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与思索
——7·22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救援目击笔记

2013-03-11 07:37兰州晚报社彭维国
城市与减灾 2013年5期
关键词:漳县岷县救灾

兰州晚报社 彭维国

铭记与思索
——7·22甘肃岷县漳县地震救援目击笔记

兰州晚报社 彭维国

To remember and think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岷县与漳县交界(北纬34.5度,东经104.2度)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地震造成95人遇难,2000多人受伤,1.79万户房屋倒塌。甘肃省天水、兰州、陇南、白银,陕西省宝鸡、汉中、咸阳、西安及四川省成都、绵阳等地有震感。

400多年以来当地最强地震突然发生,地处黄土覆盖层较厚的岷县、漳县极震区现状如何,人们面临着怎样的灾情?当日中午,我们从兰州出发前往地震灾区采访。

解放军开山斧团在岷县地震灾区救援

岷县:恬静的村庄被撕裂

位于甘肃省南部、定西市西南部的岷县,享有陇原“旱码头”和“千年药乡”的美誉。自古就是羌、藏、回、汉等多民族杂居区,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多民族共存的现实孕育了这里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这里更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境内山川秀美、资源丰富,是甘肃南部亟待开发的一块宝地,而7·22地动山摇之后,往日恬静的村庄被凶残的震魔撕裂……

梅川镇是岷县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乡镇,该镇永光村和永星村是此次地震震中地带,是整个岷县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两个村,永光村全村412户,有6户人家被泥土掩埋,21人遇难。两村房屋全部倒塌,村庄成了一片废墟,满目疮痍。

当我们沿着崎岖山道步行上山,到达永光村时,眼前是一片惨象,进入村庄,房子几乎没有几座完整的,土房和瓦房几乎全部成为一片废墟。村中有两处巨大的滑坡带,6户人家的房屋被埋没,12人被埋在泥土下面遇难,大片田地被冲毁。山体滑坡最严重的是永光村北面的一处居民点。据记者目测,这处滑坡宽约200米,长300多米,堆积的泥土至少三四十万方,房屋、树木全被埋在了厚达三四十米的泥土之下。

地震发生时,村民褚维刚家有5个人在房子里,房子倒塌后一个也没有跑出来。23日下午5时,救援人员挖去倒塌房屋上部分泥土,清理出梁、椽等物后,令人震撼的一幕出现在救援人员面前:3男1女的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房屋倒塌地瞬间,他们想用身体挡住落下的房梁保护亲人。可惜4个人全部不幸遇难,当救援官兵将他们从黄土里刨出来时,他们仍然保持着地震发生时的姿势,紧紧地抱在一起,连救援官兵也难以将他们分开,这刻骨铭心的一幕,令所有救援人员无不动容。

离永光村不远就是永星村,永星村全村272户,24人遇难,上百人受伤,90%的房屋倒塌。

到处都是倒塌的土坯房

石川乡三条沟村阳沟门社任招泉的土房全部倒塌了

漳县:房倒墙裂家园损毁

在漳县灾区,我们走访了灾情比较严重的石川乡和大草滩乡,这两个乡与岷县一山之隔,也是此次地震的震中区,震源就在石川乡与岷县梅川镇交界处。漳县虽然在地震中伤亡人数不多,但是灾害造成的损失非常大,漳县的灾情超过人们的想象。据初步测算,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6.68亿元。

石川乡的三条沟村是漳县灾区的灾区,我们在村里看到,路边、山脚、沟傍……到处者是倒塌的房屋,该村支部书记白兴保说,全村8个社房屋没有一间完好的,没有一家不受灾的。

阳沟门社68岁的任招泉,大儿子外出打工,他带着两个小孙子看门,地震时他们跑了出去,没有再敢回去,第一次余震时3间房子倒塌,无家可归的爷孙仨住进了救灾帐篷。明明知道房子已经成了废墟,可是他们还要一天几次去看倒塌的房子,每次都在房子前站半天。6岁的任文奎对我们说:“我们的房子没了,没有地方去了。

副县长包俊林介绍,截至7月24日10时49分,全县13个乡镇136个行政村全部受灾,其中石川、四族、大草滩、金钟、殪虎桥、东泉、草滩、马泉、武当、武阳等10个乡镇受灾严重,受灾农户27 850户,受灾人口109 206人。初步统计,全县受伤85人,其中重伤25人,死亡1人。

救援速度快而有序

此次定西6.6级地震中,作为多次采访地震、泥石流灾害现场的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救灾行动速度非常快,相关各部门反应及时,而且各项救灾工作进行得十分有序。

22日中午,我们出发去灾区采访,刚到兰州南部出口处的兰临高速入口,就看到离灾区数百千米外的兰州已经开始抗震救灾工作,公路部门已经设立了救灾专用通道,高速公路免费通行,韩家河高速巡警大队交警在几个路口疏导分流车辆,保证救灾应急车辆优先通行。

一路上,我们遇到是两种车,一种是从灾区向兰州急驰的120救护车,一种是从各地奔向灾区救灾车队。

到达漳县时,交通已经完全管制。殪虎桥是岷、漳两县分路口,当地交警已经将通往岷县的道路进行通告限制,禁止任何与救灾无关的大型车辆通行;同时,在临洮县、渭源县的公路各路口对大货车进行分流。

地震发生后,搜救工作进行得非常迅速。村上立即自发组织进行自救,村、乡县干部快速投入救灾工作中。军队、武警、消防、民兵各类救灾部队反应非常及时。他们克服路毁桥断的困难,徒步跑上山,当日上午就到达重灾区,开展抢救工作。

在灾区采访中,我们感受到此次救灾中的几个特点:一、应急队伍到位,省市县派出医疗、防疫、卫生监督、心理干预人员分赴重灾区的安置点,为群众提供24小时医疗服务,实现灾区医疗救治全覆盖。二、伤员救治到位。在地震后第一时间,灾区相邻县区紧急出动车辆、医疗人员、防疫人员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护工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早救治。三、卫生防疫到位,组织卫生、防疫、卫生监督等各类卫生人员,在灾区实施环境消毒、杀虫,消毒水源,采样监测饮用水,发放大蒜。四、心理疏导到位,宣传疾病防控知识,向群众发放防疫、健康教育等宣传资料,开展灾后群众心理疏导和安抚,进行健康教育咨询。

同时,电力、通讯、交通相关单位联动,抢修线路、基站、道路,保证灾区电话畅通,救灾道路无障碍。在石川乡三条沟村的背池沟灾民安置点,漳县电信公司的负责人介绍说,地震后话务量增加了200%,短信数量增加到300%,流量达到500%,他们在各安置点设置了免费电话,以方便受灾群众报平安。

老房子的抗震性很差

土坯房增加地震破坏度

“土房子全部倒塌了。”这是此次到过定西地震灾区人的最大感受。

专家介绍,这次地震的极震区最高烈度为Ⅷ度,面积700平方千米左右,这个范围内有岷县和漳县的几个乡镇,几十个村子。这些村子基本都在山里,山脚、山坡和山顶。地震烈度的Ⅵ度以上范围达到了一万六千多平方千米,比一般同等级别地震的破坏面积要大,震害也严重些,极震区的土坯房几乎全部倒塌、或严重损毁、完全不能使用了。

我们看到,不论是岷县的梅川镇、禾驮乡,还是漳县的石川乡、大草滩乡,由于山间的平地稀缺,许多房子就盖在土坡旁边、沟川里、山腰上,而这些地方都是不适合盖房居住的。凡是建在土坡和崖坎旁的土坯房屋尽数倒塌,一些砖坯混合的房屋的后墙被垮塌的陡坡砸毁。

岷县中寨乡扎马屲村,村民张政平新建成的房子还没有入住,就被房后山崖滑落冲毁。他的房子是扎马屲村最气派、最结实的房子,前面的立柱直径40多厘米,两年时间内花了近20万元精心建成的。可是,如此结实的房子建在20多米山崖下,地震中也未能幸免。

地震山区村民的居住点大都是容易受到地震、泥石流破坏的地方,山区能盖房的地方实在太少,但是村民建房时还是可以找到比较安全的地方。此次地震中毁坏比较大,说明选址时没有注意躲避危险、或者不太了解如何避让容易受地震影响的地点。

对此,甘肃省地震局局长王兰民详细分析说,本次地震有4个特点:

1.震级较大,灾害波及较广。此次地震是自1573年甘肃岷县6.8级地震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造成定西市岷县、漳县和陇南市礼县、宕昌县等多个地区不同程度受灾。

2.地形复杂,次生灾害多样。震区地处山区,地形起伏明显,山坡陡峭,黄土覆盖较厚,近期降雨,导致表层土体松弛,地震引发滑坡、崩塌、液化、滚石和塌陷等次生灾害。

3.余震较强,破坏进一步加重。6.6级地震后90分钟内又发生5.6级强余震,震害叠加。

4.农居设防薄弱,损毁严重。农村多数房屋抗震性能较差或不设防,部分民居建在河谷陡坡或山顶,进一步加剧了破坏程度。

群众防灾意识有待提高

地震局数据介绍,这次地震位于临潭-宕昌断裂。为我国1987年所列全国Ⅹ度地震烈度区的11个县(江苏的邳县、宿迁、新沂县;山东的郯城;甘肃的岷县、宕昌县;四川的冕宁、甘孜、康定;云南的洱源、寻甸)之一。

有历史记录以来,此次地震的震中附近200千米范围内共发生5级以上地震25次。最早的地震是公元前193年甘肃临洮6.5级地震,距离104千米;距离最近的地震是1573年 1月20日甘肃岷县6.8级地震,距离21千米;震级最大的地震是1654年7月21日甘肃天水南8.0级地震,距离121千米。时间最近的是2003年发生过岷县5.2级地震和2004年岷县—卓尼5.0级地震。

此次,地震灾区同时发生了滑坡、崩塌和塌陷等次生灾害,特别是强余震,震害叠加使破坏进一步加重。许多灾民说,第二次地震时房屋才塌的。

记者走访时发现,处于地质灾害高发区的岷县,人们平常的防灾意识比较淡薄。此次震灾损失较大,作为国家级贫困县,村民因经济能力差无力修建质量好的房屋是一个方面因素,但是村民防灾意识差更是一个重要因素,直接表现为修建房屋选址和房屋材料方面忽视抗震性。

梅川镇永光村,村里建房基地不够用,村民就在村后山腰的一处坡沟建房,陆续有9户人家在这里居住。这次地震,这个位置发生巨大滑坡,上万方泥石流顺沟泻下造成惨剧。

在此之前,2012年5月10日下午18时,冰雹、暴雨灾害突袭岷县。不到40分钟,降雨量高达69毫米。暴雨裹挟着沙石,冲毁农田屋舍、道路桥梁,卷走粮食、牲畜,全县18个乡镇全部受灾,直接损失68亿元。这次震中的重灾区梅川、禾驮等乡镇当时灾情非常严重。

当时曾到此采访过的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山谷、河道上到处是被冲毁的房屋、树木、碎石,泥石流过后场景非常凄惨。那次泥石流中,就有许多建在河道边上的房屋受损。7·22地震发生前,岷县还处在泥石流灾后重建中。

有专家说,“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就会大大降低灾害损失。”甘肃东南部的山区,存在着大量的地质灾害隐患,仅岷县一个县,发现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就有90多个,许多村庄现在还在承受着地质灾害的威胁。由此,未来的减灾工作十分艰巨。

相关链接

甘肃地震带盘点

甘肃省位于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是我国地震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破坏性地震。

甘肃省内有天水地震带、民勤地震带、河西走廊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等。1920年,震惊中外、震级为8.5级的宁夏海原大地震即发生在民勤地震带上。

天水地震带,包括临夏、天水、甘南、武都等地;民勤地震带,东侧为贺兰山,西北侧为巴音乌拉山与雅布赖山,南侧为天景山等;河西走廊地震带,是祁连山地区活动性最强的一条地震带,包括整个河西走廊与祁连山北麓,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1927年古浪8级大地震、1932年昌马7.6级大地震和1954年山丹7.25级大地震都属于这一地震带;祁连山地震带,包括祁连山山脉主体部分。

赈灾措施

民国时期的救灾措施

民国初期,甘肃救灾工作由内务司、政务厅主管。1923年4月,成立甘肃省赈济会,后改称甘肃省赈务委员会,由民办官督性质改为官办,兼理甘肃省丰黎社仓。甘肃救灾赈济措施主要有勘报灾歉、蠲免赋税、临灾赈济,丰黎义(社)仓、以工代赈等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的救灾措施

(1)党政齐抓。建国以来,各级党政领导始终把救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扭转了以往遇灾无人管,大灾荒饿死人的历史,使灾荒面逐渐减少,灾荒程度逐渐减轻。

(2)生产自救。依靠群众生产自救是党和政府抓生产救灾的首要任务,也是灾民解决生活困难的根本途径。通过自力更生、群众互助、政府帮助,增强了防灾抗灾和生产自救的能力。

(3)国家救济。各级人民政府认真贯彻党在各个时期制定的救灾工作方针、对无自救能力的灾民,给予必要的救济和扶助,解决他们在吃饭、穿衣、住房和治病方面的困难。

(4)募捐援助。各级人民政府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动员社会力量支援灾区人民。

猜你喜欢
漳县岷县救灾
航母救灾
防汛救灾 应急先锋冲在前
甘肃省岷县城郊初级中学师生书画作品选登
灭火救灾分秒不能耽误
中共第一任岷县张明远“县长”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甘肃漳县墩坪遗址东周墓地
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情快速评估及应急处置保障
2013年甘肃岷县漳县MS6.6地震跨断层形变异常研究
青藏块体东北缘断层形变综合指标异常与岷县漳县6.6级等强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