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
(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分析
石清华
(湖北工程学院,湖北孝感 432000)
基于2000—2011年武汉城市圈内6市的城乡收入数据研究表明,各市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在继续扩大,而相对差距(即收入差距比)都呈现了增加到高点后下降的趋势。通过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产业结构变迁、投资、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对武汉城市圈的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发现,总体上说,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强度较大,而产业结构变迁和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强度次之,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强度最小。
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灰色关联度
城乡收入差距是城乡差距的最根本体现,是经济转轨时期的一个典型经济现象。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还影响到社会的稳定。本世纪初,中央提出了“五个统筹”,其中就包括了“统筹城乡发展”。目前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已成为我国比较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影响到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2007年,国家批准了武汉城市圈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目标是构建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而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解决好城乡收入差距、破解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互动、共同发展。但现有文献,极少有专门针对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对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问题进行了分析。
1.城乡收入绝对差距的演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本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的经济都得到了巨大发展。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在城乡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却显示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武汉城市圈内各地区也不例外。由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2000—2011年武汉城市圈内经济和人口规模较大的武汉、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和咸宁6市为代表来分析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用各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减去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数据来源于各地相应年份的《统计年鉴》),即得到各地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见表1)。
表1 2000—2011年武汉城市圈6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绝对差距(单位:元人民币)
由表1可知,从2000年到2011年,武汉城市圈内6市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一直呈现扩大趋势。武汉、黄石、鄂州、咸宁、孝感和黄冈6市2011年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比2000年分别增加了10117元、7350元、6047元、5140元、5876元、6922元,且6市2011年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分别是2000年的3.66、3.23、2.98、2.63、2.97、3.93倍。横向看,2011年各市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从大到小依次是武汉、黄石、黄冈、鄂州、孝感、咸宁,其中武汉是咸宁的1.68倍。
2.城乡收入差距比的演变。
为了进一步分析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下面来看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的做法,采用城乡收入差距比作为城乡收入相对差距的指标来衡量城乡收入的相对差距,其计算公式为:城乡收入差距比=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利用各地《统计年鉴》的数据,通过计算得到表2。
表2 2000—2011年武汉城市圈6市城乡收入差距比
表2显示,从整体上看,武汉城市圈6市城乡收入差距比都呈现出增加到高点后下降的趋势,呈现出倒“U”形,但目前各地城乡收入差距比都大于2,显示出城乡收入差距还相当大。总体上看,在2000—2011年间,武汉、鄂州的城乡收入差距比在2007年达到高点后呈下降趋势,黄石、咸宁、孝感的城乡收入差距比则在2003年达到高点后呈下降趋势,而黄冈的城乡收入差距比在2010年达到高点后于2011年略有下降。通过对2000—2011年间城乡收入差距比平均值的计算,城乡收入差距比从大到小依次是:黄石、咸宁、武汉、黄冈、孝感、鄂州。2000—2011年间,城乡收入差距比平均值在2.5—3.0之间的地区有黄石和咸宁,其中黄石在2003年至2005年间的城乡收入差距比均超过了3.0。城乡收入差距比介于2.0—2.5之间的有武汉、黄冈、孝感和鄂州,其中黄冈在2011年的城乡收入差距比达到2.73,是所有6市中最大者。
通过对武汉城市圈6市城乡收入差距比的分析可知,虽然武汉城市圈各地的城乡收入相对差距正呈现出缓慢下降趋势,但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还相当大,而且城乡收入绝对差距也在进一步扩大。因此,缩小武汉城市圈各地的城乡收入差距还任重道远。
1.模型建立。
据已有文献的研究成果,总体来说,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要素积累,另一类是政府政策因素。要素积累主要分为资本要素积累和人力要素积累。在目前武汉城市圈各市城乡人力要素相对充足的情况下,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是资本要素积累,而在资本要素中具有典型代表的是投资。根据武汉城市圈的现状,本文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来表示资本要素积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政府政策主要包括:金融市场发展政策、城镇化政策等,本文选取金融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来反映政府的政策偏好。另外,一些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迁也对城乡收入差距有一定影响。因此,参考相关研究,并结合武汉城市圈的现状,本文将影响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分为经济发展水平(用RGDP表示)、产业结构变迁(用Ind表示)、城镇化进程(用Rur表示)、投资(用Inv表示)、金融发展(用Fir表示)这五个方面,进而建立如下模型:
Yit=αit+β1RGDPit+β2Indit+β3Rurit+β4Invit+β5Firit+εit(1)
式(1)中i和t分别代表第i个城市和第t年,用人均GDP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用第一产业产值与第二产业产值之比反映产业结构变迁,用乡村人口占总人口之比反映城镇化进程,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表示投资,用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占GDP的比反映金融发展。Y是被解释变量向量,用城乡收入差距比表示。
2.回归结果分析。
模型估计采用Eviews6.0软件进行,面板数据模型首先需要检验模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根据Hausman检验结果,固定效应模型是个合理的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分为地区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和双向固定效用。由于武汉城市圈各市都属于湖北省,且又是“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制度改革方面具有同步性,因此,本文选用时间固定效应模型。由于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故在回归方程中将其舍掉,得到回归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武汉城市圈6市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结果
由回归分析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
(1)关于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人均GDP的回归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这表明经济发展并没有对城乡收入差距比产生显著影响。2000年以来,武汉城市圈内各市经济均得到了较大发展,人均GDP逐年都有显著提高,实证结果说明经济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经济差距。
(2)关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按照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的流动会通过劳动力要素报酬的均等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实证结果显示,变量Rur的回归系数为负数且10%显著,说明以农村人口比重下降为标志的城镇化进程拉大了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实证结果与刘易斯的理论不符,合理的解释是,由于我国社会管理制度的弊端,在武汉城市圈的各市中,农村中较为优秀和较为富有的农民更有可能成为城市居民,城镇化的结果是更优秀的人进入了城市,从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
(3)关于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变量Ind的回归系数为负数且1%显著,这表明第一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则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4)关于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变量Inv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且1%显著,这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加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究其原因在于目前武汉城市圈各地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了城市,投资越大,意味着城市获得的资本越多,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越大。这也说明了加大对农村的投资,将有利于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进而缩小城乡差距。
(5)关于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变量Fir的回归系数为正数且1%显著,这表明金融发展扩大了武汉城市圈的城乡收入差距。这说明目前武汉城市圈金融资源过多集中于城市,金融市场城乡非均衡发展仍在继续。因此,改变现有金融体系向城市偏重、过大的倾向,大力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可为“三农”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3.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差异分析。
在分析各因素对武汉城市圈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后,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各因素对各地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强度的差异,以了解导致各地城乡收入差异的驱动力差异,这有助于各地有针对性地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缩小本地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
通过计算各影响因素与城乡收入差距比的灰色关联度,得到表4:
由表4可知,咸宁和孝感两市城乡收入差距比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排序完全相同,都为“城镇化水平,金融发展,投资,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发展水平”,说明两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相近,城镇化是两市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主要因素,金融发展次之,而产业结构变迁和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小。武汉市的关联度排序为“城镇化,投资,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发展水平”,说明城镇化和投资分别是影响武汉市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而金融发展和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小。黄石市的关联度排序为“城镇化,金融发展,产业结构变迁,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说明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分别是影响黄石市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而产业结构变迁和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小。鄂州市的关联度排序为“产业结构变迁,金融发展,城镇化,投资,经济发展水平”,说明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分别是影响鄂州市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和次要因素,而城镇化和投资对鄂州市城乡收入差距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小。黄冈市的关联度排序为“金融发展,城镇化,投资,产业结构变迁,经济发展水平”,表明金融发展是黄冈市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城镇化次之,而投资和产业结构变迁对黄冈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最小。
表4 各地城乡收入差距比与其影响因素的关联度及其排序
纵观6市可以发现,在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中,城镇化和金融发展两个因素对黄石、孝感、黄冈和咸宁4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大,而城镇化也是对武汉市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最大因素,金融发展是对鄂州市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次之的因素。这表明,在武汉城市圈内,从总体上说,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强度大,而产业结构变迁和投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强度较小,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强度最小。
本文基于武汉城市圈6市的城乡收入数据的分析说明,2000—2011年间各市城乡收入的绝对差距在继续扩大,而相对差距(即收入差距比)都呈现了增加到高点后下降的趋势,但到2011年,各地城乡收入差距比都在2倍以上,说明目前武汉城市圈各地城乡收入相差较大,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效率,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必要的政策偏向。
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的分析显示,城镇化、金融发展、投资和产业结构变迁对武汉城市圈6市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对6市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针对各影响因素对各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强度进行分析发现,对黄石、孝感、黄冈和咸宁而言,影响其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两因素是城镇化和金融发展;对武汉而言,影响其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两因素是城镇化和投资;对鄂州来说,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则是影响其城乡收入差距最重要的两因素,而经济发展水平对所有6市而言,其影响作用是最小的。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提出如下政策建议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1.在进一步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消除不合理的制度歧视,促进城乡一体化。
城镇化对武汉城市圈各地城乡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但目前武汉城市圈城镇化的过程体现为“农村精英的城镇化”,农村中比较优秀的农民将已经积累起来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一并流入城市,使得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城乡二元制度,只有消除不合理的制度歧视,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才能在城镇化过程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首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剥离户籍的福利含义;其次,加大对农村公共资源的投入,使农村在义务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逐步向城市靠拢,同时,农村要建立与城市同等的社保制度;再次,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使农民与市民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待遇;最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生态农业,使城乡产业互补,相互促进。
2.促进金融向农村倾斜。
金融发展对武汉城市圈各地城乡收入差距有较大影响,但金融发展并没有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反而扩大了差距。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金融市场城乡的非均衡发展和金融资源过多地偏向于城市,导致资金通过金融体系从农村抽出,流向了城市。因此,努力发展农村金融,促进金融向农村倾斜发展,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政策。
3.调整投资方向,增加对“三农”的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严重的城镇化倾向是导致武汉城市圈各地城乡收入差距增大的原因之一。对武汉城市圈的各市来说,固定资产投资更多是由政府主导的,城镇化倾向的固定资产投资使得原本就脆弱的农村经济更加难以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调整投资方向,增加对“三农”的投资,如增加对农村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
4.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第一产业产值。
第一产业产值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因此,加快对武汉城市圈各市传统落后农业的改造,加快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现代农业,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产值,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责任编辑王京
F127
A
1003-8477(2013)08-0067-04
石清华(1971—),男,湖北工程学院讲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