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网络技术视角下的声乐教学研究

2013-03-11 15:04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四川汶川623000
大众文艺 2013年9期
关键词:声乐多媒体评价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音乐舞蹈系 四川汶川 623000)

一、引言

近十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技术正在大规模的普及,而与之相关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可以说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和生活。多媒体网络技术不仅仅是把各种零散的文本、图形、图片、动画和声音等信息有机结合起来,而是还要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从而使其成为一系列能够交互操作的技术。同时,融合网络技术的全球性与动态化优势,使所有的信息成为共享性的、动态性的,从而构建一个立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在多媒体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各级教学纷纷进入了现代信念技术时代。同样,多年以来改革仍然有待深化的声乐教学,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契机。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不断成熟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推动声乐教学改革,使声乐教学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性声乐演唱人才,并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二、声乐教学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必要性

自从实施音乐教育改革以来,我国声乐教学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一方面,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师资力量日益提高,并在很大程度上革新了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理念、丰富了教学手段等,而且声乐教学方面的科研成果也在逐步上升;另一方面,学生素质从整体上有了不小提高,学生不仅声乐基础知识掌握得越来越牢靠,而且一定程度上不再拘泥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虽然我国声乐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有效促进了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我们的教学改革毕竟刚刚起步,尤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情况还不是非常乐观,尽管个别学校已经尝试把多媒体网络技术运用在声乐教学中,但是整体上看,声乐教学还没有摆脱传统教学的现状,具体来说,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一直以来,人们都没有摆脱“声乐难学、声乐更难教”这个问题的困扰,这不仅仅是肯定了声乐教学的技术要求,而更是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难点”到底在哪里?实际上,声乐之“难”在于我们的教学一直在依靠“找位置、找感觉”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中主要靠师生的“意识控制”。而所谓的“意识控制”是一种非常主观的东西,很难用量化的、外在的标准去衡量和把握。人们对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意念,也即所谓的“位置”或“感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来,“心有灵犀”者自然一点即通,不费什么气力,而对于没有“心有灵犀”的人纵然竭尽全力地千呼万唤,往往也收不到什么效果。而且即使有所谓的“感觉”,这种“感觉”也通常是稍纵即逝的,根本无法在教学中推广,也就意味着其他多数学生无法收益,这非常不利于声乐课堂教学。

第二,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声乐教学中,使用的设备就是一台钢琴、一台录音机、一面镜子、一块儿黑板。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走进课堂使我们的教学设备有所增加,但在实质教学中还在延续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还是在教师“经验”和“感觉”的指导下,把声音字段唱得“圆一点”“亮一点”,或者把声音位置调得“低一点”或“高一点”。学生就在这样“盲目”的指导下反反复复地练习,而根本没有合适的参照物,最多就是播放大师的磁带,或者老师给同学们录制的不够清晰的声音。但是一味地去模仿会限制学生想象力的发展,还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依靠心理。再者来说,老师给学生播放的音频一般是完整的曲目,很难对其有效剪辑,从而找到适合学生需要的片段,则只有检索重播。但是在检索重播的过程中,很难精确把握片段的位置,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使课堂教学不连贯,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第三,尽管随着新时期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普及,声乐教学模式更新了不少,但是从整体上看,各个学校基本上还在沿袭这样的教学模式:采用 “一对一”的小班形式传授技巧,而用“大合班”的形式讲授理论知识,从形式上看这种“大”“小”结合的教学模式似乎颇为合理,但是对于扩招以来生源日益增加的我国各学校来说,“一对一”的授课模式很难惠及学生主体,即使做到了,可以想象教师的工作强度和教学效果。而“大合班”的模式则很难有针对性,实效无法保证。因此,大小课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只是流于形式,客观上只是降低了教学成本,而并未取得教学内容和效果的实质性改进,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的削弱,其结果往往是,经过一个或多个学年的声乐教学,学生仅仅学会了演唱几首歌曲,这一切只是数量的增加而非质量与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同时教师也是疲惫不堪,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搞科研和参加师资培训,这不利于声乐教学的长效发展。

经过对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发现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多媒体网路技术的欠缺或者使用不当,我们的声乐教学始终没有摆脱依靠师生“经验”和“感觉”的主观不合理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因为“难度太大”而令学生难以把握,而且因为“主观性太强”难以形成有效的教学体系,从而推而广之。另外,由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欠缺,致使学生规模不断增加的当下,不仅学生学习效果不够理想,而且教师靠个人之力难以应付,始终无法摆脱“疲于奔命”的角色。因此,当前的声乐教学亟需引进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元素,从而使声乐教学得以良性发展。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当前的声乐教学中之所以出现多媒体网络技术欠缺或者不合理运用的问题,在于对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认识不够,尤其是对该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清。下面就多媒体网络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提高声乐课堂教学效率,尤其为声乐大课的有效开展提供便利。传统的声乐课堂中,技能课往往采取“一对一”的授课模式,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不佳,况且随着各个学校的扩招,传统的“小”课也不再小了,而在这样的课堂中,“一对一”的授课模式自然是不行的。同样,原先的讲授理论知识的“大课”变得更大了,因此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矛盾更加明显。但是,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之后,这些矛盾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决。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对声乐作品进行处理,制作出适合全体学生的教学资源,然后让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内学习,从而避免了“一对一”寻找问题的时间浪费。另外,学生在使用高质量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同时,可以模仿大师的声音,而且比对自己的声音,从而寻找差异,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自己的问题。在这样大家共同参与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适当利用原先那种面授的方式,对症下药,效果自然提升不少。对于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课程,教师可以完全放手,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这不仅赋予学生自主时间从而更高效地学习,而且解放负担过重的教师,从而使其专注于技能的提高。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使原本有限的教学资源以一种更合理的方式运用,有效促进了教学发展。

第二,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使声乐教学从“抽象”向“具体”转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声乐教学是一门极为讲究的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重视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声乐技术。而在理解声乐技术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知道他们的音乐是由听觉能力、嗓音条件、节奏感、音乐修养等构成的。对于其中的嗓音、听觉等生理知识来说,相当学生不甚了解,总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而这对于他们将来的发展非常不利。而引入多媒体技术之后,就可以使枯燥无味的生理知识以鲜活的形象出现,比如把歌唱器官的生理结构解剖图制作成动画,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发生原理。同时可以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对声音的波形进行系统分析,让学生以量化的形式看到声音本质,并通过波形对比来查找问题的根源。另外,可以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让学生对声乐曲目有更为直观具体的理解。比如在教学中可以把该曲目的历史背景、地位影响、传播过程等制作成图片、影像的形式,并且加上网络上的现场视频,从而让学生从各个角度和层面透彻理解曲目。因此,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引入,使原本抽象的声乐教学变得具体直观,改善了教学效果。

第三,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促进声乐教学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在教学活动中,评价体系不仅是对教学活动的引导,而且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证。但是目前,我国声乐教学中,评价体系不太科学。首先评价内容不够全面,过于重视学生声乐技巧的考察,而对技巧之外的情感、态度等因素则轻视甚至忽视,也就无法真正检验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发展过程。另外,评价主体基本都是教师,这种主体单一的评价模式剥夺了学生以及家长、社会参与评价的机会与权力,而不利于对教学的合理引导,而且在单一的教师主体评价下,有时教师很难做到评价的客观公正,其评价往往受情感、经验等因素影响,这都是评价不合理的表现。而之所以出现评价目标片面和评价主体单一的局面,在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缺失。评价体系中多媒体技术的缺失使教师个人不可能完成对学生的全面考察,而且也没有让社会参与评价的资料。在与教师短时间的接触中,学生很难把自己的演唱的技巧、情感、信念等展示出来,即使学生出色地把握了这一段展示时间,教师未必能够全方位地捕捉学生的每一个“瞬间”,根本无法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而一旦按照这个要求去评价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公正”的现象,结果使教师与学生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遇,非常不利于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和谐化发展,而且由于没有可靠的声像记录,就是想纠正“过失”,也无从下手。但是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之后,就有很大改观,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首先,通过数字多媒体技术可以高质量地记录学生声乐演唱情况,而且可以对其进行多层面的技术分析,这样数字多媒体技术就以一种客观统一的标准对学生声乐演唱的音准、吐字发音等做了评价,并以具体可见的数字和图像形式呈现出来,避免了教师“穷尽文字也而无法到位表述”的情况。对于以前难以合理评价的学生演唱的“情绪”“表现力”“表情”等因素,现在教师就可以借助数字多媒体技术录制的声像资料,进行详细的评价,既体现了评价的客观性,也扩大了对学生评价的范围。而且在这样的评价中,一旦出现问题,教师可以随时调出资料进行核实分析。同时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公布学生的声像记录,以供社会其他主体能够参与评价,比如我们可以邀请校外专家对学生的声乐演唱进行评价,让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的期望值,从而合理调整自己的学习,以适应将来的社会需要。另外,也可以把学生的考试声像记录以网络的形式传给若干家长,让他们以家庭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差异中找到子女的不足,这样既让家长了解了子女的学校教育状况,而且也为教师的评价提供了有益参考。

第四,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可以引进更多的优质教学资源,从而丰富声乐课堂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声乐课堂上,教师总是带着几本经典的教材和音频资料,经典声乐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应当长效发展的声乐教学来说,这样的模式未免有点单调枯燥,而且远远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现在的学生不仅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意识,而且具有强烈的求新猎奇心理,因此对于传统的经典声乐作品具有“反叛心理”。而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之后,就会打破这种僵化的模式,缓解学生的叛逆情绪。首先,教师可以把做好的多媒体课件带到课堂,使学生以新鲜的形式接触更多的声乐知识,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使其开阔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语

在当前各个学科积极推行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引入多媒体网络等现代技术似乎成了大势所趋,而且对技术的重视到了一种近乎“狂热”的地步,对此我们应当理性看待,既要看到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教学的必要性,更要看到其负面影响,不可盲目推行。声乐教学同样非常有必要引入多媒体网络技术,激活或改良传统的声乐教学模式,提高师生的共同兴趣,从而实现教学的良性发展。但是目前,一些教师过分看重多媒体网络技术的作用,课堂结果成了“课件”“数字媒体技术”的展览会,根本看不到教师的真正作用,而这是完全违背引入该项技术的初衷,反而不利于声乐教学的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声乐教师要准确定位,找好“自身角色”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平衡点,一定要摆正二者的关系,即教师永远是教学的主人,而不可沦为“技术”的奴隶或附庸。

[1]金铁霖,徐天祥.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金铁霖教授在“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的学术报告[J].中国音乐,2005,04:26-30.

[2]詹桥玲.高师声乐教学的弊端及对策点[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4,03:106-109.

[3]康晓丹. 多媒体技术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和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5, 05:161-163.

[4]彭勇军. 我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01:126-127.

[5]郭俪雅. 多媒体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索[J].中国音乐,2005,02:181-184.

[6] 赵宇涛,郝磊. 多媒体教学环境下高师声乐教学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 15:122-123.

[7] 孙瑶.谈互联网与网络多媒体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05, 06:82-83.

[8] 吴广平、段忠玉.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5:180-182.

[9] 涂覃平.高等音乐教育现代化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艺术百家,2010,26(4):235-236.

[10] 王璟华.声乐教学中教师情感战略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必要性[J].乐府新生: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29(04):184-185.

[11] 赵娴.论素质教育在高等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和意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1(4):124-125.

猜你喜欢
声乐多媒体评价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浅谈HTML5的发展与应用趋势