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红,韦福雷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学科建设与教学研究
金融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房红,韦福雷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针对目前金融学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坚持系统性、校内外相结合、课堂内外相结合”为原则,应该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构建金融学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
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从教育法规的层面规定了高等院校进行实践教学的必要性。教育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实践教学环节,规定了不同类型高校实践学分所占的最低比例,进一步从量化指标上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规定。目前,高校实践教学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实践教学日益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瓶颈,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1]。
金融学专业对实践性的要求尤其高,实践教学对金融学专业来说也更加重要。近年来,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有关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文献也不断涌现。杨菁(2012)认为,金融学实践教学应打造高仿真金融交易环境,强化软环境建设,在实践内容安排上考虑固性和弹性的有效结合,改进实践教学考核方法[2]。满雪东(2011)认为,我国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主要存在课程设置和考核制度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和教材内容相对落后,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建议加大案例课程比例,实施模拟教学,推进实验室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3]。景思江、袁毅阳(2011)认为,从根本上改变目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从社会需求导向、专业定位、加强实践环节指导和规范化管理、实践教师队伍的培养等方面,构建符合地方高校实际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4]。金虎斌(2010)认为,金融业务技术性强、风险性大,应用型金融人才的培养应注重改进培养模式,建设金融实验室,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5]。
近年来,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有了很快的发展,但实践教学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阻碍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和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也影响到金融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一)对实践教学的目标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
与金融学专业理论教学起步较早,教学目标体系明晰不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起步较晚,整体教学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对实践教学应达到哪些目标,各个目标之间如何衔接,通过哪些实践教学课程或环节才能达到各个目标,缺乏统筹的系统的思考,使实践教学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有时快到实践教学时间了才临时决定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学管理部门和高校教师对理论教学较重视,对实践教学往往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此外,学生对通过实践教学提高自身实践技能也没有形成自觉的意识。
(二)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
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对实践教学的内容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起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只是简单地在培养方案中设置了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缺乏全面的系统的规划和布局。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缺乏内在联系,相互割裂,不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系统的培养,使实践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比较滞后
虽然校外实践基地在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声誉和利用资源等方面的劣势,以及经费投入的不足,很多高校金融学专业并没有建立起稳定而高效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得校外实习流于形式,学校开展校外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
(四)忽视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实践教学要求有一批具有实践教学经验的师资队伍作为保障。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的忽视,导致实践教学教师本身实践经验及技能不足,严重影响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成为制约许多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五)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不完善
实践教学要求有良好的管理体系作为保障,包括明确的实验管理制度、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具有操作性的具体实施计划、充分详实的经费计划、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体系等。目前,有些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少,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有些高校虽然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得较多,但对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缺少关注或关注得较少,导致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应有的管理,影响了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健康发展。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当坚持四个原则,即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原则、坚持系统性的原则、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和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一)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本质特征是:“以专业应用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以专业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精神为灵魂。”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各高校不断改进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创设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坚持系统性的原则
根据系统论的方法,一个完整的体系应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子体系[6]。因此,本研究将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四个方面构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首先,确定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要达到的目标,构建目标体系。其次,基于已确定的目标体系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内容,构建内容体系。通过内容体系实现目标体系,离不开对实践教学的管理,因此要设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最后,构建保障体系,以保障上述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管理体系的最终落实。
(三)校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校内和校外是开展大学生实践教学的两个场所,各自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是相互补充、缺一不可的。校内实践教学的开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在专业实训室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训活动,使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在仿真的环境中接受金融业务的各层次的培训。模拟进行金融业务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对金融业务实际操作流程的掌握,以及对实际操作技巧的掌握。在课堂上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校外的实践教学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会调查和各种实践活动,使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了解社会,在真实的环境中提高实践能力。还可以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资源,通过学生在实习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实习和实践活动,加深对金融企业的了解,提高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最大程度地缩短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期。
(四)课堂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多动手、多动脑,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金融业务知识竞赛、金融企业模拟招聘活动、金融从业资格证考试培训、第二课堂等,使学生在各种活动的参与中提高专业素质,提升实践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
(一)目标体系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总体目标是满足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因此,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可以被设定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总体目标。这一总体目标的达到要通过校内培养和校外培养两条途径来实现,通过校内培养,提升金融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基础技能、专业综合技能、专业技术应用与创新技能、专业从业技能;通过校外培养,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包括对金融岗位的感知能力、对金融现象的理解能力、对金融岗位的适应能力等。校内培养与校外培养相结合,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能力得到系统的、渐进的、全面的提升。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详见图1。
图1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二)内容体系
目标体系的实现,需要构建能够达到不同目标的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或环节。例如,为了使学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以开展点钞实训、计算技术实训、假钞鉴别实训和课程实训;为了使学生掌握金融学专业的综合技能,可以开展银行业务实训、保险业务实训、证券业务实训和课程设计;等等。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详见图2。
图2 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鱼骨图
从图2可以看出,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是一个校内和校外两条途径同时进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这一体系贯穿大学四年,在大学四年期间不间断,层层递进,最终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的提升。
(三)管理体系
1.实践教学制度体系。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制订和实施相关的制度,对实践教学开展有效的管理。对实践教学的规范化管理,重点是建立全面的实践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整规范的实践教学大纲、具有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充分详实的实践教学经费计划等[7]。
2.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建立便于监督管理的考评体系对于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运作和不断改进有重要作用。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对象,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因此,在对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运行的效果进行考评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是否有收获,学生的实践技能是否有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是否有提高作为考评的重要标准。
(四)保障体系
1.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坚持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是大学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金融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要加强对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切实转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创新实践教学方法途径,积极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形成实践教学合力,着力构建长效机制,保障高校实践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2.校内实验室建设。校内实验室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校内实验室开展的各种上机模拟操作,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学生们在真实市场环境下进行的模拟银行、模拟证券公司、模拟保险公司、模拟期货公司的业务操作,可以使学生熟悉金融公司的实务操作,尽快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通过校内实验室开展的不同层次的实训,可以使学生掌握各种专业技能,提高创新能力。在校内实验室建设的过程中,高校要加大经费投入,使校内实验室建设紧跟金融业务发展步伐。另外,在金融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中,高校应走出去,密切与金融企业的联系,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争取得到金融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提高校内实验室的建设水平。
3.校外实践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通过校外实践基地,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状况,强化高校对外部市场的反应能力,培养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应用型金融人才。高校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方式包括高校和研究所开展的校所合作、高校和金融企业开展的校企联合等。要积极依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学科技园等,设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金融学专业要建成数量充足、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群,满足金融学专业学生校外实践和实习的需要。
4.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完善的实践课程体系作为支撑。各高校金融学专业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实现,便于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使课程设置结合学生实践学习实际,结合学生能力培养,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如为满足学生考取金融从业资格证书的需要,可以在商业银行、证券、保险三个专业方向中分别加入与考取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证券从业资格证书和保险从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考试课程,等等。
5.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密切相关。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缺失现象较为严重,如果不尽快加以改善,教学水平将难以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和能力提升得不到保障,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将难以实现。因此,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观念新、改革意识强、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特别是较强实践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是提高高校实践教学水平,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高素质的实践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要。要采取多种途径和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强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实现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尤其是对于青年教师,要提供更多的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通过到金融企业实践,使其金融学专业实践技能尽快得到提高。要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增加实践经历,参与产业化科研项目,以尽快提高其实践能力;二是积极引进金融管理机构和金融企业的业务专家,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优化专业教师结构;三是配齐配强实验室人员,提升实验教学水平。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满足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1]顾凤岐,陈立君.构建开放共享大平台,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328-330.
[2]杨菁.对金融学实践教学问题的反思与改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7):421-424.
[3]满雪东.浅谈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J].商业经济,2011(10):122-124.
[4]景思江,袁毅阳.地方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9):399.
[5]金虎斌.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实验室建设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161-162.
[6]何海霞.加强金融学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北方经济,2012(9):106-107.
[7]刘丽琴,耿明华.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8):15-16.
[责任编辑:冯霞]
Establishment of Financi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FANG Hong,WEI Fu-lei
(School of Economics,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150022,China)
According 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financial practice teaching,the financial practice teaching should meet the demand of the training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be systematicness,combining“on the campus”,“off campus”and“in the classroom”and“outside the classroom”.The paper establishes the financial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goal system,content system, management systemand guarantee system.
practice teachingsystem;goal system;content system;management system;guarantee system
G642.5
A
2095-106X(2013)03-0053-04
2013-07-25
201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学校教改工程项目“特色应用型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G2012010565);2012年度黑龙江科技学院教学研究项目“金融学专业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
房红(1970-),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是金融理论与实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