的关爱和帮助;遭到不幸、不公正的待遇,生活显得不易;失范违法行为;荒唐、不理性、不符合常规;积极进取向上;理性,自主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不便于归入上述类型的行为则划分到“其他”。《羊城晚报》报道中再现的农民工形象类型主要是接受关爱/扶助占45.2%,遭遇不幸/不公正/生活苦难占19.2%,其次是理性/自主安排占8.7%,积极进取占5.0%等。对农民工的失范违法、荒唐不理性行为报道较少,仅占0.9%和1.7%(参见图5)。

5.对待农民工行为的态度

图6 报道对农民工行为的态度

从报道文本中判断出的态度倾向,体现了《羊城晚报》及其受众对农民工的态度。统计显示,持中立态度的占41.4%;持肯定/鼓励态度的占32.1%,这是对待农民工行为的主要态度,其次是同情/关心,占12.5%,反感/反对态度的农民工报道只占总数的2%(参见图6)。和前期的相关研究相比,媒介报道对农民工的态度越来越积极正面。

6.报道指涉对象

图7 报道指涉对象

报道指涉对象,即在农民工报道中所涉及的农民工数量。在一篇报道中,如果事件人物以个体出现,报道者更易表现出个体的特征,使其形象显得较为立体;若新闻报道涉及的农民工是以部分或整群出现,报道者易倾向描述其共性,使人物形象扁平化。2010年343篇农民工报道中,有237篇报道指涉了农民工整个群体,占比高达69.1%,而关涉团部分农民工的报道占18.7%,个体农民工的只占12.2%(参见图7),这表明《羊城晚报》对农民工报道的特征是粗线条描述,有简单化泛化的倾向。

(二)《羊城晚报》呈现的农民工形象特征

1.接受关爱的“沐恩者”。在343篇报道中,农民工形象类型为“接受关爱/帮扶”的报道有155篇,占比45.2%,是报道的主体。在这些报道中,农民工是接受政府、民间社会给予帮助的对象,是沐恩者。农民工处于社会底层,为了生活在城市里奔波劳碌。农民工的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占有量少,这决定他们在社会中申诉和表达的权力较弱。仅靠农民工个体力量,难以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政府及其他社会团体掌控大量资源,促进城市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是他们的职责。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及民间社会团体将农民工纳入“需要关爱”的人群中,成为施恩的对象。如《构建农民工精神文化乐园》中提到,“农民工是政府关注的重点人群”,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委、政府、社会及用工单位邀齐抓共管,丰富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文化生活单调枯燥”、“关注”、“提供”等词再现了农民工“沐恩者”的形象。

2.“遭遇不幸/不公正/生活苦难”消极形象与积极的理性形象兼有。2010年《羊城晚报》中涉及“遭遇不幸/不公正/生活苦难”的形象报道占19.2%,这些形象可以称为消极形象;涉及“理性/自主安排”行为类型的报道占8.7%,这是媒体建构的积极的农民工形象。其中“理性/自主安排”并非指农民工非常积极进取忘我地工作,而是指他们能比较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与工作,对于政府政策能有一个比较理性的判断。农民工的这种行为更加注重自我,不盲从,这可见诸于《新生代农民工国庆七日假期拒绝老板“干扰”》、《只想入学放弃入户》等报道中,这些报道向读者展示了农民工理性选择的一面,有利于农民工理性形象的构建。

3.刻板形象仍然存在,妖魔化成分淡化。从报道指涉对象统计中可以发现,“全体农民工”为指涉对象的报道占到69.1%,“个体”只占12.2%,农民工的丰富个性将在“全体农民工”报道中被淹没。值得肯定地的是,对农民工的妖魔化已经不太明显。在343篇报道中,对农民工“荒唐不理性”、“失范违法”行为的报道只占总量的1.7%、0.9%。这在以下的报道中得以体现:《叹!这把“爱火”烧死三人》、《卿本良民,为何伸出犯罪黑手?社会难辞其咎》,等等。从这两篇关于农民工失范违法的报道中可见《羊城晚报》并没有纠住农民工个人因素不放,而是探讨案件当事人的心里情感,尽力挖掘事件背后的社会原因。只要媒体能遵循客观、公正报道原则,农民工媒介形象的妖魔化成分将会越来越少。

(三)农民工媒介形象渐趋多样化及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简要分析中发现,2010年《羊城晚报》报道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农民工的现实生活状况,新时期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开始呈现多样化趋势。

1.沐恩者:符合政府的政策导向

2010年广东省针对农民工出台的一项政策是“积分入户政策”,各市也有更加具体的“入户办法”。全省积分入户政策是“指通过科学设置和确定积分指标体系,对农民工入户城镇的条件进行指标量化,并对每项指标赋予一定分值,当指标累计积分达到规定分值时,农民工即可申请入户城镇”[6]。此项政策适用于在本省城镇务工的本省户籍农村劳动力。佛山、广州、中山等市也于2010年相继制定农民工积分入户的详细办法。这项政策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对农民工的认可和接纳。除此以外,广东省出台的有关农民工的政策还有“外来工将逐步被纳入廉租房保障体系”、《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做好优秀外来工入户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每年春节将近,政府都会下令解决农民工“欠薪”问题,确保他们的工资足额支付。亚运会期间,时任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还邀请农民工观看亚运。政府的种种努力是促使媒介对农民工报道导向转变的前提。《羊城晚报》贯彻执行党和政府在新闻宣传方面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这种情况下,《羊城晚报》塑造了农民工接受关爱的沐恩者形象。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和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再加上广东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排头兵地位,积极引领风气之先,这种表现通过媒体得到进一步折射。

2.理性形象:农民工群体结构变化使然

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当下农民工群体的主体。《羊城晚报》2010年1月23日刊登了一篇评论《两代农民工性相近习相远》,这篇文章佐证了媒体已经认识到农民工群体发生了变化,先见印象已不适用当今农民工。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应该通过宣传报道形成新的舆论,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农民工“理性形象”的积极构建,一方面有赖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努力,使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结构得以转变;另一方面,也与《羊城晚报》的社会责任意识密不可分。值得肯定的是,该报能够快速适应变化的情况,抓住农民工就业形势、结构变化的特点,积极建构新的理性的农民工媒介形象,这其实也是农民工内部结构变化的新投射。

3.刻板形象:农民工群体的弱势地位和集体失语

从报道来源分析可以得知,农民工在住房、医疗、就业、子女教育、维权等方面仍处于弱势,农民工及其亲友在报道中丧失了主体地位,政府/官员是最主要的新闻报道来源,农民工的刻板形象在《羊城晚报》中仍有所体现。媒介话语权与权利密不可分,真正的权利是通过话语来体现的,通过话语实现的权利才是切实有效的,话语之场就是权利运作之场。在话语权与权利的争夺中,由于种种原因,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的现状短期难以根本改变,他们缺少接近媒介的机会和能力。关于自己的生活、工作、家庭,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大众传媒的报道,长期以来一直都有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代为“立言”。这种因农民工缺少接近媒体机会等多种原因,话语权的缺失使其在媒体中集体失语,导致媒体报道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刻板成见就可想而知,从而使农民工形象特征显得扁平化。这是媒介农民工的媒介形象和现实状况对接的真实写照,也是农民工媒介形象多元化趋势弱化的又一原因。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对2010年度《羊城晚报》343篇农民工报道分析后发现:《羊城晚报》塑造的农民工形象以“接受关爱”的沐恩者形象为主,受苦受难的弱者形象有所减少;“理性形象”的建构是因农民工结构变化的结果;《羊城晚报》对农民工的报道中刻板印象仍然有所体现。鉴于《羊城晚报》在塑造农民工形象时存在的刻板印象,本研究认为,一方面,媒体应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真正走近农民工并了解他们真实的生活世界,把“走转改”作风落到实处,坚持真实、公正、客观的报道原则,不煽情、不偏狭,积极实行大众传媒的社会整合功能。另一方面,农民工自身也应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或条件提高媒介素养,积极主动地去接触媒介,利用不同平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呼声,逐步扭转社会对农民工的偏见。另外,本研究选取样本仅为2010年度,因而未能进行纵向比较,相关结论是基于已有的研究而得出,难免偏颇,笔者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改进,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注释:

(1)在判断新闻来源时首先看报道中是否标明有出处,有些可以直接判断,比如“从人力资源部门获悉”、“记者现场发现”等,如若无法判断则归入“其他”一类。此处尽力按照内容分析的统计规范执行,尽管这一比例较高,但可以反映问题的大体情况。

[1]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R].2006:4.

[2]徐博.国家统计局:2010年内地农民工总数达2.42亿人[EB/OL].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1_02/12/4641191_ 0.shtm l.

[3]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307.

[4]徐国定.形象学[M].上海:南海出版公司,1998:24.

[5]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235.

[6]农民工落户城市中央或不作统一规定[N].羊城晚报,2010-02-02.

A Content Analysis of M edia Image of M igrantW orker in the New Era——Taking the Case of Yangcheng Evening News

Feng Guangsheng
(School of Literature and M edia,Yulin Normal University,Yulin 537000,China)

In order to examine themedia image of themigrantworkers,this content analysis ismade on the basis of 343 reports aboutmigrantworkers selected from Yangcheng Evening News in 2010.The results show that:Yangcheng Evening News had a very deep concern for themigrantworkers and most of the reportswerema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themedia images of themigrantworkers Yangcheng Evening News presents aremainly“persons being cared”;Yangcheng Evening News was actively building a rational image ofmigrant workers.However,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some reports aboutmigrant workers had a tendency of simplification and were of stereotype;“demonizing”parts in the reportswere decreasing gradually.

Yangcheng Evening News;migrantworkers;media image;contentanalysis

G216.2

A

1673-8535(2013)02-0058-10

冯广圣(1973-),男,安徽滁州人,玉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传播理论与方法,传播与社会发展。

(责任编辑:覃华巧)

2013-01-06

玉林师范学院2012年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G20120021)部分成果

猜你喜欢
羊城晚报农民工媒介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不是所有进步都这么明显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书,最优雅的媒介
守正与出新——羊城晚报副刊的转型之路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对农民工不想留城不必大惊小怪
一群农民工的除夕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